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經濟狀況並不好,為什麼還在四處征戰呢?不怕被戰爭拖垮嗎?

海軍史研究會員


俄羅斯是為了把戰火引到外邊去。如果不把戰火引到外面去,就會在俄羅斯領土上燃燒。


山東陽穀武松


現在好些國人都有點飄了,居然開始瞧不起俄羅斯。是的,俄羅斯經濟相對於中國和印度的發展速度,是顯得有點不景氣。尤其是看到普京大帝強硬姿態,在國際上毫不示弱地回懟美國和歐洲,國人就替古人擔憂了,認為俄羅斯不行了。

別忘了,普京在國際上四處征戰,順便摟回克里米亞的時候,也沒有放鬆國內經濟發展。普京上臺開始到2008年,俄羅斯經濟出現過20%-30%的超高速增長。2009年負增長一年後,接著又是兩年20%-30%的超速增長。經過14/15/16三個年度的低谷以後,俄羅斯經濟又開始起飛了,2017經濟增長超過23%,2018超過5%。

佔據世界10%以上的陸地和海洋,養活2%的人口,人家表示很輕鬆就能過上好日子。人家俄羅斯的百姓,生活水平可是比中國和印度高多了。經過1988—2000十二年的停滯倒退,導致俄羅斯經濟體量不足,只能排到世界12名。俄羅斯GDP還沒中國的零頭大,只有印度一半多點,但是一人均GDP,人家就甩開印度幾條街了。儘管經濟總量有點小,但是世界第二軍事地位,誰也不能否認。

那麼經濟有沒有拖累到俄羅斯的軍事實力?

毫無疑問,經濟問題讓俄羅斯有點底虛,俄羅斯近幾年軍費支出扣扣索索,軍費支出前十排名裡面的國家都在瘋狂提高軍費的時候,俄羅斯是唯一降低軍費的國家,印度和沙特財大氣粗,軍費都超過俄羅斯了。

為了保住大國地位的影響力,俄羅斯不得不強硬出擊。看看曾經蘇聯加盟共和國裡面的老二烏克蘭吧,自廢武功,妥妥的掉進了第三世界。看看葉利欽對西方妥協的時代,那是俄羅斯最落魄的十幾年。葉利欽時代俄羅斯一再意圖與西方善意相待,得到的是什麼?盟友被顛覆,邊境被圍堵。

總有刁民想害朕,敵人亡我之心不死——這就是俄羅斯的想法。所以喊出了“一旦國家受到威脅,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口號,多麼霸氣側漏。經濟不足,軍隊不足,核彈補齊,只有這樣的俄羅斯才能在群狼環伺的境況下,保住自己國家的利益。

美國說:我要顛覆你。

俄羅斯:我有核彈......

歐盟說:我要制裁你。

俄羅斯:我有核彈......

波蘭說:我要引進美國駐軍。

俄羅斯:我有核彈......

上世紀冷戰時期,蘇聯軍備競賽已經吃過一次大虧,俄羅斯應該會吸取教訓,即使是四處征戰,也是在預算之內的行動。不過,俄羅斯畢竟家大業大,資源相當豐富,要發展還是有本錢的。

天然氣儲量佔了世界三分之一,歐洲80%的天然氣全靠俄羅斯供應,所以歐洲不管怎麼制裁俄羅斯,也不敢完全跟俄羅斯完全斷絕經貿關係,這就是底氣。俄羅斯有世界第一的森林資源,超過全球所有國家總和的鑽石資源,世界第八的石油資源,這也是俄羅斯的底氣。

不過,這個世界會不會給俄羅斯安心發展的機會?難說!

小子的想法是,戰鬥民族使勁去跟北約、跟美國硬碰硬吧,最好是來個兩敗俱傷,讓咱們國家作壁上觀,也做一次莊。


爾朱少帥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俄羅斯或者說普京目前的所作所為,並非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因為,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方法有很多,沒有必要冒著天下大不違去進攻烏克蘭;也沒有必要,拿出如此大的軍費去支持敘利亞;更沒有必要受到國際社會如此制裁。

其實普京四面出擊的原因很簡單,轉移國內矛盾,為了自己的選舉連任而已。

2000年,普京吹牛逼說: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

現在20年到了,奇蹟般的俄羅斯在哪兒?

