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霜花店》中的狗血愛情故事,來看元朝與高麗聯姻下的外交關係

《霜花店》裡面的高麗國王與元朝公主的愛情,有幾分真實?

《霜花店》是韓國19禁影片中比較文藝的片子,如果拋開那些帶顏色的東西,單論影片內涵的話,或許也能看出韓國人對這段歷史的解讀。

在影片中,高麗國王與年齡相仿的侍衛洪麟關係特別好,甚至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曖昧,說白了就是搞基的節奏,國王深陷同性愛情當中不能自拔。

從《霜花店》中的狗血愛情故事,來看元朝與高麗聯姻下的外交關係

然而,當時蒙古勢力不斷崛起,忽必烈在入主中原後,將矛頭對準了當時的高麗,在元朝勢力的威脅之下,高麗王不得已的情況下娶了元朝的公主當王妃。

對於高麗百姓來說,不用再與強大的元朝開戰,自然歡欣鼓舞,當然,如果按照國王的人設,他不喜歡女的,自然悶悶不樂。說到這裡,估計能將這個問題解答的一清二楚。

但是,韓國人的歷史腦回路還是很清奇的,劇情的峰迴路轉實在讓人震驚,因為高麗王不喜歡女人,導致出現膝下無子的尷尬局面。對於當時的政治環境來說,如果遲遲沒有王位繼承人,意味了元朝和高麗當局要換掉一個高麗王。

所以高麗王希望能夠讓這個元朝公主生下兒子,來繼承王位,為此,他讓他的情人洪麟出馬擺平元朝公主,這樣公主的兒子,也是與自己親密的人。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劇情再次反轉,洪麟在勾引公主的過程中,竟然與公主相愛了,這峰迴路轉的狗血,撒了高麗王的一臉,兩個人的“姦情”最終讓高麗王無法忍受,為了報復,高麗王對洪麟處以宮刑。

從《霜花店》中的狗血愛情故事,來看元朝與高麗聯姻下的外交關係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被處以宮刑絕對是無法忍受的事情,影片的最後,洪麟展開對高麗王的報復,兩個人在決鬥中喪生。

《霜花店》雖然是一部19禁片子,但是影響力之深遠是母庸質疑的,從愛情到背叛,從相愛到相殺,影片不止男女之情,更給人一種蕩氣迴腸的感覺。

然而,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這實在是有一種“顧左右而言他”,不正面面對這場戰爭,而是以其他視角來可以掩飾這段歷史,雖然不是在創造歷史,也是在曲解歷史。

想來,這也和韓國人一貫的風格有關,熱衷於歷史,卻又不敢面對歷史的真相,明明是一個曼爾小國,非要把自己塑造成“大韓民國”。

高麗忠烈王與元朝長公主的婚姻,充滿了無奈

真正歷史上,並非是元朝一定要將公主嫁給高麗,而是高麗國王死乞白賴的非要娶元朝公主,而且雙方不止一次聯姻。

因為當時忽必烈統一中原後,打算繼續對外擴張,高麗也在被征服的名單當中,從1232年到1259年,蒙古鐵騎曾經多次大規模進攻高麗,給予高麗極大的打擊,然而另一方面,由於元朝的戰線拉的太常,而朝鮮半島的地形太過於崎嶇,不利於元朝騎兵的行軍。

再加上,當時元朝想要攻打日本,希望以朝鮮為根據地,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放棄了持續攻打政策。

從《霜花店》中的狗血愛情故事,來看元朝與高麗聯姻下的外交關係

當時最熱衷於求親的高麗國王是元宗,元宗曾經在蒙古做了兩年的人質,見識了蒙古的強大,又是在忽必烈的扶持下才登上王位的,所以,高麗國實際上已經臣服於元朝,如果再和親的話,相當於加上一道保險。

但是元宗在活著的時候沒有完成這一政治目的,他的兒子忠烈王則完成了。

由於跟元朝和親,高麗王國成了元朝的駙馬國,“駙馬之國”就好比當時北宋與遼的“兄弟之國”,南宋與金的“君臣之國”“叔侄之國”一樣,簡單來說,就是元朝的附屬國。

正因為如此,朝鮮之前的國王都有廟號,到忠烈王的時候,只能以王相稱,而且還要加一個“忠”,其實就是時刻提醒高麗要忠於元朝。

在成為駙馬之國後,高麗的處境相對好一些,作為元朝扶持下的政權,高麗不僅不再遭受武力威脅,有的時候還能得到元朝的保護(大概從這個時候開始,高麗就喜歡抱中原王朝大腿,現在是抱美國大腿)。

