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缺糧?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會有影響?

小亦樂樂


春天來了,農民種植玉米,豆類儲備一年的雜糧,手中有糧就能生活,在大災大難面前就有了緩衝,


忍待定


這次蝗災,多一些國家是毀滅性的,可能全年糧食沒收成,從東非飛到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也面臨著這樣嚴重問題。尤其是印度,人口那麼多,糧食減產30%-40%,如果國家存量不夠,那真的是天災了。

中印邊境是喜馬拉雅山脈,從這裡是飛不過來的,除非繞道緬甸,從東南亞在北上入雲南和廣西,從氣候來看,廣西比較適合蝗蟲聚集。這只是推測。

其實國內也會有蝗蟲災害,但都能很快控制,而且國內糧食價格,國家管控這些年也比較穩定,要相信國家。


劉思遠Cc


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缺糧,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會有影響?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澳大利亞的大火塵埃落定後,我國又發生了冠狀病毒的疫情,而隨後巴基斯坦和印度又爆發了蝗災。而根據國外數據統計,現在4000億隻的蝗蟲正在侵害著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莊稼,而蝗蟲在待過的這段時間裡,印度70萬軍人的口糧化為無有。在情急之下,印度不得不和巴基斯坦停火以應對蝗災的危機。

而根據印度農業專家預計,如果這時候蝗災沒有有效的控制,那麼印度的糧食將會減產50%左右,屆時印度的農業將會受到更大的危機。那麼問題來了,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的缺糧呢,這對國內的糧食價格是否有影響呢?李子來回答。

就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蝗災的時候,而國內也有人開玩笑:“這4000億隻的蝗蟲不敢來到中國,一旦到來還不夠國人吃的呢?”有人更是開玩笑的說:“現在我們空投幾億只雞送給巴鐵,讓他們度過這蝗災的危機。”

但是來說,說歸說笑歸笑,現在4000多億隻的蝗蟲,讓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民飽受糧食之痛,所以今年這兩國的糧食減產是避免不了的。那麼這蝗災對國內的糧食價格有沒有影響呢?筆者認為影響是有的,這需要兩個原因來分析:

第一,蝗災能否來到中國。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現在蝗蟲已經到了我國的邊境,正在印度肆無忌憚的吃著,它們所到之處,莊稼則是一片狼藉,光禿禿的一片。但是筆者認為,這蝗災不可能來到我國的,這是因為由於地利的原因,我國的西南部是大片的青藏高原,由於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在常年寒冷的情況下,蝗蟲就不可能飛躍世界屋脊來到我國的。

那麼我國的西北方能否阻擋住蝗災呢?據我所知,在西北方也是一片大沙漠的,在沙漠年前,蝗蟲雖然度過一小部分,但是大部分還被預防在我國的沙漠之外的,至於進來的一部分,也被一些蝗蟲的天敵給吃掉,這對我國的農業夠不成影響的,所以說,對我國的糧食價格影響並不大。

第二,國際糧食價格增高,使得國內糧食的價格有所上漲,但是漲幅不大。

從目前來看,雖然我國的糧食被青藏高原和沙漠原因,被阻擋在國門之外,但是受蝗災的影響,印度,巴基斯坦,自己其他的國家受到蝗災的影響,其糧食從剩餘到緊缺。所以來說,在很多國家受到蝗災的情況下,國際的糧食價格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在國際糧食價格不斷上漲的帶動下,而我國國內的糧食雖然能自給自足,但是因為國際糧食的提價,因此國內糧食的價格也是不斷的出現上漲。


綜上所述:

此次4000億隻的蝗蟲,對我們來說依然不能小看,因為蝗蟲的繁殖能力太強了,根據有關報道,如果蝗蟲的數量控制不住,在6月份會有幾百倍的增長,因此來說,這對全球的糧食,以及受害國的糧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因此我們農民在今年的時候一定要多種植糧食,以防國際糧食的上漲,造成我國糧食價格的上升。


