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明電磁彈射能超美國多少年?

天鷹169844773


這裡的先糾正一下題主的錯誤,那就是馬偉明院士不是研究電磁彈射器的,他是研製全電系統的,做電磁彈射器這個項目的是一個叫魯軍勇院士帶領帶領的團隊,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魯軍勇院士也是馬偉明院士的學生。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電磁彈射器相當於我們家裡的用電器(電視、冰箱、洗衣機之內的),而馬偉明院士的全電系統呢就相當於城市的變電站,所以這兩東西其實是不沾邊的。但為啥說馬偉明院士的東西重要呢,因為只有城市修了變電站你家裡才能用電器啊,對於軍艦上來說也是這樣。

好的我們接下來說說馬偉明院士的這個東西到底是幹什麼的,再過去軍艦上的動力系統通常直接帶動主軸將動力輸出到螺旋槳,再這個通過齒輪組變速同時將動力輸出到發電機上發電以供艦上的用電器使用(比如雷達,艦上照明和生活用電,各種傳感器艦載計算機和武器系統),和我們汽車的發電模式其實差不多。但問題在於如今船上的用電量越來越大,不說未來的能量武器,就是現在的大功率雷達和高運算能力的艦載計算機,都是耗能龐大的耗電大戶如今的艦船富餘電能已經捉襟見肘了,如果這些系統還繼續發展的話,那船上發出來的電肯定就吃不消了。

於是就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那我們直接將主機接上發電機,將艦船輸出的所有能量直接變成電能然後綜合調控,平時作戰任務輕的時候,通過將主機發出的富餘電量用電容儲存起來,到了作戰時再使用出來。即使這些儲存的能量消耗殆盡,我們也能通過綜合電力調配系統將電量用在主需要用電的地方,比如現在需要雷達和計算機滿負荷工作,那就將航速降低或者把次要地方的用電器關掉,把電量都調集到雷達和計算機這邊來。如果現在需要跑路,那就把雷達和計算機這些東西的耗能降低一點,把電量全部調集到動力電機上。

但這種過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難了。將電量靈活的調配,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是,因為你首先就得開發出一套智能化極高的電量管理系統,其次之前說的儲能電容也得更加高效。而馬偉明院士解決的就是這一塊的問題,至於為何說能領先美國一代呢,主要原因是馬院士開發的這個系統啊採用的如今世界上難度最高的中壓直流系統,而西方國家普遍採用的是難度較低的中壓交流系統,美國的DDG1000驅逐艦、英國的45型驅逐艦、女王級航母都是。馬偉明院士團隊選則的中壓直流雖然難度較高,但可靠性卻比中壓交流高得多(因為可以減少整流變壓的模塊,即使進入用電器時也可以使用較小的變壓系統,子系統少可靠性當然搞一個臺階),除此之外中壓直流還有能量密度高的優勢能驅動耗電量更大的用電器(比如超大功率電磁炮、電磁彈射器、激光炮等)。實際上美國的下一代綜合電力系統也是中壓直流系統,這也是為啥馬院士說我們領先美國一代的原因。

所以說馬院士作出的貢獻並不只是給電池彈射器鋪了路,而是為我國研製下一代的全高能武器的戰艦(以電磁炮、電磁發射導彈、激光武器為主要打擊手段的戰艦)打開了大門。


開著皮卡打坦克


先看這張圖片,照片上的大咖就是“中國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主任、教授、將軍、院士同志。“要領先就領先美國,領先一代”,領先一代至少是5年,或者10年,最誇張領先30年也是一代。這個領先的技術就是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在另外一次採訪中馬偉明院士說出了這個代差的時間差——領先10年。

說到這裡有人不樂意了,吹牛請拿出證據。不好意思,證據我肯定是沒有的,也說不清。世界第一科技強國美國,研發電磁彈射系統20年,都沒搞明白的技術,我又有什麼資格給出證據。不過,我們可以從簡單入手,去領略馬偉明院士的厲害之處。

馬偉明院士研究的領域非常小,還非常親民。那就是“發電機”與“電動機”技術,這兩個技術其實又是一個技術,基本原理相同,過程相反。初中試驗課上,當物理老師用銅線圈、乾電池、磁鐵做出一個簡易電動機時,每個有想象力的孩子都會被神秘的看不見的“電世界”所吸引。馬偉明院士一定有與我們普通人有相同的經歷,不過20多年後,他憑藉他的高級“電動機”當選了院士。而我們可以繼續製作簡易電動機給娃娃們玩。

