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開學,學生中午會在學校吃“營養餐”嗎?


疫情過後開學,學生中午會在學校吃“營養餐”嗎?

自2011年秋季學期起,學生“營養餐”在一些貧困農村地區逐漸實施,尤其是中西部一些地區。目前各地都是執行“4+X”模式,財政補貼4元,小學生每生每天只要交2元,中學生每生每天只要交3元,就能吃到一頓美味的午餐。學生“營養餐”是一件惠民的好事,受到了廣大農村家長的一致好評,不僅學生可以吃到放心的營養午餐,還省去了家長們接送孩子的“麻煩”,對家長來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疫情過後開學,學生中午會在學校吃“營養餐”嗎?

疫情過後開學,家長們肯定還會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主要有以下2個:

1、孩子上學途中的安全問題。

2、孩子在學校的安全問題,學校人員密集,萬一學校存在“漏網之魚”,孩子的安全很難有保證。尤其是午餐問題,到底在不在學校吃呢?吃,有安全隱患,不吃,孩子上學路上也存在安全隱患。


疫情過後開學,學生中午會在學校吃“營養餐”嗎?

上面的第一個問題,只要家長多操點心,其實很容易解決,孩子上放學時,監護人親自接送,減少孩子途中與別人接觸的機會,基本上也不會存在安全隱患。難的是第2點,孩子在學校的安全問題,尤其是在學校吃午餐的問題。學校食堂的餐盤,碗筷一般都是公用的,儘管會高溫消毒,但是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吃飯時口罩也都會摘下來,更是增添了一個“隱患”。那麼,開學後,“營養餐計劃”是否繼續執行呢?筆者想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疫情過後開學,學生中午會在學校吃“營養餐”嗎?

一、假如學生在學校吃午餐

營養餐是否執行,不在於學校,而在於上級教育部門。如果上級教育部門為了減少學生在上放學路途中的次數,要求學生中午在學校吃午餐,那就必須要執行。可能有些人會說,家長天天接送就可以了,但是要知道,在一些農村地區,疫情穩定後,孩子父母一般都要外出務工的,把孩子都交給了爺爺奶奶,他們由於身體等原因,接送孩子非常困難。


疫情過後開學,學生中午會在學校吃“營養餐”嗎?

假如在學校吃午餐,學生吃飯時最好不要集中到一塊吃,分散坐,吃完後及時戴上口罩。學校除了做好食品安全,餐具消毒等工作以外,還要錯開時間段安排學生就餐,減少學生集中接觸的機會。

二、假如學生不在學校吃午餐

學生不在學校吃午餐,要求家長就必須要親自接送,在城市,接送學生上下學很普遍,但在農村地區只有一小部分接送。廣大中西部地區,疫情結束後,大多數家長是要外出務工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孩子的臨時監護人——爺爺奶奶由於年齡大,身體不好,只能給孩子放學後做做飯。有些學生家離學校遠,老年人又不會騎車,接送更是個問題。如果學生自己騎車回家,就無法避免與外界有更多的接觸,一些調皮的學生,甚至放學後先不回家,在外面玩一會再回家,這更是一個安全隱患。


疫情過後開學,學生中午會在學校吃“營養餐”嗎?

三、直接發放牛奶雞蛋等物品

營養餐剛開始實施的時候,一些地區是沒有食堂的,那時候會給學生髮放牛奶、雞蛋等營養品,後來學生都吃膩了,直接改為了營養午餐。如果現在不方便讓學生在學校吃午餐,而上面又把學生的營養餐經費給撥付了,不妨先臨時發放一些營養物品,等風平浪靜後,再恢復營養午餐。


疫情過後開學,學生中午會在學校吃“營養餐”嗎?

開學後,無論學校是否讓學生在校吃午餐,都要求家長提高認識,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護。家長們,寧可少出門幾個月,臨時在本地找個工作,也要保證孩子的安全,孩子才是家庭的未來!等待疫情全面控制後,再外出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