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蝗蟲那麼厲害,會不會跑到中國來毀壞農田?能不能過來?

對方是你的通訊錄友好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註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首先是澳洲大火,接著我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面又有幾十萬的蝙蝠侵襲澳洲,最近這些天又有消息說蝗蟲在國外有些地方成了災害,這些蝗蟲從非洲一路肆虐到亞洲,現目前就在我們的近鄰印度和巴基斯坦猖狂,因此有許多朋友擔心這些蝗蟲,會跑來我國,從而給我國帶來災害,但根據農業農村部以及相關專家的解讀,此次國外的蝗災進入國的概率非常小,主要原因如下。



1、生存環境的影響

此次國外爆發的蝗災與歷史上在我國爆發的蝗災從種類上來說是不同的,這次在國外肆虐的蝗蟲叫做沙漠蝗,而歷史上曾在我國多次進行肆虐的蝗蟲叫做飛蝗,它們雖然都是蝗蟲,但對生存環境要求是不同的,沙漠蝗生活在氣溫在40℃的地區,並且相對溼度要達到60%—70%,然而目前我國正處在冬季,最近這幾天許多地方因為寒潮的影響還降溫了,北方大多數地區的氣溫甚至還處在0℃以下,生存環境決定沙漠蝗不可能到達我國。


2、地形條件的限制

想從印度和巴基斯坦飛到我國內陸就經過喜馬拉雅山和崑崙山脈,這些山脈的海拔高度基本上都在4000米以上,就算是鳥類都很少有能翻越過來的,更何況是蝗蟲了,據瞭解沙漠蝗最高飛行高度只有不到2000米,剩下2000多米的高度,將會是沙漠蝗不可逾越的天塹,況且此時,我國的新疆、青海、西藏等靠近印度與巴基斯坦地方還處於冰天雪地之中,因此沙漠蝗是不可能過來的,在我國也從來都沒有過沙漠蝗危害的先例。


當然了,與南亞地區相毗鄰的我國雲南以及西藏南部某些地方的氣候條件與沙漠蝗的生存環境還是十分相近的,也不排除沙漠蝗會經過這些地方進入我國的可能,因此,對於此次國外的蝗災,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好預防的準備,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搬磚的農村娃


蝗蟲,就是我們所說的蚱蜢,它不僅是一種害蟲,同時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


4000億蝗蟲

很多人不知道4000億蝗蟲是什麼概念,可以這麼說,蝗蟲所到之處“遮天蔽日”,就跟2008年的“日全食”一樣,白天在一瞬間變為黑夜,所到之處只能用慘烈來形容,輕則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重則造成農作物顆粒無收。

蝗災要想“登陸”我國,那是不可能的

蝗災“登陸”我國的可能性不大,我國與印度、巴基斯坦有個明顯的分界線,那就是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最高海拔有8000米,全長4200公里,蝗蟲要想跨過喜馬拉雅山,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也不用太擔心。



而且此次辦法的蝗災,蝗蟲學名為“沙漠蝗”,我國的生態不適合這種蝗蟲生存,就算沙漠蝗飛過了喜馬拉雅山,在我國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每一種動物都具有很強的環境依賴性,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動物。


小時候經常可以在田野中看到蝗蟲,在我們這邊蝗蟲也被我們稱為“油蚱蜢”,隨著農藥的傳播,蝗蟲越來越少,現在只能依稀看見一兩隻,餐桌上出現的蝗蟲大多數都是人工養殖的,可以說,中國已經征服了“蝗蟲”。

蝗蟲的危害蝗蟲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道美味,而對於農民來說,卻是一種人人討厭的害蟲,它們靠著啃食農作物為生,不管是什麼農作物,都逃不過蝗蟲的嘴,蝗蟲所到之處莊稼一片狼藉,索馬里、巴基斯坦等國因為蝗災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就巴基斯坦而言,由於受到蝗災的影響,就小麥產量而言,就已經損失了10億美元。

