父母一貫懶散的工作態度能影響到孩子以後的工作學習態度嗎?

魯Love愛Melody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什麼樣的因,最終一定會得到什麼樣的果。

作為家長,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如果問題中描述情況屬實的話,父母一貫懶散的工作態度一定會影響到孩子,不是影響到孩子以後的學習工作態度,而是一直都在起作用!

第一,家長的言行舉止和態度會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家長在上面怎麼描,最後呈現出來就是什麼樣的畫面。也有人說,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隨時都在給孩子做著示範;孩子無時無刻也不斷在複製、模仿著家長的一言一行。

設想一下:一個家長整天拎著酒瓶酗酒成癮,卻告訴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不要喝酒貪杯,你覺得現實嗎?一個家長整天抽菸,卻要求自己的孩子長大不要抽菸,你覺得可能嗎?一個家長整天打麻將賭博,卻讓自己的孩子長大不要象他一樣,你覺得靠譜嗎?

我們都知道,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但人們最難做到的卻是"知行合一"。作為家長,我們很多成年人知道的很多,但做到的卻很少。

如同問題當中的這位家長,他主觀上肯定想把孩子教好,不然也不會有"不過管孩子方面特別用心"一說。但說難聽一點,這種人除了認知上有偏差,本質上就是在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用聖人的標準要求他人。

既使他在孩子面前扮演的再好,裝的再像,孩子的日常言行一定會出賣家長的修養和水平,因為孩子也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二、家長的言行舉止和態度會影響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最在意的還是家長的評價和認定。我們設想一下,平時在單位工作就懶散敷衍、偷奸耍滑,領導還不敢分配工作的家長,他會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信息?

正所謂"麻將館老闆家的孩子一定會打麻將,教授家的孩子一定會讀書學習"一樣,這樣的家長會引導和啟發孩子的遠大理想和抱負嗎?他會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在班級能積極主動,認真負責?他能培養出一個有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的孩子嗎?一定不會。

相反,在這樣的家長持續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照著老子的言行舉止去複製,去認定,也就形成了孩子偏差、扭曲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家長的態度一定會影響孩子對學習和未來工作的態度。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長期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形成的。父母一貫懶散的工作態度,自然會傳遞給孩子偷奸傻滑、敷衍了事和不負責任的觀點和態度。

當孩子面臨學習和未來工作上的挑戰,不知所措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就會想起父母平時給他說的話,他就會想起父母平時是怎麼做的,然後就照著這個指導方向去做,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形成了拖拉懶散,敷衍了事,不負責任的工作作風和態度。

四、家長的言行舉止和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

像這樣一慣懶散、偷奸耍滑的人,我相信他的人際關係一定也不會太好,既使有朋友,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趣味相投的人。作為我們正常的家長,誰又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與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交朋友嗎?這樣家長教育影響下的孩子,眼下在班級、學校中的人際關係一定會受影響,未來踏入社會,對他的社交人際關係,乃至事業發展也會形成有不良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往往伴隨孩子一生。

五、父母的態度和行為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家庭幸福,甚至影響下下一代的發展。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往往父母怎麼教、怎麼引導,孩子就怎麼學、怎麼去做。這樣的家長在平日的家庭婚姻中呈現的關係模式,同樣也在給孩子起到提前示範作用。

一個人的成長與原生家庭是分不開的,尤其是與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同樣,問題中這樣的父母,他們自身的問題也也與其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分不開的。這樣的家長,其婚姻質量、幸福程度如何,我們很難界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個一貫懶散敷衍的人,想找到一個積極進取優秀的人過上幸福生活,那肯定是不現實的。

如果孩子受到了這樣父母的影響,代代相傳,那麼未來他的孩子誰能保證不受影響呢?

總之,在這樣家長的影響下,孩子一定會受影響。這種影響會讓孩子的未來一定會多走彎路,甚至會吃盡苦頭。

做一名教育工作者,針對這樣的家長,我有兩點建議:

1、任何時候,學習成長是硬道理,提升自我是唯一的出路。為了孩子的未來,甚至是為了其家庭、家族的未來,這樣的家長必須接受成長改變。

2、人生就是一場喚醒的過程。對於這樣的家長,如果人生不被喚醒,那麼就用痛苦來喚醒你,如果痛苦不能喚醒你,就會用更大的痛苦來喚醒你;如果更大的痛苦也不能喚醒你,最終將會用失去來喚醒你。

我是"晉弛老師談家教",如果您認為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請點擊關注,我將持續為您分享親子教育的智慧。


