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政策,你怎麼看?

遠景樓三農


首先這裡的戶是指什麼?如果是戶口本,那麼信不信很多家庭會瞬間拆分成三戶甚至五戶,怎麼處理?如果一宅有人口面積限制,那麼每戶分巴掌大的宅基地更不合理!

其次,假如原來的宅基地被國家徵用(不是所有都徵用),該賠的補償款都賠給個人了,那麼他還有權利分宅基地嗎?假如他沒有,那他的兒子成年了有沒有權利了呢?假如他兒子有,那麼他兒子享受繼承了徵地高額補償款福利的同時,還能分著宅基地,那對其他村民公平嗎?再假如他兒子沒有權利,那麼他孫子呢?

還有一些村民把宅基地賣了,按規定宅基地不能賣,但在法律意識淡薄的農村,買賣宅基地很正常,賣了之後還有權利分宅基地嗎?他兒孫有沒有?

當然還有一家好多兒子的,成年成家後按兒子戶口分宅基地?那沒有兒子的家庭難道就沒有權利分?

所以,一戶一宅可以斷定根本不可能實施,現在的農村不是二三十年前的農村,那時土地宅基地歸集體,沒有拆遷徵用補償,更沒有買賣!現在呢,各種利益糾紛在那擺著呢,想去多補少根本不可能!

舉個例子,十五年前,有條高速經過我們村耕地,那時每畝耕地補償近4萬元,那時的錢還是錢呢,我們縣城的房價才700塊左右,有的家庭土地一下子被十幾畝或者佔完了,一次性拿了幾十萬補償款,有的然後買房買車,還有的吃喝嫖賭,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家庭的土地沒被佔用,當然一毛錢也沒拿到,沒辦法只能怪運氣不好,自那以後因為有了很大的利益牽扯,我們村的土地再也沒動過,根本就沒法再分配,分到錢的有人靠這在城市安了家,還有的坐吃山空被揮霍一空,有的揮霍完的既沒有工作又沒有土地了,所以有部分分到錢的人開始鼓譟著要分地,說不分地不公平,還說他自己可以不分,但他兒子要分地,娶的媳婦也要分地,呵呵都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誰的土地願意分給他兒子媳婦孫子?

不在農村待過的可能不知道,土地和宅基地私有化是目前最合理的,誰家沒有不要抱怨說不公平,也許是被你父輩爺輩給揮霍了!這不能怪別人,想要就得花錢買!

“一戶一宅”制度還是比較合理的。

土地確權基本完成後,也標誌著一戶一宅制度開始實行。“一戶一宅”規定以戶為單位,每戶僅能擁有一塊宅基地,有效避免了農村地區的一些投機倒把的行為,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加大,農村的土地價值處在一個上升期,難免會出現炒宅基地的現象。

當然可能許多人會認為“一戶一宅”很不合理,比如一個農村家庭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的,共享一處宅基地未免顯得太過擁擠,其實,像這種兄弟姐妹特別多的農村家庭,只在我們的上一代才比較普遍,並且他們已經通過分戶得到了自己的宅基地。

另外,在個別地區,確實存在有兄弟姐妹的情況,也是可以通過分戶來解決的,具體應該諮詢當地戶籍管理部門,《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只有具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才具備享有宅基地的權利,也就是必須是農村戶口,並且分戶是不受影響的,只要你能夠達到分戶要求,分戶後,便可以申請相應的宅基地。

“一戶一宅”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自從土地確權政策實施以後,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的政策雖然阻止了農村亂修亂建的現象,保護了基本農田不被破壞,但是同時也給一部分人帶來很大的困擾。

就像我家鄰居一樣,他們的宅基地只有一個,而他們就有3個兒子。老大已經結婚多年,常年在外地工作,逢年過節也都回家看望父母;老二今年剛剛結婚,小兩口也在外地工作,時不時地就會回來;老三還未結婚,也在外地工作。雖是如此,每當過年的時候,他們全部回來後就面臨著住宿難的問題,也面臨著生活不便的問題。沒結婚還可以將就,結了婚就不一樣了,有了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去年,我們村的土地確權政策已全部完成,他們沒有趕到前面修建房屋,而現如今想在老家修建房子,就是難上加難了。他們也曾無數次的到鄉鎮府諮詢和申請,但是政策要求是無法改變的,最後也無濟於事。