普京執政初期,俄羅斯經濟確實有很大的恢復。

這不是說普京有什麼厲害的經濟能力,只是採用了簡單粗暴的辦法。

普京對部分後臺不硬或者政敵的寡頭進行沉重打擊,讓他們交出所掌控的能源、礦產等壟斷行業的部分利益,而不是一家獨吞。

同時,當時正好國際油價高漲。

由此,普京幾乎是單一依靠能源出口,獲得了經濟上的很大進步。

2013年,俄羅斯人均GDP為1.6萬美元,達到歷史峰值。之後隨著國際油價下跌和美國的制裁封鎖,俄羅斯經濟就像過山車一樣下墜,2016年時僅為8748美元,幾乎是攔腰斬。

2015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倒退3.7%;

2015年,俄羅斯通貨膨脹率為13%,2016年1月高達達15%;

2015年,俄羅斯人均工資為3.3萬盧布(約合2800元人民幣),史上首次低於中國。

大家知道在俄羅斯一個月拿2800人民幣是什麼概念?

很難活下去,因為俄羅斯的物價比中國要高得多。

2015年,俄羅斯15%即大約2100萬人被定義為窮人。俄羅斯的貧困標準是月收入低於9662盧布(約合840元人民幣)。

到了2016年,這個人數又大大增加。

可以說,俄羅斯現在經濟幾乎被打回了原型。

西方認為,就算油價馬上迅速回升,俄羅斯經濟已經被重創,很難再回復以往的發展勢頭。

俄羅斯老百姓生活艱難,卻不影響寡頭。

瑞士信貸2013年發佈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俄羅斯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110位富豪寡頭持有全國35%的財富。

這還是顯性富豪,一說俄羅斯幾乎所有政壇大佬包括普京本人都是隱形富豪,是寡頭集團成員。

這些寡頭集團已經牢牢的控制了俄羅斯的一切。雖然老百姓日子很慘,但寡頭們並不受到影響。

俄羅斯一位55歲的富豪,靠石油生意賺到上億美元身家,為娶到第6任老婆,辦了場徵婚真人秀,有高達2000名美女報名。

要知道,這個所謂富豪,還不能進入寡頭集團,頂多算是小富翁而已,也就這樣囂張,這個國家可想而知。

普京現在沒有能力也不願意打擊寡頭,扭轉俄羅斯經濟。

他無法在經濟發展上讓人民滿意,那麼通過對外秀肌肉也就是爭取民眾支持的唯一方法。

事實上,以普京的睿智不可能不知道,入侵烏克蘭、干涉敘利亞等等行為其實是昏招。

以入侵烏克蘭為例,根本烏克蘭尚且和俄羅斯保持面子上的友好關係,歐盟北約也並沒有把俄羅斯當做敵人。

結果俄羅斯悍然入侵烏克蘭,吞掉了克里米亞,就打破了冷戰以後歐洲沒有侵略別國的先例,成為眾矢之的。

同時,烏克蘭也把俄羅斯當做死敵。

就政治上來說,這是莫名其妙的行為,但對於普京的選舉連任則是必要的。

俄羅斯最近的這些舉動,其實恰恰是美國所喜歡的。美國不但可以對民眾塑造一個假想敵,獲得更多的軍費支持,還可以藉此籠絡歐盟、北約以及阿拉伯聯盟等國,因為他們都感到威脅。

同時,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和封鎖,已經將俄羅斯整的半死不活,實際上根本沒有力量和美國正面對抗。