馬偉明院士研究的領域基礎理論非常簡單。不管是發電機還是電動機,無非是動能與電力之間的轉換,電力傳輸無非是交流與直流。馬院士就在簡單的原理上做文章,追求的就是如何把相對少量的電能快速地、高密度地轉化為機械動能,這樣就是實現常規動力航母電磁彈射了,也能實現電磁炮上軍艦了,還有什麼全電推進軍艦、泵推潛艇、全能艦等等。說到底,這是高大上的技術裝備,就是要解決好簡單的用電問題。

“用電問題”就涉及到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的一個核心技術了,官方這麼描述:第二代綜合電力系統採用中壓直流電制技術,降低了對原動機調速特性的要求,突破了系統頻率限制,大幅減小了設備體積和重量,提高了系統效率和供電連續性。至於別國,他們還在第一代的中壓交流和低壓交流兩種電制技術中徘徊。簡單看就是交流與直流的區別,但馬院士發揮“深挖井”的功力,領先了他們一代。

當然,馬偉明也不會完全放棄交流。第三代集成化綜合電力技術也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成果,研製出了多套繞組多相整流發電機,以及世界首臺能用1臺電機同時發出交直流兩種電的發電機系統和高速感應發電機系統。馬院士在“磁鐵轉線圈”的領域越走越遠,一手玩直流,一手玩交流,把所有對手都甩倒了身後。

在太平洋彼岸,“交流電制”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他們也搞過“中壓直流”,但是失敗了,轉而進行改進中壓交流和低壓交流技術,他們的電磁彈射系統也就是這個第一代技術了。看到我們成功了,轉而跟進,這就形成了代差。不過此時,馬院士帶領他的團隊已經在第三代集成化綜合電力技術上闊步前行。

綜合電力技術最大的應用之一就是“電磁彈射系統”。2003年,“電磁彈射系統”後於“蒸汽彈射系統”立項,由於沒幾個人相信我們能進行跨代超越,對於馬院士的提議,他們也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有當無的。“讓他玩,玩不成還有蒸汽的呢!”然而,短短的5年後的2008年,全尺寸“電磁彈射系統”地面試驗全部達到了設計指標之時,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一位老專家更是老淚縱橫。截止目前,我國的“電磁彈射系統”已經進行了上千次地面試驗,各項性能可靠,上艦已是水到渠成,分分鐘的事。

這個拉鐵繩子的速度,足夠彈射飛機了吧

不能太驕傲,必須辯證法看問題。畢竟人家第一代“電磁彈射系統”已經上艦,而且“蒸汽彈射系統”已經玩了幾十年,相關配套系統成熟,運行經驗豐富,至少有數年的經驗差距,這個還需要時間與實踐來彌補。

特別聲明:文中涉及內容均為來自公開資料,請放心閱讀。


紅龍軍團長


美國福特級航母,電磁彈射好像是彈射飛機1000次,就有一次事故,不成熟的技術,美國國會,特朗普都不想要的電磁彈射技術,解決彈射問題,跨度時間太長,都想重回蒸汽彈射。我們都在陸地上實驗,記住一句話,美國航母等的是電磁彈射技術,中國是電磁彈射等航母


就事論事評論


根據航空母艦彈射方式不同分為:滑躍起飛,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而其中電磁彈射在效率和艦載機選擇上更具有多樣化,這也決定電磁彈射也是我國航母的未來選項。但是,根據技術難度不同,電磁彈射也是科技含金量做大的,其難度和控制精度都遠超過前者。因此,電磁彈射研製難度最大,目前也只有美軍福特級航母的首艦福特號採用電磁彈射,而且也是事故和麻煩不斷。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嘲諷電磁彈射,宣佈後續艦不再採用電磁彈射。

而我國在電磁彈射理論上獲得土坯進展,也是掌握電磁彈射的國家,我國馬偉明院士在電磁炮、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潛艇無軸泵推以及航母的電磁彈射技術等領先世界,而且其技術理論也是全球領先。馬偉明也被稱作為中國電磁彈射之父。曾經馬偉明這樣說過:中國在第三代航母採用電磁彈射和電磁阻攔裝備,其成熟可靠度遠超過福特號航母。

