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際貿易部變卦 脫歐後進口關稅再議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英国国际贸易部变卦 脱欧后进口关税再议

英國政府原定在徹底脫離歐盟後取消大部分進口產品關稅,但英國國際貿易部日前改變態度,打算簡化現有進口關稅制度。

英國《衛報》報道,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兼貿易委員會主席伊麗莎白·特拉斯將與工商團體探討政府是否應簡化現有關稅制度,以確保消費者能享受更多的選擇和實惠。

特拉斯說,政府有意“取消低於2.5%的進口關稅,同時把其他關稅稅率下調至2.5%、5%或10%稅級”。這一政策將適用於尚未與英國政府達成脫歐後貿易替代安排的國家。滅火器、鉛筆、自行車打氣筒和部分家用冰箱等現行關稅稅率低於2.5%的進口商品可能取消關稅。

英國政府同時打算評估是否取消對製造商生產所需零部件徵收進口關稅,從而為英國製造商節約成本。

英國政府去年宣佈,一旦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將取消對87%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一政策意味著英國大部分農產品屆時可能遭遇外國廉價產品的競爭。

特拉斯呼籲英國工商界建言獻策,幫助政府確定新的“最惠國”關稅制度。這一名為“英國全球性關稅”的新制度可能包括簡化部分關稅、免除英國本國不出產商品的關稅。

特拉斯說,希望在3月5日開始的4週會商期內聽取工商界的建議。英國今年仍將採用歐盟關稅制度,政府自主制定的政策定於明年生效。

不過特拉斯很快遭到批評,英國董事協會分管貿易政策的阿莉·雷尼森認為,國際貿易部提出的貿易政策會商期似乎與英歐、英美貿易談判的時間“撞車”,會加劇企業理解各類貿易條件的難度。如果想讓企業提前做好準備,英國政府需要“最大程度明確”全部貿易談判目標。

同時英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英國尋求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增加對美出口。伊麗莎白·特拉斯說,英美自貿協定“將增加英國企業對美國市場的出口,降低物價,增加英國消費者的選擇”。

英國原本作為歐盟成員國享受與美國的自貿安排,但1月31日正式“脫歐”後,英國需要在年底過渡期結束前與歐盟確定未來關係,同時盡力與美國等主要經濟體敲定自貿協定。

美國是歐盟之後英國第二大貿易伙伴。2018年英國大約19%的出口商品銷往美國,從美國進口商品佔比大約為11%。雙方官員先前說,希望2020年達成自貿協定。但根據多家媒體的報道,實現這一目標難度不小。

美國政府去年發佈與英國貿易協議的目標,包括尋求取消非關稅壁壘,例如對“氯洗雞”和激素處理肉類的限制。英國多名內閣大臣先前說,不會以降低食品標準為代價,謀求與美方達成貿易協定。

另外,美方希望英國市場對美國醫藥產品和醫療器械全面開放,但英方擔心那樣做將影響國民保健制度所規定的價格限制,增加國民支出。

伊麗莎白·特拉斯日前告訴議會,就食品標準和動物福利等事宜,英方不會妥協,國民保健制度藥物定價“不會拿到談判桌上”。

除了美國,英國同時尋求今後數月與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開始談判自貿協定。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將訪問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磋商包括自貿協定在內的事務。(商聞)

全國產經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