而俄羅斯現在這些行為,其實都是美國認為所謂的可控範圍,對美國並沒有壞處。

所以,中國國內親俄派最好看清楚薩沙上面寫的事實,不要在糊里糊塗了。

國際政治沒有你們想象的這麼簡單。


薩沙


俄羅斯雖然很虛弱,經濟很差,曾經的大蘇聯也不在了。但是,俄羅斯依舊保有1700多萬的龐大領土,人口也有一億多,而且蘇聯留給其龐大的核武庫,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因此,雖然俄羅斯現在經濟不行,但整體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舊有世界大國的基本基礎。而作為世界大國,俄羅斯依然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普京一上臺,立即採取鐵腕治國,首戰就打贏了第二次車臣戰爭,使得俄羅斯避免了分崩離析的局面。隨後俄軍狠狠地揍了一把美國的忠實走狗格魯吉亞。在經濟上,普京嚴厲打擊寡頭經濟,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產業。隨著國際油價高漲,俄羅斯經濟得到很大提升,2013年俄羅斯人均GDP達到1.6萬美元,進入了高收入國家行業。軍事力量也得到強勁發展。俗語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國絕不容許俄羅斯這樣發展下去,於是美國採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美國先是威逼沙特等產油國增加石油產量,同時本國大力發展油頁岩煉油,活生生地將油價打到最底層,依靠石油出口的俄羅斯經濟遭受毀滅性打擊。

普京說過給他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到現在快20年了,俄羅斯沒有強大,經濟一直沒有起色,原因也有普京一直使用武力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雖說戰爭是被逼的,這也是美國樂意看到的!美國很陰險,我美國比你俄羅斯錢多,武器比你先進,盟友比你多,我不和你直接開戰,就是在你俄羅斯周邊挑起事端讓你應接不暇,無法安穩發展經濟,俄羅斯也就難以復興了,可以說美國的政策還是受到效果的,可以預見未來,俄羅斯還會面臨更多壓力,也許戰爭又得開始了,這是美國樂意看到的!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俄羅斯經濟狀況不好,但是卻是也在四處征戰,理由主要是不得不打。俄羅斯打了多少仗?原來有一個笑話說,美國要打誰就打誰,現在換成了俄羅斯要打誰就打誰。

上圖為俄羅斯軍隊參與格魯吉亞戰爭作戰路線圖,下圖為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位置,俄羅斯2008年宣佈承認這兩個地區的獨立地位。

從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後,美國沒有主導過一場局部戰爭,但是俄羅斯不同,俄羅斯2008年和格魯吉亞來了個五日戰爭,閃電一般的擊敗了當時主動發起戰爭的格魯吉亞,使格魯吉亞不得不放棄了武力解決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問題的決定。這次戰爭雖然歷時短短5日,但是俄羅斯軍隊強硬推進,一直打到距離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外圍10多公里處,可以說是再來一次衝擊就能徹底打垮格魯吉亞,但是俄羅斯選擇了及時停止作戰,重新開啟談判,解決了格魯吉亞衝突問題。

圖為俄軍進入格魯吉亞作戰。

此後,俄羅斯在2014年加入了烏克蘭戰局,俄羅斯黑海艦隊派出陸戰部隊控制了當時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黑海艦隊在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出入口拉起了沉船陣,徹底封死了烏克蘭海軍主力艦隊的進出通道,最後俘虜了幾乎全部的烏克蘭海軍艦船,最後經過檢查和登記後又返還給烏克蘭,但是克里米亞最後被普京簽署法令併入俄羅斯,俄羅斯重新取得了塞瓦斯托波爾等重要戰略基地。

圖為俄軍進入烏克蘭作戰。

俄羅斯隨後還加入了從2013年開始的敘利亞內部局勢,俄羅斯的及時加入使得原本風雨飄搖、搖搖欲墜的敘利亞政府從危機中解脫出來。俄羅斯空天軍在敘利亞部署了一個航空混編部隊,包括制空的蘇35S戰機和蘇30SM戰機,以及對地打擊的蘇34鴨嘴獸戰術轟炸機和蘇24戰鬥轟炸機、蘇25攻擊機等對地打擊飛機,部署地赫梅明姆空軍基地使用S400防空導彈和鎧甲S1戰術攔截系統組成防空網絡保護,地面還有特種部隊保障基地外圍安全。

圖為俄軍在敘利亞赫梅明姆空軍基地的蘇24戰鬥轟炸機和蘇25攻擊機。

從俄羅斯加入敘利亞戰局之後,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空天軍的空襲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逐步打垮了敘利亞境內各個反對武裝,包括IS極端武裝也被基本清空,最終只剩下美國支持下的庫爾德武裝和土耳其支持下的2個反對武裝的存在,由此俄羅斯徹底主導了敘利亞局勢,也向世界展現了俄羅斯軍隊快速反應、高強度連續出擊的能力,提高了俄羅斯的軍事威信。