晉弛老師談家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且身教大於言傳!沒有父母管孩子是不用心的,但很多時候,你對孩子的用心可能只止於嘴!這是最可怕的,沒有什麼比語言更蒼白無力的了,我從小由於家庭條件不好,父母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外出打工,我是奶奶一個人帶大的,屬於留守兒童。但是寒暑假會到爸媽身邊,我爸媽在一個菜場裡做生意,所以我有近11年的寒暑假都在菜場,我去了後會給爸爸媽媽幫忙,爸媽常常說,要好好讀書,好好學習,以後上了大學就不會像我和你媽這樣辛苦了!我覺得這樣的陳詞濫調每個留守兒童都會聽到很多。我在幫我爸媽做生意的時候,他們的言行舉止對我影響特別大,他們對待生意的態度,對待客人的態度我都記得很清楚,而且深入骨髓。儘管我已經上了大學,已經做了老師,但是小商販的那種思想以及做事的態度卻影響了我至今,能說我的爸爸媽媽對我不用心嗎?他們對我的學習的態度是,砸鍋賣鐵都得讓我上學!但是我到現在都努力的去提升自己的思想,提升覺悟!爸媽忙於生意,在他們的思想裡,衣服能穿就好,沒有什麼美不美,好不好看,飯能吃就好,衛生,不生病就行[捂臉]我到初中才知道,原來襪子可以是乾乾淨淨的!家可以是乾淨亮堂的!!大學的時候我明顯比其她幾位舍友邋遢,不會化妝打扮,不經常換洗床單。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慢慢的受舍友影響才一點點開始改變。父母的行為,態度對我的影響,我真的覺得是血液裡帶的。改的過程很漫長啊!所以,孩子無意識會受父母的影響。從現在開始做個好爸媽,注意自己的行為吧[呲牙]


echo蔣家榮榮


肯定會,我帶過小中大班的寶寶的,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可愛,但是,時間長就會發現,小班還好,到了中大班,尤其大班,很多寶寶身上都能看到家鄉的影子,很明顯

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影響最深,也最直接,小朋友小時候不懂,最會有樣學樣了,而小時候的習慣,長大都很難改的


實力暴富


父母的懶散態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甚至一生。

1,父母的懶散生活態度會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的形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永遠不退休的班主任。自從孩子呀呀學語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學習說話,學習家務勞動,都是跟父母學習的。父母是他們的偶像,父母是他們的榜樣。父母各方面優秀,孩子長大了,肯定很優秀。如果父母懶惰,生活拖拖拉拉,家裡亂七八糟。那麼小孩上學時,書包裡會亂七八糟。回家後也不會幹家務,長大了也是一位甩手掌櫃的。

2,父母懶散的工作態度會影響孩子學習習慣的形成。如果父母上班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常常比老闆炒了魷魚。那麼孩子上學時,習慣一定不好。肯定三天兩頭遲到,上課不注意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回家寫作業時,玩玩鬧鬧,家裡經常弄得雞飛狗跳,學習成績好不到哪兒去?將來上不了好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

3,父母的懶散態度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孩子學習成績要想提高,家裡就要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父母懶散,家裡沒一個固定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怎麼學習呢?如果孩子開始學習,家裡人有的看電視,有的打麻將,有的玩手機,孩子還能專心學習嗎?學習有效果嗎?學習成績肯定和別的孩子比起來,一落千丈。

4,父母的懶散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成年或一生。孩子到了成年,在初中高中學習時己經養成了懶散的行為習慣,學習缺乏毅力,不求上進。遇到困難知難而退,學習成績不理想,考不上名牌大學,就業時找不下好工作。即使有了工作,上班時可能自由散慢,拖拖他,工作沒有實效。那麼他的人生也沒有多麼美好。


楊德福8086


父母的工作作風一定會對孩子造成深遠的影響。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人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不是空穴來風。孩子對世界的最初認知來源於對父母行為的模仿。初生兒猶如一張白紙,父母給孩子畫上什麼顏色,這張紙就是什麼顏色。父母的一言一行隨著兒童的意識的發展逐漸開始影響兒童。兒童的學習從模仿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自己的思考。

父母對待工作比較馬虎,即使對孩子的管理比較認真,孩子也能夠明顯的感覺到父母親對工作的重視程度。就會形成工作可做可不做,做好做壞一個樣的認識。可以想象,當他成人之後走上工作崗位,當面對認真工作的辛苦和遇到困難麻煩的時候,他是怎樣的一種態度?

