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全國一線城市房價必定大漲,你怎麼看?

凡大先生


我覺得房價不可能漲,現在是要看多少企業能生存下去?多少人的工作、工資收入以及其他收入不受影響或者影響不大,這才是決定未來1~2年內房價的主要因素。


大江東弟子


這次疫情對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農村真好,過年回家後就一直沒有出去,我家在山上,村裡已經沒有幾乎人家了,我二姐一家人在新疆,孩子今年回家在我家過的年紀,呆到初五的時候孩子實在呆不下去了,覺得山上太冷清很無聊,就去我大姐家了,我大姐在縣城是樓房,孩子下去住了三天給我打電話非要上來叫我開車去接他,我接到山裡以後他開心的不得了,說在樓房裡憋壞了,天天哪裡也去不了,還是在山上好,出去可以走很遠沒有人管還安全,口罩也不用戴,我也是第一次覺得山上真好,疫情對山上的人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天天山上轉轉,坐到老槐樹下面眺望一下城市的燈火闌珊,悠哉悠哉!


小金哥


我與你的觀點恰恰相反,對於新冠疫情過後全國一線城市的房價的變動,我的看法是持平甚至有所下降,至於說大漲基本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收入減少

雖然除湖北外,這次疫情對於其餘各省而言,似乎只是停工一個月而已,但是這一個月的影響是深遠的,單單就以2019年的GDP而言,這個月就使得我國虧損了8.33萬億的GDP,這個GDP背後涉及到多少企業,多少個人,而截至目前,很多企業仍然尚未復工,部分復工的企業,產能也未全部啟用;其次受疫情的影響,未來幾個月,旅遊、餐飲、酒店、交通、娛樂等等行業依舊會受到衝擊,所以這次疫情對於很多人而言,收入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收入減少,買房的心思就會適當的下降。


疫情的影響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明白了兩個道理:(1)是你需要工作,而非工作需要你;(2)存款是你用於抵抗風險的依靠。在以往或許很多人認為存款無用,屬於傻子行為,因為受通脹影響存款會貶值,但是經過這次事件,會讓不少人明白,當意外來臨時,能支撐你抵抗的恰恰是你的存款。所以這次疫情過後,或多或少會改變部分人的觀念。原本想清空兩個家庭,六個口袋(爸媽、岳父岳母、夫妻)購房的,甚至是舉債湊首付款的,肯定會清醒一些,不敢在如此激進,所以購房人群相對會較往年減少,特別是在上半年,即使國家宣佈疫情結束,短時間內,大部分人仍然不會去人員聚集的地方。

總結

一線城市的核心吸引力在那,無論是就業單位、醫療、教育、衛生等等,它的吸引力都擺在那,所以在各類城市裡,一線城市的房價是最堅挺的,要說大幅度下降不可能,按照今年的情況,要大幅增長更加不現實,最大的可能就是維持在穩定的趨勢下,略有下調,但幅度不會太大。


鯉行者



“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我認為這次疫情過後,對全國一線城市的理解將發生很大變化,有些城市可能將不再位於一線城市之列,例如武漢。

以往,大家對一線城市的考量主要是經濟發展指標,例如GDP總值,經濟增長速度等等,而這次疫情防控,是對各省市的城市綜合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每天的最新疫情通報就是對各省市以及各一線城市的一次打分,誰優誰劣一目瞭然。


房產作為目前中國大部分家庭最大的資產,它不僅體現在資產價值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生活質量,尤其是生活安全的保障。


如果一個城市的管理者,罔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這樣的城市,絕對不可能是一線城市,也會讓市民寒心而遠離;老百姓不懂80分的標準,只想安居樂業。

相反,一個透明,管控有力的城市,即使有些城市建設的硬件尚需改進,也前景光明,例如鄭州。

因此,在我看來,疫情過後,北京、上海、深圳的房產確實有可能恢復上漲勢頭,鄭州可能表現突出,其他新一線城市也會保持相對堅挺,而武漢,我嚴重不看好。


歡迎點評,關注《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疫情過後,房價不會出現大漲,相反是要下跌的:第一,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必定會拋售手中房產,房子價格會打折促銷的。這已是板上釘釘。

第二,疫情過後,各行各業都要恢復生產,很多民眾要找工作,大家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去買房。在沒有人買房的情況下,房價怎麼漲?

第三,有錢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實體經濟,會把囤積的房產拋向市場,市場上二手房價格大跌,一線城市房價還會怎麼大漲?