上圖為赫梅明姆基地的蘇34鴨嘴獸戰術轟炸機,下圖為俄羅斯部署在敘利亞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和鎧甲S1攔截系統。

至於說這些戰爭消耗的巨大財力、物力,俄羅斯也是一直默默的承受著,俄羅斯損失還是很大的,幾場戰爭的經費總額超過了1000億美元,但是問題在於這些仗又不得不打,對於俄羅斯來說,烏克蘭、敘利亞、格魯吉亞都處於自己脆弱的西南方向,也處於俄羅斯阻擋西方和中東地區影響的前沿陣地,失去了這些關鍵地點的支撐,俄羅斯的國境線就會變成和西方對抗的前線,將會對俄羅斯極為不利,所以俄羅斯是花再多的錢也不在乎,也必須要打。


海事先鋒


俄羅斯經濟確實非常的不好,這麼大的一個國家,2018的GDP才1.66萬億美元,普京上臺之後,一邊忙著鞏固自己在國內的權力,一邊忙著在國際上跟美國對著幹,哪裡有時間發展經濟?



這些年來,俄羅斯相繼在烏克蘭和格魯吉亞都的問題上都動用了軍事力量,尤其是克里米亞的問題上,普京非常強硬,畢竟克里米亞對俄羅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由黑海進入地中海的戰略踏板,黑海出海口是俄羅斯的核心利益所在。失去在克里米亞,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將淪為無腳的天鵝。



相比之下,俄羅斯真正大規模在海外用兵的地方只有在敘利亞,俄羅斯在敘利亞用兵也是出於無奈,首先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唯一可以立足的地方。


中東地區是世界石油的中心,其作用可想而知,普京想要把手深入中東地區,就要保住敘利亞,否則的話,俄羅斯將會徹底被趕出中東,這對於俄羅斯的戰略部署是致命的打擊。



例如俄羅斯在海外唯一海軍基地就在敘利亞,這裡繞過了黑海和土耳其兩個海峽的限制,直接進出地中海非常便捷,俄羅斯不可能輕易放棄,再說了,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東地區才能讓俄羅斯插得上手。


再一個就是,敘利亞和俄羅斯之間是傳統盟友,還不是一般的盟友關係,而是軍事同盟,意思就是說,俄羅斯和敘利亞雙方,無論誰是受到了攻擊,另一方都有責任出兵幫忙。



所以當敘利亞出現危機的時候,巴沙爾就選擇向普京求救,普京出於義務和利益的考量,也必須出兵幫助巴沙爾維護住他的政權,普京在巴沙爾危急關頭救他一命,可以加深兩國之間的關係,還可以因此在敘利亞保持長期駐軍加大控制。



俄羅斯一共派出了6萬多名士兵進入敘利亞,目前為止,一共消滅了9萬名左右的反政府武裝分子,摧毀了上千個營地,擊毀700多輛坦克,上萬個大大小小的彈藥庫,成績非常的傲人。



目前敘利亞內戰已經進入了掃尾的階段,俄羅斯在不久後也會撤出一部分士兵,在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所花費的錢並不多,加起來才不過30多億美元而已,現階段的俄羅斯完全可以承受的了。


晴空視界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明明經濟狀況一蹶不振,卻仍然義無反顧地左右開弓,比如參與敘利亞危機、為烏克蘭居民入籍開綠燈、為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站臺,之前還有掃蕩車臣,出兵南奧塞梯,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的將近30年時間裡,不是在征戰,就是在征戰的路上。

於是很多人將俄羅斯稱為“戰鬥民族”。

我們知道,“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即便沒有直接參與戰爭,參與他國事物終歸是一項勞民傷財的舉動,特別是對於經濟狀況秩序始終不見明顯好轉的俄羅斯,這樣做無疑就是向著二次解體的不歸路玩命狂奔。

