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恆大、美團、360、京東和騰訊這些公司都在做互聯網金融?

開心不麻花


恆大、美團、京東、360和騰訊這些公司都做互聯網金融,其主要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金融是百業之首。

任何一個經濟體的發展、進步,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而且在我國金融行業的主要收入主要來自於息差以及一些中間業務的手續費、通道費、服務費,這些收入成本較低利潤高。不管是在經濟擴張期,還是在經濟緊縮週期,金融業利潤受經濟週期的影響都比較小。從巴菲特半個世紀的投資歷程來看,股神一直比較青睞銀行股,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行業的不斷迭代升級,不斷有行業被歷史淘汰,但金融業卻一枝獨秀,一直存在。

第二金融業主營業務天然具有槓桿

金融業到業務都具有一定的槓桿性,實際上就是貨幣乘數和週轉問題。舉個例子,張三存入銀行10萬,銀行上繳10%的存款準備金還剩下9萬,銀行將9萬放貸出去給李四,李四什麼動作都不做,直接將9萬再次存入銀行,這時銀行在繳10%的存款準備金給央行,將剩下的8.1萬再次放貸出去,如此循環週轉,張三存入了10萬塊錢所帶來的利潤遠遠高於張三所得的利息。

第三互聯網公司都有海量數據優勢互聯網公司基本上都是屬於入口型平臺型公司,都沉澱了海量的數據,海量的用戶,這些用戶的進出流動一定會帶來消費,消費必然帶來資金的流動,如果藉助第三方平臺或其他的支付渠道,必然會給予第三方通道費和服務費,同時海量用戶所沉澱下來的資金也得不到有效的利潤,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公司當然有積極性進入互聯網金融。比如阿里巴巴,為什麼一直致力於金融支付和互聯網銀行就是這個原因。

總之這些企有資源上的一些優勢疊加金融行業的特徵,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也是邏輯上的必然。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 首先,咱們先了解一下互聯網金融的定義。

互聯網金融,就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託大數據和雲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於網絡平臺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等,並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於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簡單點說,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 為什麼美團、360、京東、騰訊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頭部企業都大力度開展互聯網金融

1、互聯網頭部企業其本身皆具備網絡平臺屬性,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基礎很強;

2、互聯網頭部企業皆擁有海量數據,可搭建起數據處理模型,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並且其本身具備強大大數據的信息處理能力,並雲計算為基礎;

3、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服務差異化,如下,

4、從上圖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小企業、普通個人客戶,此類客戶一直並非傳統銀行的主流客戶群,因為傳統銀地很難為此類客戶進行信用識別、風險識別,而互聯網企業因為有海量數據作為基礎,能夠很好的風險識別,能夠將其納入目標客戶群。

5、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像美團、360、京東、騰訊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頭部企業,本身具備了互聯網技術處理能力、大量的基礎客戶數據、目標客戶群明確、風險識別模型,相當於具備了一切條件,而且客戶需求很強(中小企業、普通個人一直缺乏融資渠道),那麼就只剩下要不要做的問題。大家應該知道,對中小企業、普通個人客戶群,賣方的定價能力是很強的,即意味盈利空間很大,所以美團、360、京東、騰訊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都進入了互聯網金融市場!


金融蟻工


互聯網金融大戰

阿里巴巴由於是做電商和支付起家,所以涉足金融行業比較早,從零幾年就開始試水金融,主要的金融產品有:2013年推出餘額寶、2014年成立螞蟻金服、2015年相繼推出螞蟻借唄、花唄和成立網商銀行,現在阿里的金融已經包含了借貸、保險、基金等領域,幾乎是無所不含。

阿里金融

騰訊緊隨其後,微信在2014年推出了一個微信紅包產品,瞬間火便了大江南北,從此以後,騰訊在金融的發展也是風生水起,目前騰訊主要產品有微粒貸、微眾銀行、理財通等,覆蓋的領域跟阿里也是旗鼓相當。

微眾銀行

百度也不示弱,在金融領域的速度也是夠快,2013年7月,百度百付寶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8月,百度金融中心內測;9月,百度頻傳與基金、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密會;10月,正式推出百度百發。

京東金融集團於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已建立起九大業務板塊——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主要的產品有京東白條、京東眾籌等。

京東金融

除了BAT和京東以外,現在的很多互聯網公司都紛紛進入了金融領域,小米、樂視、360、美團、滴滴、58同城等等都相繼推出或籌備了各種基金、消費貸款等金融產品,可謂野心勃勃。

爭奪互聯網金融市場

為什麼中國這麼多互聯網公司都要做金融呢?主要的原因有幾點:

1、收益增強:靠金融業務本身獲得直接收益;

2、業務增強:通過提供金融服務增強原業務體系收益能力;

3、生態增強:佈局生態,這種佈局更看重金融業務在未來在生態體系中的價值。

當金融遇上了互聯網,可謂是換髮了第二次生命,互聯網金融給我們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激發了市場的無限潛力。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變化又將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遠源流暢


實際上,這些互聯網公司做金融的目的是不盡相同。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業務需要,一類是流量變現。當然,對於部分互聯網公司來說,二者也是一致的。以螞蟻金服為例。

