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女兒在一歲多的時候,似乎正處於“語言爆發期”,很熱衷於打招呼,爺爺、奶奶、叔叔、姨張口就來。


帶她做公交車,上車後,我在投錢的空檔,她已喊完了“叔叔”、“姨”;


帶她買衣服,一直追在漂亮導購員阿姨身後,一聲接一聲地喊“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當有人從家門口走過,也會遠遠的喊人。


凡是她所看到的,都會喊出來。有次我和先生開玩笑地說,以後就不用擔心打招呼的問題了。


然而,幾個月後,情節出現了大變化。


女兒逐漸變得不再像以前那麼愛叫人了,遇到陌生人,會露出羞澀的笑容,還會藏在我的懷裡。再提醒她打招呼時,就要看她的心情了。


看到女兒這讓人猝不及防的變化,提醒我,她長大了。


孩子小的時候,正所謂無畏者無懼,見誰都敢打招呼,都敢說話。但隨著她逐漸長大,開始逐漸懂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也有了羞恥心,變得更加靦腆一些。


想到這裡,我會覺得現在的“不打招呼”並不算一件壞事,而是她長大的標誌。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孩子不打招呼,或許是出於這2個原因


朋友小A說,他從小是一個不喜歡和人打招呼的孩子,但他不是對待任何人都是如此。如果在氛圍寬鬆的環境下,他也常常會打招呼。


如果被父母或親戚貼上“內向”或“不打招呼”的標籤時,他說,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願意打招呼。


很多時候,父母喜歡站在大人的視角審視孩子,恰恰卻忘記,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才是最需要的。當孩子不打招呼時,一定是有原因的。


比如,與孩子的先天氣質有關。


老話常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裡的秉性主要講的是孩子的氣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些不愛打招呼的孩子,與先天氣質有一定的關係。


心理學家把孩子的氣質分為四類:樂天型、憂鬱型、激進型和冷靜型。

憂鬱型的孩子,性格敏感而內斂,沒辦法,即使家長再鼓勵,也很難做到八面玲瓏;就像樂天型的孩子,想要做到安靜、含蓄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一樣。


所以,在打招呼這件事上,內向和外向的孩子的做法,有著天然的區別。


內向的孩子,更容易尊重自己的感受,需要適應的過程,當對環境有了一定的安全感後,才會表露內心的情緒;

外向的孩子,希望尋求外界的關注,可以做到立刻喊人,也從中獲得了很多愉悅的反饋。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比如,孩子有自己的判斷。


孩子如果不打招呼,很可能是因為:他不認識這個人。


不認識,意味著陌生,孩子需要持續關注周圍的環境和人,收集相關信息,判斷是否安全,來獲取內心的安全感。當孩子感覺到安全了,他才會主動打招呼。


可以看到在打招呼這件事上,孩子對熟人和陌生人的態度是有區別的,見到熟人往往會更喜歡打招呼一些。


所以,當發現孩子不願打招呼時,不是一味地斥責,而是找到背後的原因,當原因清晰地表現出來,往往會對孩子多了一些理解。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強迫打招呼,只會更抵抗


朋友小B說,他小時候不愛打招呼,有次媽媽這樣教育他:“如果你看到熟悉的叔叔阿姨,不打招呼,人家會覺得你沒禮貌。”


小B說,“我不是沒有禮貌,只是不想打招呼。”


然後,媽媽執拗地說,“你可以這樣認為,但很多人都會認為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


在一些父母看來,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讓他們丟臉,只好用道德綁架和語言攻勢,迫使孩子就範,但背後的“反作用力”有多大,很難想象。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是:被父母強迫和別人打招呼,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其中一個網友以親身經歷回答,因為沒有按照父母的要求跟別人打招呼,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到父母的責備,被罵已經很難過了,還要被外人目睹,就更加羞愧,自尊心受損。


當長時間被逼著做不喜歡的事——打招呼,會變得叛逆,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意見,慢慢變得自卑。


即使很多人長大後,依然有著“打招呼恐懼症”,遠遠地看到有熟悉的人在,很早就開始在心裡盤算著: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可以理解,在我們的文化中,打招呼被視為一項重要的社交內容,被父母重視,如果孩子做好了,好處也有很多。但如果一味地強迫孩子打招呼,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不願意做。


也許,當父母不再盯著孩子“不打招呼”這事兒,孩子反而能夠輕鬆面對。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這樣做,讓孩子主動打招呼?


好的父母,是一道屏障,當外界那些“傷害信息”打擾到孩子時,父母可以替孩子阻擋,這樣,他可以少受一些傷害。但是,如果父母經受不住這些壓力,或被道德綁架,孩子難免會遭殃。


面對孩子是否要打招呼,大多父母做的最多的是強迫孩子開口,恰恰忘記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讓孩子主動打招呼,請做好這三件事:


  • 進入陌生環境,熟悉環境比立刻打招呼更重要。


先給予孩子一些時間,讓他熟悉環境,當確保周圍是安全的,孩子才能放鬆下來,進而打招呼或交談。


  • 遇見熟人,提醒孩子打招呼,但不強求。


孩子想開口的時候,自會開口,但不開口也沒關係。如果父母提醒了,剩下的由孩子自己決定就好。


  • 當孩子有主動打招呼的意願時,多鼓勵。


發現孩子想要打招呼,但又不敢,父母可以多鼓勵,告訴孩子,打招呼只需要嘴一張一合就輕鬆的吐出來了,可以試一下。


當孩子說完後,如果被叫人沒有回應,儘可能地提醒他答應。


如果打招呼不再是一件被逼迫,會帶來恐懼的事情,孩子會欣然接受,並把它說出口。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需要被接納和引導的過程,當父母拿出足夠的耐心對待,“不打招呼”便不再是一個難題。


尊重孩子,看見他生命的訴求,用愛指引他向前走,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個問題將迎刃而解,這也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千萬彆強迫,學會這3招,孩子主動打招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