那麼,明知如此,俄羅斯為何還要這麼做?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轉移國內矛盾

任何時期,外出挑事都是轉移國內民眾視線的最好辦法,而這種情況更適合今天的俄羅斯。

作為蘇聯的最主要繼承者,蘇聯積重難返的斯大林模式讓俄羅斯痛不欲生,所以蘇聯解體後,葉利欽就迫不及待的按照西方經濟學家的設想進行快速私有化的改革,這就是休克療法。

但事實證明這種缺乏調研的經濟模式,非但不能讓俄羅斯脫胎換骨,反而將俄羅斯帶上了再次崩潰的邊緣。

在俄羅斯實施休克療法的數年時間裡,自勃列日涅夫時期成長起來的特權階層以低價大量攫取蘇聯國有資產,迅速成為俄羅斯寡頭,蘇聯留下的財富幾乎在一夜之間被這些寡頭瓜分殆盡,而葉利欽也是寡頭集團的典型代表。

寡頭集團的形成,急速擴大了俄羅斯的貧富差距,廣大民眾的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加上以葉利欽為首的寡頭集團貪汙成風,俄羅斯政壇烏煙瘴氣,階層固化引發的社會矛盾空前尖銳。

即便1999年普京上臺後,對寡頭進行了大規模清洗,也依然無法改變俄羅斯社會混濁不堪的現實,總理梅德韋傑夫甚至也陷入貪汙醜聞,寡頭成為俄羅斯政壇穩定的最大保證,這讓普京的反腐最終雷聲大雨點小。

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俄羅斯內部團結的最好辦法,就是將矛盾向國外轉移。

2、捍衛國家利益

俄羅斯所謂的四面出擊,本質上是一種自衛而不是進攻。

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徹底失去超級大國地位的同時,也讓俄羅斯喪失了超過5000萬人口,超過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俄羅斯被迫一夜回到解放前。

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並未因俄羅斯的半死不活而網開一面,相反他們對元氣大傷的俄羅斯窮追猛打,俄羅斯面臨的國際環境更加嚴峻。

但作為蘇聯的直接繼承者,蘇聯為俄羅斯留下了毀滅地球數十次的核武庫,這是俄羅斯在西方世界的圍追堵截中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在短時間內無法將俄羅斯徹底打垮的背景下,西方國家退而求其次,提出以經濟制裁的方式迫使俄羅斯屈服,並在關乎俄羅斯國土安全的世界重要節點煽風點火,以壓迫俄羅斯的戰略迴旋空間,最終是俄羅斯不戰自潰。

例如西方國家暗中支持的車臣戰爭,南奧塞梯戰爭等,都是西方國家持續圍堵俄羅斯的傑作,如果俄羅斯對於這樣的挑釁置之不理,那麼今後俄羅斯面臨的國際環境將更加險惡。

在烏克蘭和委內瑞拉更是如此,如果俄羅斯對美國的挑釁不做任何回應,那麼當俄羅斯在全球的影響力被一點點拔除,俄羅斯將徹底被逼上絕路,所以保證委內瑞拉及烏克蘭東部等地區在手,是俄羅斯生存下來的最重要保證。

3、謀求政治資本

自1999年普京上臺以來,將近20年時間內,將俄羅斯從瀕臨二次解體的危險邊緣拉了回來。雖然沒有實現網友給普京杜撰的“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的目標,將俄羅斯重新帶回超級大國軌道,但今日的俄羅斯相比於1999年明顯已經有了質的改變。

作為俄羅斯的拯救者,普京在上臺後對俄羅斯進行了一系列深刻而全面的改革,包括打壓寡頭集團收攏民心,增加國庫收入,在俄羅斯確立起“強總統、弱議會、小政府”的獨特政治結構,增強了俄羅斯的凝聚力,也給普京執政生涯的延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前的俄羅斯民眾,之所以對普京如此推崇,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普京上臺後,採取了對西方異常強硬且四面出擊的姿態,這種態度雖然讓俄羅斯在國際社會更加孤立,但符合了俄羅斯擴張成性的民族特質。

所以四處征戰成為普京積累政治資本的重要手段,而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從來不是完全正相關,這意味著俄羅斯有四面出擊的資本。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雖然俄羅斯經濟並不太好,卻在打戰,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北約的勢力範圍都到家門口了,從車臣到烏克蘭,格魯吉亞,利用車臣和克里米亞問題分分鐘搞事情,刺刀都頂到鼻子上了。北約的海軍也在靠俄羅斯近海進行自由航行,舉行軍演。


