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好多人有心理問題?

愛讀書的媽媽轅鳶


易之的看法是:

從心理學學科本身來看,該領域涉及範圍之廣,知識層面的多樣性,使得服務對象遍佈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

從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來看,隨著時代變遷,節奏加快,以及各種文化的交融,人們的心態與以前相比更加容易出現浮躁情緒。

一、心理學和許多領域都有關聯


1. 心理學覆蓋領域廣泛

美國心裡基金會傑出教學獎獲得者格雷特曼對心理學的描繪是:“一個鬆散地聯繫在一起的學術王國,它橫跨了從生命科學為一端到社會科學為另一端的所有領域。”

美國心理學會(APA)按照特定的研究或者應用領域把心理學劃分為53個分支,而每個分支中又包含了相當廣泛的子分支。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和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康復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心理催眠、家庭心理學、心理學研究等等。

正因為分支龐雜,所以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體系駕馭所有這些領域。然而,生活中,這些領域又都是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起步較晚,還在不斷的摸索成長。現代社會,人們開始思考很多關於人的本質問題,對於自己的行為、思想意識有了更多的探究和疑問。心理學作為一門關於研究人的行為的科學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

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劇,或者身邊,聽到或看到某某人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這些諮詢服務包括社會工作、教育、護理、職業諮詢、理療、人力資源、語言治療甚至哲學領域。

總之,心理學或者說心理健康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不僅可以影響到身體健康,還可以影響事業發展、人際關係等,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說自己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2. 學科之間是互通互聯的


詩人約翰·唐說:“沒有人是一個孤島”。

這句話在做學問中也同樣適用。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研究領域是可以孤立存在的,互相通聯、彼此促進,才能推動科學不斷向前發展。

比如:有些心理學實驗需要藉助生物學、物理學知識共同開展。

有時候之所以感覺有心理問題,這可能是由睡眠、壓力、體能消耗、生理問題等引起的。

3. 媒體的宣傳

大眾媒體對於心理學有很高的期待,媒體的宣傳為心理學帶來更多的有意思的研究話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心理學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人們對心理學的看法和認識。

比如,抑鬱症患者主動尋求專業診療機構。

然而,國外有些媒體會把所謂的預言家請到臺前現身說法,或者一些不負責任的心理學者為了迎合觀眾、背離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公眾進行誤導性的觀點輸出。

小結:現在好多人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首先,心理學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次,生活習慣、體能消耗、壓力以及生理適應等都會引起心理情緒波動;媒體對心理知識的宣傳增強了人們對心理問題的關注。

二、人們對身心健康越來越重視


1. 社會發展節奏加快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田園式生活在現代生活中很難經歷。在崇尚知識、崇尚精英的時代,不僅職場上朝九晚五,加班熬夜,工作之餘也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參加各種技能提升和培訓,增強職場競爭力。

經常會看到新聞上報道,如何每天工作12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高速信息發展、快速節奏推進,時間就是金錢,使得很多人身體出現亞健康,心理情緒不穩定。

2. 各種文化的輸入

國際合作發展越來越緊密,地球村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可以瀏覽到各國各地的文化、新聞、娛樂、買到自己喜歡的各種商品。

前段時間,有說:現代人一天的信息量相當於古人一年的所見所聞。

面對眾多的選擇,無從下手,甚至缺乏識別,因而出現選擇焦慮症、強迫症等心理問題。

3. 身心滿負荷運轉帶來的壓力

生活是現實的,從讀書開始,就會遇到選學校、參加各種考試的壓力;工作以後,面臨職場競升、薪酬待遇、文化適應、專業技能的培訓、副業經營、人際關係等壓力;結婚以後,家庭養老問題、孩子教育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經濟財力問題、生活條件改善等。

有人說:“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回報你”。


學會調節心情、緩解壓力、可以減輕心理負擔。

4. 對身心健康的重視程度提高

健康是永恆的話題。自古我國就有《黃帝內經》《詩經》對中醫藥理療有詳實記載。

比如:《詩經》就是一部鮮活的中藥百科,裡面記載了291種中藥名,包括草木167種,鳥獸74種,魚蟲45種。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有《桃夭》、《卷耳》、《木瓜》、《艽蘭》、《甘棠》等。

現代人對於中醫的重視足以見人們對健康的意識增強。不僅如此,對於心理情緒也樂於自覺自查,諮詢診療。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及虛弱現象。"

從定義看得出來,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的三點要求:身體健康、精神健康、適應社會。身體和心理彼此影響,身體健康視為心理健康的基礎和載體,心理健康發過來成為身體健康的條件和保證。

總結:

  • 心理是一門研究人的思想行為的科學,心理學知識涉及到的領域跨度非常廣泛,生活中很多時候需要得到心理諮詢的幫助,並不是只有精神或者臨床診治才會遇到。

  • 生活習慣、生理變動等日常活動都會影響到情緒波動;
  • 快節奏的生活、選擇的多樣性、各種壓力都會產生心理問題;
  • 媒體的宣傳增加了人們對心理問題的重視程度;
  • 對健康的關注,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心理調節、情緒緩解的思考和重視。