所以,我覺得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農戶中若有一個兒子的還可以,如果有兩個及以上的就沒辦法生活了。在農村有種風俗,就是農戶家的兒子結婚後必須得“分家”、“分地”,不然後面會遇到各種是非,當然了這種事情指的是農戶家中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兒子的情況。最後,我還是覺得農村的宅基地要根據人口數量去劃分。


鄉村小天地盼來


在農村生活久的人都知道,小的時候,子女沒有成家,往往會幾家子人一起擠在一個小宅子裡。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很擁擠,生活諸多不便,但很多時候,溫暖也會勝過這些不便。等到子女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和父母分開住了,現在在農村,越來越少的子女會和父母共住了。

以前農村蓋房子,沒有這麼多的約束,往往是跟村裡的幹部打個招呼,隨便走個程序就可以了。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違建亂象也頻發,比如說有的家庭會申請兩處宅基地,一處住人,一處空著,極大浪費土地浪費。所以國家才制定了“一戶一宅”的法律法規。根據一戶一宅制裡面相關說明,農村裡面一戶一宅制的面積則是由每個地方平均人口計算出來的宅基地面積。但是具體的宅基地面積,會根據每個家庭的人數多少而不同。

不少農民都聽說農村是實行“一戶一宅”的,也有人說,為什麼城市只要你有錢可以“一戶多宅”,而農村卻只能“一戶一宅”?

全國人大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蔡繼明說,"物權法"規定,城市居民有權使用、出租、轉讓、處置和受益住宅用地,法律賦予城市居民對住宅用地的使用權。然而,農村居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沒有處分權和收益權。雖然國家政策不怎麼完善,我們作為公民還是應該支持政府,把農村一戶一宅政策實施完善 ,為祖國未來的發展騰出更大的空間。也期待國家政策能人性化些,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幸福!




梅說什麼


大家別想一戶一宅,這一戶一宅很恐怖的,八十平米的房,只允許建兩層,一家有二十幾個人住這一百六十平方的房子。戶口本是加了一頁又一頁,直接連外包裝上都寫滿了,不允許女孩分戶,從二零零三年,全部不得分戶口。我家的戶口本上,也是很多的,我父母就兩個,我和妹妹就四個,加兩個弟弟六個,弟弟的三個孩子加我的兩個孩子。你們算一算,這個戶是多少人?這個宅基地怎麼住?11個人一個戶口。


飛飛1433019865842


破除你們的幻想。

任何一個形成文件的東西,無論你有多不滿還是你覺得有多不公,第一,駁倒是不可能的,一個團隊研究法律法規以及歷年來的政策,什麼可能都想到過了。第二,也根本沒有能力駁倒,現在有一個傾向有意思,環保一刀切的聽說主要是農民生火煮飯,房地產還能發展幾十年聽說是農民還沒有城鎮化,城市管理聽說主要是農民亂擺賣……農民嘛,早就在歷史書上看透了——成不了事。

新的政策,有的人研究怎麼“治理”。

某些地方的一戶多宅要注意了,要是腦子好一點最好去“分家”,多拿幾個戶口本,問題是就怕有勤政者早就把路子堵死了,早就通知發下去了——敏感時刻不得分家。不過事在人為嘛,總是有辦法,目前最起碼沒有到非常嚴厲的時刻,各種東西沒有到“完善”的時候。

新的政策,有的人研究怎麼“搞錢”。

農村集體土地開了閘(非常嚴厲哦,只有20年),宅基地等各種資源就會被資本瞄上,收購、囤地、炒作、轉手牟利等等各種套路都會一窩蜂上,就用“不允許強制”,估計基本上沒什麼大用,安慰安慰罷了。當然也有腦子好農戶不再流連於都市,為自己的未來做一些準備……