根據央視報道:我國電磁彈射和電磁阻攔裝備正在進行陸地測試,簡直逆天!。馬偉明院士信心十足表示:中國電磁彈射裝置系統穩定可靠,完全可以上艦。好不誇張的說:中國在電磁彈射領先美國N年,確實存在誇張嫌疑。畢竟,美軍福特號航母已經採用電磁彈射,而我國依然在陸地測試,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目前,我國航母採用滑躍起飛,跟美軍蒸汽彈射存在不小差距。而我國003型航母據說直接跨越蒸汽彈射,邁入電磁彈射,這可能就是馬偉明院士的功勞和夢想成真。相比較蒸汽彈射,電磁彈射故障週期長達1300周,遠高於蒸汽彈射器平均週期是405周,而且佔用空間更少,控制更靈活,可以彈射無人機等。

因此,根據中國003型航母裝備成熟可靠的電磁彈射和先進電磁攔阻裝備,我國邁入全球頂級技術的國家,反超美國,這都離不開“國寶級”電磁彈射器發明人馬偉明的努力。


沐風談兵論道


根據媒體上報道的各類信息判斷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確實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而且也進行了大量的陸上彈射測試,不過目前尚沒有進行真正的上艦應用以及海洋條件下的彈射測試;而美國裝備電磁彈射系統的“福特號”航母已於2017年服役,雖然彈射系統的部分性能指標與設計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但畢竟已經具備了艦載機彈射起飛能力,初步形成戰鬥力!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個人認為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人沒有超越美國,更談不上領先多少年。


某項目介紹中展示的國產電磁彈射系統模型
我國艦艇電力系統及電磁武器裝備方面,馬偉明院士團隊居功至偉

電磁彈射技術作為蒸汽彈射系統的替代方案,具有彈射速率快、加速平穩、系統組成簡單、操作維護簡便等優點。但由於需要大量電力、高功率的直線加速電機以及先進的電力分配和控制系統等,對動力系統、發/儲電設備、製造工藝等要求很高,技術難度大,目前也只有美國和我國掌握了實用性電磁彈射技術。對於我國而言,由於沒有彈射系統的相關設計、製造和使用經驗,電磁彈射系統研發難度更高,可喜的是在我國著名電力系統專家馬偉明院士及其團隊的刻苦攻關下,已經完全攻克了電磁彈射所有核心技術,按照目前的情況推測,後續就等上艦測試這一關鍵環節,就看“傳說中”的大型常規動力電磁彈射003航母的建造進度了。
美國電磁彈射系統組成


美國電磁輻射系統進行F-18艦載機陸上彈射測試(遠處為F-18E/F艦載機)

美國的電磁彈射技術研發起步很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系統性的研發,1998年建造了小比例電磁彈射裝置,1999年諾斯羅普公司和通用公司正式獲得了航母電磁彈射器的研發合同,並在2005年前後基本上完成了相關技術研發,具備設備上艦應用的條件,在裝備“福特號”航母之前進行了大量的測試驗證,而全球首艘裝備電磁彈射系統的“福特號”航母也於2017年正式服役,電磁彈射系統進入實用化階段。這一方面,美國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


美國航母蒸汽彈射器(左)與電磁彈射器(右)結構對比

F-18艦載機從“福特號”航母上利用電磁彈射系統彈射起飛

據推測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的正式研發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起步比較晚,而且由於軍工裝備技術能力相對落後,為了儘量降低彈射器系統的技術風險,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同時研發、互為備份。經過艱苦攻關,目前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技術都已取得突破,而且在電磁彈射系統方面,馬偉明院士團隊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在技術和適用性上要優於美國的交流系統,這方面連對方也承認我們的領先位置。因此,從局部來說,馬偉明院士團隊研發的電磁彈射系統處於領先地位,但整體上還不能說處於領先。