蝗蟲要想真正踏入我國是不可能的,首先因為有喜馬拉雅山的預防,其次就是地理差異的原因,就算蝗蟲可以越過喜馬拉雅山,但是他們絕對越不過生態環境這道坎。


達人陳可可


近期國外所發生的蝗蟲災害確實非常嚴重,此次蝗災的發生來源於東非,是屬於非洲沙漠蝗蟲種類,此類蝗蟲體型較大,身體長度可達六七公分,體重兩克左右,食量也相當大,每天可食入與自身體重相等的食物。



非洲沙漠蝗蟲,雖然生命週期短則兩三個月,最長也就有半年的時間,但一隻母性的蝗蟲在其生命週期內,可產卵三到五次,基本上每20多天就會產卵一次,每次能產卵300顆左右,可見其繁殖能力超強,並且其飛行能力也不弱,每隻非洲沙漠蝗蟲一天最遠可飛行300裡左右。非洲沙漠蝗蟲的這些特點,確實也給其他國家在滅蝗防控上增加了難度。

蝗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當其聚集在一起密度加大時,它們之間產生的信息,會激發相互的感覺性,從而形成條件反射,導致蝗蟲活動量猛增,攻擊性加大,並且其群體會朝著某一個方向飛行或跳躍遷移,在其行進的過程當中,所到之處,會把所有的農作物等綠植葉子吃乾淨,然後會接著往前推移,繼續對其它綠植進行危害。



由於東非國家對蝗蟲防控的不利,導致其成蝗災,並不斷向周邊擴展,現已經達到了印度與巴基斯坦境內,對其農業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就是說目前非洲沙漠蝗蟲災害已經到達了中國的鄰國,距離中國也是相當的近了。但是要說會不會跑到中國來毀壞農田,這樣的概率還是非常小的。

眾所周知,印度與中國相隔一座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高海拔的惡劣環境,是對蝗蟲最有作用力的阻擋。喜馬拉雅山上屬於高寒缺氧地帶,即便是蝗蟲很是頑強,但是這道防線它也是難以逾越的,更何況蝗蟲也有對溫度的感應,當觸及到低溫的環境,它們也就不會再往前進發了。

也有人擔心非洲沙漠蝗蟲會從我國的雲南邊境進入,其實這種擔心也是完全沒有太大必要的,這中間不僅有別的國家相隔,別的國家也不可能坐視不管,會讓蝗蟲群體從其國內穿越。其次,還有熱帶雨林這樣相對複雜的環境區域,這樣具備了多道的防線作為,即便是非洲沙漠蝗蟲有很強的飛行力,也是難以穿越過來到達中國境內的。

另外蝗蟲的種類繁多,全球有超過1萬種不同種類的蝗蟲,各種蝗蟲都有其不同的環境適應性,像這種非洲沙漠蝗蟲,在我國境內還並沒有出現過,也就說明我國的氣候條件,並不利於其生存棲息,因此,就很有可能當非洲沙漠蝗蟲到達某一個環境接界處,就不再往前推進了。

再者說了,我國對於蝗蟲防治的力度向來都是很大的,還有著非常成熟的防蝗蟲技術,無論是在生態改造防控上,還是化學防治中,以及生物防治等措施,也能夠有效地對蝗蟲進行快速滅殺,與阻止其進入到我國境內。

當然,雖然說根據現有的條件推測結論,非洲沙漠蝗蟲並不大可能會跑到中國境內,對我國農林、牧業造成危害,但也不能夠為此掉以輕心。

在我們大家都能夠想得到的情況下,當我國周邊國家蝗災爆發後,相信國內相關部門,肯定早已經加大了對蝗蟲的監控監測力度,一旦有非洲沙漠蝗蟲批量越境的跡象,肯定會被立即進行滅殺的,所以說,對於非洲沙漠蝗蟲能否進入我國,還是大可放心的。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農大知事


國外蝗蟲那麼厲害,會不會跑到中國來毀壞農田?能不能過來?剛進入庚子年,今年的國際時局非常糟糕,比如澳大利亞的山火,中國的新冠病毒,非洲、巴基斯坦的蝗災,歐洲的暴風雨,都集中在今年了,讓世界疲於應對。

