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山園小梅》很美,卻在欣賞上難壞一些學生和老師,你怎麼看?

佳思佑玩爆語文


這是極其經典的詠物詩,意境清雅深遠,手法靈動多樣。

要深入理解這首詩,需要先熟悉相關知識:林逋的人生經歷及特點;詠物詩的基本特點。

在此基礎上,熟讀背誦後,再借助表現手法的分析深入領會梅花的神韻。

首聯,關鍵詞是“暄妍”,運用的是對比。將眾花與梅花相比,一個“獨”凸顯了梅的風骨。

頸聯,從視覺、嗅覺正面描寫梅花。妙的是,詩人選擇了月下賞梅,增添了一種朦朧迷幻的美。有清澈見底的水,橫斜的“疏影”,愈顯疏淡、淡雅;有恬靜柔美的月,浮動的“暗香”尤其美妙醉人。而且將梅花不張揚,不奔競的特點刻劃得入木三分。

頸聯,側面烘托。“霜禽”想停下來欣賞梅花,太心急了,先從高遠處偷偷窺視。“粉蝶”穿梭於春季的花叢,如果它知道世間還有梅花在,如果它欣賞到了梅花的美,它一定會陶醉消魂的。梅花到底美到什麼程度?“霜禽“會先偷看,”粉蝶”會銷魂,側面烘托將梅花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這一聯是詩人想象的情景,手法上也屬於虛寫。

尾聯,與首聯相似,議中帶比。詩人將月下賞梅詠梅同奢華高貴的生活對比,對前者,詩人感到慶幸;對後者,詩人則明顯的不屑,從而突出了對梅花的喜愛。

詠物詩,多是託物言志的。詩人喜歡讚美梅花,其實是喜歡讚美具有梅花一樣品格的人,更是對自己品格及追求的抒發。


鄭顯亮


山園小梅

宋代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山園小梅》是宋代詩人 林逋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作品。這是其中最常見的一首,這首詩突出地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美和高潔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作者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係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這首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頷聯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後一5聯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須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

我覺得首先應該逐字逐句的弄懂詩的意思,要想做到這一點,要加強對於古詩文的閱讀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對於如何讀懂詩詞要掌握規律性的知識。這才會有助於你理解。當然還要對作者加以瞭解,弄清楚他的生平及寫作詩歌的背景,你才能更好的分析詩歌。







張子談教育


欣賞中國古詩詞,其中有一點就是要求讀者要懂得詩中呈現的意境,要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創作背景!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梅妻鶴子"的林逋在創作《山園小梅》時的心境我們可以從詩中感受到,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林逋種梅養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林逋孤芳自賞,孤傲特立獨行的隱士氣質在詩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詩人借景抒情,借物言志,通過梅花疏影暗香在黃昏裡的獨自搖曵,動靜結合,人們看到的則是和“霜禽”“粉蝶”一樣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詩人——一個梅化的詩人。蘇軾曾在《書林逋詩後》說:“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四庫全書總目》說:“其詩澄澹高逸,如其為人。”可知其言不謬,該詩之神韻正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黃昏疏雨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所以後世稱他為林和靖。

他的一生從未做官,過著清靜淡泊的生活。他特別喜歡梅花,幾十年在孤山種梅養鶴,素有"梅妻鶴子""之稱。

寫出這樣美的梅花詩,是有他的生活基礎的。《山園小梅》是一首詠物詩。

在中國詩史上,有許多詩都是通過對物的吟詠,抒發詩人的感情的,稱為詠物詩。

詠梅,又是詠物詩中所佔比重比較大的一個部分。古今往來,有不少詩人都詠過梅花。

這首《山園小梅》,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說百花飄零凋謝,獨有梅花卻茂盛妍麗地開放,小園中只有它佔盡美好的風光。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詩,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梅花的美,不同於牡丹的富麗,更不同於桃花的妖豔,而是一種淡雅和嫻靜的美。在這一聯詩中,正好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這種淡雅和嫻靜,作者是怎麼取得這種藝術效果的呢?他不是簡單的介紹,而是寫它的姿態,寫它的香氣。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縱橫交錯,映在清淺明澈的池塘中,這裡寫的是姿態,但又不是直接寫姿態,而是著重寫水中的梅影。所以讀者更加感受到它的搖曳多姿。下句,黃昏的淡月下,飄散著縷縷幽香,這是寫梅花的香氣。我們中國傳統的欣賞趣味,講究雅和韻。這裡所寫的香氣,正是那種淡淡的幽香,所以很雅緻,很有韻味。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是說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霜禽,指寒霜中的飛禽,也指禽的羽毛潔白如霜。霜禽想要在梅花之上停息,必須先偷眼看看。這裡寫出了霜禽對梅花不敢隨隨便便,而是又愛又敬。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是對它無限深情。這樣,梅花的美又從其他動物如何對待它的態度中表現出來了。這裡上句是實寫,下句"如、合"這樣假設猜度,是虛寫,用詞十分講究。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與金樽。"就是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需要酒宴歌舞這樣的繁華。作者在這裡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這個人,不是那種空虛庸俗下追求物質享受的俗人,而是品格高尚的風雅之士。這樣,詩中梅花的形象,就帶有作者本人的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與梅花就不是客觀的描寫與被描寫的關係,而是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這首詩的影響很深遠。

深度理解這首詩,要結合詩的意境去理解。

希望能夠幫到你。


鈴兒響丁當


如何快速讀懂一首詩

孩子們的難點在於讀不懂。如何讓孩子們快速讀懂一首詩?

佳思佑語文覺得應該從字詞句學習品讀,而不是背答案。當然,見多識廣也很重要,懂得技巧也很重要。

這裡講了四種方法:題目法,作者法,詞句法,技巧法。

下面由圖片來說明。

還得囉嗦下:

如果想提高懂詩的能力,還在於多讀,多品。比如梅花古詩有很多,從中可選擇40首左右比較容易讀懂的梅花詩比較閱讀,讀完基本能理解內容,領悟寫法的高下,境界的高下。

當然對於考場上的學生還要記住這些寫法的名稱。

記住這些寫法的作用。考場上回答問題要用一定的套路,套上寫法的作用關鍵詞。

主題叢書批註·閱讀理解·背誦篇目·六下·第一冊·經典誦讀·第四課《山園小梅》。

初高中必讀必會古詩。

歡迎討論。

討論:

1.頷聯和頸聯算不算動靜結合?

2.頷聯算不算動靜結合?


佳思佑玩爆語文


詩歌欣賞,不用刻意;懂之即妙,不懂隨它;言之很美,勿強為之;強美之為,失其本真;人性百態,眼光不同;你謂之美,人不睬之;萬千人生,各有千秋;詩歌之美,自賞即好。


無語無我


很簡單:

多去山水行,

便知大地情。

小橋流水邊,

與君將詩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