沒怎麼看,沒用。

世界大勢熙熙攘攘,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辦法。不要抱怨,不要自卑,只能思考。就這樣,😄。


老龔說勢


農村宅基地現在實行的是一戶一宅的政策,說實在話,現在實行的一戶一宅的宅基地的政策,是對農民自身利益的保護,是對農民土地的保護,按道理來上來說,農村宅基地實行一戶一宅的政策,沒有傷害到農民的一點利益,而是把農民的利益用柵欄攔住了,保護起來了,讓所有的城市人,或者說所有的非農業戶口的人,別去窺視,別去覬覦,別去染指農民的利益,別去佔用農民的土地,別去佔用農民的宅基地,對於廣大的農民朋友來講,他們已經沒有別的可以為他們謀福利的東西了,只有土地,只有宅基地,才是他們自己的,也是最終的可以養家餬口,可以安居樂業的最後一塊陣地了!

一戶一宅的宅基地政策,就是有一個戶口本,只能分到一套宅基地的,在現在農村人口的結構中,每個家庭一般最多的也就是6口人,兩個老人,一對年輕的夫妻,兩個孩子,如果這一對年輕的夫妻,想不想同老人在一起生活,都是可以把戶口分出來的,把戶口分出來之後,就可以向村裡申請一戶一宅宅基地的,也就是可以在申請一套宅基地,可以在申請到的宅基地上蓋房子的,有的人說,雖然我們分戶了,可是村裡不分給我們宅基地,這不是普遍的現象,這是個別的現象,如果在你們村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你們可以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的,相信上級有關部門也會按一戶一宅宅基地政策幫助你們解決的,各地農村執行的一戶一宅宅基地的標準,也都是非常寬泛的,面積也都是很大的,也足夠一家人去居住的!

農村分到的一戶一宅的宅基地,是不收取農民一分錢的,讓農民無償使用的,這就是農民的福利,這就是農民獨一無二的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再說了,現在農民進城的比較多,有很多地方農村的房屋都是閒置的,你要那麼多的宅基地,或者說你要一戶兩宅,一戶三宅的宅基地有什麼用啊?你能在那上面蓋房子嗎?你蓋房子又給誰住哇?你還是能賣呀?還是能租啊?有的人說,城裡人為啥可以買一套買十套房子呢?農村人有錢的話,或者說你有錢的話,你在保留你農村一戶一宅宅基地,保留你農村房屋的同時,你也可以到城市裡去買房子的,你也可以買一套,你也可以買十套城市的房子,你買房子也是不受限制的,農村人在城裡買的房子,你也可以租,你也可以賣,你怎麼做都行的!

只要你的戶口在農村,那麼你就可以永遠無償耕種分配給你承包的土地,無償在分配給你的宅基地上蓋房子的,而你在你的一戶一宅宅基地上蓋的房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你的私有財產,你的私有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所以,農村的土地,農村的宅基地是對農民的福利,也是給以種地為生,給在農村生活的戶口在農村的農民朋友們的提供的一項最可靠的,也就最後一道生活保障,這樣的話,想在農村生活的農民朋友們就永遠有地種,就永遠有房住的,所以,農村實行一戶一宅的宅基地政策,對廣大大農民朋友們來講,是一種福利,也是一種保護,也是非常正確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一戶一宅是對的,但是條件不詳細,一刀切太左。尤其是父,母留下的宅基地一戶兩宅應合理合情,不應強行受回。宅基地不但能繼承而且可以買賣。年輕人在城裡工作,父,母去世後留下的宅基地上的房子怎麼辦,難道等到多年後倒塌,讓集體收回嗎?那可是父,母一輩子的血汗錢。宅基地不讓賣買,在農村父,母去世後留下的房屋怎麼辦,難道也等著多年後倒塌,村裡再合理合法的強行收回嗎?農民到底有沒有繼承權?國策為啥不規定宅基地可以賣買,賣了宅基地的不在批給宅基地,誰批給誰犯法,但他可以買他人的……現在農村空房子確實多,但宅基地不讓賣買,,不空怎麼辦?不需要的賣不了,外村人需要的又不敢買。本村的想買不掏錢……宅基地不能賣買給農民造成的不少的損失。為啥不能賣給城裡人,難道城裡人能把地皮揹走,再說有幾個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除非郊區。在郊區的農民有多宅也不往外賣。總的一戶一宅,宅基地不讓賣買是磚家對宅基地的炒作和一種有目的的手段……


