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前期要如何開導?

喵咪學藝Vlog


抑鬱症前期要如何開導?

抑鬱症的前期調整和中期調整,以及時間已經很長的調整原理、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調整的越早,康復的相對越容易。

舉個很通俗的例子,桌子上撒了一些髒東西,及時擦,就比較容易,如果時間長了,桌子上的髒東西凝固,擦起來難度就大。

抑鬱症患者時間長,消極的思維會越來越頑固,人以前好的意志品質越消磨越少,想康復的慾望會越來越弱,所以在調整,開導,難度就大,用的時間更長。

所以抑鬱症患者和家人,不能等,要及時治療,其他的心理疾病,如焦慮症,強迫症,疑病症等都是這樣。


霍體清


親,你好!

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和心理疾病,抑鬱症患者往往不會主動求醫,有些患者更是會伴隨著輕生和自殺等行為、所以說對抑鬱症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和干預是尤其重要的。

治療抑鬱症患者的方法有很多,往往要藥物和心理搭配治療,如果知道患者抑鬱病發的誘因,要及時的消除或解決,協助患者從抑鬱陰影中走出來。

在這裡先說明,抑鬱症靠自己走出來的難度非常大,如果發現了,要及時的開導與治療,多與病人交流,尊重病人的意願,並儘量的讓病人宣洩自己的苦悶情緒,


  • 雖然我們說是病人,但是也請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什麼特殊之處,以平常心對待即可。

抑鬱的人通常會對這個世界,迷茫而失望,感到不理解,我們首先要學會傾聽抑鬱症患者的訴求,並且他在講話的時候不要打斷,,首先你要知道抑鬱症患者總是會沒來由的情緒低落,我們要關心理解,做到與患者心與心交流的感同身受。

小宋講了這麼多的前提,是你必須要先知道對方是個抑鬱症患者。

因為大部分的抑鬱症患者在平時的交流和言語中看不出異常,等你發現了,病情往往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這個時候的抑鬱症患者通常已經沒有,要傾訴的意願,並會有自殺和輕生的念頭,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但是抗抑鬱的藥物往往會伴隨著副作用,並對身體有其損壞,藥物要合理使用,最主要的還是要多加陪伴和關心愛護。

  • 抑鬱症前期患者情緒莫名低落是情緒不良,通常會伴隨著煩躁和焦慮,並且會有著亂思亂想的思維障礙。我們要及時開導,讓病人覺得放鬆,
  • 普通人在開導的時候要適度,不然不但無法開導,而且會引起反作用,加重抑鬱症狀,有條件就找專業的心理醫生來幫助其開導,因為通常心理醫生都會有專業的治療方法和技巧,這些是普通人不具備的。

首先要知道抑鬱症患者可能是生活或者工作方面不順利,打擊了自信心或者傷了自尊,我們要了解清楚,平時多帶病人出去走走,把樂觀的心態帶給他,幫助他走出抑鬱症。

抑鬱症本不可怕,及時發現和治療,往往是能治癒的,最怕的就病人家屬或朋友不在乎意識不到抑鬱症危害性。助長了患者的病情。

  • 所以作為家屬和朋友的我們,要理解,並對患者給予關注,抑鬱不是病人的錯,抑鬱症患者通常都會有睡眠障礙,到了晚上會不自覺的抵抗睡覺,我們要保證病人正常入眠,因為這能極大的改善病人的抑鬱症狀。

至此就講這麼多,最後,小宋衷心祝願所有的抑鬱症病人都能夠早日的走出陰霾。


宋獻南


你好!

想了解抑鬱症如何開導,要先了解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是以長期的情緒低落,消極悲觀,思維緩慢為主要特徵的心境障礙。

按嚴重程度分輕度抑鬱,中度抑鬱,重度抑鬱。

無論是長期抑鬱情緒還是抑鬱症,朋友和家人的開導對他們來說作用不大。因為長期受消極情緒的影響,會導致他們產生固定的消極思維模式,看待任何事情都會消極思考。這樣的思維模式並不是我們一句話兩句話就能夠輕易得到改變,需要專業的指導和訓練所以方便的話還是去家附近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做專業的心理治療才能更快更好的解決問題。

