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大盤】


週五市場整體概況如圖所示: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週五大盤衝高回落,最強的創業板指盤中一度大漲接近2%,結果因為券商的拉昇異動吸金,創業板下午回落跳水盤中翻綠,尾盤又有搏週末利好消息的人抄底進場小拉了一下尾盤,最終幾個大盤指數都是收漲的。在創業板每次出下跌陰線就反包後,上證指數反彈以來首次下跌陰線也差點反包,這波反彈持續性真是很好。


週五外資還是大幅流入的,而且滬深的流入沒有前面幾天差距那麼大,週五算很接近的,尾盤還是繼續掛大單異動拉昇,如圖所示: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實際成交流入情況如圖所示:

滬股通實際成交流入25.17億元: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深股通實際成交流入18.06億元: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從外資週五的流向圖來看,下午的回落至少不是他們砸的,只是他們沒早盤買的那麼積極罷了,下午除了尾盤掛大單的異動拉昇以外,基本是橫盤狀態,沒大幅流入也沒大幅流出。那週五下午的回落,應該就是國內資金砸的了,券商股的拉昇反而造成一批持有科技股的高拋砸了一波,都對大盤向上的空間沒啥把握啊,覺得不該動券商,都是你亂動我就砸給你這樣的態度。


這裡大盤的觀點我已經說的很明確了,就是沒有什麼系統性風險,回調空間有限,所以比較適合輕大盤重個股的策略,必須跟著市場的主線熱點走才有肉吃,大多數股還是不太行。


週末出了再融資鬆綁的消息,我看了一下市場上大多數人認為是對創業板科技股的利好,也有一部分認為再融資鬆綁是利空,因為抽血加速。我覺得吧,從這個消息能看出上面對股市的態度,就是需要股市,希望股市能漲了,想讓股市救中小企業。再聯繫最近一段時間,滬深港通北向資金老是尾盤掛大買單這種異動動作,我當時就分析判斷這是隻有某隊才會乾的事,也就是上面從各個角度都在呵護股市了,就算大盤沒有殺跌,他都要尾盤呵護一下,給大家一個外資大幅買入的印象,穩定軍心。之前我就說過,A股是典型的政策市,那既然上面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A股這位置向上空間肯定比向下空間大的多了。反正之前幾次放開再融資,大盤都有一波行情,甚至還有14-15這樣的大牛市行情,而限制再融資,市場基本都不怎麼樣,特別是創小板的股跌的都比較慘,所以我認為這肯定算是利好,就算短期不漲,中長期也是看漲的。


【熱點】


週五市場熱點整體概況如圖所示: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這兩天熱點有點恢復到節前正常的炒作水平了,節後首日大跌後快速反彈,熱點情緒每天都處於亢奮狀態,老是上百隻漲停,不是正常的狀態,現在慢慢的回到正常的節奏了。週五自然板數為54只,昨日自然板今日漲幅為2.27%,賺錢效應還可以。


週四覆盤我說了這裡個股分化會更厲害了,出手還是要謹慎些,而且強調了不追高就不會受傷,那些主線熱點趨勢股要參與也是儘量接近5日線才低吸。按我這個對策的話,週五至少不會追高在日內大幅衝高的時候,果然追高就容易受傷吧,提前預期到了。


而就從週五來看,券商這類主板股還是比較坑,我還是繼續參與科技股吧,因為之前說過明顯這裡比較像13年6月25日後,那之前強的,之後大概率也會更強,創業板科技股應該就是主線,主板偶爾衝一下,但搶不過去風頭。雖然週末這個再融資鬆綁的利好,對券商應該也算利好,但持續性還是不好說,參與難度比較大。


而這段時間周圍的人說的最多的就是能力圈有限,都來不及研究現在這市場的各種黑科技(像週末又在吹什麼GaN氮化鎵充電器了),推薦窄基行業etf的越來越多了,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公募發了好多窄基行業etf像計算機、半導體、新能源車之類的,成交量都還不錯,進出也比以前的行業基金方便了,的確是看好某個行業後做配置的最佳選擇。


