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熱衷於同學聚會的人是什麼心理?

懷舊陽翟人


同學聚會可以無拘無束,也可以社會上難以找到的情分。是人們懷念步入社會前那種校園生活的一個表現。


慈雲祥


七十年代,高中畢業,有個女同學很優秀,大城市,某企業廠長,那年正值元旦,廠長印了很多掛歷,讓我相約我們幾個班要好的同學聚會,我走家串戶相約了五十多個老同學,在我們這裡縣城的最頂尖的酒店安排了五桌,這個女廠長付款宴請,一是敘敘舊,二是聚會增加感情,首先廠長給我們講述了她的艱難的創業經歷,走過了艱難的歷程,她現在廠子的產品暢銷國內外,年收入上千萬,她現在想退休,‘讓兒孑承包,她現在感覺累了,同時又想念以前的同學,也想為同學辦點事情,她聽說幾個同學家庭中的不幸和困難當場拿出近萬元捐助了幾個困難同學,她還承諾,我還要為家鄉的父老,辦點事情,同學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有困難同學有事來找我,我的電話號碼是,同學們都記下,我會盡力相幫,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投出讚許的眼光,並且拍手稱讚,


原桃香情真


我認識幾個熱衷於舉辦同學會的人,我覺得他們都很貪!從幾個角度看,有的人單純看錢,這種人最終被人發現。有的人又做生意又貪色還喜歡搞破鞋,他們不易被其他同學發現而只有幾個組織者知道。還有就是一些讀書時的壞學生,他們發了點小財,又打聽到有同學做官或做銀行的,他們想搞經濟又好賭好色。還有的人在學生時代追過其他同學,被人無情拒絕而一直記得 ,但他們現在當小官了或有錢了,於是他們開始使壞。其實 同學情!只能停留在同學時!出來了,就變了!懷念而不加入同學會是對所有同學最美好的祝福。


二小時關注


大型熱鬧的聚會,除了結婚、葬禮這是必須去祝福和送別的,其它的大型聚會都是為了圖熱鬧,而喜歡熱鬧的本質是內心孤獨,和感情有點關係,但關係不大。

因為銘心自問,真正內心想念的同學一個班也就七八個、十來個,而且畢業後或多或少都有聯絡。偶爾有同學出差或路過你就工作的城市,哪怕在校時交情不深,但見面時也挺驚喜,一起吃個飯聊聊學校時的往事也非常開心。

大規模聚會,把這種驚喜和千里他鄉遇故知的喜悅破壞了,變成了一種形式主義。我不喜歡形式主義。

當得知某個同學到我所在的城市出差,其實在校時關係一般,但我們很開心,同城的幾個同學一起過來給出差的同學接風,聊的開心,有回憶有關懷!

幾個同學到我所在城市找工作,吃住在我那,我熱心招待,併為有的同學介紹工作。在同一城市,也多次相聚。

當在火車站回來,偶遇帶著孫子從城市回鄉下過節的小學班主任時,認出班主任時,班主任和我都很激動,請老師吃飯,但他趕時間,於是給他孫子買了一些禮物,和班主任聊時,都是淚花閃閃。

當得知初中的老師得癌症時,給老師寄了一盒八段錦光盤(沒想到老師正在找八段錦的資料),老師很激動,過年約幾個同學去看老師時,老師聊的很開心。

同學中,有幾個同學,有得癌症去世的,有車禍去世的,有自殺的,我去寺院時,一一把他們的名字寫在超度牌,祝願他們下一輩更好,他們不信佛,但我以自己的方式思念祝福他們。

可是,我不喜歡參加大規模聚會,於是我成了同學中間的另類和叛徒,一些同學說我冷漠沒一點同學情義,於是討厭甚至仇恨我(這也是我不願意參加聚會的原因,我因一件事與眾不同,就成了仇人,這種信任度,聚會對我來說沒任何意義。不聚會,在路上同學相見,可能會高興的拉著一起吃飯。一個聚會,反而分出敵我陣營,分出幫派)。

我喜歡一切隨緣的生活,我不喜歡大規模聚會,不喜歡用世間統一的價值觀衡量所有人,不喜歡聚會三部曲(吃飯、KTV、麻將),一切形式主義的生活,我都不喜歡。

於是,同學聚會後,同學們看我不參加,都知道我是個冷漠不重感情的人!

我一笑而過,不予辨解。我是重情重義還是無情無義,何必向人解釋或證明?僅一件事我和其它同學不同就可以造成如此大的嫌隙和鄙視,這樣低信任度的同學會,我何必在意?


繼偉頻道


最近好像起了聚會風,聽家裡的爺爺說,隔壁的劉爺爺,今年70出頭,前段時間也說搞一個同學聚會來著。

就在前天,爸爸突然給我一個網盤鏈接,叫我幫忙下載,裡面是他們高中聚會十週年的圖片。雖然裡面拍的圖片都是亂七八糟的圖片,爸爸還是很喜歡,彷彿是他曾經年輕時候高中時光的追溯。

到了一定的年紀,人是容易念舊的

據說是一場大型的同學聚會,200多號人來著,從爸爸眼光裡,我看到了年輕時候的活力。爸爸一邊翻著照片一邊給我們介紹他的幾個同學,從爸爸眼光裡,我看到了年輕時候的活力。還給我講著他讀書時候的故事,爸爸喜歡下象棋,在高中宿舍裡,和上鋪的同學晚上打著手電筒下象棋,被宿管阿姨抓住在走廊裡罰站,我和媽媽當時都笑的不行,怪不得我從小也喜歡下象棋呢?!同學聚會聚的是一種情懷,一種記憶,一種我們共同的記憶。

同學聚會也是一種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思考反省

也有不少人說,同學聚會就是有錢的出錢,沒錢的捧場的活動。有錢人就出來顯擺,告訴同學我這幾年混的有多好,沒錢的就不好意思出來,覺得抬不起頭。

其實,同學聚會也是我們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思考,在同一起跑線的我們,幾年後,十幾年後我們的差距是什麼。有的人到中年發福油膩,有的還是看著年輕健壯;有的衣衫襤褸,有的乾淨整潔;所有的見證的都是我們這幾年不同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狀態。

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我們,在高考時候分叉了,在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分叉了,在畢業後是否讀研時候分叉了,在工作上分叉了,十年後,我們不知道在多少個叉路口上越走越遠,導致了現在的你我。

我是檸檬汁女孩,這是我對同學聚會的一些看法,老年人的追溯,青年人的動力!