現在有許多人擔心,國內防疫戰鬥正進入關鍵時期,我們的鄰居巴基斯坦在和蝗蟲的鬥爭失利後,滿天飛舞的蝗蟲,會不會飛越國界,對於我國的農作物造成致命威脅。

從我目前所瞭解的情況來看目前還不會,主要原因如下:

一、環境不適應,現在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災的蝗蟲是沙漠飛蝗,何我國本土的蝗蟲有區別,我國的氣候環境不適合其生長髮育。

二、有二道天然防護牆,一個是喜馬拉山脈,超高的山峰,寒冷的氣候,熱帶的蝗蟲上去,就是送人頭的。與新疆交界的紅其拉甫地區,海拔高,氧氣含量低,根本不適合蝗蟲生存。

三、若是蝗蟲在印度向南,經緬甸入侵我國的話,我估計雲南人會高興的笑納這道美食,只要疫情解除,到處會有人跑去捉蝗蟲,做蝗蟲大餐。另外,雲南的氣候條件也不適合非洲蝗蟲生長和繁殖。

總之,我國不僅在治理蝗蟲災害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而且在吃蝗蟲方面也不含糊,曾經有報道某地鬧蝗災,結果許多商販就跑去當地收蝗蟲。許多農民不要莊稼了,專抓蝗蟲賣,賣蝗蟲的利潤,遠遠高於莊稼利潤,最後抓蝗蟲的人比蝗蟲還多。


壞男人說小龍蝦


國外蝗蟲那麼厲害,會不會跑到中國來毀壞農田?能不能過來?

最近幾天,外國的蝗蟲信息刷屏了,這也正常,都是農民,農民關心的肯定莊稼的收成問題,蝗蟲是一種破壞莊稼很厲害的害蟲。這些天,廣大的非洲中部到北部受到了嚴重的蝗蟲災害,我們南亞的巴基斯坦、印度同樣沒有幸免,並且有向外蔓延的趨勢,所以我們的農民就開始緊張了。

首先緊張蝗蟲是好事,就怕掉以輕心的想法。現在也不要太焦慮,蝗蟲只要撲滅在萌芽狀態,就不會發生大的蝗災。我來分析一下:

蝗蟲是喜溫暖怕冷的昆蟲,所以熱帶、亞熱帶是蝗蟲比較合適生存的地方。這次的非洲蝗災也說明了,非洲緯度底,天氣炎熱,氣候乾燥,有很大沙漠,屬於大陸性沙漠氣候,正是蝗蟲生長繁育的最佳場所。再加上非洲農業基礎薄弱,化學除蟲技術落後,這才繁殖蝗蟲缺乏控制手段,蝗蟲不爆發才怪。

我國廣大西部是高山寒冷,北部氣溫低,東部是海洋,這三個方向蝗蟲不大可能進來。蝗蟲想突破防線進入我國只有走南方陸路進來而我國的雲南省室蝗蟲進來的畢竟之路,所以,我們只要守好我們的南方的國境線,蝗蟲進來的機會不大的。

當然,我們在關注國外蝗災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我們國內的本土蝗蟲情況。現在正是大地開始春化的時候,蝗蟲在土壤中的蟲卵也準備甦醒了。

俗話說“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也就是說,越冬蟲馬上要甦醒了,我們一定要加強日常巡田工作,發現蝗蟲的跡象要立馬採取措施,避免發生蝗災破壞農田。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正當我們國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擾的同時,來自於非洲的蝗蟲災害飛過紅海進入到歐洲和亞洲。與我國相鄰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受災嚴重。

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

這次蝗災已經發展到離我國只有一步之遙,蝗災過境的擔憂,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蝗蟲的災害

蝗蟲,俗稱草蜢、螞蚱,品種有我國就有900多種,是一種繁殖能力特強的昆蟲,它的危害主要體現在集中遷飛,過往之處可謂是見綠不繞,危害最大的是糧食作物。給當地糧食絕收及人們生活造成威脅。

蝗蟲它有很強的繁殖力。尤其是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缺墒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一代成蟲當年即可產卵,年產卵二次,也就是說一隻蝗蟲當年產的卵,發育成成蟲之後仍然可以繁殖1~3代,如果的卵全部成活的話,即便按最低的兩代和最低產卵數量來看,也就是1×200×200=4萬,如果是三代的話就是800萬了,4代就是16億了,這就是容易成災的原因,是不是很恐佈?