手換位思考


這兩年真是感覺農民受到了不公平對待,房價一個勁的上漲,國家美其名曰調控調控,到底還是擋不住炒房者炒房,房價一直還在上行;現在又要求農村一戶一宅,為什麼不要求城裡人一戶一套房子,這樣的話房價還會如此離譜嗎,一個四五線城市房價都要6K,沒有什麼工業,本地工資維持3.5K左右,這是要逼著農民上樓呀!


Hello巍


多大算一宅?5000平?2000平?1000平?…

幾代算一戶?四代同堂?三代同堂?二代同堂?

遠大於農宅的前庭後院算不算“宅”?。。

農民城市購置商品房算不算“宅“?。。

瑪尼,不切實際的狗屁磚家智囊門滴餿點子餿主意,的確賴人尋味。中國農民就坐等磚家智囊門上門清算。


g戈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則:鄉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越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則的標準。因而,村裡人一戶人家多出來的宅基地會被國度無償收回。

一戶一宅規定

即一個戶口簿上的一個家庭,只有擁有一處住宅,否則將會設定為非法,即使是因繼承等合法渠道取得,也嚴格限定房屋的改建、翻建。如今,也有一些農夫冤家進城務工,陪孩子上學,家裡的宅基地被閒置。在2018年,關於如許閒置補助的房屋,還有年老失修的老宅子,假如長時間沒有人寓居,不管你是一戶一口人,還是一戶6口人,國度都會收回宅基地的使用權,併發放給有需求的人。

土地權屬不同

我國土地是公有制,城市土地屬於國家所有,由縣級以上政府代為管理,而農村的土地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因此說,城市的產可以在所有人之間買賣,而農村的房產只能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之間轉讓。

房屋性質不同

上世紀80年代起,商品房在城市興起,之後便取代福利分房成為城市房屋的主流。既然是商品房,在一定條件下就可以自由購買。而農村房屋是農民用於居住的居所,不具備商品性質。

對於農村裡面的宅基地,一戶一宅制的政策,現在已經正式開始執行了,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呢?

遺留歷史的問題很難解決

比如說祖上的宅基地有好幾間,但是經過風吹雨打,時間過了好幾十年自然倒塌了。這種情況之下要收回這個基地,似乎又有點不太合理。

現實當中出現矛盾。

1、 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可能大家都遇到過。因為這個問題是比較矛盾的,所以我們覺得這個一戶一宅制的情況,有可能會引發新的衝突或者矛盾。

2、比如說現在已經開始實行一戶一宅制,那麼一個戶口裡面只能夠擁有一處宅基地,那麼有的同一個戶口是兩兄弟的。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成家立業,必須得分開戶口。這種情況之下呢,我們去吩咐的時候,他們又要求我們拿出另一個宅基地證。但是宅基地證申請的時候,只有一戶才能夠申請一個宅基地。

3、所以這個時候原本同在一戶的情況下,沒能夠拿到第二組的宅基地,所以就不能夠分戶,分戶的要求是必須有第二處宅基地。所以這個問題就搞得很多人進入這個死循環當中。

申請宅基地也越來越困難。

針對於現在申請宅基地,這個申請也是非常變得越來越困難了。甚至有的地方申請提交上去半年或者一年都沒有進的回應。

總的來說,所有的一戶多宅,都是以不影響村集體其他成員利益為前提的。




涼風有信Z


任何人都沒有資格簡單的把農戶一戶一宅,這是嚴重的踐踏農民自身權益的行為,各級政府必須認真負責的妥善解決農村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同時農民也要維護好自己的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