第四,現在一線城市房價受到調控大漲不可能,下跌也並不容易。更何況,房地產處於飽和狀態,有房的家庭好幾套,沒房的家庭一套也沒有,購房需求大不如前幾年了。


全國一線城市房價大漲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中國經濟至少要到下半年恢復正常,物價也是如此,我們這裡很多人希望房價一直漲下去,但是天下沒有天天大漲商品,疫後沒有敢投機炒房了,房價遲早要回歸合理區間。


不執著財經


房價長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

本次疫情過後,一線城市城市房價如何走,關鍵得看金融政策是否有鬆動,金融政策包括首付比例、限購政策、房貸利率等,特別是限購政策、首付比例。房貸利率不是決定因素。

一線城市需求充足、購買力強

我國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房價,除了廣州稍微低一點,其他三個城市其實房價已經處於高位,但是這幾個城市還有大量的人沒有住房,這些人口需要住房,住房需求是充足的。

一線城市的資金吸附能力是很強的,大量的企業入駐一線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很高的,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數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排名前列,從購買力看一線城市的購買力強。

一線城市現在房價處於穩定階段,是因為現在的金融政策,首付比例高和限購,一旦金融政策放開,一線城市的房價還是有可能出現快速的上漲,一線城市的金融政策會放開嗎?2019年房租不炒的政策還言猶在耳,不太可能取消限購和降低首付,所以我認為2020年不太可能會放開金融政策,一線城市房價在疫情過後,不太可能出現暴漲。

綜上所述,房價短期看金融政策,一線城市我認為在疫情過後的限購和首付比例不太可能會調整,所以房價還是以平穩為主。


互金圈


說實話,我並不太認可這種觀點,雖然一線城市的房價保值性現在看來不錯,但是經過這次疫情,我感覺一線城市人口密度過大帶來的弊端太嚴重了,未來城市的發展策略很可能會做調整,這有可能會壓低大城市的房價。

記得在20多年前的時候,歐美城市中心有很多高樓大廈,我們都以為裡面住的人應該很富裕,但是導遊說城市裡住的都是貧民,有錢人買車後都到郊外別墅去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會蝸居在城市中心的高樓裡,這會不會是我們大城市未來的方向呢?

當然,現在我們還不好說,畢竟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過程也不一樣,所以我們不可能複製人家的模式,但是我覺得疫情過後,我們有可能會對超大規模城市發展策略進行反思,把城市規模做大,城市人均佔地面積變小,人口密度過於集中,這種發展模式好不好呢?



住在大城市的人應該有感觸,大城市房價高,通勤時間長,工作壓力大,交通擁堵,疾病傳播速度快,夏天在城市看海,放假在路上看車,這些已經嚴重製約了城市的經濟發展。

為什麼城市功能不能進行疏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呢?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城市發展思路,我們總是想把城市的功能集中化,這樣可以降低運營成本,集中全市優勢發展城市經濟,但是現在看來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我們已經度過了自行車時代,現在個人交通工具發達,私家車普及率提高了很多,公共交通工具也非常方便快捷,人們的活動範圍可以變得更大,原來集中的模式越來越不適合現代城市發展要求,而瓶頸主要就在於土地的供應和對耕地的保護。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麼城市的功能很可能就會被疏散,其實雄安新區的建設就是一種新思路,如果雄安開發得到很好落實,而且效果明顯的話,估計很多一線城市會仿效,這樣看來大城市的房價就不可能進一步上漲了。

當然,這只是基於這次疫情,對大城市發展模式的思考,至於未來的城市發展策略如何選擇,現在誰也不好說,但是我覺得大城市真的需要改變一下發展思路了,一線城市的房價也不宜再進一步上漲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純屬主觀想象,歡迎大家討論。


互金直通車


疫情之後沒有上漲,只有持平和下跌,武漢可能會有大跌!

1、這次疫情從今天2月16開始全力進攻,收治100%的努力,14天以後就是3月份,才能知道這次爆發期是不是得到控制。那麼4月份可能是平穩期或者焦灼期。也就是說這次疫情對全國生產企業的打擊不止1個月,可能在2-3個月之間。全國範圍內的實體經濟、中小企業大部分都抗不過這次打擊,大量企業主動破產,大量失業包括老闆破產。所以,疫情之後大量經濟實體需要輸血,大家連房貸都交不起,誰還有現金買房?

2、大量企業老闆向活下來,那麼只有銀行貸款,抵押物就是房產!還有很多交不起月供的老百姓,雖然銀行利息延期,但是公司破產,沒有找到新的工作和收入來源,斷供不可避免。這樣市面上就會有大批二手房和銀行拍賣房產出現!

3、經過這次疫情打擊,很多中產階級會有換房打算,從老舊小區、疫情嚴重小區換到物業好環境好的小區,進行家庭房產升級!就出現大量老舊小區、疫情嚴重小區的二手房出現,甚至會有房價腰斬的二手房(去世人房產)出現!


所以,疫情過好,管理好、環境好的優質小區,價格會比較穩定,上漲空間不大,但是隨著二手房、拍賣房、老舊小區房等大量進入市場,倒逼一手房產降價的可能很大!


單身騎士團


房價,漲與不漲都歡迎!因為,那裡的房子俺都買不起。俺們那個山坡上很多房子都多年沒人要了,找一個水源好的地點隨便住,不用氣不用煤拾柴禾燒,不用種蔬菜,野生菜到處有,蘑菇菌,野生水果不少,野兔等等都不缺少,就看你是否在深溝大山裡是否能生存得下去。


天天平安23967155


1. 這次疫情對部分人傷害是很大的,通過這次疫情,很多人覺得人員較少環境好的城市生活會更安逸。

2.人們會通過這次疫情,覺得只有健康才是人最寶貴,健康投資會大於地產投資。

3.這次疫情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徹底消散,人們避免聚集這對地產銷售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總之個人認為一線城市的房價回落是必然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