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聊」別問我成天在想些什麼

我做公眾號前期,沒有幾個人看,就用我爸我媽我弟還有我對象的微信都關注了我自己,看著數字多一點,心情都會好一點。

後來我就發現了很大的問題,因為他們在,我太多的話不能說了,在父母這裡他們只能看見你平安喜樂不然就會擔心地一個電話過來問你最近怎麼了?要照顧好自己,脾氣要放好,還有啥啥啥不要多吃,對身體不好······

於是,我偷偷地把他們分了組,不發送消息給他們了。

再後面,有天寫完剛發出去,後臺就來了留言,第一條就是我對象的,他說,你下班有那麼點時間還不如好好給孩子輔導工作,成天裡瞎寫些什麼東西?

我果斷的跑去把他也丟進了分組裡頭。

有些人精神上是需要空間的,這個空間裡好像盛放特定的朋友,我們不需要認識,只是互相慰藉和傾訴,互相支撐和交流,各自歡喜,各自成長。

上次我在這裡說我爸媽來我這看病的事情,有位有經驗的朋友給我留言說建議我買個敲打棒,我以前都沒有聽說過這玩意,一直都是帶父母去一家正骨店讓老師傅給徒手敲打的,買了這個敲打棒後,效果一致,省了不少精力和金錢。

我就是喜歡這裡,時不時的喜歡來一下這裡,在這裡感受自己與這個世界還是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在這裡感受很純粹的交流,乾乾淨淨的,就像以前的在空間裡寫東西一樣。

我還有一點業餘的事情,就是從幾年前起,一直在寫一個長篇小說,常常是今天看著幾個月前的文字覺得幼稚好笑然後又開始不斷修改,都最後面目全非,沒想法的時候就看人家的文字,把有感觸的,有味道的都摘抄或者打字下來。

這些事情很好的幫我度過了漫長的獨處時光,很好的排遣了我在異鄉的孤獨感,我從未覺得去做他們很累,相反,我在這個世界裡找到了充實感,就像現在隔離著,也從未覺得多拘束。

但總歸,會有人認為這是不務正業的。

我常常有很多想法,給未來也做了很多計劃,多數是在實踐中夭折了,如果問我堅持最長的事情是什麼?大約就是文字了,雖然沒有什麼成就,但斷斷續續寫著,若干年後看著,就像撿起了時光,就像看一幅長卷,生活嵌在裡面,就顯得更有意義了,也不那麼容易忘記了。

上午繼續去修改我的小說,大宋又過來說,你成天的都在幹些什麼,對未來有什麼計劃?盡弄些沒用的!

除了工作,我的生活圈子很小,最近孩子有人帶了我更是能安安靜靜地圈著自己,我也有繼續接著青春看《愛情公寓5》,覺得年輕真讓人喜歡,朝氣蓬勃。

還會看著看著就想,如果胡一菲沒有各種特技光環,曾小賢還會不會一直接受她的脾氣呢?然後看各種版本的《紅樓夢》,又想著賈母是疼愛林妹妹的,終了不還是讓寶姐姐穿了嫁衣嗎?

說的是真的,做的也是真的,是符合社會規律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必須做的事情,關係貼近後,就會有很多界限變得模糊不清,導致彼此都不開心,但很多不開心源自這裡,很多溫暖也是源自這裡。

我弟弟說,你介意你身邊的人看你公眾號裡的文字,是因為你還不夠強大,等你真強大了,你根本不會在乎這一點,他們也根本不會用現在的觀念去看寫文字的你。

這句話可能是對的,但我以我現在的位置,我並不想去理解。

我討厭大宋心情好的時候說你開心就好,做什麼都行,然後心情低落的時候有問我你做這些有什麼用?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我覺得所有的關係都是好聚好散,在所有你覺得看不到未來的時候,在所有你覺得你很不划算的時候?

所有的遇見都是緣分,不是原則性的事情我都可以選擇隨遇而安得過且過,畢竟過多的精力分散總會有些元氣耗盡的感覺。

你知道你想做什麼,想要什麼,就很好。

「夜聊」別問我成天在想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