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戰到底‖小區群眾的“守護者”——李建霞


“疫”戰到底‖小區群眾的“守護者”——李建霞


鄭報全媒體記者 盧文軍 通訊員 楊芳芳 張丹

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在鄭州市中牟縣劉集鎮崔莊村F區卡點上,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李建霞,纖瘦的身材,熱情的笑容,關愛的話語,給卡點增添了許多溫暖。

她每天不是在卡點執勤,就是在社區奔波,摸底排查、體溫監測、填表登記、心理疏導是她每天的日常。作為一名女性村幹部,在疫情面前,她逆向而行,沒有退縮,不講條件,以自己熱情似火的工作激情和黨員的擔當作為深深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盡職盡責的“守門員”】

“疫”戰到底‖小區群眾的“守護者”——李建霞


作為村組黨員幹部,從除夕開始,李建霞就投入到了抗擊疫情工作中,在防疫卡點上,開始有些群眾不理解、不配合,她就耐心細緻地做工作,宣傳防疫知識,發放宣傳資料。對出入人員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檢查測溫,認真登記,做到萬無一失。

隨著復產、復工有序推進,返鄭人員增多,更加不能放鬆警惕。崔莊村社區屬於鄭州近郊,流動人口較多,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複雜。李建霞不懼風險,不怕困難,堅守值班崗位,對返鄭人員詳細登記信息,及時上報,及時進行人員隔離。

【“巾幗志願隊”的帶頭人】

“婦女要頂半邊天”。李建霞是村裡的婦聯主席,文化管理員。抗擊疫情是一場人民戰爭,需要充分動員群眾參與防控。在她的組織下,崔莊村成立了巾幗志願服務隊,成員有20餘名。巾幗志願隊有效充實了疫情防控力量,成員們在李建霞的帶領下摸排、記錄、統計、報告,減輕了村組幹部的工作壓力。

她還擔任疫情防控宣傳員,在朋友圈、微信群大量轉發疫情防控正能量視頻、文章,科普疫情知識、抵制謠言,切實消除大家的恐慌情緒。崔莊村廣大婦女積極響應,安心待在家裡,做好家務、照顧好孩子不走親戚,不扎堆兒,有效減少了人群聚集。

李建霞發動村裡的婦女開展家庭清潔行動,組織開展才藝大比拼活動,在群裡晾曬評比,倡樹了文明新風的同時幫大夥兒愉快地度過了這一段居家時光,緩解了大家的焦慮情緒。

【村裡的“送菜員”】

“疫”戰到底‖小區群眾的“守護者”——李建霞


“大媽,我來給你送菜了,我就不進去了,放在門口吧!”當行動不便的老人把門打開的時候,只看到了她遠去而又模糊的背影。

這一幕是她在給有腿疾的老人送菜的畫面,對於村裡行動不便的老人。李建霞每天堅持買些蔬菜親自送到老人家門口,讓這些老人體會到黨委、政府的關懷。村裡的老人說到李建霞,都說她跟親閨女一樣親。

【對隔離人員親如兄妹】

李建霞擔任綠博新城F區小組長,有3戶家庭被隔離,她每天電話聯繫居家隔離情況,嚴防嚴控的同時進行人文關懷,噓寒問暖、跑腿代辦、心理疏導、問題幫扶、提供生活物資,拉起了一道抵禦病毒的溫暖防線。

正月十五元宵節來臨前夕,李建霞帶著事先準備好的賀卡和慰問品放到隔離人員家門口。“感謝您理解、支持、配合我們村幹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紅紅的賀卡,潔白的湯圓,滿滿的心意,讓這些隔離家庭心裡有說不出的溫暖。“隔離不隔心,隔離人員更需要我們的關心。”這是李建霞的心裡話。

【她說“要盡小家之力,保大家平安”】

也就是在設立卡點的前一天,李建霞的公公突發腦癱不能走路被緊急送往醫院。她說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點兒耽擱,她接到村裡的緊急會議通知後就從立即醫院返回村委。

她說作為兒媳,她是不合格的,公公病了她沒有能夠床前盡孝,覺得很愧疚,但是作為村裡的婦聯主席,在村裡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女同志具有細心、親和力強,容易溝通的優勢,疫情在前,也只能多辛苦家人照顧生病的老人,自己要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發揮婦聯主席的優勢。

直在公公住院的第9天,她忙完手頭的工作趕到醫院,已經晚上11點,公公已經睡著了,她怕影響老人休息,也沒有叫醒他,看了一眼就離開了。

說起這一幕,李建霞眼含淚花:“沒有天生無畏,深知責任在肩。剛開始,下班回家都不敢和家人親近,也不敢抱孩子,說話都離可遠。但是疫情面前,正是我們黨員幹部顯擔當作為的時刻。和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相比,我做這些很微不足道。”

每個黨員幹部也都是為人父母,為人子女,可是為了防疫工作,為了全村人的身體健康,李建霞義無反顧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看到她一心想著大家,工作認真,咱的群眾也都能克服生活困難,不外出,不添亂。”這是崔莊村一位老黨員真切的心裡話。

是呀,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逆行而上的凡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李建霞同志一樣,忘我工作,敢於擔當,一心為民,共同組成這場戰“疫”的一道堅固防線,築起牢不可破的防護網,這場疫情防控戰役的勝利,一定很快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