身邊有抑鬱症患者的朋友和家人一定要理解他們,其實他們的內心也很痛苦,有很多情緒和行為並不是他們自己能控制的。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少些批評和指責多些陪伴,關心和鼓勵。如果是某些事件刺激導致抑鬱,還要儘量避免這樣事件的再次出現。

疫情期間如果方便的話就戴口罩出去家附近走走,在家可以看些輕鬆搞笑的娛樂節目,愛看書的話可以看些調節心態,積極樂觀方面的書籍,也可以去網上找找調節抑鬱的音頻和視頻。

無論是我們的幫助還是找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最後能否走出來還是要靠他自己的心理力量。祝早日走出抑鬱的困擾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心海心理


抑鬱狀態的患者,承受著精神甚至軀體的極大痛苦,並且自殺風險很高。作為家屬,我們一定要對抑鬱症患者進行正確的護理和開導。那麼,家屬該怎樣怎樣開導抑鬱症病人,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相關的內容。

抑鬱症患者常常會出現悲哀、憤怒、否定、不合理、低自尊的信念和認知障礙,對家人的關心不理解,會認為這些關心和愛護是充滿目的的,因此對照顧者表現出厭煩、拒絕、不滿,充滿敵意等。因此我們在照顧時要理解和同情患者,鼓勵陪伴患者共同度過難關。

以和善、真誠、支持、理解的態度,耐心地幫助患者,讓患者體會到自己是被別人接受的,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沒有用。當患者傾吐心事時要耐心傾聽,不要催促。有時我們可以採取沉默的方式陪伴,讓他更有安全感。

陪伴和鼓勵患者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可以提供一些簡單、易完成、患者感興趣的活動讓其參與,也可以帶其參加一些團體活動,逐漸培養患者的興趣,使其能積極主動參加,並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和滿足感。對其進步和取得的成績要及時給予讚揚和肯定,使其獲得自信和自尊。

協助患者料理家務及個人衛生。由於患者生活懶散、被動、缺乏興趣和低自尊,常對自己的衛生及生活漠不關心。此時,家人應耐心地引導、督促、鼓勵和協助病人飲食,洗澡、剪指(趾)甲、理髮、刮鬍須、更換衣物等。當然,這些應根據患者的情況,儘可能鼓勵其自己完成,以免助長依賴性和強化患者的無能感。

抑鬱症患者常因焦慮、煩躁、心境不快而產生睡眠障礙。家人在安排其日常生活時,儘量不讓其白天臥床休息,要鼓勵其多做戶外活動。對入睡困難或早醒者,可按醫囑給予幫助睡眠的口服藥物。另外,要給患者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睡眠環境,以促進入眠。

在一定條件下,言語刺激對心理、生理活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正確地使用“言語”工具,對解除抑鬱症患者的思想顧慮,提高疾病痊癒的信心有很大幫助。

抑鬱症患者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對治療和預後都存在一定的顧慮。因此,在肯定、讚許患者求醫行為的同時,應注意對其講解抑鬱症的知識,分析病因病機和發病情況,使其瞭解到這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常見病,而且經積極治療很大部分患者預後都很好,從而使其增強治癒疾病的信心,正確面對自己,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早日康復。

分散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使其把思想焦點從疾病轉移到其他地方。儘量改變周圍環境,阻斷患者和不良刺激因素的接觸。改變患者內心憂慮、關注的指向性,使其從某種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轉移到另外的人或物上等等,也就是“移情”。

通過學習、交談等活動,消除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雜念,改變其偏執的認識與不良情緒,或改變其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法等,稱之為“易性”。移情易性的具體方法較多,可根據抑鬱症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性格和不同的環境條件,採取不同措施,通過靈活運用,可以有效促使抑鬱症患者早日康復。


淵小魚


以個人的觀點來看,抑鬱症前期說明還是處於輕度的萌芽期或者是有明顯區別於正常人的心理障礙狀態。開導的方式可以嘗試:

1、先找到產生抑鬱的癥結所在,如果能準確找到,對於開導的方式會更精準,也是為了避免再次導致病情深入;

2、抑鬱症屬於一種心理障礙,常見的有產後抑鬱症、情感抑鬱症(失戀、喪偶/喪子,以及非主觀意願的強姦等),以及工作抑鬱症(高壓下的精神恍惚、過於緊張,以及恐懼等)。總體來說,都是人對於過往不愉快或者內心難以排解的痛苦經歷而對外表現的一種精神狀態。這就需要我們在具體的癥結中找到合理的方法,讓她們能逐步的環節這種憂慮心理障礙,打開癥結。