李子說農


在上半年會出現暫時性缺糧,同時也將會助推國內糧價上半年小幅上漲,具體情況得看蝗蟲是否會口下留情,如果人家一門心思要野草都除根,糧價依然會上漲。


是否會全球性缺糧主要看印度



從非洲誕生並經過醞釀之後的非洲沙漠蝗蟲集群目前已經擴編到4000億的規模,飛行遮天蔽日,一往無前,一路向東!有趣的直到印度之前,非洲沙漠蝗蟲集群所經過的國家雖然大多是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也就是說糧食產量並不是很高,也就剛剛夠當地人生存,但綠色植物較多,餓極了的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只要看到綠色就決心消滅,導致野菜等等能夠果腹的東西全部被橫掃一空,直接導致了近2000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和餓死的風險。


非洲沙漠蝗蟲集群毫不停歇,飛過沙漠,飛過丘陵,飛過海洋,最終來到了印度,這裡將會是最終決定未來一年全球糧食安全線是否合格的考場!同時也是歷年大部分非洲沙漠蝗蟲集群旅程的最後一站。


印度雖然國土面積不在世界前五強,但是其平原面積廣闊,可種植糧食的耕地面積也是相當之多。印度的可耕地面積達到了1.6億公頃,該比例達到了世界總耕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同時雖然印度近些年高速發展,但農業總人口依然佔到印度國內眾人口的70%以上,也就是典型的農業國家。因此印度本身各種農產品充足,例如在2019年印度產出了大米達到1.15億噸,並且實現出口1200萬噸,是印度主要外匯來源之一。其他糧食更是不計其數。



雖然印度農業發展迅速,但是在面臨蝗災的時候依然處在不堪一擊的狀態。特別是非洲沙漠蝗蟲集群一群4000萬隻,一天就能夠吃掉3.5萬人的口糧。如果4000億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全部來到印度,相應的口糧消耗一天就會達到10000倍,即3.5億人一天的口糧,印度能有多少人,架不住非洲沙漠蝗蟲集群一個星期的掃蕩。


當然旁邊的巴基斯坦也遭受非洲沙漠蝗蟲集群的困擾,如果難以遏制非洲沙漠蝗蟲集群,最終會造成近20億人口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事實上目前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已經在印度南部吃掉了近千萬公頃的糧食,數字還在持續擴大。各種人工手段都用上了,但從目前來看,似乎除了讓非洲沙漠蝗蟲集群自生自滅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達成協議,雙方共同攜手解決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問題,邊境衝突總算是暫時宣告停止了。


國內糧食價格會有一定小幅上漲



印度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多年以來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的水平。同時近些年來也開始向天朝出口優質大米等農產品。現在印度的糧食在今年有可能會減產50%以上,對於整個世界的糧食供應鏈條都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雖然目前天朝的大米糧食儲備已經達到了1.1億噸,完全能夠滿足國內的需求,甚至還能夠出口。但是對於更多的小麥等產業來說今年的缺口會加大,畢竟主要進口國自身都糧食快沒有了,怎麼可能出口?同時國內實施了大規模了退耕還林措施,水果的增加相應的就導致了糧食產量的減少。因此在糧食進口方面還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不過雖然量是會有小幅上漲,但得益於儲備糧和國內種植業和農業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因此上漲空間有限,完全沒有必要到超市或者是糧店裡面進行搶購。預計在進入到秋季之後這一波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基本上就會消失。到時候時常會出現糧食恢復性供應。


我是顯微新視界,感謝你的閱讀,每篇都是原創,如果寫的還行的話請點個關注轉發給個小小動力吧,我會第一時間回覆,謝謝呀!



