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對我說 :“你們就像我的親人!”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

我院支援武漢的醫療隊隊員

也記錄下他們在黃陂區中醫醫院工作的點滴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工作中

都有些什麼樣的故事↓↓↓↓↓

援鄂日記 | 患者對我說 :“你們就像我的親人!”

劉芳(左一)

廣西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一區護士 劉芳:

我們是國家醫療隊的,是從廣西來幫助你們的。。。


2月1日下午兩點,我們自治區人民醫院的重症組成員進入到醫院7樓病區值班,護士韋波和韋欽洋負責3個重症病人,我、蒙雪晶和當地兩名小護士負責普通病區,但普通病區也有許多的重病人,我們互相配合,相互幫忙。


護理組長郎秋燕交班時說:“病情較重的四位患者,你們要特別關注!”


組長特別交代患者中有一位叔叔。經過幾天的接觸,他已經認識我們了,交班時他就一直在呻吟:“韋波!韋欽洋!我好難受,我呼吸不過來!幾天都沒睡覺了,我今天晚上過不過得去啊?”我趕緊安慰他:“你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緊張,深呼吸。現在給你用了退燒藥了,退燒了就會舒服一點。我們醫生護士一直都在陪著你,你不會有事的!”我和蒙雪晶深知叔叔的病情並不嚴重,其實他是對病情沒有足夠的瞭解,缺乏安全感。我倆商量著經常去看他,給他足夠的關懷以消除他的這種情緒。


這位叔叔神經太過緊張,小便的次數也增多。平均一個小時,我們就要幫他拆掉心電監護上一次廁所。他每次呼叫,我們都及時趕到,幫他拆掉身上繁瑣的監護,等他上完廁所再給他連接上。如此重複了很多次,他被我們感動了,連聲說謝謝。


“你們不是武漢的吧?”叔叔問。

“我們是國家醫療隊的,從廣西來幫助你們的。”


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終於消除了他的緊張感,放鬆下來的他終於睡著了。良好的休息有助於身體恢復,我們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廣西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二區護士 韋欽洋:

有個患者對我說:你們就像我的親人。。。

重症區去有位爺爺是一位革命老幹部,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併肺炎,很難受,一直輾轉反側,不斷呻吟。


生病之後住進重症病房,深受疾病的折磨,親人也不能在身邊照顧,這讓他情緒很低落。每次我們喂他吃東西,他都不吃,說吃不下,不想吃。


我們瞭解到他的這種情緒,就故意逗他講話,讓他給我們講年輕時的故事。果真,一談起過去的光輝歲月,爺爺立馬來了精神。


我看到爺爺的指甲很長了,藏了很多汙垢,就找來指甲鉗,嚴格消毒後小心翼翼地給他剪指甲。一邊剪指甲一邊跟他聊天,幫他卸掉思想上的包袱。爺爺紅著眼眶對我們說:“劉芳,韋欽洋,謝謝你們啦!你們就像我的親人!”


爺爺有時候神志不是特別清楚,但是沒想到他還能叫出我們的名字!我們也深受感動和鼓舞,頓時覺得疲勞盡散,渾身充滿力量。


在我們持續不懈的開導和鼓勵下,他終於開始吃粥和牛奶了,還給我們講了他年輕時參加革命的故事。


我們希望他快快好起來,我們還想聽他給我們講更多的革命故事!


援鄂日記 | 患者對我說 :“你們就像我的親人!”

進入病房前的覃敏智

廣西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自治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 覃敏智:

測血糖時,一位患者伸手打了我,差點造成職業暴露。。。


2月1日凌晨1點半到早上九點,我值了來武漢後的第一個夜班。


武漢的冬天挺冷,再加上隔離病房的特殊性,不能開中央空調,對於我一個南方人來說多少有些難以承受。因為值班只穿了件洗手衣和防護服,穿多了不方便開展工作,也容易造成汙染,凌晨三四點的時候,冷得我渾身發抖。


由於氣溫低,工作開始不到一個小時,我的護目鏡就開始起霧,面部、鼻樑、前額也早被口罩和目鏡壓得痛得不行。為了工作期間不上廁所,1月31日晚飯後我就滴水未進,就是為了工作中節省時間,也為了避免防護服的浪費。


當晚病房裡有四個需要重點巡查的患者,其中兩個患者病情不穩定,需吸氧治療、心電監護、測體溫,時刻監測生命體徵的變化;另外一個是70多歲的爺爺,每次巡房都發現他把被子踢開,所以我每次巡房也多了個目的:幫老爺子蓋被子;還有一個老奶奶,她耳朵聽不見,眼睛看不見,病房沒有陪護,一個晚上我得去看她好幾次,生怕她夜裡要喝水或者上衛生間等自己行動發生跌倒。早上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給她測血糖時,她看不到聽不到,出於本能的自己保護,伸手打了我一下,差點造成了職業暴露。


下班時我已經疲憊不堪,脫下防護服,我看著鏡子自己滿臉壓痕的樣子不由得笑了。我又堅持了一個晚上,相信明天的武漢會更好。


俗話說:治病先治心

無論承受著多麼大的壓力

無論身心多麼疲憊

這些年輕的醫護人員

始終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

關懷著患者

給他們專業的照護

和無微不至的關懷

給他們重新恢復健康的信心

也讓我們相信

全國上下眾志成城

武漢能過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