3、嘗試讓抑鬱症的人獲得他之前所缺少的東西,彌補或者逐步轉移需求的注意力。比如工作抑鬱症,可以逐步的調整工作狀態,減少工作強度,或者可以考慮換個環境換份工作,以此戰役注意力。而對產後抑鬱症的人,可以嘗試從幾個方面去尋找突破口:

(1)、第一次懷孕生子,第一次當媽媽的人生轉型過程中心理變化,以及生理上的變化。比如因生產會引起的身材走樣,妊娠紋等等,對於這些問題產生後的解決方案引導,以及自我調理,通過成功案例分享引導他們往樂觀結果去想。還可以通過後期擁有寶寶後的幸福與快樂,來轉移她們的視線;

(2)、孕期過程中得不到丈夫或者親人的關愛,而導致的心理訴求無法滿足。這些也是比較常見的產後抑鬱症來源,開導的方向就要從心理訴求滿足方向來找,如何做一個好的丈夫,尤其在生完孩子後丈夫角色的變化,除了是升值做爸爸了,還要繼續扮演好丈夫的基本角色。

總之,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放不下。



五號樂吧


如何開導抑鬱症患者,只有用對了方法才有好的效果。

第一,換位思考

一般來說,患有抑鬱症的人經常會出現悲傷、憤怒和自卑這樣的心理,會不理解家人給予的關心,甚至會歪曲家人的好意,認為這些幫助這些關心都是另有目的的,所以就會對家人產生厭惡和不滿的情緒。人們在面對抑鬱症患者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放在病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要理解病人,要不斷的鼓勵病人。

第二,耐心傾聽

有很多抑鬱症患者認為自己患上了抑鬱症之後似乎就被孤立了,被整個社會隔絕了,充滿了不安全感。所以人們在面對抑鬱症患者的時候,可能會要以更加和善和真誠的態度去傾聽患者的內心聲音,去幫助患者,讓患者能夠了解到世界是充滿愛的,自己對於整個社會還是有用的,並不是自己所認為的廢物。在患者訴說自己的心聲的時候,人們要溫柔、善解人意,不能夠打斷或者是催促病人,否則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第三,培養興趣

抑鬱症患者一般都把自己封鎖在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空間,不讓別人進去,不喜歡參與一些社交活動。人們可以多陪伴、多鼓勵病人去參加一些集體的或者是社會的活動,也可以弄一些非常簡單又有趣的活動,讓病人一起參與到其中。這樣就能夠逐漸的讓抑鬱症患者變得開心起來,培養出一種興趣,這對於以後的治療是很有好處的。

第四,引導做事

很多抑鬱症患者總是沉寂在自己的世界中,對外部的世界漠不關心,生活非常懶散,個人的衛生狀況也很糟糕。為了讓患者的身體更加健康,人們應該要督促和引導患者有意識的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病人能夠有一個意識去改變自己的一個邋遢的形象。

對於很多抑鬱症患者來說,家人和朋友無私奉獻的愛與關心是很重要的,只要家人和朋友一直保持這種耐心和關心,相信抑鬱症患者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







心理之家


抑鬱症是當今社會的新產物,抑鬱症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是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會輕生,自殺的風險非常高,作為朋友或者家人應該積極的開導和正確的引導必不可少,但是應該如何開導呢,下面七點可以幫助您:

1、抑鬱症患者常常會出現悲哀、憤怒、否定、不合理、低自尊的信念和認知障礙,對家人的關心不理解,會認為這些關心和愛護是充滿目的的,因此對照顧者表現出厭煩、拒絕、不滿,充滿敵意等。因此我們在照顧病人時要理解和同情病人,鼓勵陪伴病人共同度過難關。

2、以和善、真誠、支持、理解的態度,耐心地幫助病人,讓病人體會到自己是被別人接受的,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沒有用。當病人和你傾吐內心的心事時要耐心的傾聽,不要催促病人。有時我們可以採取沉默的方式陪伴病人,是他感到更有安全感。