就連普京本人也多次遭到刺殺,被保鏢挫敗了。俄貨船被新加坡扣留。在敘利亞戰場,不甘心俄敘聯軍的順利,伊德利僕叛軍接連殲滅了俄羅斯伊朗敘利亞三支特種部隊,還突襲了敘利亞政府軍老虎部隊,這麼厲害的武裝,這麼精準高效率,背後有金主。

俄羅斯在敘利亞中東地區如果站穩腳跟了,那麼就不怕沒有收益,戰不是白打的,提高了俄羅斯的國家聲益,對伊朗敘利亞土耳其出口了防空導彈等等軍火,普京還推銷了S-400給沙特。另外俄戰機在戰場的優秀表現,也有小國家想要購買。還有印度也採購了俄羅斯的不少軍火。近日,俄敘聯軍對叛軍猛烈轟炸,拿下三座油田,敘利亞政府決定把油田的勘探和開採權交給俄羅斯,普京是大贏家。



俄羅斯在敘利亞還有塔爾圖斯軍港,可以為俄貨船提供保護,打通了海上安全的交通線,可以擴大對外經貿,建立了和敘利亞伊朗的戰略聯盟,這個是錢換不來的,不得不說普京總統是偉大的戰略家,卓越的領導人,這個戰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長遠意義。


闖才能闖出一片天地,坐只能被困死,用一句話來形容俄羅斯:風風火火闖九州!


一顆小白楊188818128


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情況不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有經濟結構的問題,也有寡頭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的弊端,就俄羅斯目前的情況來看,短期內難有大的改觀。但是要說俄羅斯四處征戰也不是事實,普京上臺以後,對外戰爭也只有俄格戰爭和敘利亞內戰,還沒有美國參與的戰爭多。

第一、俄羅斯經濟發展問題。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經濟結構,以軍事工業和重工業為主,尤其是對資源開發過分依賴,這使俄羅斯經濟發展缺乏活力。目前俄羅斯經濟主要依賴於油氣資源以及各種資源的開發和出售,由於開採資源投入小,回報高,來錢比較容易,所以俄羅斯得了資源依賴症。而對於其他民用工業而言,俄羅斯基本上沒有拿的出手的產品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這就是現實。

蘇聯解體以後,當時的權貴們趁機低價收購國有資產,然後形成各領域的大型寡頭,這些寡頭控制了俄羅斯的經濟命脈。普京上臺以後,雖然對幾個大的寡頭進行了打擊,跑的跑,坐牢的坐牢,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俄羅斯寡頭控制經濟的現實。各個寡頭可以憑藉自己的壟斷地位攫取高額利潤,他們對於民生卻並不關心,但是俄羅斯的經濟卻難以有大的改變。普京也想讓俄羅斯經濟進入世界前五,但是不進行徹底的改變,普京的願望也難以實現。

第二、俄羅斯對外用兵,都是迫不得已的反擊。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實力大不如以前,雖然普京上臺以後,勵精圖治,俄羅斯的經濟有所恢復,但是與美國的差距卻越拉越大,經濟體量只跟韓國相當。

以俄羅斯的實力,難以與美國抗衡,但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俄羅斯步步緊逼,將北約的東部邊界推進到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一線,由此引發了俄羅斯與周邊國家的矛盾衝突,俄格戰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

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是俄羅斯的盟友,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自己的塔爾圖斯港軍事基地。如果巴沙爾政府被美國支持的反對派推翻,那麼俄羅斯不斷失去了自己的盟友,而且就連自己在中東地區唯一的軍事基地都要失去,所以俄羅斯才派兵介入敘利亞內戰。

從以上兩場戰爭來看,俄羅斯都是迫不得已捲入其中,並不是俄羅斯四處征戰,如果俄羅斯四處征戰的話,俄羅斯的經濟也支撐不起。



遊戲人超超


俄羅斯經濟狀況並不好。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經濟發展速度緩慢,經濟蕭條,GDP一路下滑,人民收入持續下降。

