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十幾億的潛在用戶,美妝行業要如何抓住?

高麗允


消費者已不再滿足傳統的護膚與彩妝,細分化、精準化是未來化妝品市場的主要趨勢。

品質時代,“不將就”成為消費者的座右銘。新精緻主義風潮下,單純的儀式感早已無法滿足他們的“精緻”需求,對產品和服務細節越來越極致的偏執。據京東大數據研究院新發布的《2019年終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京東平臺新增的細分品類達到728個。市場精細化、需求個性化成為2019年消費的明顯特徵之一,而複合型商品呈現出高增長態勢。

隨著品質時代的來臨,對於化妝品行業而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細緻而專業的護膚、美妝、養護體驗,並非此前的基礎護理需求,一些更為細分和深化的護膚美妝產品更是成為市場的新寵。2020年,精緻主義會催生出哪些美妝消費新熱潮?

分區護理,讓護膚更精準有效

從人所皆知的T區、U區,到新鮮進階的“蘋果區”、“佐羅面罩區”……“分區保養”如今在臉部這小小的方寸間蔓延成勢卻是不爭的事實。

“鴛鴦鍋”護膚品開始流行,護膚玩出新花樣,為什麼一款產品要做成兩種形式?是皮膚要各取所需,還是這只是一種噱頭?

局部增加保溼、局部去油、敏感的分區護理……有針對性地分區使用美妝產品,讓護膚效果更事半功倍,精準有效。臉部分區護膚,體現了現今更加精細化的護膚趨勢。

場景細分化,精緻消費新主張

時間抓住消費者的需求,找到一個細分市場,抓住一個創新機會。

消費者需求事無鉅細,賽道更細分,成為2020年美妝行業的熱門趨勢,細分領域成為美妝品牌佈局重點。越年輕的消費者,痛點越多,美妝品牌開始進一步分析消費群體的集體性改變,在細分需求中找到品牌突圍的機會點。

以熬夜為例,這屆年輕消費者真的是一邊在勤勤懇懇地護膚,一邊在孜孜不倦地熬夜。美妝作為熬夜人群為關注的焦點之一,不斷髮生變化。熬夜眼霜、熬夜安瓶……專注於熬夜護膚細分場景的護膚產品橫空出世。

根據《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有75%的90後晚上11點後才入睡。這屆年輕人逐漸成為深夜一族而選擇針對熬夜的護膚解決方案。根據阿里大數據發現,在25~29歲女性白領中,她們每個月就會經常採購“熬夜必備品”包括眼膜、面膜、護膚營養品等,花費多集中在1000~2000元之間。時趣洞察引擎洞察發現,85、90、95後是提及熬夜護膚的人群年齡,而90~95年之間的人群,就佔了近半壁江山。痘痘、乾燥、黑眼圈、毛孔、暗沉,是熬夜黨面臨的大問題,其中痘痘問題非常突出。

消費者購買化妝品愈發精緻化和細分場景化的趨勢逐漸明顯,更多的美妝品牌開始以場景細分為突破口,探尋全新藍海。

上妝愈發專業細緻,彩妝細分品類崛起

消費者對自然妝容的需求催生新系列和細分產品。凱度發佈《亞洲美容趨勢》報告指出,現今,自然妝容受亞洲消費者的追捧。這種看似“無需打理”的自然妝容其實需要精緻護理,而幫助消費者達成理想的透明感妝容的彩妝,包括粉底液、BB霜和妝前乳/遮瑕霜,都十分暢銷。

CBNData報告顯示,“彩妝達人”對美的追求更加極致。線上彩妝頭部細分品類均呈現消費上漲勢頭,部分長尾細分品類如散粉、化妝套刷等均增速較快;線上彩妝消費者消費的品類正變得更加多元,對美的追求愈發極致。

彩妝消費者的極致體現在上妝的專業性和步驟的豐富性上,線上美妝刷套裝的熱銷印證了這一點;高光刷、腮紅刷、陰影刷等的消費上漲,也說明了彩妝消費者上妝的細緻步驟更多更講究。除了各局部的美妝刷之外,各細分類型的眼影刷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身體護理更為講究,向局部精細化發展