3、陪伴病人和鼓勵病人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可以提供一些簡單、易完成、感興趣的活動讓病人參與,也可以帶病人參加一些團體活動,逐漸培養病人的興趣,使病人能積極主動的參加並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和滿足感。對病人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要及時給予讚揚和肯定,使其獲得自信和自尊。

4、協助病人料理家務及個人衛生。由於病人生活懶散、被動、缺乏興趣和低自尊,常對自己的衛生及生活漠不關心。此時,家人應耐心地引導、督促、鼓勵和協助病人飲食,洗澡,剪指(趾)甲,理髮,刮鬍須,更換衣物等。當然,這些應根據病人的情況,儘可能鼓勵病人自己完成,以免助長病人的依賴性和強化病人的無能感。

5、抑鬱症病人常因焦慮、煩躁、心境不快而產生睡眠障礙。家人在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時,儘量不讓病人白天臥床休息,要鼓勵病人多做戶外活動。對入睡困難或早醒者,可按醫囑給予幫助睡眠的口服藥物。另外,要給病人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睡眠環境,以促進病人入眠。

6、在一定條件下,言語刺激對心理、生理活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正確地使用“言語”工具,對解除抑鬱症患者的思想顧慮,提高疾病痊癒的信心有很大幫助。許多抑鬱症患者認為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對治療和預後都存在一定的顧慮。因此,在肯定、讚許患者求醫行為的同時,應注意對其講解抑鬱症的知識,分析病因病機和發病情況,使其瞭解到這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常見病,而且經積極治療很大部分患者預後都很好,從而使患者增強治癒疾病的信心,正確面對自己,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抑鬱症的早日康復。

7、分散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使其把思想焦點從疾病轉移到其他地方。儘量改變周圍環境,阻斷患者和不良刺激因素的接觸;改變患者內心憂慮、關注的指向性,使其從某種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轉移到另外的人或物上等等,被稱之為“移情”。通過學習、交談等活動,消除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雜念,改變其偏執的認識與不良情緒,或改變其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法等,被稱之為“易性”。移情易性的具體方法較多,可根據抑鬱症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性格和不同的環境條件,採取不同措施,通過靈活運用,可以有效促使抑鬱症患者早日康復。

對抑鬱症患者的開導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只要積極的開導患者接受治療,保持良好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等生活習慣,通過溝通、交談等方法,一定可以幫助患者走出抑鬱的霧霾!


添添一樂


抑鬱症在病理機制上是神經遞質出了問題,神經遞質有三種5TH多巴胺跟腎上腺素,所有的藥物療愈都是平衡神經遞質入手的,除了藥物療愈當然要數心理療愈了,一旦發現身邊的人抑鬱了, 我們自然而然的給予“關愛”,殊不知這些關愛其實很多時候會造成二次傷害!抑鬱症最最最痛苦的階段,一個是在爆發初期的那三個月內裡,還有一些其它的階段,比如過了急性期,所謂的急性期就是爆發初期的那三個月內裡,是比較痛苦難受的。

第一,不要強迫別人打開心扉。

第二,不要講大道理。

第三,不要批判。

而以上三點都是發生在你我身上最無意識的現象,它會使你越來越無意識。而一個透過小我在活的人,幾乎會沉醉於其中,再也不是意識清醒的。在這種無意識下,你會陷入頭腦的故事裡不能自拔,你的習慣是非常根深柢固的,習慣於強迫別人習慣於講大道理習慣於評判別人,習慣就是一種無意識,是社會長久灌輸出來的。稍有一點不覺知,無意識就會抓住你,而無意識會拖累你去做出某些惡行。無意識依靠惡行為生。無意識一定會拖累你,讓你做出某些你在事後將會後悔的事。但後悔並無濟於事,純粹是在浪費時間。你首先浪費時間在做錯事上,而後又浪費時間在後悔上。

我們最好用合一(從時間的世界轉到當下的世界的一把鑰匙)來開導抑鬱症患者。就是讓你的意識調動感官去感受患者的感受。

合一能夠擺脫抑鬱帶給你的胡思亂想,提升你意識的水平,你會注意平時從來不曾注意的東西,比如風中的鳥兒,空中的浮雲,夜晚的繁星,怒放的花朵,都給你帶來新生般的喜悅,你彷彿是第一次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你得問自己此時此刻你是誰?實際上此刻你就是寧靜你就是慈悲你就是喜悅,不帶評判沒有情緒,你就是愛的本體,你出離了你的頭腦,你與當下合一,也就是心的迴歸,這就是生命的本來面目,在此刻你會知道菩提樹下的佛陀發生了什麼,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發生了什麼。隨著合一你的意識水平也就越來越高,不管是你還是你要勸說的抑鬱症朋友都會收益! 喜歡我的回答請採納呦~~



