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怎樣的練習才能讓氣息沉下去?(民族唱法)?

小余豆


首先,你要知道,不管是民族唱法,美聲唱法,通俗唱法,在練習聲樂的氣息時,有很多都是異曲同工之妙的!

第一,你要找到氣息的支點,這裡要注意下,常常會提到的氣沉丹田,丹田只是一個意念,不是真實的存在,你要找到橫膈膜,它才是真正控制氣息進出的肌肉!橫膈膜的位置在最下面的一根肋骨往下兩三公分的位置,它是圍在腰上一整圈的存在;

第二,你要多做無聲的練習,快呼快吸的練習,慢呼慢吸的練習!

例如拿幾本書放在橫膈膜附近,然後平躺,自然的呼吸,感受吸氣時膨脹擴張的感覺,呼氣時向裡收縮的感覺,每天堅持15分鐘;

再比如狗喘氣的練習,把舌頭伸出來,然後像狗狗熱天吐氣的感覺,由慢到快,感受橫膈膜的彈性,並且每天堅持做五百次;

總之,方式方法有很多,根據不同的階段可以做不同的練習,但是無論如何,都需要自己付出艱苦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累,才可以起到好的效果。祝你學有所成,長足進步


教唱歌的傑哥


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區別主要如下:

1、發聲方法的不同

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發聲異同其最主要的特點,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美聲唱法是混合聲區唱法。聲區是客觀存在的,人聲本來就有真聲和假聲兩個機能存在,才得到寬廣的音域。美聲唱法從聲音來說,是真聲和假聲都用,是真假聲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著用的。

真假聲相混的混合聲這種聲型整個聲區自下而上均為真假聲混合,聲音統一連貫,沒有明顯的換聲點,許多演唱者把這種聲音效果稱為:“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難分”,也可以被稱為“天籟之音”。

民族唱法用的真聲比例較多,對喉嚨不利,所以美聲唱法這種聲型具有明亮、清脆、流暢的特點在民族唱法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種聲型演唱的作品範圍廣泛,除戲曲、曲藝、民歌外,對中國歌劇、近現代創作歌曲中民族風格較強的作品均適於演唱。因此,它被越來越多的民族聲樂愛好者所採用,其優點是不受音域限制,又能保持民族風格特點,便於更多地吸收美聲唱法的長處。

2、重視共鳴的運用

美聲唱法是混合共鳴,聲音真假混合,根據音的高低來分佈某些部分的共鳴多一些,這樣發出來的聲音色彩就很優美。美聲唱法唱歌劇時後邊咽腔和鼻咽腔用得多,到高音也不掩蓋。這種唱法強調頭腔共鳴,強調高位置的唱法,注重在演唱過程中三個聲區的統一,在頭腔共鳴、口腔共鳴、胸腔共鳴這三種共鳴就是維持三個聲區轉換的基礎,使其轉換自然、自如、靈活、統一。

民族民間唱法頭腔比較靠前,聲音比較集中明亮,實際上,民族民間唱法是根據傳統的聲音美學觀念偏愛這種嗓音色彩。民族民間唱法主要是按口腔共鳴應用技術進行歌唱。總之,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在歌唱共鳴理論和操作技術方法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共同點和現實差異,正是這些異同之處,構成了二者各具特色的唱法藝術風格特色和截然不同的歌唱藝術效果,使之領聲樂藝術之風騷。

3、不同語言的區別

人類的語言是由兩種音構成,就是元音和輔音。語言在聲樂藝術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與呼吸基本不相上下。不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在歌唱中都離不開“語言”這個歌唱的基礎。

歌曲的傳神、動聽一方面離不開旋律的感人、歌聲的美妙,另一方面更離不開歌詞內容即語言的表達歌唱的語言實際上是將說話、朗誦的語言藝術化地在時值、共鳴、空間、音域等方面進行誇張民族、美聲兩種唱法因處理“字”與“腔”的關係上依據各自語言文化的特徵,而各有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