不只是90後一代,當下各年齡層的消費者也呈現出消費精緻化的趨勢。男士彩妝較去年同期猛增,而年輕媽媽的產後塑身、減肥護理產品增長明顯……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美肌一族”對身體護理功能的追求非常多樣化,近年來,去雞皮、去角質和香體等更加精細的功能消費上漲較快。從不同代際的消費偏好來看,年輕人對去雞皮、去角質等細分功能更為講究,95後偏好香體、祛痘、去雞皮,90後偏好美白、去角質;而80後和85後則更注重保溼、緊膚等基礎功能。

與此同時,孕期護膚從面部、妊娠紋,向局部精細化發展。在呈兩位數持續增長的洗護品類中,面部及妊娠紋護理為市場主流,同時如乳房乳霜、月子牙刷、唇部精華等局部護理需求顯現,可見孕期保養需求正向精細化發展。


強強愛電影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 2017 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情況的數據顯示,2017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 36.6 萬億元,比 2016年淨增 3.4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2%,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 58.8%,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繼續發揮著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麥肯錫 2016 年進行的一項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55% 的中國家庭認為未來 5 年內家庭收入將顯著提高。在收入預期的支撐下,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口碑、個性化的訴求不斷提升,這一趨勢在化妝品領域體現的尤為明顯。另據歐睿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美妝行業的市場規模達 3,581.4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 7%,預計 2021 年將達到 4,858.6 億元,未來五年美妝行業將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

隨著我國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城鎮化戰略實施的深入,我國城鎮居民總量進一步擴大,人均可支配收入進一步提高,帶動了化妝品領域市場規模的持續增加。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的美妝產品使用行為日益成熟,消費升級的趨勢明顯,消費者細分也日益複雜,這給美妝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機遇。

美妝行業概述

美妝是指運用化妝品和工具,採取合乎規則的步驟和技巧,對人的面部、五官及其他部位進行渲染、描畫、整理,增強立體印象,調整形色,掩飾缺陷,表現神采,從而達到美容目的。

美妝行業產業鏈可分為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研發設備的供應商,中游是美妝產品研發和生產企業,下游是直接與終端消費者聯繫的包含各類渠道的零售業。

美妝行業產業鏈圖

美妝行業發展狀況

據歐洲美妝行業研究機構 Cosmetics Europe 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 年,全球美妝市場總產值 2,600 億歐元,歐洲市場總產值 770 億歐元。儘管歐洲仍然是全球頭號美妝生產區,但該市場的增速較 2015 年已放緩,甚至出現遲緩的狀態。

與此同時,增速最快的印度市場 2016 年產值達到 100 億歐元,過去五年的年增長率高達 17%。排名第二的美國市場產值 640 億歐元,中國(410 億歐元)、巴西(240 億歐元)、日本(220 億歐元)緊隨其後。

英國知名品牌評估機構 Brand Finance 日前公佈 2017 年“全球最有價值 50 大美妝品牌”榜單,選取前十美妝品牌如下:

數據來源:Brand Finance

據歐睿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美妝行業的市場規模達 3,581.4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 7%,預計 2021 年將達到 4,858.6 億元。

另據 CBNData 《2017 中國美妝個護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消費者護膚與彩妝意識顯著增強,新世代(80後、90後)是化妝品消費的主力軍,2017 年他們在線上美妝的消費額分別同比增長 120%、100%。

2013-2017年天貓雙十一Top10美妝品牌變遷

趨勢一:95 後成為美妝消費的行業領導者

CBNData《2017 中國美妝個護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各年齡群體消費中,雙十一在有關美妝產品的購買中,95 後群體增速最為顯著,彩妝類消費金額佔比達到 30%。

23-28 歲的泛 90 後消費者步入職場生活,隨著身份的轉變和購買力的提高,美妝方面的消費金額佔比不斷上升,逐漸成為行業的引領者。95 後所在的時代是一個顏值當道的時代,大家更為關注護膚,彩妝類的品牌。

趨勢二:個性化定製越來越受到

消費者的青睞

英敏特發佈的《Beauty Global Trends 2018》( 2018 年世界美容行業趨勢)報告中預測,美妝行業根據消費者的年齡、性別和皮膚類型來劃分目標客群的傳統標準將被終結。Mintel 認為,美妝行業的消費者正在制定自己的規則,並越來越多地尋求個性化定製的產品。

