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活在童話世界裡:那是因為“沒有幾個人希望你真正過得好!”


別活在童話世界裡:那是因為“沒有幾個人希望你真正過得好!”

最近因疫情的情況,一直待在家,偶爾會有人微信聊天找我,起初我只認為是打發無聊的時間而已。後來我發現,他們很多人只是想知道,我在幹嘛?我說我在床上打遊戲追劇吃飯睡覺好無聊,那他們會說:“都一樣,都一樣...”,還會提醒你,現在是疫情關鍵階段,要堅持住,一起加油!

昨天我給一個同事發微信說:“我說我覺得再這樣下去我就廢了,學點什麼吧!起碼提高提高自己。”我同事說:“不都是這樣過的嗎?你能學啥,學過以後,不還是老樣子,能改變啥?”

其實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希望你過得更好,大多數的人其實都希望我們都應該差不多才行,甚至不能越過他更好。

於是,我又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我媽對其親戚說,我四千多的手錶是30元買的”。當時看了沒有在意,回頭又搜索出來看,裡面有一段最高讚的答案,一語道破殘酷的現實,等你成長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因為你過的好而開心的,永遠只有極少數,對於更多數的人來說,打聽有關你的事,只是為了確認,你活得比他們差,換句話說,確認你沒有威脅


別活在童話世界裡:那是因為“沒有幾個人希望你真正過得好!”

女商人通過雙筒望遠鏡的合成圖像

這些年在職場,因為是在體制內,也沒什麼好比較的,一個蘿蔔一個坑,誰幹誰得活,我也是那種過一天算一天的人,偶爾也會冒一點想法,也會因為現狀不了了之。

就這種環境下都有狗血的故事發生,前段時間公司要選年度先進個人,推選出了同事A,上面單位的人要下來做個調查,讓他提供同事聯繫方式簡單的做個交流。他想也沒想就把平時聊得來的一個人的電話給了出去。結果那個同事說了很多子虛烏有的話。

我半天沒明白到底問題出在哪兒,這兩個人從來沒有吵過,更沒有什麼摩擦,平時說話聊天都很正常,想也想不到的他會黑同事A,最後才想明白,只因同事A得了一個先進後,也沒多少心眼,絲毫不掩飾自己,你這不是招人嫉妒恨嗎?同在一個水平中,一年評一次先進個人,憑什麼給你,你還不低調,怎能不惹事,不是有句話經常說嘛?做人一定要低調!

慢慢地才發現,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病,但你不得不承認,見不得別人好是大部分人改不掉的毛病。有句話很經典,我們都希望別人好,但千萬別比我過得好,這就是人性。


別活在童話世界裡:那是因為“沒有幾個人希望你真正過得好!”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是一個喜歡用朋友圈記錄生活的人,就這樣的情況下招到了親戚一頓好說,“說我天天不幹正事,就知道嘚瑟,不就是個國企裡最基層的員工嗎?工資能有多少錢,又買衣服,又去旅遊的。也只有我是自家人這麼說話,家裡沒有人,上面都沒有人知道有你這個人的存在,只能一輩子待在最基層,你看你這樣,有什麼前途啊,還去旅遊...”再講難聽點,我就可以理解為我都不配去買新衣服,更別說去旅遊了…

聽到這些話,一開始我也挺受傷和委屈的,我就是記錄一下生活而已,我招誰惹誰了?我自己辛苦掙得然後一分一分攢的錢,我沒有去借,更沒有去偷,我只是想在最低層的生活上調節好一點,這也不行嗎?曾經聽過一句話,雖然有點悲哀但卻很警醒,除了父母,真的沒人希望你過得好。

這就是人性,越是熟悉你的人,越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微妙的東西,真的不能高估。你過不好,被人看不起,你過好了,又被人嫉妒,做人真的有的難為了。教父裡的那句經典的話不少人知道,但卻沒幾個人能做得到,這些年看下來越是聰明的人,越會在關鍵時刻銷聲匿跡,按照他們的話說,事前不能給自己增加阻礙,事後,不能讓人破壞戰果,別說炫耀,實話也是絕對不能照實說的。


別活在童話世界裡:那是因為“沒有幾個人希望你真正過得好!”

所以,悶聲發大財自己知道就好。你要記得,超過別人一點,別人只會嫉妒,超越別人一大截,別人就會是羨慕了!比如乞丐不會嫉妒億萬富翁,只會嫉妒混的比他好的乞丐。生活別活在一個童話裡,你過得不好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沒有幾個人希望你真正過得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