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門,熊孩子在家煩躁焦慮怎麼辦?

齊魯天下


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吧,我們孩子也是,但是我每天都給他規劃好了時間,不能讓他一味的玩,你也可以給他製作一個時間表,例如看電視,玩遊戲,寫作業,畫畫,製作手工等等,多給他分佈一些內容,讓他來選擇,不能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開學以後就不好改了


清瘋徐來


1.放下手機,減少刷關於疫情的信息了,看多了徒增恐慌的氣氛。

例如我看到媽媽群裡的有個媽媽在群裡賣了十幾萬塊錢的口罩,我是驚呆了的。

不少謠言傳來傳去,耗費大量的時間,與其把時間放在那裡,不如固定半天看一次手機,刻意隔離自己跟手機,減少不良信息的影響。

2.做幾件滋養自己的事情,想要讓孩子舒服,先要讓自己舒服。

例如我為了陪孩子睡覺,中途自己也累了,允許自己打了兩次盹兒。

以前我可能會因為自己很多未完成的事情掛念,無法安心打盹。那天我就全然跟隨身體的節奏,給自己放鬆,雖然兩次加起來也沒有半個小時。但是我在頭腦上給自己允許了之後,身體特別的放鬆,兩個孩子也很放鬆,都睡了午覺。

再比如:我洗碗的時候選擇了聽歌和唱歌,不是爭分奪秒的學習。我也給自己允許放鬆的空間了。因為我的愉悅我對自己的允許,孩子都能感受到空氣裡都是愉快。

3. 利用好電子產品。

<strong>電視和手機是很好的工具,在我無力應付熊孩子的時候,我會把他們交給電視或者手機。

約定好使用時間,在自己可以把控的範圍內,我會放鬆很多。比如我上午有2小時的視頻會議,就是把他們的時間安排出去。定好鬧鐘及時提醒他們中途休息就好了。

4. 和孩子通過遊戲,釋放一些身體的能量。

在姐姐午睡醒來的時候,本來弟弟對我陪著姐姐有很多憤怒的情緒,我允許他通過身體行動來釋放了一些情緒,同時正向的做了引導,孩子的情緒很快消融了。

孩子們都是天生好動的,特殊時期悶在家裡,一定要特別創造出遊戲時間,讓天性愛動的孩子們通過遊戲來消耗一些身體的能量。

5. 特別的時期,對自己和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放低一些要求。

比如一天就吃兩頓好了,這頓是不是有青菜也不那麼重要了。做了熊孩子也吃不了多少。況且我做了,他們不吃,多少還影響我心情。

零食能湊合一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玩具不要求即刻整理,睡前能整理好就行了。

晚點睡覺就晚點的,不要緊的,特別時期,睡眠時間真的夠充裕的。

家裡衣服今天沒有洗完,明天洗也可以。

放下做一個完美的100分媽媽,今天我是一個60分媽媽就夠了。


安適育兒


你好!受疫情影響,全國人民幾乎都不能外出。不要說孩子,咱們大人有時候也想出去透透氣。我們家,我閨女、我侄子侄女都窩在家,剛開始幾天會央求大人帶他們出去玩,我媽都會很專政地打壓他們的興頭!我發現事與願違,孩子會蹦起來反抗:“為什麼!我就要出去,我戴口罩出去!”我發揮“幼師”的優勢,誘導他們安靜下來。

一,要共情,肯定他們的情緒,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要出去就是胡鬧、就是不懂事。

二,孩子們很聰明懂事,直接拿出來疫情圖給他們看,說:“祖國媽媽生病了,被病毒在傷害,醫生在前線打病毒,警察和社區工作人員在街道、小區防衛我們,我們這時候出去會有可能被病毒盯住,很不安全。”現在孩子們每天都會讓我給他們看疫情圖,看祖國媽媽哪個部位顏色發生了變化,還會給祖國媽媽加油!

三,孩子在家待不住是因為無聊,那我們大人就幫助他們找事做!現在網絡發達,手工、實驗、遊戲實在是數不勝數,只要你願意花心思花時間陪孩子,相信孩子肯定願意在家“坐冷板凳”!

最後,祝福祖國媽媽趕快康復!期待我們大人孩子一起出門看春暖花開!