然而,給人當小弟並不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就像現在特朗普對韓國總統,壓根就不感冒。

嫁給忠烈王的元朝公主不是一般的公主,那是忽必烈的長公主,所以,朝鮮才是“駙馬之國”,但是我們知道,古代社會雖然男尊女卑,但是皇家卻是另一碼事,公主的地位遠遠大於駙馬。

最可怕的是,當時的元朝長公主年齡只有20歲,而忠烈王卻已經38歲,年齡之懸殊相差二倍,再加上長公主的蒙古出身,暴脾氣肯定是有的,所以說,在這次和親當中,高麗國王忠烈王的日子並不好過。

從《霜花店》中的狗血愛情故事,來看元朝與高麗聯姻下的外交關係

不久之後,這位長公主在38歲的時候意外去世,然而因為死的太突然,被元朝皇帝認為是高麗人下毒害死的,甚至想要發兵攻打高麗。

忠烈王自知無能為力,為了避免高麗再度生靈塗炭,主動退位,將王位傳給了他與長公主的兒子為太子,並將王位傳給了他,這才平息此事。這也算是,元朝與高麗國聯姻關係的一個開始。

恭愍王的愛情狗血悲劇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霜花店》中的原型並非忠烈王與忽必烈長公主的故事,而是恭愍王的故事,從恭愍王往上,大多是忠打頭的王,恭愍王的稱謂,可以說是他最終是一個反元的國王。

恭愍王其實也是元朝的駙馬,其父親是忠肅王,其兄為忠惠王,而他早早被送到了元朝當人質,在元朝期間,高麗高層產生了激烈的王位爭奪,恭愍王也是因為贏取了元魏王的女兒寶塔失裡,最後被元廷選中,稱為新一任的高麗國王。

恭愍王與寶塔失裡的感情很好,當時恭愍王致力於進行改革,希望能夠讓朝鮮擺脫元朝的控制,因此,元朝與高麗的關係也很緊張,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寶塔失裡卻十分支持恭愍王的改革,甚至從中調解,當時元朝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也無暇對付高麗,也就聽之任之了。

從《霜花店》中的狗血愛情故事,來看元朝與高麗聯姻下的外交關係

也正是趁著元朝內部農民起義,恭愍王大展身手,開始對高麗內部的親元派進行打壓,在1356年曾對親元派人士進行瘋狂屠殺,順便推動進一步的改革。

1365年,與恭愍王一向關係很好的寶塔失裡不久之後還懷上了他的骨肉,這讓恭愍王十分高興,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寶塔失裡最後卻難產而死。

這對恭愍王的打擊很大,一系列的政治鬥爭,加上愛妻難產而死,恭愍王的心態也發生了轉變,不再是當初銳意進取的君主,反而變成了一個貪圖享樂,荒於朝政的昏君。

恭愍王在妻子去世後不久任賤民出身的僧人辛旽為師,並且邀請辛旽掌管朝政。

辛旽專權引發高麗國內很多大臣的不滿,最終引發矛盾的爆發。尤其是當辛旽掌握最高權力後,甚至想要取代恭愍王,暗地裡還進行了刺殺活動,最後恭愍王殺死了辛旽,此事更加引發了朝政的混亂。

從《霜花店》中的狗血愛情故事,來看元朝與高麗聯姻下的外交關係

最終殺死恭愍王的竟然是自己最親信的侍衛,1372年,已經荒於朝政的恭愍王設立了一個叫子弟衛的機構(電影中的健龍衛),初期可能是用來包圍自己的安全,然而,挑選的子弟都是年輕美貌的青年男子,讓人無法想象的是,恭愍王竟然縱容子弟衛姦淫王妃,並且以此為樂。

結果玩笑開大了,一名妃子懷了叫做洪倫子弟兵(洪麟的原型)的孩子,當恭愍王知道後,派宦官崔萬生殺掉洪倫,然而崔萬生也意識到,自己也必然會被滅口,於是夥同洪倫等子弟兵發動叛亂,將恭愍王殺死。

要不說,韓國人腦洞清奇,將這樣一個狗血的政治事件,增加愛情的籌碼後,變成一個唯美的文藝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