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突破技術瓶頸,7nm工藝“破冰”,國產芯片未來可期

在芯片製造領域,由於大陸地區廠商發展起步較晚,因此芯片製造技術相比三星、臺積電等全球巨頭,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不過,國內芯片廠商並未因此而氣餒,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芯國際宣佈建成14nm工藝產線,自此大陸地區誕生了第一家芯片製造技術可排進世界前五的廠商。

中芯國際突破技術瓶頸,7nm工藝“破冰”,國產芯片未來可期


在最近半年時間裡,中芯國際也因此股價大漲70%,這也從側面體現出14nm製造工藝的重要性。眾所周知,14nm工藝技術是對於芯片廠商而言,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其之後的28nm工藝早就已經出現產能過剩問題,而14nm芯片市場還未飽和。而且,該工藝能夠滿足國內95%以上的芯片製作需求,是國內廠商的重要保障。

中芯國際突破技術瓶頸,7nm工藝“破冰”,國產芯片未來可期

根據此前臺灣的媒體報道,華為已將14nm工藝芯片訂單從臺積電轉移到中芯國際,這也是華為對後者技術的一種認可。而對於中芯國際而言,14nm工藝技術並不會成為其發展的終點。據最新消息顯示,中芯國際會在14nm工藝基礎上繼續研發N+1,N+2技術。而目前已經基本確定,N+1技術指的便是7nm級別技術。

中芯國際突破技術瓶頸,7nm工藝“破冰”,國產芯片未來可期

雖然,荷蘭ASML公司的光刻機一直沒有到貨,但根據中芯國際負責人梁孟松的說法,光刻機並不是7nm工藝的必需品。其實7nm工藝分為許多個級別,像是麒麟990 5G芯片使用的便是7nm EVU工藝,光刻機是其必不可少的生產工具。而驍龍865芯片便是使用普通7nm工藝打造,即便沒有光刻機,也能順利生產。

中芯國際突破技術瓶頸,7nm工藝“破冰”,國產芯片未來可期

而且普通7nm工藝已經足夠應付絕大多數芯片產品生產標準,該技術的破冰意味著中芯國際可以獲得更多收益,影響力也會隨之提升。

畢竟對於芯片廠商而言,其所生產的產品並不只有高端手機芯片,電視芯片、電腦芯片同樣可以為其創造巨大收益,而這些芯片所使用的製造工藝並沒有高端手機芯片要求那麼高。當然,中芯國際作為大陸地區芯片生產領域的領頭羊,其自然不會滿足於7nm工藝。

中芯國際突破技術瓶頸,7nm工藝“破冰”,國產芯片未來可期

按照計劃,中芯國際7nm技術將在2020年年底正式試水,一旦成功,中芯國際將迅速轉入N+2階段,研發5nm工藝技術。屆時,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或將縮小到達兩年以內。如此看來,國產芯片可以說是未來可期。

這麼多年,輔導眾多企業股權設計融資轉型的客戶!很多企業家沒能抽出時間外出學習,對此整理了對當下企業有很好的幫助的方案和協議以及案例!

1.《1200套股權實操方案》 已更新

2.《500套商業計劃書模版及案例》

3.《4219套企業運營管理手冊》

4.《各行業眾籌案例及實操方案大全》

5.《49套全新商業模式,免費模式》

6.《550企業銷售培訓寶典》

7《50本CEO必看經典書籍https》

8.《36套企業薪酬報告》

9.《29套企業會銷實戰寶典》

10.《290套互聯網行業報告》

11.《1200套合同協議範本》

12.《450套企業營銷策劃案例》

13.《400套企業活動執行方案》

14.《7000套行業研究報告》

15.《合夥人協議範本全套》

16.《最新版公司章程》

17.《400套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19.《企業人事行政管理180套》

20.《200套企業地推方案》

21.《企業績效考核794套》

22.《新品上市文案70套》

23《併購,IPO,新三板資料》

24.《商學院總裁班系統課程教學視屏》

25.《新零售市場研究報告》

26.最新更新《300套創業手冊》

27.最新更新《300套區塊鏈行業研究報告及教程》

點擊左下角的“瞭解更多” 需要以上資料打開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