螞蟻金服最早的業務是支付寶,阿里巴巴當年推出支付寶純粹是業務的需要,買家和賣家彼此信任度不夠,就需要一個居間的平臺,因此支付寶就應運而生。同樣的包括京東、美團等。它們都屬於電子商務業務,都有大量的支付需求。

它們雖然可以選擇第三方來做,比如引入支付寶,但是這樣會對自身業務帶來風險,自己的競爭對手就可以通過支付的筆數和金額來判斷相關業務的發展情況,相當於將刀柄遞給自己的競爭對手,所以開發並推廣自己的支付業務是勢在必行。

這些電商還有另外一種業務需求,那就是商家的借貸。一些平臺上的商家為了發展會有貸款的需求,相對於銀行,平臺更瞭解每個商家的相關情況,能夠更好地把握風險,也就能夠為商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除此之外,如騰訊、百度、小米等做金融業務則主要是出於流量變現的考慮。騰訊、百度、小米均手握著巨大流量,流量變現的最好手段之一就是金融。因此,這些互聯網公司選擇了將自身流量的一部分導給金融業務,換取更大的收入。

同時,這些互聯網公司由於掌握借貸人的更多信息,因此風險控制同樣能夠做得更好,這也是它們做金融業務的重要助力。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做金融實際上意味著更多,比如京東做京東支付,除了自身需要支付業務以外,同時也是將競爭對手擋在門外。也就是說,很多互聯網公司既有主動做的需求,也有被動防禦的需求。

當然,這也是企業多元化的需求,一家企業在自己核心領域做得非常不錯了,就會選擇跨界進行多元化,而互聯網公司是最願意做跨界的。所以,這麼多的互聯網公司選擇做金融也就並沒有什麼奇怪之處了。





五花肚肚肉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在瞭解互聯網公司之所以做互聯網金融的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叫互聯網金融?

如何理解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相結合,通過信息技術實現資金,支付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模式。傳統金融機構主要為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創新以及APP軟件等;非金融機構則主要是指以互聯網技術做金融運作的電商企業,P2P網絡平臺,眾籌模式的網絡投資平臺,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

用白話來說,就是以前放款多是在線下,但現在線上也有能借錢和放錢,這樣就打破了地域化!

為什麼互聯網公司開始做金融?

以互聯網巨頭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為例,據零壹智庫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金融領域獲得牌照已達40張。

像百度、京東和阿里巴巴以及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他們在多年前就開始做互聯網金融。以阿里巴巴的支付寶為例子。

餘額寶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由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為個人用戶打造的一項餘額增值服務,餘額寶規模已破萬億大關,現在已達1.43萬億,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

說直白一點,金融是最賺錢的生意,用民間的話來說就是錢生錢。而且互聯網公司做金融非常有優勢,因為他們手裡有大數據分析,知道把錢借給誰,一次能借多少。

互聯網強調速度第一,金融強度安全第一,安全才值得信賴,不是單一的風控技術,是整體風控 。


春公子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巨頭們都想幹金融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金融行業利潤率較其他行業高。

如今不管做什麼行業的,最重要的就是流量,費用很貴,但巨頭們手握大量流量,做金融可以很快把流量變現,獲取鉅額利潤。

在金融的各種細分種類上,互聯網金融發展最快又最容易上手,而且與巨頭們本行接近,所以現在大的公司都有金融部門。不過目前美團和滴滴的金融業務相對一般,阿里 騰訊 百度的金融業務都很強悍,也各自擁有了不少金融牌照。

說來互聯網金融成立之初發展很慢,是阿里的支付寶加入後才迅猛發展,很多人是在馬爸爸那裡開始了自己的互金第一課。




韭菜故事匯


不因為別的,只因為互聯網金融賺錢。

真的是一旦進入金融行業很難很難再出去。因為金融行業賺錢太容易了,而且數額還很不錯。

我副業也算是金融行業裡面的細分行業。

堅持了一年,賺了幾十萬。

更別提這些體量級的公司了,一年幾百億美元的利潤啊


拼命的Li先生


這些大公司客戶數量巨大,有客戶就會有數據,他們都在積極佈局,各自利用自身的優勢,來開展金融業務,比如,百度利用自己的大數據搜索以及強大的技術基因等優勢 ,通過提供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機構,來達到自己在金融領域的佈局。

阿里巴巴京東利用自己電商等交易數據優勢來開展金融業務,主要集中在一些借貸業務理財業務等,業務開展範圍比較大有很大優勢,但並未在整體佈局上進行全局的把控。總之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各大公司爭搶的風口,相信 batm的實力能夠對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有推動作用。


襄陽烈哥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互聯網離不開金融,所有互聯網的公司剛開始成立,產品都是免費的,前端打造免費,引流,賺錢是在後端,這就是所謂的金融賺錢,比如和第三方借貸平臺合作,信用卡業務、廣告遊戲、保險理財產品等,要知道這些平臺吸金能力極強。


老梁聊支付圈


互聯網金融就相當於一個銀行這樣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借款人以前賺錢,像它們這樣的大平臺都有資金也有自身客戶群體,不用天天做廣告,信用情況也有自身大數據評定機制給予發放貸款額度,利息收益遠遠高於其他產品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