國產20MWe級船用汽輪發電機組
網絡上曝出的某地兩種型號彈射系統的陸上測試裝置
尹卓將軍曾在電視節目中透露我國電磁彈射系統已進行成百上千次測試

任何先進技術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證明其價值,美國“福特號”航母上的電磁彈射系統經前期的應用測試發現彈射400次就需要大修,與原設計超過4000次的大型間隔差距巨大,這也是影響“福特號”航母戰鬥力形成的關鍵問題之一。我們的電磁彈射系統在尚未進行艦上測試、應用檢驗的情況下,個人認為是沒有底氣說領先美國多少年的。“虛心使人進步”,即便真的領先,多看看別人的長處也沒有任何壞處,武器裝備實用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必要過分強調領先幅度如何。

據稱正在建造中的國產大型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母效果圖


威吶解析


僅僅電磁彈射來說,還超不過美國,畢竟美國的電磁彈射器已經在福特級航空母艦上服役了,而我國的還沒有露面。也可以這樣說,我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還未服役,即便電磁彈射器研發出來了也無法裝備。所以說,不要拿一個還未服役的裝備和已經服役的裝備來比較,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在全電推進上,許多人都以為邁入實用化的是英國和美國,美國的DDG1000驅逐艦,英國的45型驅逐艦和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都使用了全電推進技術。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的全電推進技術都是從法國科孚德機電公司進口的。2011年6月,科孚德公司就為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提供了兩臺36MW發電機組。此後,還將提供4臺20MW感應電動機。科孚德公司還與美英法等國海軍提供綜合電力系統。該合同包括了4臺電力發電機、高壓配電板、變速驅動器、諧波濾波器和電力調度及管理系統。由此可知,在全電推進技術上,法國還是很厲害的。



而我國作為後來居上者,在全電推進技術上也是可圈可點的。目前來說,DDG1000和45型驅逐艦上使用的中壓交流綜合推進系統,而我國的則是中壓直流綜合推進系統,比美英現役的高了一代。


有了全電推進技術,電磁彈射器才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美國的電磁彈射技術發展的最早,技術也最成熟,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美國早在1945年就建造了一個電磁彈射器,雖說沒什麼用處。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於2008年取得突破,而美國是在2011年左右就航母上進行了彈射飛機的實驗,距實用化越來越近。可見電磁彈射技術上,還是美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截止到2017年,美國福特級航空母艦所安裝的電磁彈射器達到了每450次,才出現一次的彈射失敗。而設計的是到2030年達到每4166次,才出現一次失敗。其實,可以這樣說,我國的電磁彈射器在技術上不遜於美國,但離實用化還有段距離。(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說話要實事求是,說老實話,辦踏實事,務真求實,從來是我國一慣的作風。在沒有完成上艦實驗以前,我們的電磁彈射器,還只是工程實驗樣機,而美國已裝在它的“福特”號上入役。美國的電磁彈射器,所表現的技術狀態不好,不能達到上艦要求,急匆匆裝艦,出現點問題在所不免,要真正投入運用,我國專家推測分析,至少要在15年以後。因為使用了不成熟的技術,現在變得非常後悔,甚至外媒傳出消息說,很想把它拆了,換上成熟的蒸汽彈射器。呵呵,美國這次栽一大跟頭,栽得不輕。電彈技術是不錯,比較先進,但距離成熟運用需要時間。魂舞大漠猜測,“福特”號不會拆掉電彈的,它會帶病上崗,在使用中展開技術攻關,直至完成技術突破為止。

美國走得急。那一年,我們聽說,要把電磁彈射器提供給印度下一艘國產航母使用,當時還是非常高大尚的玩意。都知道電磁彈射,做為前緣技術,對艦載機破壞作用小,彈射效率高,節省艦體空間,一時討論熱烈,還是美國科技先進呀,與蒸汽彈射器拉開了相當大的技術差距。這麼先進的設備,第一個想到的不是他的盟友們,而是要給一個非盟友使用,不少人眼裡出火,嘖嘖,印美關係走得如此之近,讓人不禁心生羨慕。誰知搞到現在,居然技術還沒有完成突破,送人的話,又從何說起呢?做為世上最強的科技大國,美國技術總是最先進的,沒有問題,只是電彈這一步走得急了點。

國士的團隊。馬偉明院士,知道電磁的技術未來,著力率領他的團隊,多年潛心技術攻關,走過了一條非常艱辛的路,成就了中壓直流技術成就。成就甚大,僅從工程樣機實驗,所表現的成熟程度來說,要領先美國整整一代。有人從衛星上盯得緊,拍下了照片,如圖,一個蒸彈一電彈,兩個放在一起同時實驗,真是左右開弓呀。有專家披露說,通過殲-15,都完成了上千次的試驗,試驗是成功的。嘿嘿,這次我們先。科學的東西就是這樣,成功就是成功,失敗就是失敗,如此而已。


魂舞大漠


首先聲明一下,提問中有一個錯別字,應該是“電磁彈射”而非“電子彈射”,再次甩鍋!作為回答者,儘量在回答中不出現錯別字!

