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14個古村落被列入山東省傳統村落名錄

聊城14個古村落被列入山東省傳統村落名錄

莘縣大張家鎮紅廟村民居

聊城14個古村落被列入山東省傳統村落名錄

茌平縣肖莊鎮許莊村民居

傳統村落,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傳統村落衰落、消失的現象日益加劇,加強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刻不容緩。

為做好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目前聊城市規劃局完成了聊城市特色傳統民居調研。本次調研對象為聊城市域範圍內48個村落,其中省級傳統村落14個。

聊城省級傳統村落分佈較為偏遠,以東部南部居多,北部暫無省級傳統村落。

在聊城東南隅的東阿,有關山、魚山、位山等矮山,均系泰山餘脈。苫山村至今仍保留著連片的石頭房子,裡面還有人居住,是聊城現存僅有的石頭建築古村落。

苫山村位於東阿縣劉集鎮,村內現存一處明代三官廟。

關山村位於苫山村南2公里處,村東臨黃河,河東岸山巒迭起,延綿不斷,向西魯西平原,千里沃野,一馬平川。黃河南岸,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歷史上這裡還被兩座山夾在中間,就是玉皇頂、鳳凰山,均為泰山餘脈。

玉皇頂分為內圍和外圍兩道圍牆,城圍由碎石築建而成,北門為一拱券結構石門,正中書寫“中和”二字,大氣渾圓,從石碑清晰可見“大清同治二年”字樣,可以看出關山村在清同治年間進入它的鼎盛時期。

村內現存完整石築民居20餘處,尤其南部玉皇頂內圍有完整的石頭村落,是聊城市為數不多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現狀傳統建築目前過半還有人居住,通過現代的技術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是村民的迫切訴求。

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山東境內的國家級傳統村落數量並不算多,只有75個,聊城暫無國家級傳統村落。2014年山東省啟動了山東傳統村落的評選工作,10月份公佈了第一批山東省傳統村落名單,截止至2018年,共有五批共計511個村莊入選,聊城四批共計14個。

傳統村落的形成原因和村莊文化各不相同,按照地理位置、建築特徵和地域風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東南部山區傳統村落、中部運河流域傳統村落、歷史名人古蹟傳統村落、宗教文化傳統村落、西部紅色文化傳統村落。

東阿縣南部的苫山村、關山村均位於泰山餘脈上,村莊的建築材料多就地取材,採用片石、毛石等材料,體現出泰山文化影響下傳統民居的特色,均屬於東南部山區傳統村落。

另外,臨清市魏灣鎮魏灣村、陽穀縣七級鎮七一村,是中部地區運河文化特色鄉村;莘縣大張家鎮北馬陵村、陽穀喬潤街道辦事處迷魂陣村、莘縣莘亭街道辦事處曹屯村、東阿縣姜樓鎮魏莊村,是歷史名人古蹟傳統村落;莘縣張魯回族鎮南街村、陽穀縣阿城鎮海會寺村、東阿縣劉集鎮皋上村,是宗教文化特色鄉村;莘縣大張家鎮紅廟村、莘縣大王寨鎮楊莊村,是西部紅色文化傳統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