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後,以美國為首的許多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展開了多輪制裁,給本就經濟低迷的俄羅斯經濟產生消極的影響。

據統計,2015年和2016年,俄羅斯GDP增長率分別為-2.83%和-0.22%,貿易增長率分別為-32.9%和-11.1%。

普京上臺之後開始整頓經濟,為經濟恢復做出了許多積極的措施。2017年,俄羅斯經濟終於扭轉了衰退局面,開始出現了復甦。

2018年,俄羅斯GDP增長近2.3%。外貿成績更是可圈可點,出口增長超過25%,同時與中國的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國家整體經濟都有了提高。

雖然俄羅斯擺脫了經濟衰退局面,但是俄羅斯的經濟增長速度仍低於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前景喜憂參半。

可是俄羅斯的經濟再怎麼不好,他依舊有著作為一個大國生存的基本條件,所以他有能力去四處征戰。而為什麼他喜歡去四處征戰呢?明明經濟一蹶不振卻還出擊四方,在蘇聯解體之後的30年裡,俄羅斯到處征戰,這可能與他的民族有關。

因為從古至今,俄羅斯就喜歡征戰,被稱為“戰鬥民族”。

而地理特點及社會文化背景對其民族又有著巨大的影響。在很久以前,俄羅斯民族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雙重作用,所以他們的精神有著兩面性,他們喜歡好戰,以武力解決事端。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氣候寒冷。而漫長的冬季又他們生活重負與精神的壓抑,自然資源豐富無需過多的靠雙手獲取,因此俄羅斯人比較懶散。

但就是因為惡劣的氣候又磨練了他們的意志,培養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的好戰情緒一直都是高漲的,從古至今,所以不難想象,俄羅斯為何到處征戰。

除了民族特徵的原因之外,俄羅斯喜歡到處征戰還有其他原因,有些是迫不得已的。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是為了自身的安全利益。

因為當時的烏克蘭處於俄羅斯的核心腹地,如果烏克蘭一旦加入西方,那麼俄羅斯的核心腹地會受到西方國家的威脅和覬覦。為了減少國家安全隱患,俄羅斯不得不向烏克蘭征戰,即使後來他們視對方為敵。但為了國家安全利益,兩國關係不好也沒關係。誰願意讓自家門口受到別人的監視和控制呢?

出兵討伐格魯吉亞也是有原因的。表面是為了解決南奧塞梯的獨立爭端,其實是俄羅斯需要戰略緩衝區。必須保證奧賽梯的控制,才能遏制周邊國家,並使周邊國家表示恭順。

此戰也是俄羅斯教訓格魯吉亞,作為其投靠歐美的懲罰。同時俄羅斯在暗中爭奪高加索輸油管道。但最重要是俄羅斯要維護自身安全。

俄羅斯征戰於敘利亞,是為了保持在中東地區的一定影響力,使俄羅斯大國的威力與影響力聞名於世,提高了他的地位與榮譽。

這也是為了安插自己的軍事力量在中東,以便知曉中東地區的事情。

俄羅斯征戰還可能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因為普京剛上臺的時候,俄羅斯總理案件等使國內混亂,內部矛盾加劇。

為了緩解內部矛盾和維護人民的團結,轉移矛盾焦點而去征戰,避免了不必要的內部鬥爭,這無意是正確的做法。

俄羅斯到處征戰對自身和世界都有積極的影響。於俄羅斯而言,征戰可以顯示自己的強大。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讓別的國家充滿畏懼而不敢欺負,同時也積累了政治資本。

由於俄羅斯是前蘇聯的主體,是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國家。俄羅斯到處征戰的話,美國也不敢太囂張,這樣反而維護了世界的穩定與和平 。

俄羅斯是軍事力量非常強大的國家,各種軍事設備不但先進,而且完善。即便它經濟再不振,但是瘦小的駱駝終究比馬大。

軍費支出的能力還是有的,倘若一個國家連軍費都沒有了,自然國家的安全都沒有了,人民哪裡有安全感與幸福感。

國家自身的安全利益是非常重要的。況且與其在各種軍事基地演練,都是花錢,不如實戰,這樣更有實質性的效果。所以俄羅斯不會被征戰拖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