馬偉明院士作為我國多種武器創新技術的帶頭人,他所帶領的團隊在電磁炮、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潛艇無軸泵推以及航母的電磁彈射技術方面都頗有建樹,所以,馬偉明也深受國內軍事愛好者的喜愛,被封為“國寶級”的人物!

對於馬偉明團隊做出的貢獻,我們確實應該給予肯定!但也有不少報道稱馬偉明的電磁彈射技術領先美國多少多年年,這確實太過誇張了,如果說在電磁彈射的理論概念上超過美國還有些可能,但在實踐上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畢竟採用電磁彈射的福特號航母已經服役,我們的還未上艦!

其實,截至目前我們的航母兩艘航母都是採用滑躍起飛,按照國外的發展步奏來看我們下一步應該發展的是蒸汽彈射,但我國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兩種方式同時研製的,後來馬偉明團隊研發出來的電磁彈射技術更加成熟而且效率更好一些!

電磁彈射是採用電磁作用產生的電磁推力加速物體,而電磁驅動力的大小和電流的大小稱正比,所以要想將幾十噸的艦載機2秒內加速到起飛速度需要在短時間內釋放很大電力!

而馬偉明的電磁彈射是採用蓄電池和超級電容器儲能方案,而根據馬偉明公開發表的論文,在2015年之前突破“蓄電池儲能關鍵技術”;然後在2016年10月之前又突破了“高能量密度儲能技術、大容量功率變化技術、大功率直線電機技術”等電磁彈射技術的關鍵難點!

此外,軍事專家尹卓也曾不止一次表示,殲-15已經進行了數千次電磁彈射試驗,我們的電磁彈射技術已經不存在重大問題,比福特號的都要成熟等等!

總之,我們的電磁彈射技術上航母已經萬事俱備,就等003航母了!


天下布武


網絡上還能找到海軍少將馬偉明院士關於電磁彈射超過美國的圖片,可謂吊足了國內軍迷的胃口,最起碼領先美國此項技術10年,似乎已經成了網絡上約定成俗的最大公約數。

這幾年,軍工在海軍裝備發展領域真的駛上了快車道,005型萬噸大驅是軍工小步快跑,在模仿、借鑑、消化、吸收基礎上,率先研發成功具備雙波段雷達系統的全球最新銳的驅逐艦,至少在驅逐艦領域實現了對西方水面艦艇的彎道超車。

現在,002型首艘國產航母已經完成服役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將於近期正式成軍,海軍雙航母編隊即將呼之欲出,將極大地鼓舞民眾的愛國心和提振民族自豪感。

現在,網絡上已將馬偉明院士譽為“中國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少將曾明確表示,中國在艦艇尖端電磁裝備研究方面的實力“肯定超過美國”,院士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是絕對不會說這番話的。

因為中國人的性格歷來都比較低調,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內心一定非常有底氣,所以也就用不著懷疑馬偉明院士的觀點了,畢竟是中國在電磁技術領域的佼佼者,背後有非常強大的科研團隊。


除了電磁彈射技術以外,中國在電磁炮領域的研發進程從目前072Ⅲ型坦克登陸艦936艦載著艦艏那門龐大的電磁炮再次出海驗證電磁炮技術,相信用不了多久,可能第二批055型萬噸大驅,也即從第5艘此型艦開始,就非常有可能上大口徑的電磁炮。

網絡上有過馬偉明院士的談訪錄,馬院士曾親口說:“美國目前是中壓交流,還處於第一代水平,差我們一代。(他們目前)才開始做預研中壓直流,要趕上我們是十幾年以後的事情。(一項技術)領先不領先,先進不先進不是自己說的,需要世界同行評價,標準是客觀存在的。”