父母認真工作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反之,消極的工作態度影響也是消極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講的環境對人的影響,而這個環境最初就是家長營造的家庭環境。孩子受父母消極行為的影響不是學校老師輕易能夠扭轉的。

所以我建議家長要端正工作態度,言傳身教,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那是終身受用的!


隨性老周


父母一慣懶散的工作態度,直接影響到子女將來學習和工作!

不可否認的事實,父母是下一代子女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工作態度,生活作風習慣!

哪一方面都會影響到下一代子女?

子女在什麼生活環境下成長,跟將來走人生之路有直接的關係!

因為子女從小看到見到都是真實的寫照!

從小養成的習慣是很難更改變的事實!

父母在子女面前,理應給子女樹立良好的生活作風習慣!

樹立工作積極向上的態度,高標準嚴於利己!

起到模範帶頭,形象點範標準形象!

做好子女堅強榜樣的後備盾,絕無旁代也!



草原雄鷹684


父母一貫懶散的工作態度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工作學習態度。孩子看到父母對待工作如此潦草,也會有樣學樣的。

但也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會受父母的影響

1.雖然父母懶散,但是管孩子方面特別用心,這樣孩子受父母影響的程度就會減小。

2.如果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管教得很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受影響的程度也會縮小。

3.性格,孩子的性格存在不確定性。一個人的性格對他將如何做存在很大影響。

4.孩子也會隨著不斷地成長有自己的主見,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不一定就是自己父母的翻版。

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還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樣孩子以後的工作學習態度才會讓父母更省心。


小記者在線


一定能。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當然和自身的天賦、後天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是不是還有其它的因素?這些因素又各自佔多大比例?比如家長的收入水平、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比如補課、陪讀?比如在家庭和在學校孩子受關注程度?……

當然,每個學生的成長都是一種個例,基礎水平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學習環境不同等等,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但可以肯定地講,這些影響或多或少是存在的。

農村家庭的孩子有從根本上改變命運的迫切感,有追求卓越的渴望。他們把高考當做救命稻草,這種求生本能就是一種強烈的學習動力。

而城市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養尊處優、不為生計發愁,從根上來講,學習動力就差,他們的動力更多來自父母的督促、來自同齡人的比較。

所以我想告誡的是城市裡的父母,你的孩子其實並不差,只是缺乏一種陪伴、一種態度、一種帶動,一種共同進步的東西。高考也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戰場,作為家長應該和他們並肩作戰。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單元,一樣需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責,它的進步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需要攜起手來同甘苦、共患難,你們的生命應該緊密相聯。

然而現實中的有些家長,是這樣做的:

1\\只對孩子有要求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與我無關,反正我給你上學的權力,給你交學費、生活費,除此之外,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對事業沒有要求、生活沒有規律、娛樂沒有節制。

自己工作懶散、沒有效率,卻要求孩子寫作業認真專注。自已一身肥膘從不鍛鍊,卻要求孩子多吃青菜。半夜了,還因為在外參加無聊的酒局沒回家,或是通宵打牌看球玩遊戲,還要求孩子要早睡早起。

2\\只關注孩子的成績

平時在其它方面不管不問,只是關心考試的名次和分數。不關心孩子成長過程的心理、生理變化,不關心孩子的衣食起居,連飯都懶得做,更別談什麼營養需求。

孩子成績差只知道拿錢補課,不分析具體原因。輔導班補課應是針對偏科嚴重,或是一門功課實在不開竅,它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即使花了錢也不一定會有效果。

3\\對孩子的態度,全憑心情

對孩子的態度忽冷忽熱,心情好的時候能捧上天,生氣的時候便一腳踩在腳底。全憑自己頭腦發熱時的一時興起,使孩子一頭霧水、不知所措,好像是怎麼著都行、又怎麼著都不對。

孩子的不良情緒會引起注意力下降,影響學習效率,營造溫馨、和睦、穩定、友好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和父母平等溝通,有助於培養開朗樂觀自信的性格。

4\\一味批評指責

“看人家XXX,平時考得不如你,這次考了多少分……還有人家YYY,被哪個學校錄取了……”語氣中帶著抱怨和不滿,看不到孩子小小的進步和努力。

不從自身找原因,只要是比別人差,就只會悲觀斥責否定,長此以往,孩子便會心灰意冷,放棄成長。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擅長之處,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

5\\把孩子養成了巨嬰

對孩子照顧得事無鉅細、關懷得無微不至,覺得你只要操學習的心就行,別的方面都不用管。把教育僅僅停留在表層的分數上,看不到教育的實質是幫助其健康快樂地成長,無形中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

