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會影響年後找工作嗎?

中公教育唐山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有影響

疫情讓經濟下滑是肯定的

想想1個星期的斷產沒有拉動消費,GDP肯定有下降。企業利潤有所下降所以對於中小公司來說是生存問題,對於大企業是保存實力問題。

而現階段是休班制度來安全地開展工作,企業動力肯定有所影響。萬一碰到幾個員工感染又不能開展工作,所以只能靠其他同事勉強支撐。企業生產力沒跟上,大環境不太好,所以短期的經濟肯定是下滑的,恢復還是要有段時間。

直觀的可以看到這幾天的行情,第一天是直線下滑的,然後銀行1.7億資金救市慢慢指數上升。但是這個資金投入市場,到我們尋常百姓家還是間接的,感受到也是滯後的。

這說明影響肯定是有的,個人的財富力量也是會縮水的,但是隻是暫時的。目前現金是王道文字當先。

崗位情況

中小企業貸款,費用支出這個一旦無法續上那就是倒閉,所以未來可能有很大的一部分人要重新進入市場找工作,再加上留存的求職者,競爭是不是很激烈。

大企業有可能被中小企業拖垮,那麼只能靠自己的實力暫時保存實力,所以除非有一個肯定且利潤高的項目上,就不敢冒險。所以擴展職員的可能會變很少。

這就是真正的僧多粥少。

但是這次疫情給到企業的啟示是什麼?

1 同崗位選擇本地或者穩定長居者有限。

因為過個年可能員工被當地封城或者隔離的了分分鐘鍾崗位缺剛找個臨時的太難。其二大城市在城市人口上面優先保證常駐人口。

舉例:花橋到上海的員工在復工第一日不僅要出具健康證明交通還停運,對這一類雙城記的員工來說上班真是爬山涉水辛苦,所以這也會變相的讓有些人思索改變一下工作的方向。所以崗位就空出來了。

2 崗位招聘也期望與政府的需求

譬如:現在上海要求無工作或無住所的外來城市人員原路返回。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以後公司或者崗位更傾向於政府允許流入的人口來工作。

3 地區死亡人數

在疫病面前,性命比錢重要。光看到死亡人數只是一個數字,不知道影響著多少背後的家庭。生命面前其他一切都很弱小,所以員工也會反思經濟條件可以的情況下是否留在親人身邊更加無悔人生呢?本身崗位供給就會變少。

做好自己抓住機會

大家其實情況都差不多。

工作的人怕裁員,失業的人怕找不到。患病的人怕治不好,疑似的病人怕確診。

這段非常時期賭的就是一個心態

在家好好準備工作,刷新簡歷,看到好的合適的機會就果斷下手,好好爭取。

至少你先拿到一個總比沒有拿到的淡定,不心慌。時間久了反而容易喪失信心影響發揮。

我與你同伴。

<strong>


關注瞎說說碼子很辛苦。

<strong>


瞎說說


但什麼事都有例外,關鍵是自身能力,什麼時候任何行業都缺人,缺的是有能力的人,所以好找工作不好找工作也是相對而言的,現在全民待在家裡抗擊疫情,不如趁此機會加強學習,提升能力,打好基礎,相信找到好的工作,只是時間問題。

祝你早日找到好工作!


心底映雙紅01


券商中國:“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僅限於第一季度”

疫情期的社會動員是非常時期的緊急應對措施,很多地區採取了一級響應機制。雖然恰逢春節長假,採取了延長假期等手段,但對部分行業的影響的確較為明顯。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和就業的影響是通過對經濟中各個行業的影響傳導而來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兩個基本的機制。其一,由於疫情延長假期,使經濟活動停止造成的損失,主要集中對供給側行為(如生產)的影響;其二,控制疫情時期的非常應對措施對即期需求的影響。主要是第三產業的部分行業,如旅遊、交通運輸、餐飲與住宿、批發零售以及娛樂業等。

很多企業會採取線上辦公的方式,上海大多數企業2月10日已經開始復工,但是需要在家中隔離14天后再上班。

另外,12月份左右找到工作的朋友可以慶幸了,現在找工作即使企業是網絡面試,短時間內也很難入職或者上手。

據智聯招聘《2020年春節企業復工情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後企業計劃招聘的人數減少。從整體招聘規模的變化來看,更多企業將招聘規模調到10人以下,原本招聘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企業,數量減少較明顯。但所有縮減招聘規模的企業,其總體佔比都在5%以內。

因為用工也需要成本。

職業安全感較強的工作大多集中在教育系統、公務員、事業單位、銀行金融系統、醫護系統、菸草系統、電力系統、鐵路系統、石油企業等“國字頭”單位內。


中公教育唐山


這次疫情會對每個人都會有影響的,但是請相信中國的發展,疫情很快就會過去,相信風雨過後,勝利就在眼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1a12b652a244757993d2dc963ced7d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