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三宮六院"中的"三宮"是乾清宮、坤寧宮和交泰殿。"六院"實際是十二院。"三宮"東、西兩路各有六宮,"東路六宮"即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和永和宮;"西路六宮"為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鹹福宮和重華宮。因各宮為庭院風格建築,故稱“東六院”和“西六院”。

如果您喜歡古建築,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建築,請關注作者“古建築設計師”,如果您有古建築設計項目,寺廟施工圖設計,寺院設計規劃項目,祠堂項目設計及施工請關注並私信作者!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景仁宮明代初年建成的時候叫做長安宮,嘉靖十四年改名景仁宮。景仁宮一進門,有一面別緻的大理石屏風,這尊屏風並不是很高大,但是非常精緻。屏風的基座和邊框均為漢白玉石雕,中間為天然大理石,兩面圖案,一面雨霧繚繞,一面山川溝壑。據說這面石制屏風還是元代大內留下的遺物。進入景仁宮,頓覺景仁宮的院落內十分開闊、豁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明間前後簷開門,次、梢間均為檻牆、檻窗,門窗雙交四椀菱花槅扇式。明間室內懸乾隆御題“贊德宮闈”匾。天花圖案為二龍戲珠,內簷為龍鳳和璽彩畫。室內方磚墁地,殿前有寬廣月臺。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頂,簷下飾以旋子彩畫。配殿南北各有耳房。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後院正殿5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施以斗栱,飾龍鳳和璽彩畫。兩側各建耳房。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旋子彩畫。院西南角有井亭1座。此宮保持明初始建時的格局。

景仁宮明代時為嬪妃居所。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被廢之後就居住在此宮。清順治年間,這裡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居所。順治十一年三月,康熙帝生於此宮。康熙四十二年,和碩裕親王福全喪,康熙帝為悼念其兄,再次於此宮暫居。其後此宮一直作為后妃居所。光緒帝的寵妃珍妃他他拉氏也在此宮居住過。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故宮東六宮位於內廷東路區域。由乾清門東邊的內左門進入,便進入內廷東路區域。首先經過仁祥門,仁祥門內是齋宮,不開放。往東第一個門是咸和左門,門內是景仁宮。景仁宮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一直保持著明初始建時的格局,明清兩代都是妃嬪的住所。迎門處有一座白玉石影壁,相傳是元代遺物。殿前丹陛石刻著兩條龍。景仁宮緊挨著內廷中路,規格較高,一般都是地位較高的貴妃居住。

康熙帝出生在此,乾隆帝的生母和光緒帝的珍妃都曾在此居住。不過,自從清末光緒帝的珍妃死後,景仁宮就一直被視為不祥之地,溥儀時期還流傳著鬧鬼的故事,所以景仁宮內的一些設施被認為是用來驅除鬼祟的。比如:東南門內有鎮邪之物,北山牆有一面鐵牌!現在景仁宮的前殿和後殿都作為展廳向公眾開放。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康熙帝出生地——景仁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