這次蝗災不會影響到我國

大家可能和我一樣,某些“標題黨”以“4000億飛蝗已達中國邊境”為題進行報導,給國人造成恐慌。

其實大家不必擔心,雖說這次蝗災給印度及巴基斯坦造成了巨大損失、雖然已經殃及鄰國,但一定不會對我國造成傷害。理由是:

第一,我國科技發達,尤其在治蝗、防蝗方面有著成熟的經驗。一直以來都是將蝗蟲的治理控制在掌控範圍之內。

第二,這次的外部蝗災品種屬非洲沙漠飛蝗,在我國曆史上還沒有出現。其在我國的生存條件還不具備,所以不會對我國造成危害。

第三,印度的蝗災被喜馬拉雅山的天然屏障直接隔離,寒冷的氣候條件自然將其滅殺,確保西藏防線。

巴基斯坦與新疆的紅其拉甫交界,紅其拉甫處於帕米爾高原上,環境惡劣,氧氣含量低,被稱為“死亡之谷”。相傳曾有個萬人商隊在此因遇暴風雪而全部死亡,這裡也將成為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天然蝗災防線。

如果擔心印度蝗災向東發展,以我國雲南為切入口,那中間必竟還隔有緬甸。再者雲南的氣候更加不具備非洲飛蝗的生存條件,所以相對是安全的。

這此蝗蟲災害的面積之大、危害之大屬歷史罕見,雖然原則上不會對我國造成傷害,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而是要防患於未然。

做為農民不要恐慌,積極開展農業生產,抓住春耕春播的有利時機,保證糧食增產豐收,為糧食安全作貢獻。

我是鹿塬農事,一位老農民創作者,希望得到您的關注,謝謝!


鹿塬農事


國外蝗蟲那麼厲害,會不會跑到中國來毀壞農田?能不能過來?

這兩天,指尖除了關注新冠肺炎之外,還時刻關注國內禽流感和國外的蝗蟲災害。根據新聞報道內容,非洲蝗災已經跨越多個地區,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也在近日發佈蝗災預警,提醒各國要做好蝗災警示。這次蝗災影響力非常之大,目前已經抵達歐洲和亞洲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境。收到蝗災的影響,很多國家都出現了嚴重的糧食危機,而根據蝗蟲目前的位置來看,已經距離中國比較近了。那麼作為農民,最擔心的問題是蝗蟲會不會過來中國?



蝗災不僅數量巨大而且破壞力驚人,密密麻麻,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為了消滅大量蝗蟲,多地已經出動飛機滅蟲,但即便如此依然難以完全消除。根據聯合國糧食部門的警示,如果不能很好控制蝗蟲繁殖,等到了旱季可能擴充為現在的500倍,那個時候危害力真的不是一星半點。

蝗蟲的影響力,最強大的地方,一是在於強大的食物消耗能力,基本上所有的植物都不能倖免,糧食作物自然破壞嚴重。二是蝗蟲繁殖能力很強,一個蝗蟲可以產80~120顆蟲卵,而只需要20天時間就可以全部成年。想想看,這幾乎是呈現指數倍的增長啊。回想起以前發生的蝗災,其影響力都相當大。