2017年美妝行業部分個性化定製項目

傳統的日化用品消費模式,護膚、彩妝產品往往都是由品牌主導生產的,消費者一直處於被動接受中,只能在市面上已有的品類裡擇優挑選。然而,在現實情況中,每個個體都存在差異,市面流通的產品並無法針對性地解決每個消費者的皮膚問題,定製已成為美妝市場的主要趨勢。

趨勢三:併購和上市成為美妝巨頭年輕化

及拓展市場的重要方式

根據 A.T.Kearney (科爾尼諮詢)發佈的報告,2010-2016 年間共有 214 起美妝、個護行業併購交易。近兩年來,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以及整體消費趨勢個性化轉變,併購小眾品牌或在某一方面極具價值的品牌成為美妝巨頭年輕化以及拓展市場的重要方式。在全球範圍內的美妝企業中,幾乎每週就有約 2 項合併或收購事件發生。

2017年美妝行業部分併購案

此外,隨著世界知名品牌全面進入我國,我國美妝、護膚品市場環境成為開放的國際化的競爭環境。受制於公司融資渠道有限、資金短缺等影響,很多企業想通過完善產品結構、擴大生產規模、拓展銷售渠道、提高研發能力等措施實現經營目標的願望難以達成,因此很多企業想通過上市方式,幫助公司更好發展。國內的拉芳家化、名臣健康、珀萊雅等企業就是很好的實例。

趨勢四:美妝黑科技層出不窮

全球知名諮詢公司埃森哲發佈了名為 《2017 Technology for People》 的年度預測報告,報告顯示,AI 時代正在到來,能同時解決大型的和小型的問題,並讓交互變得簡單和智能。AI 正在成為新的用戶界面(UI),推進我們交易和互動的方式。79% 的受訪者都同意,AI 將會對我們蒐集客戶信息和與客戶交互方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在“她經濟”時代,藉助 AI、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運用,電商平臺、商家就能清楚地知道女性的興趣愛好、對商品的真實需求,從而精準推薦真正適合女性用戶的商品。從無人零售、AR 購物、再到如今的 AI 皮膚測試,電商應用黑科技的模式越發成熟,一股由黑科技主導的新“她經濟”也正在悄然誕生。未來各大企業和品牌將繼續在美妝領域,通過全新的技術,提供給用戶全新的價值。讓消費者有針對性地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美妝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了理性消費的理由和基礎。

美妝行業未來趨勢

1. 唇彩發展空間依舊很大

市場研究諮詢公司英敏特數據顯示,唇部彩妝對 2016 年中國彩妝市場銷售額的貢獻達 22%,是彩妝整體增速的 5 倍,有 95% 的中國都市女性消費者在過去半年內使用過口紅/唇彩。受“顏值經濟”的影響,唇妝已經成為女性追求美和展現自我態度的重要標誌。

業內人士表示,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加上國內彩妝行業起步晚、對品牌的運營能力不足等原因,在高研發成本、高推廣成本以及強烈的市場競爭下,許多國產品牌口紅產品的發展步伐緩慢。而口紅在國人美妝消費滲透率不斷上升,且保持高速增長,2016 年銷量增速已達到美妝整體增速的 5 倍。因此,唇彩作為基礎化妝品,在國內發展空間依舊很大。

2. 個性化定製成品牌商搶佔市場又一重要砝碼

對於消費者來說,定製化妝品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她們的需求,避免了花大價錢卻買不到合適產品的尷尬。對於品牌來說,推出定製產品,意味著企業將掌握大量的用戶數據。基於這些消費者皮膚狀況的數據,這對於企業未來產品的研發有很大幫助。而且定製產品對於品牌來說更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市場營銷方式。

未來,美妝行業將不得不解決消費者的個人需求問題,而目前已經有很多品牌為此作出了改變。品牌定義美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美是多樣的。消費者需要的是符合他們個人習慣和審美的產品,品牌只有抓住這一點,才能吸引住消費者的目光。然而,對於美妝護膚等定製化產品而言,其生產成本和配方安全或將成為限制其操作性的門檻。

3. 線上依舊是品牌商的主戰場

在目前我國 7.31 億網民中,手機網民佔比達到了 95.1%,為 6.95 億,隨著移動支付技術的成熟,手機逐漸成為人們最重要的支付工具之一,這個龐大的用戶群體的巨大消費需求也因此得到了滿足。化妝品需求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帶動,目前用戶在移動端搜索化妝品日均就已達到了 148 萬次,其中來自手機的搜索量每季度就要增長 11%,在搜索渠道中佔據了主導。

