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猿類可以有後代嗎?

西風r


生殖隔離一直被用於作為劃分物種的依據,不同的生物物種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即不同物種之間不能交配併產生可育後代。馬和驢就是兩個物種,它可以交配併產生沒有生殖能力的騾子,因為騾子沒有生殖能力,不能進行自我繁殖,所以馬和驢之間仍然存在著生殖隔離。

人類和類人猿在2000萬年前有著共同祖先,再往前推無數年,人類祖先和史前猿類沒有生殖隔離,可以相互交配,也可以產生可育後代。然而,隨著環境不斷變化,人類祖先和史前猿類發展進化,地理屏障使它們無法再見面。當現代人類和現代猿類再見到,相互間的基因差異已經大到無法再進行雜交。

現代,動物學家通過分析人與猿的DNA序列,發現人類擁有23對即46條染色體,類人猿類有24對即48條染色。這種情況下即使能產生子一代,子一代也是47條染色體,單數染色體在產生配子時會有很大麻煩,在同源染色體配對時會發生紊亂,即使能產生配子,配子正常的概率也僅有1/3。

這跟騾子的產生是一個道理,騾子是由含有64條染色體的公馬和含有62條染色體的母驢雜交得來的,雜交得到的騾子含有63個染色體,基本沒有生育能力,只有少數母騾可以很艱難地完成繁殖。

無論是猴子還是猿類,它們和人類都不是一個物種。兩個物種之間會有生殖隔離,哪怕一方的精細胞和另一方的卵細胞在子宮內相遇,二者也不會受精併產生可育後代,即便能夠受精繁育出後代,後代也不具有繁殖能力。

另外,從人類倫理道德的角度出發,用人做這類實驗也是不可取的,而且在如今的社會也是沒有必要的。


科普書閣


不是同一個物種,會有生殖隔離的!如果你有大膽的想法請做好安全措施,小心艾滋!

什麼是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指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使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後代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後代的隔離機制,但跨物種之間生殖隔離有很多出現之後又消失的情況。若隔離發生在受精以前,就稱為受精前的生殖隔離,其中包括地理隔離、生態隔離、季節隔離、生理隔離、形態隔離和行為隔離等;若隔離發生在受精以後,就稱為受精後的生殖隔離,其中包括雜種不活、雜種不育和雜種衰敗等。野豬在全世界有27個亞種。亞種間和亞種內核型都有一些差異,染色體數(2n)在36-38之間,如西歐野豬2n=36或37,日本野豬2n=38,但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

最後,希望你,咳咳,別有大膽的想法!


阿廣帶你探索世界


很奇,假設一個男人離開了人類群,獨處猿族,猿母后來生出一個不倫不類的動物。有這種可能,但壽命會極短,不能傳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