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與原單位基本沒有來往,像沒家的感覺,你認同嗎?為什麼?

我是好老譚


退休人員的管理和服務,體制內和體制外是不一樣的,國企與民企私企是不一樣的,大公司與小公司也是不一樣的,大城市與小地方更是不一樣的。但總的來說,退休後與單位沒有來往是正常現象,估計80%以上的退休人員不與單位來往了。至於“家”的感覺,你還是老傳統吧,現在的企業哪裡還敢提“愛廠如家”啊,企業都不讓你把企業當家了,你還想找家的感覺,這不是自尋煩惱嗎?

體制內的,公務、事業、國企,一般都是有老年中心,老幹部的待遇還是非常高的,普通退休人員,也就是能去老年中心寫寫畫畫了,退休官員,每年的慰問福利還是很豐富的,他們一定是要把老單位當作“家”的。普通退休人員,想想就算了,與老同事們打打牌、下下棋、湊個大合唱、跳了廣場舞就行了。本來就不是家,還當什麼家呢?

民企私企,人員流動性快,退休到哪裡都不知道呢?誰管你啊?你退休了,就進入社會統籌了,民企私企不可能再管你了。再說了,民企私企換人這麼頻繁,你再去原公司,誰還認識呢?門衛都不一定讓你進去呢?換了新面孔,誰理你啊。你最好不要去自討沒趣。

即使在大城市裡的國企,由於體量小、住的分散,退休人員回原單位的也少。無事不登三寶殿,可能去世了,才通知單位,搞一個告別儀式吧。平時,基本不來。來了,也是給別人添麻煩。有認識的同事還好,換了一屆領導,誰還認識你。除非是老領導,別人害怕你這一票,假裝尊敬你。其他普通人員,就乖乖在家自娛自樂吧。

再說了,為什麼要回原單位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退休生活,把精力用在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上不好嗎?為什麼還琢磨原單位的那些人情世故呢?90%以上的都是自討沒趣。

【注】職場火鍋,二十年企業高管,經歷豐富,閱人無數。歡迎你到頭條號(非悟空問答)職場火鍋主頁付費問答或私信入口,與火鍋哥一對一進行專業而深度地交流吧,推廣期間幾乎免費。

職場火鍋


有人說現在的政策,退休就歸社保管了,和原單位基本就沒了聯繫,離開單位這個大家庭,一時不習慣是有的。

說和原單位一點關係都沒也沒錯,工資不是單位發了,人事不歸單位管了,和原工作單位不存在勞動關係,進入了社會化管理。可是,幾十年在單位上班,還有老同事啊,等一批一批同事們退休輪換,到時,你誰也不認識,就是否真的和原單位斷了聯繫?

在單位上班,除了返聘的職工,確是少有退休人員再上單位來。

我想,退休,就意味著安心養老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但我知道,好些單位都設有退管辦(私企除外),

國家有何政策,甚至有什麼補貼,都會通知發放,還有許多單位老幹部或困難戶,單位政工部門還會定期慰問的。還比如單位分配購買房子時,退休職工也是同樣參與的。

總之,退休後,和原單位有沒有聯繫,還有沒有大家庭的感覺,是各人有各人的情況,各不相同,個案各提的。


小島上的螞蟻


看來這是被工作奴役慣了,坦白說說,一隻被鐵鏈鎖了十幾年的狗,一旦鬆開鏈子就不知該怎麼生活了。退休離開單位了就別再把單位當成家了,即使你曾經有過一官辦職也是浮雲了。我也是單位退休的,退休前曾目睹過一些退休的老人來單位串門,但是年輕的和你不熟,沒有可聊的更別說親熱,最後弄的很尷尬離開。退休了不要再想單位,因為這裡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你即使懷念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也不要去把單位當成“家”,換句話說你算老幾啊!上班你就是個打工仔,退休你就是個社會閒雜人員。古人說: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會飛的藍精靈


認同,我是病退養病期間坐路邊,早上看別人忙碌上班,那失落感難受,眼淚圍眼圈轉,完了幹不了了,沒用了,誰知活幾天那,那滋味,也許就是受累的命,整一星期難受,後來領了退休金雖然少很多早五年就扣百分之十。那先餓不死,就買饅頭夾鹽了。時間一長感情早退那麼好那。在家給飯吃,還不用上班,都不相信是真的,就這點挺好,給多錢也不幹了。老天呀可熬出來了,天那弄活著全須全尾就是萬幸,就待著坐那喘都給錢,先不為生活奔命了。心裡一興奮,閻王就讓回來了,受了不少罪,回去享幾年福吧


