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你面對人生低谷的態度,決定你未來人生的高度。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人不是機器,會有情緒;人不是超人,總有失敗。

所以,當能力匹配不上慾望,當求而不得時,就會挫敗、失落,甚至迷茫、痛苦。

尤其,當無數次努力,無數次渴望期待,卻依然被現實無情的抽耳光,依然被現實扔在谷底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

但是,這就是生活,沒有劇本,沒有預設,無法重新開始。

我特別喜歡,肖戰在一次採訪中說過的一句話,他說:

因為從低谷而來,就不會再害怕回到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了。能夠做的,只要堅持向上走,向前走就好。

所以,當你被生活摁在地上摩擦的時候,當你覺得目前的狀態已經跌到谷底的時候。

請相信,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每一次磨難都是蛻變,每一次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所以,正確對待每一次低谷,擁抱每一次命運賜予的禮物。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請接受失敗,更允許失敗之後的壞情緒。

接受失敗,並不是失敗;不肯接受失敗,才是真正的失敗。

遇到失敗,不必去抗拒,這是一個事實,但也僅僅是當前的事實,並不能代表以後。

所以,允許自己的失敗,也請接受自己的失敗。

張德芬說過,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

你越是抗拒你失敗這一個事實,越會讓你痛苦,越會讓你難以接受現實。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案例,實驗要求,在座的所有人不要去想一頭粉紅色的色大象,結果沒有人能做到,因為大家越告訴自己不去想,這頭粉紅色的大象越佔據自己的腦海。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你是不是現在腦海裡也有一頭粉紅色的大象了?這頭大象就相當於我們的壞情緒,你越想擺脫它,它越牢固。

壞情緒,也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不必感到羞愧自卑,不必去恐懼排斥,這很正常,就像一天總有白天和黑夜,你永遠無法驅趕黑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進曙光。

所以,學會接受自己的失敗,允許自己的各種壞情緒的流露、發洩,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靈魂的出口,愈是壓抑,總有一天會爆發。

告訴自己,去傷心吧,去低落吧,去流淚吧,去發洩吧,不丟人,只是給自己設置一個期限,讓自己的壞情緒儘量不要傷害到別人。

世間的一切痛苦,皆不過不願接受現實。

接受失敗,才是一種勇氣。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每一次失敗,是心理的重構,是一次重生。

剛開始失敗的那段日子,是憤恨的,是覺得不公的,當時間沖淡了乍始的憤憤不平,當逐漸接受了失敗的現實。

接下來的日子,開始頹廢、開始低迷,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不願意去想,不願意去觸及那個傷口,心裡無數次告訴自己,放棄了吧。

漸漸的,當低迷的都開始膩味了,就是情緒逐漸走向穩定的時候,爬出坑的意識才開始復甦。

開始直視它,開始在黑暗的夾縫中尋找陽光,開始在貧瘠的荒漠尋找綠洲。

於是,低谷變成了一份禮物,心理的轉變、心態的調整、品格的重塑。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胡歌,24歲的他出演了《仙劍奇俠傳》後,從岌岌無名的小輩一躍成名,風靡兩岸三地,那個仗劍天涯的逍遙俠客,活出了無數人心中的模樣,風華絕代,顏值無雙,瀟灑不羈。

然而之後的一場車禍,剎那間把他從頂峰推到了谷底,手術過程脖子和右臉需要縫合100多針,在手術之前,他滿腦子想的都是,以後還會有哪個公司哪個劇本會需要這樣的一個毀容的演員,惶恐無助。

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事業停滯,最糟糕的是他陷入了極端的自卑,在《朗讀者》中,他曾經說,那個時候和別人近距離聊天,都會不自覺把右邊的臉藏起來。

命運就是喜歡這樣開玩笑,在你最風光的時候給你使絆子。然而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覺得這是命運的致命一擊,有人卻領悟了這是命運篩選人的機制。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他是後者,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經過無數次迷茫與痛苦,他開始直視自己,開始新的心理構建,開始思考:

我的經歷(車禍)對於演員這個職業來說,是不是一種財富?或者我將來在塑造角色上會不會跟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原來,老天爺在他臉上開一道口子,是為了讓觀眾發現他的內在。

再後來,那個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梅長蘇,回來了。

鳳凰涅盤,浴火重生。

特別喜歡,他在《幸福的拾荒者》中的一句話,大意是:

所謂的低谷不過是上天給自己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一次成長的契機,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斷重塑自己,甚至顛覆自己。

正如海明威所說,生活總會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每一次低谷,都是對自己的重新審視,是一次蛻變。

人都是有惰性的,總是習慣躲在自己的舒適圈,總是慣用了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很難或者不願意停下來,去反思審視自己。

跌跤、低谷,就是一次逼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一次打亂重組、脫胎換骨的契機。

曾國藩,一個文官投筆從戎,一手創建湘勇,過程之艱辛,困難之重重,為了皇上的江山,可謂赴湯蹈火,鞠躬盡率,死而後已,然而最終卻被貶斥回鄉守制。

在回鄉的一年裡,他憤恨難平,痛苦不已,怎麼也想不通,不到五十,頭髮鬍子都白了。

然而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心緒漸漸的平復下來,意識到低谷的要義是讓自己重新審視自己。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精研古書,淡泊自己的心境,冷靜分析局勢,反思之前的不周。

他讀明白了,莊子的“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

原來,靜生定,定生慧,慧至從容。靜,是修身的第一要道。

他讀懂了,陶淵明的"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原來,過去已矣,未來可期。放下過去,是邁向開始的第一步。

他更理解了,世事無常法,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不管在低谷還是頂峰,頂峰有頂峰的風光,低谷亦有低谷的沉澱。

只有經歷過人生的低谷,才會回過頭來總結自己的昨天,低頭看清自己的現在,找到生命的主線,觸摸到自己的內心深處。

於是,有了他再一次的啟用和崛起,進可顯赫聞達,退可明哲保身。

每一次低谷,是一次置之死地的後生,是徹底打碎當前的固化狀態,重新塑造新的自我,是一次質的飛躍與成長。


每一次低谷,都是重生

每一次失去,都是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

每一次低谷,都是為了重塑更好的自己。

當你從低谷走來,就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不會比這更糟糕的了。

能從低谷走過來的你,心理、心境必然得到了洗禮,品格、格局必然得到了重塑。

願你,能夠接得住命運的錘擊,耐得住暫時的低谷,幸福從容一生。

END-

版權聲明:小墨伴您,溫暖向陽,微笑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