易之


心理問題的出現有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的影響。

先說說先天的,受到遺傳、出生前發育構造、體內激素或者外界的汙染、輻射等影響,有些心理問題是與生俱來的,比如我們所指的自閉症、智力低下,這個就主要是先天的影響。此外,先天獲得的氣質類型,有的也更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


再談談後天的影響。對我們大多數人,先天的問題都不大,往往是後天影響尤為重要:

1.家庭環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家庭的經濟情況、家庭成員的構成、父母之間的關係、家庭教育方式,隨便哪方面出現一些問題都會對我們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


2.學校環境無疑也是很重要的,學校一方面訓練了我們在知識、智力、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心理發展,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我們最重要的社會交往環境,鏈接了我們的社會關係和同伴關係。


3.社會環境。我們似乎都喜歡把象牙塔外的世界描述的很可怕,事實恰好也是這樣的。當我們告別童年、青少年邁入社會,我們會面臨更多的衝突和矛盾,這更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婚姻、工作、人際都最突出的壓力源。如果說一些童年的成長為心理問題的出現埋下了伏筆,那麼社會中的一些具體事件往往會成為導火線。


心理問題的出現說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是氫加氧點燃一定等於水。我們一方面是要營造好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另一方面是提高心理素質。對我們大多數人來,心理問題不是很可怕,憋著才最可怕,溝通往往是最有效的辦法。


——大話精神,一個專注於精神心理疾病的公眾號。

大話精神


生活壓力 工作壓力 就業壓力 !我們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只要用平靜的心態看待這一切就會不一樣的。

就像小時候我們學習漢字一樣,那時候的我們正處於學習的階段,接受的教育也會很快,基本沒有任何的壓力。

只是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後才出現的問題。壓力是無法避免的,既然壓力大,就需要有減壓的方法!

我工作效率太低,壓力太大了怎麼辦?找方法

我掙得錢不夠花,壓力太大了怎麼辦?找方法

我要掙錢養家 買車買房 娶媳婦 創業 但是我壓力好大啊!還是找方法!因為你沒有別的辦法。

壓力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每一個人,從我們能感受到它存在的時候,它已經跟了我們好久了。

壓力既然選擇了你,同時也證明你有克服壓力的勇氣和辦法。既然每個人都有壓力,那又何必糾結呢?

俗話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壓力才是動力的來源。小小的壓力又能怎樣呢?

或者大聲的說出來,我的壓力好大啊!我該怎麼辦才好。跟好朋友說說,聽聽他們的建議!也許會有收穫。

想的越多壓力就越大,那就乾脆不要去想啦!適當給自己放鬆一下,聽聽音樂, 看一場電影感受一下主人公的壓力,給自己打氣。

然後再回到現實生活中,融入一下自己的生活。想象一下,人為什麼要自尋煩惱呢?



善惡只在一念間


現在的社會一些現象讓人覺得壓抑,放縱,久而久之就會自我的催眠麻木。覺得這個世界自己怎麼做都可以。本來生活中的壓力都很大,一點點的小事積累起來會讓人透不過氣,一旦這些壓力遇到了一個導火索,就會毫無徵兆的爆發出來,好像自己都控制不了,這種感覺其實當事人也很無能為力。


小跳蚤shirley


壓力大

要說起來人們的生活相較於以前確實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壓力卻是與日俱增,揹負著房貸車貸,孩子教育問題對於心理的壓力不是可以想象的,如果生活有一個小的變動都會元氣大傷,我們這一代人真的可以說是“負重前行”。

心理問題終於被重視起來了

早些年,大家可能對於心理問題更多的是報以看熱鬧,好奇的心態,但是現在更多的願意去理解去關注,去想問什麼會導致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解決。以前新聞媒體也很少報道這方面的事情,大家也關注度自然就比較低,隨著這兩年娛樂圈出來的這些事件,曝光率很高,關注多了,各個行業人士自然也就注重起來,這方面的新聞也就增多。


番茄娛樂派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什麼是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其實非常簡單,一切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心理疾病都來源於人的心魔,一切都由心生。心理諮詢師就是能面對來訪者自然而然就有最適合去除心魔的方法。

魔由心生,有位和尚,每次入定都遇到一隻大蜘蛛來跟他搗蛋,痛苦萬分,終成心病。無奈只好去找老和尚解惑(就是心理諮詢),老和尚告訴他,下次你入定時,拿一支筆,如果蜘蛛再來,你就在它的肚子畫一個圈做記號,看看它是何方的怪物。和尚照辦了,當他在蜘蛛的肚子上畫了圈後,蜘蛛就走了,他也安然入定,感到從未有過淡然,待出定一看,赫然發現,那個圈在他自己的肚上,從此他的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因為他悟而能化,成為一代高僧。

