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重點關注復工節奏

後續重點關注復工節奏


本週A股市場繼續延續反彈態勢,滬深300指數也完成了對2月3日缺口的填補,對於疫情恐慌的修復接近完成。但從結構來看,下半周盤面出現一些漲勢放緩的跡象,一方面市場漲停家數開始減少,13日、14日漲停家數少於60家,遊資融資熱度消退;另一方面偏股型公募平均倉位已升至高位,暗示絕大部分機構已經建倉。綜上來看,在完成恐慌情緒的修復之後,短期內普漲行情或許會告一段落,未來市場走勢可能呈現結構性的特徵。


後續重點關注復工節奏

滬深300指數日K線,數據來自於WIND


展望後市,復工節奏將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近期全國新冠肺炎的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湖北以外地區的新增確診比例已經連續十多天下降,疫情治癒病例的數量也加速上升。此外,新冠肺炎治療方面也逐步有一些進展,例如週五提到的《新冠特免血漿製品投入臨床》。2月12日政治局會議上,文件明確提出“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要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標誌工作重心逐步轉向復工生產。


但在疫情逐步轉好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當前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依然較高,且近日不少地區出現了多起潛伏期在20天以上的病例,這些因素對復工節奏形成了抑制。


後續重點關注復工節奏

全國疫情新增確診病例趨勢圖,數據來自於丁香醫生

後續重點關注復工節奏

全國疫情死亡/治癒病例趨勢圖,數據來自於丁香醫生


根據百度對人流遷徙數據的統計,北上廣深機場人流指數大約是2019年同期的1/3,而火車站人流指數大約是同期的1/5。毫無疑問目前企業復工的進度無疑是偏慢的。


後續重點關注復工節奏


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交通運輸部表示預計農民工返程客運總量約為3億人次,目前已返程約8000萬人次,2月底將返程1.2億人次,3月後返程約1.3億人次。從交通運輸部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2月底只能回來一半的人,進一步再考慮返程後約14天的隔離期,2月底回來的人正式開工則需要等到3月中旬,相對應地,3月回來的人正式開工則可能需要拖至3月底4月初了。因此,對於人員密集型行業,例如地產、建築,3月份的復工率大致在50%,完全復工則預計需要到4月份。


復工遲緩對實體經濟造成的衝擊毋庸置疑,但復工遲緩的同時會導致宏觀政策面的寬鬆,目前監管層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方式支持企業復工生產,例如銀保監會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五部門印發通知,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同時,加強制造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部分城市鬆動地產政策,比如暫緩土地出讓金,上述信號顯示目前的宏觀政策逐步進入寬鬆期。


後續重點關注復工節奏


回到盤面,在《 》中,我們已經給大家梳理了正常復工比例較高受此次疫情影響較小的行業,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回頭溫習一下。例如半導體行業,昨日上證報報道稱目前半導體產業整體復工率已經超過了60%,且由於產線在春節期間正常運轉,多家晶圓製造廠的一季度產能利用率甚至還有望高於去年同期。小夥伴們可以持續關注

半導體50ETF(512760)、通信ETF(515880)以及計算機ETF(512720)


今天就這樣,白了個白~

後續重點關注復工節奏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