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網絡政權建設,亟待融入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偉人的視野具有跨越時空的穿透力。我思故我在,有網助有為。與17年前抗擊SARS相比,最具時代特徵,又伸手可觸、廣泛受益的變化,就是我們擁有了網絡空間,可以網聚智慧、網聚人氣、網聚力量。

秦安:網絡政權建設,亟待融入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抗疫期間,全國一盤棋、全民齊動員,除過戰鬥在一線最可愛的人們,人民群眾幾乎進入“宅居就是愛國”的統一狀態,生產生活、交流互動、衣食住行、喜怒哀樂全方位地融入前所未有的網絡空間。作為生產生活新空間、網民精神新家園,國家治理新領域,其重要性可以概括為“牽一網而促全局”。黨政軍企民、東西南北中,都越來越通過網絡空間實施執政為民的政府權力。網絡邊疆、網絡國防、網絡安全的概念已是人人皆知,網絡社區、網絡法庭、網絡政府正走入人們視野,尤其面對當前危急狀態,網絡空間新疆域的重要價值前所未有地凸顯。

但與此同時,網絡空間風乍起、於無聲處聽驚雷,無論是有關疫情虛假信息網絡傳播,還是利用疫情發起各類攻擊,網絡空間正成為全民“戰疫”的第二戰場,“雙刃劍”效應凸顯。網絡謠言四起,敏感信息橫飛,網絡攻擊潛行之中,既有不明真相的羊群效應,也有不良企圖的渾水摸魚,更有處心積慮的顛覆砸鍋。為此,在執政理念上,必須從槍桿子裡出政權走向兼顧大數據中穩政權。如何實現這一理念,就是加強網絡政權建設,從維護執政地位的高度,建立網絡空間統一戰線,將網絡治理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格局。

秦安:網絡政權建設,亟待融入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承接政權的概念,網絡政權是一個國家在網絡空間的統治體制,可以通過現實政權實施網絡管轄來實現,作為行政管理當局在網絡空間的延伸。網絡政權也可指一個網絡社會的制度,或者一個網絡社會的秩序。網絡政權也指掌握國家網絡主權的政治組織及其所掌握的網絡政治權力,以維護對網絡社會的統治和管理。此次疫情阻擊戰中,危急關頭,強調網絡政權建設,就是要維護網絡社會的秩序,防範生物病毒和網絡病毒擊穿時空,在網絡空間衍生一種“複合病毒”。這種“複合病毒”,既可以攻心奪志,也能夠毀癱社會,還常常汙濁生態。它可能是不良企圖者竊取核心生物特徵數據敏感信息,也可能是大數據浪潮中隱藏的毀癱攻擊,更可能是網絡虛假信息激發情緒大恐慌,激發信息域、認知域、社會域共振效應,乃至引發金融災難與社會動盪。這正是槍桿子裡出政權兼顧大數據中穩政權,網絡政權建設刻不容緩的原因所在。

清方苞《書後》:“外則政權不一,分操割裂,以亂公之成謀。”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以特務支持政權,等於把房子建築在沙灘上。”古人先賢的理念映射到網絡空間,就是任何一個國家,網絡空間被分操割裂,就不可能建立完整的網絡政權;同樣,在全球網絡空間“跑馬圈地”,將世界從普通網民到國家元首一網打盡的網絡霸權主義,也不可能建立超越傳統主權範圍的網絡政權。

網絡政權是一個全新的理念,緣起於“槍桿子出政權兼顧大數據中穩政權”的領悟,紮根於2014年國家啟動網絡空間“一把手”工程以來豐富生動的執政實踐,而此次疫情的爆發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點。可以預見,疫情過後,依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千載難逢機遇,匯聚成大數據的汪洋大海,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智慧社會建設將加速升級,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轉變執政理念,網絡政權為人民、網絡政權靠人民,人民在哪裡,我們的政權就要延伸到哪裡,我們的政府服務就要跟進到哪裡。如今,面對超過8億網民的全球最大上網人數大國,網民與公民重合率不斷提升,中國率先倡導網絡政權理念,加強網絡政權建設,對網絡空間的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潛在價值。尤其是中國提出的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也為全球各國網絡政權建設提出了共同可接受的倡議。

秦安:網絡政權建設,亟待融入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但同時,我們必須看到,世界唯一的網絡超級大國美國,正是利用網絡空間這個全新領域的規則空白,毫不顧忌地“跑馬圈地”。在“叢林法則”之下,網絡空間“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從此處過,留下買路錢”的強盜邏輯盛行,已延續到國際資本在全球的財富掠奪。芯片、操作系統以及數據庫為根基匯聚的大數據“江河湖泊”乃至“星辰大海”,讓網絡空間進入一個具有資本和技術優勢的“網閥”割據時期。在這個“春秋戰國”時代,數據失控是最具安全隱患的時代特徵。此次疫情阻擊戰中,無論是生物特徵數據的失控擔憂,還是國家級別網絡攻擊瞄準我醫療體系的明確路徑,都是圍繞網絡空間的這種核心資源。

因此,網絡政權作為國家政權的一個映射部分,以網絡社會為權利基礎,以網絡數據為核心資源,在網絡空間實施國家管轄權。在這個過程中,網絡政權與網絡社會互相影響,網民更加主動高效地監督國家權力,網絡社團、技術社區、利益集團則通過各種方式影響政府決策。這其中,網絡社會管理的複雜與專業化,加大了精英集團對政府決策的影響權重,網民則通過網絡傳媒形成網絡輿情對政府政策進行自由公開的討論,以此監督國家權力,並使政府政策契合民意。這個相互影響的過程,從疫情阻擊戰中風雷激盪的網絡輿情,以及黨和政府的一系列糾偏和換將行動中,我們可以初見端倪。

秦安:網絡政權建設,亟待融入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可以看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映射到網絡空間,就是以網絡自治優化國家之結構力,以網絡效率提升國家之組織力,以網絡能量凝聚國家之意志力,以網絡共治體現國家之影響力,提升打贏輿情阻擊戰的綜合實力。在這場戰役中,網絡空間是醫療戰線、經濟一線、海空前線的匯合點,牽一網而促全局的效果尤為突出,我們必須建設網絡政權,警惕“四面埋伏”的合圍效應。讓我們充滿必勝信心的是,重大災難面前,中國人民毫不退縮,奮力而為,成果初現。醫療戰線中西並用、捷報頻傳,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體現出中國速度、中國優勢、中國力量,疫情防控的一舉一動主要通過網絡空間傳播到人民之中,給我們希望和力量;經濟一線虛實相濟,線上辦公系統、大數據統籌平臺、智能機器人無人機都激發出巨大潛力,數字經濟面臨重大發展機遇,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智慧社會建設必將加速發展;海空前線威懾出巡,在大年初一監控驅逐入侵我南海的美艦之後,9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戰備巡航,明確進行針對性實戰課目演練。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不畏艱險,將疫情作為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的一次重大契機,正在網絡空間匯聚成為戰勝利疫情的磅礴之力。

秦安:網絡政權建設,亟待融入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恰此時,更需要加強網絡政權建設,作為網絡空間新時代維護執政地位的置頂選項,堅持槍桿子裡出政權兼顧大數據中穩政權的核心支撐,以有助於打贏當下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更有利於讓苦難輝煌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插上網絡的翅膀,讓網絡空間成為14億多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