老胡塗的人


不認同,你這輩子工作的單位太少。我工作了八九個單位,退休金由社保給我發。我沒有所屬公司,哪個公司都僅僅是打工賺錢的單位,不是家。

我每個單位的職位可都不低,都是高層管理崗位。

退休了,一定要想開,這輩子總算結束了工作,賺錢這種事。剩下的時光,就是吃喝玩樂閒。就像回到孩童時代,不管賺錢,只管閒玩。

人生一世,幹嘛要工作賺錢一輩子?人又不是奴隸,老子退休就是休息了,不工作也不賺錢了。


北京抖抖抖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以前單位的同事。我剛工作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推行養老保險,沒有實行社會化養老,每個月十號單位發工資的時候,那些退休老人坐著單位的車來領退休工資,簡直像過節一樣熱鬧。對於那些退休老人,尤其是年齡特別高的退休老人來說,每次進到那樣的環境,跟他們來上過節一樣,特別的興奮,看到熟人見了誰都要聊一聊,到了單位也要各處轉一轉,否則就覺得是白來了一趟,那感覺真的就像是見到自己家人一樣。

然而,隨著退休職工社會化養老的推進,這部分人已經沒有了這樣的機會,一些對單位感情深的人,確實會有失落感,尤其是那種年齡大的以前在單位領退休工資的人,更是深有感觸。單位裡早些年的那些同事,沒有上過大學,初中一畢業就上班,通常他們是十五六歲就到單位工作,幹到60歲退休的話,在單位呆了40多年,說單位就是他的家,是他們的命,一點也不為過,確實是我們現在的人,尤其是動不動就辭職的人不能理解的。

企業為照顧退休職工的情緒,工會基本上每年末還會組織一些諸如慰問、聚會啊,這樣的活動,這也是那些高齡退休工人僅有的一些集體活動了,那是他們情感的紐帶,是沒有經歷過的那樣的人無法理解的。


蘇小妮


關於談到退休老人們與原工作單位的情感一題,我以前在單位上班期間每逢春節,均安排值班人員對離退休的老領導老同志一一進行拜年,異地的採取電話拜年或其他形式慰問。可近些年來原單位完全取消了這個形式,對我們這些退休的不聞不問。我老婆的原單位撤銷了,更沒有人管了。


知不足56


退休後感到沒有家的感覺?

這要看具體的單位,具體的負責離退休工作的幹部。比如我們學校,負責離退休工作的幹部,每學期都要組織一兩次,去外地旅遊,還給所有的離退休人員訂閱報刊雜誌等。過年過節,通知離退休人員回單位聚餐,聯歡等。給離退休人員送溫暖,讓他們感覺到有家,單位沒有忘記他們。

我常住廣州,學校的書記兼校長,還專程從杭州來廣州看望我,還帶來高級保健品。我每次報銷醫藥費,單位都非常及時辦理。


高友德


這個觀點有認同的時候,也存在不認同的時候,認同的時候主要還是有捨不得離開的成分,試想一個人工作了很久的單位,立即要你離開,那時候你的感覺怎麼樣?還是不要不願意的成分在裡頭,總想重新再來,那個坐位原來是我的,怎麼又變成人家的了,而且,是一個從來不認識的人,佔著我曾經的位置,怎麼就不想想,我的感受呀!不認同也是有的,在單位裡,我是一個多餘的人,永遠都是人家的眼中釘,肉中刺,特別是和領導的關係,那是個一輩子都存在著分岐的,搞不來不說,總是像不認識的人一樣,也不喜歡你的所作所為,不會和領導套近乎,長期都是這樣,沒有得到領導的好感和喜歡,前後換過兩任領導,我都是按照我的套路在工作,一年又一年,我還是沒有得到提拔重用,這樣一個單位,還有什麼值得懷念嗎?看都不想再看到它,當時是巴心不得早點離開,這樣的心情不好,怎麼能夠繼續搞工作啊!厭煩工作是永遠得不到領導的栽培的。所以,我對於這人的看法是,存在相同又不相同的。談不上認同不認同,只是愛管閒事,隨便說說而已。


6353902879


我們學校對退休人員很好,我退休二十多年了,感受到了很多關愛。退休後,每年的重陽節領導都會和我們這些老人在農家樂聚會,給我們講講學校取得的進步和成績,與老同事話話家常。同時,分管退休的同事牽頭組健了退休微信群,一百多個老朋友天天在群裡聊天,聊新聞,聊時事,聊身邊事。即使很多老同事跟著子女去了外地,天南海北離得很遠,在群裡覺得並沒分開,很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