顯微新視界


“年年有怪事,今年特別多”。眼看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攻堅期就要過去,但不好的事情一樁接著一樁。這不,蝗蟲災害肆掠,眾所周知,蝗蟲所到之處,花草樹木也好,糧食作物更勝,可謂片甲不留。


蝗蟲肆虐的原因

事情發生肯定是有根有據,今年蝗蟲災害發生和非洲地區的乾旱有著很大的關係。蝗蟲喜歡乾燥的環境,而從19年東非就開始大旱,讓自然環境退化,成就了培養蝗蟲的溫床。然後再加上近年來天氣氣候的變化,一些水利工程的新修,對局部地氣溫溼度的改變;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在越冬的時候黃蟲卵不易被凍死,來年會產生出更多的蝗蟲。而且加上蝗蟲本身繁殖能力特別強、生長週期短,一個蝗蟲可以生好幾代,然後一代產近700-800粒蟲卵。


此次蝗蟲災害對全球來講有多大的危害?

我國古代就有蝗蟲之災的記載,而新中國成立之後,對蝗蟲災害進行過集中的治理,其中包括機械防治、生物防治、以及飛機撒藥預防,改變蝗蟲的生態環境,這些措施使我國蝗蟲災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而如今世界就像一個地球村,如果作為鄰居沒有什麼預防措施,不做到未雨綢繆的話,很可能災害就越過界,到自己的家門口。


但是我們根據統計數據來看,蝗蟲在巴基斯坦等國開始停下來產卵,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蝗蟲的一個遷徙能力明顯下降;然後我國和巴基斯坦印度接壤的土地形其實是高海拔寒冷地區,蝗蟲很難飛躍;然後世界糧食主產地是美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阿根廷等。所以這一次的蝗蟲災害不會對全球的糧食供需產生動盪性影響。


畜禽養殖學堂


4000億隻蝗蟲,臨近中國的邊境,正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危害農作物,啃食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這麼大數量的蝗蟲經過的地方,糧食作物肯定顆粒無收。

一、蝗災會造成全球性的缺糧。

世界上一些小的國家,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本來就生產不出多少糧食,還被這麼多蝗蟲危害,相關資料顯示,這蝗災每天就能破壞約為3.5萬人的口糧,進入印度以來,對於印度大國來說,有13.5億人,這麼嚴重的蝗災將造成印度30%~50%的糧食減產,所以我認為這次蝗災,將預計給東非將有1200萬人面臨著嚴重的糧食短缺,所以會造成全球性的缺糧。

二、蝗蟲進入中國的可能性不大。

這次造成蝗災的蝗蟲品種,是非洲沙漠蝗蟲,這非洲沙漠蝗蟲不適應中國的生存環境,而且在中國與印巴之間,還有著一座蝗蟲難以飛躍的8千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所為蝗災進入中國的可能性不大。

三、對國內的價格糧食影響不大。

中國是產糧的大國,糧食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的產糧大國,如果蝗蟲不會進入中國,對中國的農作物沒有危害,我認為中國的糧食價格會很穩定,不會有較大的漲幅。

當然,我們國家,會向其他國家提供大量的糧食支持,從而幫助其他國家度過蝗蟲災難的危害。

總結

這蝗災範圍廣,數量多達到4000億以上,對世界各國的糧食危害非常的大,雖然蝗蟲不一定能進入中國,但還是要做好準備和防範工作。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首發頭條,抄襲必究。

以文溫暖三農


最近新聞除了被疫情刷屏外,來自非洲的沙漠蝗蟲也是席捲而來,很多人說,這次蝗災一定會對全球糧食造成不可避免的重大損失,有可能還會全球缺糧,那麼真的是這樣麼?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小小的蝗災不可能出現全球性缺糧,對於國內糧食價格波動也是不大的,至於為什麼?下面小農人就來給您分析下。

為什麼不會造成全球性缺糧?