檸檬汁女孩


現在的同學聚會各種各樣,有些人參加了一次就不願意去了,因為他心裡開始是一種懷念,見了面不是他想象的,不過也是和老同學見面了,後來覺得沒那麼新鮮了,還是想和現在的朋友一起比較自如,還有人是太有自己的性格了,慢慢的,人越來越少了,很正常


看透了才快樂


1 因為念及過往的同學之情,同窗之誼,單純是許久不見的原因想借著同學會的名義讓大家團聚一下。

2 藉著同學會的由頭,實則是想炫耀或是與其他同學攀比一番。

3 藉著同學會的由頭,達到某種目的。

年少時的感情很是真摯純粹,以為這段感情可以在心裡很久。可是如今回看,那份感情變成了細化的某幾個人,而不是泛指所有。有聯繫的人不過是幾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都已經淡忘,甚至連名字都已不曾記得,更別說聯繫方式。

同事曾給我說過一個關於她同學會的事情。

以前她們班上總有人組織同學會,頻繁一點的一年一次,稍稍久一點的是兩年一次。前幾年的時候,班上的一個女生離婚了,後面班裡組織同學會,不知怎麼的這個女同學離婚的消息被同學們所知道了。班上有一位男生,據說在部隊裡當兵,因為常年在外沒有成家,這次同學會結束過後,這個男生便送那個離婚的女生回了家,兩個人也逐漸熟絡起來,因為都是單身男女,兩個人很快擦出了火花。同學會過後大概過了半年,同事第一次接到那個離異女生打來的電話,問的事情是“現在能聯繫到那個當兵的男生嗎?”幾經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那個自稱是當兵的男生和這個離異女人相處過後,幾次向女人借錢,先後借了八九萬之後,人就消失了。錢是當面給的,沒有借條,沒有任何轉賬憑證,沒有任何人證人。

如今過了幾年,錢未歸還,人未找到,再也沒有人提同學聚會的事情了!


i心理


我們五三年出生的人,小學剛讀完就遇上文革,人生中就只有小學六年的同學是真正在一起的同窗。大家今年都六六大順的年齡了,我們的同學聚會是幾年一次大聚,平時家住本地的同學們有空了,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約起到公園賞花玩玩。大家聚到一起主要是敘舊和相互交談見個面,一起高興玩一玩。六十多的人了現在別的想法越來越少了,懷舊的思念越來越多了。


帝都望江人


一位作家曾經說過: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壯年是一部小說,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學,人生各個階段都有特殊的意境,構成整個人生多彩多姿的心路歷程。同學會,特別是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同學會,我還是積極參與的。

分享我在高中畢業卅年同學會感言。

30年彈指一揮間,往事如雲煙。歲月蹉跎,世事滄桑,環顧你我,面面相覷,不勝欷歔。那一年畢業前還是青蔥嫩澀的我們,現在滿臉都是滄海時光鑄就的各種烙印:曾經的憧憬與迷茫,求索與惆悵,撒落在我們臉上的是諸多的色素斑點,光怪陸離;曾經的摸爬滾打,酸甜苦辣,辛苦與坎坷,佈滿在我們臉上的是一道道永遠無法撫平的皺紋;當然也有付出後的收穫與喜悅,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情感還是家庭,那功成名就後的滿足感、幸福感,泛照在臉上的是那份高血脂的油光與高血壓的神釆;好在我們還有經日月韜光、風霜養晦、萬物感知、世事歷練而積澱累積下來的些許自然靈氣、人文精華、社會功夫,映襯在我們臉上的是一片祥和、泰然、淡泊無爭之神態。⋯⋯此情此景,感慨良多,不由得想起了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懸思——苦索——頓悟”的三境界,其實又何嘗不是我們這卅年曆盡辛酸也時嘗欣喜、雜味俱全的人生真實寫照!我們都是奔五的人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行將知天命的年紀。何謂"知天命"?我的理解是:一是指一些社會自然科學理論知識掌握得差不多了,做人的道理也應該知曉了。二是指人生自我發展的定位與軌跡也已基本固定了,有些事情該適可而止,不必強求了⋯⋯說白了,現在的我們,更重要的是養身修性,也就是,好的身體,好的心態。最後,為了保持自然健康的心態,由衷地送兩句古人的話,與同學們共勉:"一勺水,便知四海水味,世法不必盡嘗;千江月,總是一輪明月,心珠宜當自朗。""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古木,方信閒人是福人。"謝謝!


白拉壽


其實我個人覺得初中時期的我們,(我是六九年的)情感純真,想法純粹,沒有任何的雜念!是最值得珍惜的同學情!

我們初中班級群現在有三十四個同學,經常在一起聚聚,有時候一起約著去看塑已經八十多歲的班主任老師!其樂融融的氛圍著實讓人感動!

喜歡組織聚會的人,都是樂觀開朗,好交朋友,重情重義的人,珍惜彼此之間的友誼,同時也是高情商的人,大多數在事業上都有不錯的成就!幸運的是我們班就有這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