“心靈和諧”蘊含了深刻的天地道理。“道”和“理”其實是兩個概念。“道”是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需要你用心去感悟。而“理”是看得見的。古人和現代人在雕琢玉石的時候,都是順著玉石的那個紋路去治玉的,玉就會有了靈性。人們常說的“玉不琢不成器”,指的就是對人才的打磨。你不光是要打磨他,你還得順著他的心性去打磨。而且,他本身具備的那個自然的紋路是渾然天成的,你順著這個方向去打磨,你就能治出一塊好玉來、玉就有了生命和靈氣。否則就是暴殄天物。爸媽在線心理諮詢師認為“無為心理諮詢”就像治玉一樣,順著人的自然本性而為。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心性,順著人性的自然紋路而治,就無所不為。


心晴客棧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吳瓊燕:

最近林肯公園的主唱自殺,比如身邊的朋友有社交恐懼,比如有的人驚恐發作,等等。然而,心理問題並不是恐慌,它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在社會的人心靈的體現,它是社會化的過程的產物,例如無愛感造成的普世創傷。

二三十年前的中國,即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是怎樣一個社會狀況?讓我們來一起回顧。

那時我們國家的經濟還比較落後,我們的父輩很多都是農民出身,相信很多人的家裡還養著豬、種著菜、耕著田,並以此為生,家裡孩子多,一頓三餐能有飯吃就不錯了。在那個年代,誰家裡要是有一部電視機或者一部鳳凰牌的單車,那該多叫人羨慕,富裕的象徵啊。那個年代有個很有名的電視劇叫《渴望》,細細品味它的主題歌,就能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味道。

可見,在八九十年代,由於經濟還比較落後,中國人民的主要精力只能放在滿足溫飽的物質追求上。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要,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要,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安全、工作職位保障、道德保障;

第三層次:情感的需要,友情、愛情、性親密;

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

我們的父輩在當時的資源和條件下,只能滿足第一、第二層次,無法去追求第三、第四層次,溫飽在那個年代成為了人們最迫切的需求。而心理問題屬於第三、四、五層次的問題,在那個年代就不會出現了。

後來改革開放,中國的部分城市開始富裕起來,比如深圳,轉眼間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對面燈火輝煌的大都市。這些年中國的很多內陸地區也發展起來了,城市裡高樓大廈瞬間拔地而起……


這二三十年來年,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步繁榮,大部分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滿足,根據馬斯洛的金字塔理論,人們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內心充實了,於是乎,人們開始關注心理健康。

任何事物,當其出現時,其相對面也就出現了,心理問題也就在人們眼裡開始重視起來,看起來多了,事實也是多了。我們的父輩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無法在孩子幼年的時候給予足夠的第三、四、五層次的滿足,我們這一代長達後就易變得心理承受力不夠,因為大腦的某些部分沒有受到足夠的刺激而斷開了連接,比如“哺乳動物照料系統”。於是,在社會驟變、壓力日增的今天,人們呈現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但這不是說,就是父輩的錯,就是經濟的錯。沒有人要故意犯錯,我們的父輩在當時的資源、條件和能力下,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

心理問題有大有小,乃社會進化的正常產物,這也是心理學的科普如此急需、社會如此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原因所在,讓我們每個人都好好關愛自我!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吧。

一方面是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大,表現在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物質誘惑,人與人之間的攀比,競爭壓力,生存壓力本身等等,導致個人,承受的負擔加重。

另一方面,我們所在的社會,目前信息量越來越大,各種知識,觀念、看法越來越多,但是有偏差,有歧義,甚至完全錯誤的觀念也不少,導致人們在一些問題的認識上出現混亂,這也是導致心理問題的一個因素之一。

還有一個原因,以前人們對心理問題的重視不夠,沒有人關注這個問題,現在關注心理健康的人越來越多,這方面的問題反應出來的越來越多。

現在有兩方面因素制約心理問題的解決,一方面是真正能夠幫助人們解決心理問題的專業心理工作者員比較少,另一方面是,出現心理問題的人,對於心理諮詢有著強烈的誤解,誤認為心理疏導心裡諮詢就是聊聊天,不起什麼作用,還有的誤認為心理問題就是精神病,這些都妨礙了心理諮詢的普及。



飛揚心理王主任


人的心理改變主要是決定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改變決定著社會發展。人的性格有時是難以改變的,但是隨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思想意識也就會改變自己的性格,但是不可能改變過多,所以有時人的性格會因為社會發展而改變,這就是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的心理改變。


手機用戶zhang866683


也許有下面幾方面的原因:首先,現代社會競爭愈發激烈,造成了人心理壓力增大,人們疲於應付各種問題,不能很好地放鬆身體和心靈。其次,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物質幸福的時代已經過去,轉向更關注心理和精神需要的滿足,因此很多心理問題也凸顯出來。再次,現代人們身處於一個各種意識形態混雜的社會,受到各種文化的衝擊,還未能很好地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