這次蝗災始於非洲,具體應該是東非,一路像東南方向現在停留在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大家都知道全球主產糧地在美洲、歐洲、亞洲,而這次蝗蟲破壞的是東非、南亞等地區,自身他們的糧食產量就非常有限,甚至貧乏,也因為這樣,才會給蝗蟲造就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使得蝗蟲在短短一個月從億級變成了現在的千億級,造成了如此大的迫害。現在沙漠蝗在南亞,想要繼續南下會遇到最近在我國形成的寒潮以及喜馬拉雅山脈的惡劣寒冷天氣,蝗蟲怕冷,所以繼續飛到我國的幾率為零,因此也不會造成我國糧食的損害。這樣看來總體糧食還是平穩的,唯一造成傷害的就是被蝗蟲侵襲過的東非和南亞地區,不會影響全球糧食格局。

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有影響?

要說影響,還是非常渺小的,因為我國除了大豆進口量比較大佔比超過80%以外,其它的比如小麥、玉米、水稻產量自給率可以達到98%,完全通過自主來滿足需求的話,對於價格影響是非常小的,據相關統計,我國用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生產的糧食,養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可見我國這個農業大國對於全球農業做出了多大的貢獻,最主要是蝗蟲不會繞道到達我國西南方,就算有少量蝗蟲國境,我們國家也有一套非常精準的預警系統,完全可以掌控蝗蟲過境後的態勢。

現在市場的蝗蟲價格都達到了40多元1公斤,小農人關心的是這次蝗災是否對我國的蝗蟲養殖市場會造成影響呢?瞭解的朋友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布衣小農人


最近世界上發生了一次比較大的蝗蟲災害,世界糧農組織警告稱,如果不加以控制,將會導致30多個國家受災,現在非洲之角地區已經被破壞的很嚴重了,這次一共產生了7600億隻蝗蟲,而且這些蝗蟲還順著氣流的方向飛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導致這裡的糧食受災。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在4月份會擴大500倍。

現在巴基斯坦已經進入全國警戒狀態,巴基斯坦大多都是一些經濟作物和棉花,所以對世界糧食價格影響並不是特別大,而非洲地區現在已經面臨缺糧的狀況,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正在緊急籌款,準備籌款7600萬美元,但是現在僅僅籌到了2000萬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糧食價格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總體上影響不是特別大,是不是會在整體上影響糧食價格,還要看印度的作為。

在所有受到影響的國家中都是一個產糧大國,印度本身就有13億人口,而印度農業部表示,如果不控制這些蝗蟲,那麼印度糧食可能減產50%。這可能讓印度陷入斷糧的情況,所以印度的情況才是真正影響糧食價格走向的一個關鍵原因,現在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向巴基斯坦求和,因為部署在北部地區的70萬大軍面臨著斷糧的危機。

總體來說對世界糧食影響並不大,因為世界第一產量大國是美國,第2個是我們國家,這兩個國家可能受影響的程度比較小,而我國也有雜交水稻,美國有大量的轉基因食品。因此美國要加大糧食產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前一段時間因為關稅戰的影響,導致美國的農民賣不出糧食去,現在印度和美國可以發展糧食交易。可以說美國的糧食有銷路了,當然這種情況對我國的糧食價格影響並不是特別大,因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畝產量是非常高的,而我國在前幾年也推出了保護耕地的策略,所以在面對這種危機的時候並不需要太緊張。


四十五度歷史


雖然非洲蝗群來勢洶洶,影響區域特別廣泛,但從各地季節不同、氣候變化和地理環境等因素來看,並不會造成全球性缺糧,尤其是對於糧食產量比較大的中國、美國等地區,很難造成糧食短缺,另外,咱們國家目前糧食供應並非完全市場行為主導,還有生產、流通、進出口配額管制等方面措施調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國糧食安全,並不會輕易造成糧價明顯波動的!下面結合所瞭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非洲蝗群對農業損失仍算可控。根據瞭解,雖然目前非洲蝗群的數量已經非常驚人,但各國也在積極採取措施消滅它們,例如印度也是產糧大國,出口量超過中國,而這次蝗蟲來襲可能會造成糧食產量下滑30%~50%,對於印度這類受影響嚴重的國家的確會造成短期糧食緊缺,但印度處於低緯度,糧食作物可以重複種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過補種等措施儘量提高糧食產量,再加上全球化下進口美國等糧食產量大國的供應,應該可以暫時度過難關!