現在如果分散配置和買行業etf基金也差不多,如果集中買個股,那就怕遇到黑天鵝,還有行業內個股分化也特別厲害,經常還跑輸創業板50以及行業etf,看對行業選錯股,這也很痛苦。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配行業etf的確是最佳選擇,還省的每天翻研報,學各種新知識。只要把握好大波段頂部就行,到時候跑一下。


而我現在科技股裡主要是看好雲計算類的,選擇雲計算理由也比較簡單,有沒疫情都是未來的朝陽方向,而這次疫情,大家都不得不用了雲辦公、雲醫療、雲教育,用了後都覺得挺方便的還不錯,那就加速了雲計算的推廣,算是疫情受益板塊,節後整體走的也挺強。我在放假最後一天的週記裡貼的機構研報也是重點推得這個方向,機構認可,我看了後也認可,那就跟著機構做做趨勢唄,和節前的玩法一樣。


而比較代表雲計算的行業基金就是512720 計算機 這個ETF,懶得選股就配它就行。如果還是更喜歡參與個股,那雲計算裡比較有代表性的,除了之前我參與的題材比較多,各種題材都能蹭到的 東華軟件以外,還有服務器的龍頭 浪潮信息,網絡安全的龍頭 深信服,互聯網醫療的 衛寧健康,還有各種題材也比較多的而且基本都能算是龍頭的 用友網絡,反正都是總市值挺大的行業龍頭,機構現在就喜歡這類的。另外,我看週末這再融資鬆綁的消息出來後,機構又發研報分析利好什麼板塊,我一看,還是利好計算機相關嘛,那雲計算肯定包括在裡面,如圖所示: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現在其實選股不算太難,大的熱點方向確認了,做細分行業的龍頭就行。主要是買賣點這塊,需要仔細思考研究,個股和大盤以及板塊都分化的厲害,每個股都得有個獨立的個性化的對策,還需要動態跟隨相關的消息調整策略細節。這塊就交給我了唄,工作量其實挺大的。買點其實還算簡單,我已經簡化了,主要看倉位,倉位輕那計算機etf和那些雲計算股就5日線、bbi分批買,倉位覺得夠了,那就只等bbi買。

而賣點就複雜一些了,如果是全面牛市,那我有個不錯的趨勢股右側系統,賣出可以直接看這個系統的右側賣出信號。但現在這種結構性牛市,就比較麻煩,我研究了去年一些趨勢牛股,如果大盤有一波調整,他們也可能突然急跌一波,用右側賣可能經常吃不到多少肉。不像全面牛市的時候,一波漲的特別久,利潤特別厚,右側賣才能儘量吃全魚身,不會賣飛。所以現在只能像節前參與那些機構趨勢股一樣,要根據不同的股做不同的賣出對策,能提前計劃就提前計劃,提前做不出計劃,那就盤中應對,反正如果盤中要賣我就在後花園說一下吧。


另外年後把做熱點的策略又升級了一下,主要是結合進了機構的影響,節前就有用這個思路選過股,然後這段時間邊實盤測試,邊回測歷史符合策略的股的勝率,另外就是根據歷史符合策略的股的走勢繼續細化買賣策略,這塊工作量最大,因為要結合機構的影響,就不能光看走勢了,只能人工篩選,每天的都去翻,效率很低。現在大概有個能用的策略出來了,也有對應的統計數據出來了,勝率差不多6-7成吧,不過和行情有關係,大盤和市場好,勝率就極高,大盤迴調階段,勝率就大幅下降,這也很好理解,所以還是要做擇時,不擇時也不用參考我的觀點了,我就擅長躲坑和抓主升嘛。主要現在結合機構的這個策略,勝率還是不算太穩定,所以下次有符合策略的股,參與的話還是採取盈利再增加倉位的搞法吧,大賺了,則下次就加倉做,這樣有前一次的利潤墊,出手會更果斷一些,市場好,那勝率就高,倉位就能加上去了,市場不好,勝率低,倉位也自然加不上去,這樣也算靠倉位管理被動的控制風險。


週五漲停板覆盤如圖所示:

週末出了個大利好,歷史上類似的利好曾刺激出大牛市,這次?


以上為個人覆盤筆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抄作業風險自負。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