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這次疫情,日本不僅第一時間向中國捐贈抗疫物資,還在捐贈物資的包裝箱上配發了貼切、溫暖的詩句。諸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這些詩句是不是讓身為國人的我們感到汗顏呢?於是趕緊查資料找出處,惡補一下國學知識。

其他不表,單說“遼河雪融,富士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一句,這是日本富山縣馳援遼寧省的物資外包裝箱上的四句原創,寫得文采斐然,遼河對富山,雪融對花開,兩座友好城市,如同胞兄弟姐妹一般,共同期盼春天的到來。這其中“同氣連枝”這個成語,就出自梁周興嗣撰寫的《千字文》。原句是:“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可以說,日本人運用的非常貼切。

由此可見,臨習《千字文》不僅僅是要學寫字,更重要的是能理解每句話的含義,能活學活用。我在以前的悟空問答上曾表達過這樣的看法,學書法,把字寫好的同時多學點國學知識,增加自己的文化修養,其必要性不言而喻了。

好了,還是言歸正傳,先踏踏實實地臨帖吧。今天接著臨習“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號”這十個字。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原帖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臨習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反色處理

下面逐字對原帖分析一下,雖然臨得不像,但不妨礙讀帖(臉皮真厚呵呵)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撇捺伸展,撇低捺高。下面部分呈一個上窄下寬的梯形。靠近撇畫起筆。整個字重心靠左。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第一筆撇和第二筆橫簡寫成一筆像“心”字夠的筆畫,翻筆向上寫書畫,最後一筆寫出最後兩橫。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雖然筆畫較多,但感覺難度不是很大。主要是合理安排各部的位置,注意穿插避讓。“麗”越佔整個字的三分之一。下部長撇我總是寫不好,這是歐字的柳葉片,兩頭都要尖,弧度自然有力。這個撇是整個字的最底點,然後兩個豎提及捺畫一次抬高。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豎鉤不是直豎,而是略帶向左的弧度。整個豎鉤雖有弧度,但依然剛勁有力。左右兩邊筆斷意連,相互呼應。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整個字勿寫大,注意短豎的起筆偏左,我寫的時候就有點居中了。上疏下密也是這個字的特點,下面的橫成短提狀,點緊靠豎畫起筆,勿寫遠了。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左右結構,“山”高“昆”低。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歐字的“山”寫法都差不多,不同的就是寬窄的問題。注意橫向筆畫的均勻。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左右結構左部高,右部低,呈相向之勢。


“同氣連枝”出自哪裡?臨古帖《千字文》還有這收穫(六)

左右結構,上邊基本平齊,下邊右部常規懸針豎要伸展。但主體部分從左部的鉤有處依次向右上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