目前,根據蝗蟲的遷移軌跡來看,已經非常接近中國邊境,確實要擔心是否會進來。但是,根據專家的推測,蝗蟲進來並且產生影響的可能性較大。一是蝗蟲的生長和繁殖需要合適的環境,而中國並不是最佳的環境。二是目前蝗蟲還處於國外,想要飛到國內來,需要翻越喜馬拉雅山,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也不可掉以輕心,畢竟以前中國也是發生過蝗災。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近期沙漠蝗蟲成了多國的煩心事,給當地的農作物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像咱們的巴鐵兄弟,目前正遭受沙漠蝗蟲的困擾,糧食產量可能減產30—50%,此次爆發的蝗災已經超過了當地1993年的水平,而且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此次沙漠蝗蟲之所以能給多國帶來較大的損失,主要是因為基數比較大,超過了4000億隻,而且其繁殖能力非常強,在40℃的環境下,30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繁殖一代,每繁殖一代,沙漠蝗蟲的種群數量就會增加20倍。按照專家的預測,如果現在不能採取有效措施,那麼在今年6月份左右,沙漠蝗蟲的種群數量會擴大500多倍,屆時帶來的危害更大。當前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有著大量蝗蟲存在,是否會到我國破壞農田?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天然屏障有利於阻擊沙漠蝗蟲進入我國

當前沙漠蝗蟲離我國比較近的地方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如果當地的蝗蟲短期無法有效控制,依然繼續大量繁殖,那麼對我國的潛在威脅的確存在。不過從沙漠蝗蟲的習性來看,比較適合在炎熱、乾燥的地方,短時間想要飛過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難度很大,畢竟這些地方海拔較高,而且氣溫偏低。這一天然優勢,可以將大部分沙漠蝗蟲阻擋在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外,除非出現變異,進化成適應性更強的蝗蟲。目前業內人士認為以往我國雖然有蝗蟲引起的災害,但並沒有出現過沙漠蝗蟲,其主要因素還是有天然屏障作為保護,使得沙漠蝗蟲沒有那麼容易入侵。

二、我國蝗蟲防治水平較高,蝗蟲大規模出現的概率較低

曾經我國是世界上受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在兩宋時期基本上每3.5年一次蝗災,明清時期2—3年出現一次,元代更是不到2年就出現一次蝗災,在那個農作物並不豐富的年代,大量出現蝗蟲,其帶來的影響更是很明顯。不過在我國的近代史上,因蝗蟲出現大規模農作物損失的現象不復存在了,這主要是因為科研人員給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得蝗蟲的繁殖發育沒有成倍增長,反而是蝗區範圍不斷減少。在2000年時,我國新疆地區出現過大量的蝗蟲,用粉紅椋鳥、鴨子等天敵的防治措施,取得了積極的作用,當年至少100萬畝草原上的蝗蟲被鴨子消滅。當前在我國玉米、水稻、小麥等主產區,對防治蝗蟲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綜合來看我國蝗蟲大規模出現的概率較低。



三、局部地區依然有蝗蟲入侵的可能性,不可掉以輕心

雖然說從多個角度來看,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的沙漠蝗蟲,大規模遷移至我國的概率較低,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雲南、西藏等地依然要加強防範,一旦邊境外圍地區大量出現沙漠蝗蟲,那也是有少量沙漠蝗蟲入侵我國的可能性。後期是否會大量出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周邊地區能否將沙漠蝗蟲種群數量控制住,只要種群數量不再成倍增長,那麼進入我國的概率就比較低,當然如果沙漠蝗蟲種群數量擴大400—500倍,鄰國也大量出現,那麼我國想要“獨善其身”也是不太可能的。雖然大範圍出現的概率不大,但也不排除靠近邊境的地方小範圍出現,因此部分地區還是要提前做好防範措施。

四、環境變化引起蝗蟲活動異常,此次的警示更值得重視

沙漠蝗蟲這次波及範圍廣,給多個造成的農作物損失較大,並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這種異常的表現也是值得人們反省的。按照正常的生物鏈來說,大量出現沙漠蝗蟲是不正常的,說明中間的天敵數量出現了不匹配,當地沒有適量的天敵來控制種群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周圍環境在發生變化,沒有達到生物鏈中各物種的相對平衡。從某一方面來說,沙漠蝗蟲吃玉米、高粱、大豆等農作物,也是其自身繁殖需求,只不過是當地食物鏈遭到破壞,導致蝗災的出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需要付出實際行動,如果人們單方面破壞生物鏈中某一環節,那麼蝗災的出現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當然,只要人們能夠意識到食物鏈的重要性,並遵循自然選擇的規律,那麼沙漠蝗蟲再次大規模出現的概率就比較低。