黛嫿


抑鬱症是當今社會的新產物,抑鬱症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是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會輕生,自殺的風險非常高,作為朋友或者家人應該積極的開導和正確的引導必不可少,但是應該如何開導呢,下面七點可以幫助您:

1、抑鬱症患者常常會出現悲哀、憤怒、否定、不合理、低自尊的信念和認知障礙,對家人的關心不理解,會認為這些關心和愛護是充滿目的的,因此對照顧者表現出厭煩、拒絕、不滿,充滿敵意等。因此我們在照顧病人時要理解和同情病人,鼓勵陪伴病人共同度過難關。

2、以和善、真誠、支持、理解的態度,耐心地幫助病人,讓病人體會到自己是被別人接受的,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沒有用。當病人和你傾吐內心的心事時要耐心的傾聽,不要催促病人。有時我們可以採取沉默的方式陪伴病人,是他感到更有安全感。

3、陪伴病人和鼓勵病人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可以提供一些簡單、易完成、感興趣的活動讓病人參與,也可以帶病人參加一些團體活動,逐漸培養病人的興趣,使病人能積極主動的參加並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和滿足感。對病人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要及時給予讚揚和肯定,使其獲得自信和自尊。

4、協助病人料理家務及個人衛生。由於病人生活懶散、被動、缺乏興趣和低自尊,常對自己的衛生及生活漠不關心。此時,家人應耐心地引導、督促、鼓勵和協助病人飲食,洗澡,剪指(趾)甲,理髮,刮鬍須,更換衣物等。當然,這些應根據病人的情況,儘可能鼓勵病人自己完成,以免助長病人的依賴性和強化病人的無能感。

5、抑鬱症病人常因焦慮、煩躁、心境不快而產生睡眠障礙。家人在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時,儘量不讓病人白天臥床休息,要鼓勵病人多做戶外活動。對入睡困難或早醒者,可按醫囑給予幫助睡眠的口服藥物。另外,要給病人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睡眠環境,以促進病人入眠。

6、在一定條件下,言語刺激對心理、生理活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正確地使用“言語”工具,對解除抑鬱症患者的思想顧慮,提高疾病痊癒的信心有很大幫助。許多抑鬱症患者認為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對治療和預後都存在一定的顧慮。因此,在肯定、讚許患者求醫行為的同時,應注意對其講解抑鬱症的知識,分析病因病機和發病情況,使其瞭解到這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常見病,而且經積極治療很大部分患者預後都很好,從而使患者增強治癒疾病的信心,正確面對自己,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抑鬱症的早日康復。

7、分散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使其把思想焦點從疾病轉移到其他地方。儘量改變周圍環境,阻斷患者和不良刺激因素的接觸;改變患者內心憂慮、關注的指向性,使其從某種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轉移到另外的人或物上等等,被稱之為“移情”。通過學習、交談等活動,消除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雜念,改變其偏執的認識與不良情緒,或改變其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法等,被稱之為“易性”。移情易性的具體方法較多,可根據抑鬱症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性格和不同的環境條件,採取不同措施,通過靈活運用,可以有效促使抑鬱症患者早日康復。

對抑鬱症患者的開導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只要積極的開導患者接受治療,保持良好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等生活習慣,通過溝通、交談等方法,一定可以幫助患者走出抑鬱的霧霾!


青蛙精精


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俗雲:“心病還需心藥醫”,要幫助病人,開導病人,首先要找準病因,因勢利導。

抑鬱症前期,可以說是病,也可以說不是病,打開了心結,諸症全消。解不開心結,諸藥無效,這就是有些重症病人自殺的原因。

有些病人,情緒低沉,萬念俱灰,明明有病,自已卻不承認。開導者不能逼其治療,要與其交朋友,說心裡話,慢慢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改變患者的思維模式,重燃生命熱情。

抑鬱症是難治疾病,心理幫助,也非易事。但要有耐心,有信心,再配合中醫藥對症調理,多數人能順利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