線上渠道相較於傳統渠道,擁有“低成本,全覆蓋,數字化”等優勢,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 80、90 後人群決定了電商渠道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相對於整體網購滲透率,美妝個護的線上滲透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美妝消費需求旺盛背景下,線下的落寞進一步凸顯線上價值,線上渠道作用升級,且發展空間依舊巨大。

4. 美妝消費偏好日趨高端化

2017 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和發達國家依然有較大的差距,我國整體消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品質化、個性化求享受是我國居民消費升級呈現的三大特徵。

在美妝領域中,高端品牌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捧,成為熱點,相對而言,大眾和國貨則呈現出不斷下滑的態勢。隨著消費者美妝消費的日趨成熟,品牌偏好會不斷向高端品牌遷移,高價產品消費意願將不斷增強。


張二怪1


該如何抓住十幾億的潛在客戶,美妝行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特色產品,卓越功效

想要抓住客戶,有一條不變的定律就是產品好,但隨著市場的不斷進步,客戶的要求不斷提升,不光要產品好,還要產品有特色有文化。現在中國護膚品市場不斷被國外的產品衝激,大家忙著跟風、模仿但是卻忘記了什麼才是中國的特色護膚品。

2.渠道建立

現在想要能夠抓住客戶,渠道的建立更是重中之重,從2017年就已經慢慢崛起的直播買貨,應該是以後的一個買貨趨勢,但是要注意的是直播這個平臺的特點,它是直接和人溝通,不只是單純買貨,要讓客戶信認你,你就不能只是講產品,還要真心的把客戶當朋友,分享護膚品方面的心得、知識。

3.有持續研發能力

有了好產品,好的銷售渠道,還要有能持續吸引客戶,幫客戶解決肌膚問題的持續研發護膚品的能力。

做好以上幾點應該就能抓住那十幾億的潛在客戶了,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堅持!


美美的熊大


這個不好說啊,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很難講怎麼樣的方法才合適了,正因如此,所以得要從自身的情況出發去思慮,再結合外在的情況,這樣才可以從中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所以說很難講怎麼樣才好的,別人的看法,也只是別人的了,不能夠照搬過來用的,還有就是更關鍵的事情就是,你自己是不是這塊料呢?就算有這麼多潛在用戶,又怎麼樣?自己如果不擅長這個的話,又能怎麼辦,所以還是先看自己是哪一塊料才好說,這個前提條件沒有搞清楚,總想著這個市場大啊,這樣是很危險的,話又說回來了,哪一個市場不大,不見得做美妝這個行業市場就大,還有就是市場大的話,我們自己的本事如果不夠大,也是沒有用的,得要看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就做多大的事情,不是說市場大啊,就覺得自己一定能吃得完,很多人就是這種心態去做的。有一句老話叫做,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就是說機會處處都有,只是我們沒有準備好,所以才無法發現屬於自己的機會,這個原因就是在於我們沒有在自身內功上下手修煉,所以才不知道怎麼去發覺這些機會啊!其實不管是誰,也不管是做什麼,最根本的事情就是修煉自己,也就是修身,這個是根本,本立了以後道才會生,只要這個成了,一切就好辦了!只是我們很多人不在這個根本上下手,所以越做越離譜!然後當然就找不到方法,搞得一堆麻煩事出來!


木風恆


面對全球76億人,美妝行業該如何抓住呢?金融行業該如何抓住呢?電商行業該如何抓住呢?食品行業該如何抓住呢?手機行業該如何抓住呢?汽車行業該如何抓住呢?……

這種問題很容易陷入空談。

你不可能抓住人。你只能抓住你能滿足的人的需求。

做產品應該先聚焦到一小部分人未被滿足的需求,而你正好有能力來滿足這個需求。

沒有一件商品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你的人群劃分越具體越好,比如月收入在6000元,年齡在25歲—35歲,受過高等教育的職業女性。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然後用不同的商品圈不同的人群。

如果你的問題變為:女性還有哪些美妝問題沒有被解決。這樣更有可操作性。


徐如林本尊


人有多大膽子,地有多大產,要想抓住龐大的用戶,首先膽子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