總之,沙漠蝗蟲在我國大量出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當然局部地區出現的概率還是有的,特別是靠近邊境地區的省份,提前做好準備,防範於未然還是很有必要的,那樣等蝗蟲真正到來時就不會顯得慌張。不管如何,我國都應重視農作物的生物防治措施,改善自然環境,讓食物鏈中的天敵來控制種群的數量,這樣出現蝗災的概率就比較低。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國外蝗蟲厲害,是否會毀壞我國農田”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從去年12月底開始,非洲東部就發生了蝗蟲災害,在全世界人民都在共同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東非蝗災越來越嚴重了,這是近70年來非洲最嚴重的一次蝗蟲災害,到6月份可能要增加500倍。蝗災的蔓延速度特別快,目前已經進入到印度,有很多人在擔心,蝗蟲會不會飛到中國來毀壞農田。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2020年真的是多災又多難。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肯定是覺得肺炎疫情更為嚴重,因為感染上之後,如果治療不及時,那麼就有可能死亡。而蝗蟲災害看似只是農田裡的害蟲,其實也非常可怕,它們的繁殖和成長速度特別快,而且一旦成災之後,一天就能飛行100多公里,所到之處,莊稼作物全部都被吃光,顆粒不收。試想一下,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如果糧食都被害蟲吃光,那麼人們就只能忍飢挨餓,難怪說非洲東部的蝗災,如果再持續下去,有可能會引發人道主義災害。

印度在中國的西南方位,與中國也是接壤的,蝗災已經到達了印度,那麼假以時日會不會再傳到中國來呢?專家說,不必要有這方面的擔憂。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傳到中國來的,因為此次蝗災是非洲沙漠蝗造成的,雖然都是莊稼裡邊的蝗蟲,但是跟我們農村的蝗蟲不太一樣,也就是說我們這裡的生存環境不適宜這種非洲沙漠蝗,即使它們跋山涉水從印度飛過來,估計也是很容易死亡的。

再加上蝗蟲要是想進入我國,路線一般是印度—尼泊爾—緬甸—西藏南部和雲南西部,當蝗蟲飛到我國西藏雲南等地的時候,會有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它們很難飛越過高寒的山脈地段,所以形成蝗災的可能性也就比較小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我們還是要做好蝗災的防控工作。一旦蝗蟲飛到我國境內,要能及時啟動滅蟲預案,動用飛機撒藥或者是機械捕捉。這年頭真的是多災多難,想要平平安安的過活,一定要遵循可持續綠色發展,不然早早晚晚大自然還是會報復在人類身上。我們國家人口如此之多,年後這剛經歷著新冠肺炎,如果再遭受百年不遇的蝗蟲災害,那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一品小十六


據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報道,現在有近百億非洲蝗蟲和伊朗蝗蟲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內,這些蝗蟲每天的破壞吞食量達到了驚人的3.5萬人口糧,現在就因為蝗蟲的問題,印度和巴基斯坦連仗都不打了,齊力滅蝗蟲,可見這蝗蟲的危害是多麼的強大。

在我國出現的蝗蟲一般有三種,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至於非洲蝗蟲和伊朗蝗蟲暫時還沒有記載,所以還不會評論他們的破壞力。那麼百億蝗蟲是否能飛到我們這破壞莊稼呢?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從巴基斯坦要到中國,會經過喜馬拉雅山,這就是中國的自然屏障,獨特的地裡優勢不會讓這些熱帶來的蝗蟲存活的,並且我國自建國以來就特別重視蝗蟲治理,已經有一套非常完整的蝗蟲預警系統,一旦有蝗蟲活動的痕跡就會進行滅殺,如果蝗蟲從生存環境上被改變,那麼他們繁殖的數量就會受到控制,不會形成蝗災。

但據有關專家介紹,蝗蟲的一般生存期為50-80天,每天飛行速度是150公里左右,沒有固定的生存場所,而且還會出現不同種類的蝗蟲雜交現象,所以對這次蝗災,也一定要重視起來,畢竟巴基斯坦和中國僅一步之遙,萬事要提前預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