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近日,據媒體報道,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給武漢市蔡甸區200噸絲苗米,將為該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發揮作用。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袁隆平院士等發起設立、以科研單位為依託的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袁隆平院士出生於1930年,如今已是90歲高齡了,但是仍然心繫武漢,心繫國家。這則消息被媒體發佈到網絡上之後,許多人稱袁隆平與鍾南山是中國最“可愛”的兩個“老頭兒”,他們是真正的國士無雙。但是,這位曾帶我們趕跑飢餓的民族英雄,卻被人質疑此次捐贈是別有用心、沽名釣譽。

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有人質疑:這大米誰敢吃?是捐獻還是拿人做實驗?這大米有沒有明確是不是轉基因。還有人質疑:拿這些沒法吃的大米捐贈,袁隆平完全是沽名釣譽!

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真的不知道誰給他們的勇氣去質疑袁隆平院士?絲苗米是是中國南方典型的秈稻,長粒型,古代以增城所產聞名,上個世紀80年代起,在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經過不懈努力,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成功地選育出了絲苗米新品種。吃過這種米的人不計其數,面對那些質疑者,有網友怒懟了八個字:心胸狹隘、思想危險。

其實,最近幾年,網上還出現了許多其他的對袁隆平院士的質疑,令人氣憤。院士被侮辱,科學家遭誹謗,讓這些為國為民的國士情何以堪?

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有人說,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名不副實,雜交水稻是日本先提出來的。誠然,確實是日本先提出來的,但是日本的研究失敗了,沒有成果。雜交水稻其實是兩種水稻雜交之後的新品種,兼具兩個親本的高質量、好品質。但水稻雜交不易,要想雜交不出現汙染,必須找到只有單性不育的親本。

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日本、美國的科學家都沒有找到,袁隆平的團隊找到了,並且完善理論之後作出了成果,現在其他國家以及國內的許多雜交水稻研究都與袁隆平團隊的發現的不育系父本有關係,甚至我們現在吃的所有米都跟袁隆平院士有關。

還有人認為,成果是團隊共有的,風頭卻都讓袁隆平出了。發現不育系父本的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袁隆平是我國最先研究水稻雜種優勢理論的學者,這個團隊以他為首。1981年,新中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授予的雜交水稻研發團隊,袁隆平作為代表領獎。

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1987年,我國將雜交水稻向聯合國申報科學獎,因為必須具體到個人,袁隆平作為81年特等獎的第一獲獎人,順理成章的獲得這個獎。隨後,在各種獎項的加持下,袁隆平的名氣越來越大。在這個團隊中,袁隆平確實出風頭最多,但作為團隊領袖領獎,個人認為並無不妥。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不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嗎?

袁隆平院士捐贈200噸大米,卻被人質疑別有用心,網友怒懟八個字

袁隆平院士常年工作在一線,成果顯著,卻經常遭人質疑,令人不解,也令人憤怒!雖然外界各種聲音很多,但是袁隆平卻始終選擇沉默,或許他本人並不太關心這種爭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