剝壓了孩子成長的權利和獨立的能力,缺乏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父母替孩子走過的路,日後終將變成爬不出的深坑,禍害彼此。

希望你不要成為這樣的父母。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很簡單:你在喝酒,他在養生;你在賴床,他在鍛鍊;你在看電視玩手機,他在陪孩子寫作業;你在指責孩子,他在讚美孩子。嘴上說沒有刻意教育,只是順其自然,其實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每一天都在默默地努力。

在言行中,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在精神上,引領孩子的成長。

儘管這種努力看似微乎其微,但時間會告訴你,所有的隱忍和堅持,終將成就出更優秀的父母和孩子。

你希望孩子走多遠,那你就得要求自己走得更遠,希望孩子攀得高,那你就得讓自己站得更高。最成功的父母,就是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不放棄學習、不放棄求知,在人生之路上,成為最好的引路人。

雅思貝爾說過: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它沒有聲響,它只是讓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後,任由改變自然發生。前行者如何,跟從者也會如何。父母如何,孩子也會如何。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久而久之這樣的壞習慣就傳染給了小張,父母懶惰影響孩子懶惰的行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潛移默壞的生活環境中,父母行為影響孩子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

那麼,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家長應該做什麼?

一、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

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居住環境,給孩子創造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

孩子在這個房間裡的起居生活由自己完成,同時父母做好引導,教育孩子收好自己的私人衛生和物品。

二、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些家長本身也存在著懶惰的壞習慣,甚至對孩子的事情也是不聞不問。孩子看在眼裡,自然也會慢慢地被其影響。

父母懶惰影響孩子也會變得懶散起來,所以糾正孩子的懶散行為父母要做第一道防護。

在遇到類似的青少年教育問題時,我們的家長要注意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楊老師在青少年教育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可以幫助您的孩子走出困境。


慌夢


肯定會影響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反之亦然。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影響最為深遠啊!

從孩子的成長規律來看,從呱呱墜地之時,陪伴在身邊的就是親身父母。孩提時期,孩子還沒有認識、分辨世界的能力,都是借父母的眼睛看世界,父母懶散,孩子看到的世界就是懶散,父母玩手機,孩子看到的就是手機;家長總是遲到,很明顯孩子上學定也是經常遲到......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定是深遠的。

從陪伴時間來看,兒童時期,父母陪伴時間最長,再者,孩子是善於模仿的,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時間久了,自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最後,身教重於言傳。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爸爸在廚房做飯,孩子拿著勺子去米倉舀米,米粒撒的到處都是;後來爸爸做好飯看到如此境況,並沒有罵孩子,而是反思:因為我天天做飯,孩子會模仿我做飯;若是我天天讀書寫字呢,那孩子豈不是也會讀書寫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願家長能以身作則,培養良好的習慣!


不老的雨


肯定會影響。

文化通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會影響人們的行為習慣和交往方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素養的核心,會對個人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家庭時學生接觸最多也是最早接觸的,家庭文化,也就是家風,對孩子的成長髮展影響很大,可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對待工作的態度,體現出父母對三觀,它們會通過孩子對父母言行舉止的學習和效仿固化下來,成為一個人的潛意識。

優秀文化對個人產生積極影響,塑造健全人格,增強精神力量,豐富精神世界,促進全民發展。不良文化則會產生消極影響,阻礙個人發展。父母一貫懶散的工作態度,體現的是不良文化。會讓孩子在生活中不努力、得過且過,缺乏上進之心,在做事時只從興趣愛好、自己的情緒出發,缺乏必要的理智和自控能力。

如果家裡的父母一貫懶散,學生在學校常表現為上課不專心,多動,衝動,經常違犯紀律,頂撞老師,作業完成不按時,學習目標不明確……

家長對工作人員態度也會遷移到對孩子進行教育過程中。一貫懶散的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態度也不會好在哪裡,對於自己孩子的問題缺乏研究,又不認真去聽從老師的建議,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可想而知。

家長的工作態度產生的影響更深遠的還是將來參加工作以後。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模式會複製,直接影響本人生活行為習慣和行為模式。父母一貫懶散的工作態度,對孩子幼年帶來的缺失,使得孩子成長以後討厭這類人,但內心深處又會對具有這特徵的人親近,從而帶來痛苦。如果這類孩子沒有通過後天的努力去打破原生家庭生活影響就可能在矛盾中把自己改變成和自己最討厭的父母一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