估計就是網絡上關於電磁彈射技術中國領先美國10的出處之所在,成了網絡上論電磁彈射技術時中國領先美國10年的最大公約數,不是軍迷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親自出之馬偉明院士之口。

當然,國內軍迷要見證中國電磁彈射技術包括電磁炮技術上艦,估計還得再耐心等上幾年,003型航母非常有可能上電磁彈射技術,中國在陸地上同時開建了兩條彈射跑道,一條是傳統的蒸汽彈射跑道,另外一條就是前衛的電磁彈射跑道。

中國軍工決心跨越蒸汽彈射技術,直接進入前衛的電磁彈射,而目前全球僅美海軍在其最先進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上裝備了電磁彈射艦載機起飛跑道。

央視科技頻道曾經首次曝光了中國電磁彈射和電磁阻攔技術的真實進展,讓國內軍迷興奮不已,已經在路上的電磁彈射系統,完成了艦載機彈射起飛和電磁阻攔降落,解說員說系統成熟度高,穩定可靠,完全可以上艦。

馬偉明院士在接受採訪時,顯得信心十足,軍工已決定在003型航母上裝備成熟可靠的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裝備,用不了多久,海軍就將擁有電磁彈射技術的航母,再次強調在電磁彈射技術領域中國最起碼領先美國10年。


國平軍史


馬偉明院士及其團隊對於中國電磁彈射器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他的主持下,航母電磁彈射器、電磁炮、艦艇用綜合電力系統以及無泵軸推進系統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技術進步。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其中的進步和差距,目前美國的福特級已經安裝了電磁彈射器,儘管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畢竟人家已經開始使用,而我們至少要等到003型航母上才有可能看到自己的電磁彈射,在這方面我們還是有差距的。



(馬偉明院士及其團隊)



(電磁彈射器)



(美國福特號航母)

當然,馬偉明院士及其團隊研究的電磁彈射器,從理論上來說的確比美國的交流電磁彈射技術要先進。電磁彈射就是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電磁作用產生的電磁力,將物體彈出去,以此達到給物體加速的目的。電磁彈射比起蒸汽彈射,具有彈射效率高、甲板準備時間短的優點,而且採用電磁彈射後甲板部局可以進一步優化和縮短,進而可以節省航母的空間。



(電磁彈射器示意圖)

但是這也有著很高的技術難度,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電磁彈射的推動力與電流的大小是正比關係,要想使艦載機在短時間內加速到起飛速度,需要很大的電力支持。美國用的是核動力航母,核動力可以提供充分的電力,但是常規航母是燒油的,航母上油料裝載有限,這就使得電力供給比較困難。第二、電能的儲存和釋放。要想儲存很大的電能,就需要很大的電容才行,但由於航母上的空間有限,這就要求儲能電容的體積要小,電能儲存量要大,這就有點“既想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的意味。第三、直線電機是電磁彈射的重要裝置,它是將轉子在電場內做線性運動,將電能轉化為動能。通俗點說,就是直線電機的轉子帶動艦載機運動,通過電能的大小變化,改變推動力的大小,達到控制彈射力度的目的。第四、電磁屏蔽技術的限制。電磁彈射的電磁場不能與軍艦上的電子設備產生干擾,互相影響工作。

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馬偉明團隊採用的是中壓直流技術,直流電的調速範圍寬,調速時不需要變壓,只需要變流就可以。而美國採用的是交流電調速技術,在調速時需要同時變壓變頻,這樣在大功率運行時電壓和頻率的變化變得很複雜。交流電調速技術雖然可以讓飛機彈射速度變得更快,效率變得更高,但也會產生彈射速度不均勻的問題,這會對飛行員的身體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從馬偉明發表的相關論文來看,目前中國已經解決了蓄電池儲能、高能量密度儲能、大功率變化以及大功率直線電機等相關技術難題,所以馬偉明團隊的技術要比美國的相關技術更具優勢。



(中壓直流電力系統研製成功)



(就技術來看,國產電磁彈射器確實要比美國的交流技術先進一些)

央視及相關軍事專家的採訪中披露,電磁彈射已將完成了上千次實驗,這說明我國目前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但是實現電磁彈射技術上艦還需要一定的時日。相信等到003型航母服役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一睹電磁彈射的風采。



(期待裝備電磁彈射器的003型航母早日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