暖言暖語


孩子在家裡憋著不能出門,原本就過剩的精力無處發洩,在家裡各種“作妖”,找機會撒潑打滾,弄得父母心力交瘁。

而這次抗議情,全國人民都居家隔離,孩子的反應常常更強烈,因為他們對這件事兒更缺乏意義感。

首先給孩子講講新冠性肺炎的有關繪本故事,讓孩子明白這次隔離的意義。

其次陪孩子做些有意義好玩的遊戲,有時一個遊戲孩子都能玩上一整天;家庭運動會,比如跳繩,爬行,運球,玩下來孩子都累得精疲力盡了,還有下棋,圍棋,跳棋,紙牌接龍等益智力動腦遊戲,畫畫,練字等還能練習孩子的耐心、專注力呢。

最後可以來個家庭大掃除,家務勞動大比拼(比如疊衣服,擦桌子),做簡單的美食等讓孩子幹力所能及的事,目的是讓孩子懂得感恩,知道父母的辛苦,或來個家庭會議,

也可以給孩子一起做個“防疫小報”,或者給醫務人員寫封信等等方式,讓孩子進一步理解抗疫意義,孩子可能就會主動要求不出門了。

這些活動一方面幫助孩子建立意義感,另一方面也充實了孩子的生活,增進了親子關係,趕走無聊的同時,也趕走了焦慮和煩躁。


玲玲老師講育兒


根據《3~6歲兒童發展指南》孩子每天都需要在戶外活動不少於兩個小時左右。但是因為疫情原因,所以必須長期呆在家。所在在一定的情況下影響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所在在孩子不耐煩的情況下,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首先理解孩子的不安情緒,積極的調節孩子的心情。可以在家裡多陪孩子玩些親子游戲,手工遊戲,以及一起看書閱讀,做菜做家務等。以此來消滅孩子的不良情緒,激勵孩子,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喲~






人送外號小胖子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也同樣面臨著,孩子整天都是吵吵著要出去,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為了孩子的安全我並沒有帶孩子出去。

首先我是在鄉下,活動的場所比在高樓之中要大很多,畢竟有一個院子,而我處理孩子焦慮的方法有以下兩點∶

1.陪孩子一起玩

孩子為什麼會焦慮呢?其實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孩子不好玩了,而我沒有特殊情況,都會一直陪著孩子。

2.孩子感到害怕

這個可能是因為孩子瞭解到現在情況的嚴峻,或者父母一直當著孩子的面討論疫情的嚴重性,這就讓孩子感到害怕了,所以就會感到焦慮,最好的辦法還是安撫好孩子的心情為主。



北鼻駕到


讓他在家裡汽車騎著滑板車看電視。自我約束看電視時間,每次三十分鐘,為減少看手機和pad,家裡所有的手機pad均設置密碼,包含爺爺奶奶的手機。好在北京西城區的小學明天開始在家開學了。



麥兜媽媽麥太


我是新疆胖哥,也是一個3歲孩子都父親,這段時間,不能出門,孩子確實也煩躁得很,我家孩子每天就問,爸爸什麼時候可以出門啊,說實話也挺難受的,所以每天我們就多多陪陪他,


1.和他做做遊戲,減少孩子的焦慮,
2.正確引導孩子,讓多知道現在為什麼不能出去,
3.可以教他做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比如畫畫,唱唱兒歌,
總之就是,我們大人要和孩子多互動,不要不管孩子,他玩他的,你做你的,這樣孩子能不焦慮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ea15eefcb004999887c7d394b2974a3\

新疆胖哥vlog


作為一個家有3歲寶寶的寶媽,特別理解你的感受。我們家也是從剛開始的雞飛狗跳慢慢地恢復了一些平靜。

1.首先,不僅工作的一天需要規劃,帶娃的一天也同樣需要。和寶爸商量好全家的作息時間,幾點吃飯,幾點睡覺,這個沒有商量的餘地,大家一起遵守。

2.給孩子主導權,讓她選擇每天想上的課程。比如,媽媽老師的詩詞課、英語課,爸爸老師的手工課、體育課,親子互動遊戲等等。當然,課程得有點技巧,花些心思,家長得提前做好功課。

3.善於利用手機,電視等,允許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看看動畫片,刷刷抖音,看看視頻。家長的引導很重要,想給寶寶啟蒙英語,就看英文版的動畫片;喜歡跳舞唱歌的寶寶,可以多看相關的視頻。

陪伴孩子不僅僅是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還要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比如,如果孩子不喜歡學英語,那完全可以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親子手工。只有孩子喜歡的事情,他才會開心地去做。父母要調整好心態,陪伴孩子的意願是最重要的,陪伴的能力是可以慢慢提升的。


元氣小姐姐lucky


不能出門就只能靠父母無條件的愛去把孩子的內心佔滿 不讓孩子感到孤獨或是覺得自己是個麻煩 讓他感覺到自己是父母的寶貝 也可以讓她參與到你的家務事中來 幫你解決一些簡單的事情 讓他找到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