另外,非洲蝗群是由沙漠蝗蟲組成,是一種比較危險的蝗蟲,其每年可以產2~5代蝗蟲,成蟲存活時間高達100天以上,每平方公里內可聚集0.4億隻,每天可以遷徙飛行150公里左右,因而大概可影響全球十分之一的人群生計問題。不過,這類害蟲在自然界也有很多天敵,一般覆蓋範圍越廣,被分片消滅的幾率也會越大,再加上人為打藥等防治措施,應該要比古代更能戰勝,無需太過驚慌!

二、我國糧食產量大,庫存量充足寬鬆。我國糧食必保領域主要為小麥和稻穀,目前臨儲庫存量分別大概為8000萬噸和1億噸左右,玉米庫存量大概5000多萬噸,如果再加上各類企業、農戶手中的餘糧,可能庫存量更高一些,而這些糧食庫存量已經超過國內一年的消費總量,即便沒有新季糧食增加,也可以保障全國人民一年多吃飯問題不愁!



另外,我國糧食總產量高居世界榜首,近些年來,糧食總產量已經連續5年穩定在1.3萬斤以上,大概為6.6億噸多,基本上每年都會有很多新季糧食充入庫存量中,因此,在國內糧食總產量居高不下,再加上臨儲庫存量嚴重過剩和進口糧食補充下,我國糧食價格已經很難再出現大幅上漲!

再一方面,我國也在進口糧食配額方面,對進口糧食渠道採取了多元化,例如目前可以從歐洲、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美國、東南亞等全球各地採購小麥等糧食,其中進口小麥去年配額為269萬噸,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糧食安全。

所以說,即便我國今年也受到全球糧食總產量下滑而出現糧價大幅上漲,應該也不會影響國內糧食市場的供需穩定,畢竟市場上一旦缺糧時,臨儲庫存量就會及時供應市場,滿足市場需求,依靠這種計劃經濟手段調控市場,可以穩定國內糧食價格的基本穩定。(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班固在《漢書·武帝傳》記載到:

武帝元光五年秋,蝗。四將徵南越。元封六年秋,蝗,兩將徵朝鮮。太初元年夏,蝗從東方飛至敦煌。三年秋,復蝗,貳師徵太宛。徵和三年,蝗。四年夏,蝗。

由此可見不止是現代,即使在古代蝗蟲也是遍地成災。但現代人們特別是農村地區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有著顯著性提升,蝗蟲之下,絕對不會造成全球性缺糧。當然對國內糧食價格可能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範圍絕對在可以控制範圍內。為什麼這麼說呢?您且接著往下看。

蝗蟲所帶來的影響

當前世界各國的農業交流越來越密切,這一方面使得一個國家的糧食受損,另外的國家能夠立即提供援助;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糧食波動,會對其它國家的糧食價格產生影響。蝗蟲當前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甚至使得這兩國不得不停止戰爭以應對此次危機。

當前不少專家分析蝗蟲進入到中國境內的幾率很小,主要原因是因為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存在,但我覺得蝗蟲既然能夠從非洲到亞洲,那麼未必不會出現繞路而行的情況,由此雖然幾率小但我們農民也不能放鬆。

但是因為我國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的防治蝗蟲災害的方法,甚至不少地區捕捉蝗蟲還成為了廣大農民增收的一項措施。其次我國也有不少儲備糧食,蝗蟲雖然會對我國糧食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的幅度絕對不會很大,不會出現糧貴於金的情況。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現在信息相對於傳播的速度快上了不少,蝗蟲災害使得我國糧食價格出現短暫的上漲,其實最為關鍵的還是影響到廣大農民和城市居民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