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施裡芬計劃”如果在當時被嚴格執行了,能打敗英法聯嗎?

劉軍97027


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簡單地瞭解一下最具戰略性質的“施裡芬計劃”,施裡芬計是由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元帥在1906年提出並制定的作戰計劃。目標就是迅速佔領法國,防止俄國與法國(英法聯軍)對德國進行夾擊,施裡芬對他的作戰計劃有一句名言“法蘭西王朝的心臟在巴黎和布魯塞爾之間”。“施裡芬計劃”仿照的一千多年之前漢尼拔的“坎尼會戰”。施裡芬元帥無疑是漢尼拔的鐵粉。這裡要指出的一點是施裡芬沒有指揮過一場戰爭。就是說施裡芬沒有實戰經驗。

施裡芬計劃核心在於就是兵分東西兩路,以八分之七的兵力在西線,要在42天之內擊敗法國。以八分之一的兵力在東線阻擊俄國的進犯和援助,只要佔領法國就是勝利。這可以說是日後的閃電戰的雛形,從各個方面來看“施裡芬計劃”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但必須指出的是,即便實施得當成功率也僅僅是一半,原因在於施裡芬是寫劇本的, 不是導演,日後的導演是小毛奇。最後“施裡芬計劃”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就在於小毛奇改動了劇本。施裡芬是膽大心細,敢於冒險。而小毛奇則是謹慎小心。求穩為上。二戰期間,德國總參謀部從新審視小毛奇作戰計劃的時候,保魯斯(他制定巴巴羅薩侵蘇計劃)說,小毛奇改變作戰計劃的那天,就註定了結局。

“施裡芬計劃”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比利時,由於地處歐洲十字路口,是德法俄之間戰爭的必爭之地<strong>,所以小小的比利時在十九世紀就宣佈“永遠中立”(得到俄德法英奧保證)施裡芬要想佔領法國。必須佔領比利時,但中立比利時如何處理?而在施裡芬計劃中卻是“根本不值一提”。就作戰本身而言,施裡芬一再強調“務必加強西線(攻擊法國一線)和速度,而小毛奇卻違背這一原則,加大了東線俄國阻力力量,而減輕西線的兵力。正是由於小毛奇的改變,才導致後來德軍沒有迅速佔領法國。使得德軍在離巴黎咫尺之遙的地方被死死擋住,被拖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局之中。

“施裡芬計劃”的缺點有兩個,過於低估了法國的軍事力量。法國並非不堪一擊,韌性和抗打擊力量很大。再就是沒有預估到英軍會同法國一起作戰。考慮問題不周全。一戰期間的武器裝備突飛猛進,大大出乎了施裡芬的意料之外,技術的進步使得運動戰變成了塹壕戰。閃擊戰喪失他的價值。如果說德軍百分百按照“施裡芬計劃”作戰,大約有五成勝算。小毛奇的改動以後,也只有四成了,這也是二戰時候,德軍為何放棄“施裡芬計劃”重新制定作戰計劃的原因。“施裡芬計劃”缺乏戰術應用,只有戰略價值。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施裡芬計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提出的,它是由德國元帥阿爾費雷德?馮?施裡芬擔任總參謀長指導,德國總參謀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戰方法。期主要目的是在未來戰爭中,從容應對來自東西兩面俄國和法國的夾攻。施裡芬計劃可以看成是日後閃電戰的雛形,施裡芬元帥也是閃電戰計劃的初步提出者,他認為,在戰場上用炮火掩護步兵衝鋒的做法可以迅速打擊敵人,這也使得德軍在一戰前期可以快速攻入法國。

阿爾費雷德·馮·施裡芬出生於1833年,早期曾學習法律,後從軍。1853年作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願者加入第一禁衛槍騎團。1854年12月調服正規軍,並被任命為少尉。1858-1861年,在軍事學院學習。1865年,施裡芬進入德國總參謀部,一直工作到退休。1884年,在毛奇的支持下,施裡芬出任參謀本部軍事歷史局局長,先後擔任了毛奇與瓦德西的智囊角色,並於1891年出任參謀總長。

俾斯麥所締造的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老牌歐洲強國無不對之恨之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同時,德國地處歐洲十字路口,列強環繞,戰略上處於不利地位,很容易陷入兩面受敵的尷尬局面。因此,在德意志統一後不久,德國參謀本部便開始著手研究如何應對未來全面的歐洲大戰。對德國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東面的俄羅斯帝國、西面的法國與海上的老牌強國英國。對於陸軍而言,歐洲戰爭意味著同時與法國和俄國作戰。因此,參謀本部研究的課題便是如何同時打贏這兩場歐陸戰爭。

1870年,路易·拿破崙領導的法國政府,為了阻止德意志統一造成的歐洲大陸均勢失衡對普魯士宣戰,而後在色當戰敗。普魯士吞併了法國工業重地阿爾薩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內的洛林的一部分,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法國的軍事力量以及經濟發展能力。作為回應,法國於是以沿著一百五十英里法德邊界的四個城市為中心,構築了一系列堡壘。東南從瑞士的堅不可摧的屏障阿爾卑斯山開始,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開來。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設計了一個寬闊的缺口,作為迎接敵人進入的巨大陷阱,然後用從掩護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體中發射的交叉火力對突入進來的敵人加以殲滅。面對著這種難以克服的稜堡,1891年到1906年任德國參謀總長的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伯爵,設計了一個通過廣闊的比利時平原侵入法國的戰略。這個小小的工業國家,提供了有充分鐵路、公路、河流和運河的一條不費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國的邊境是不設防的。至此,西線繞道比利時入侵法國的計劃便形成了,這成功的避開了難以突破的德法邊境線堡壘,這也是施裡芬計劃的精妙所在。對於東線,施裡芬認為只要拖住俄國便可。施裡芬認為:俄國雖有600萬常規部隊,但裝備落後,戰略思想仍舊停留在冷兵器時代。同時,俄羅斯廣闊的領土、落後的鐵路網和老化的戰爭動員機制使得俄國的戰爭反應速度大打了折扣。同樣,落後的道路也大大不利於德軍在俄羅斯廣袤領土上的征伐,寬廣的東西長度提供的戰略縱深與漫長的補給線、惡劣的冬季環境、數量巨大的‘蒸汽壓路機’都將使俄國戰場成為持久戰。既然是持久戰,那就避免在東線採取攻勢,相反,應積極採取守勢。至此,東守西攻的戰略路線形成了。這是施裡芬計劃的核心思想,也是作戰行動的指導思想。

施裡芬計劃的核心宗旨在於打一個時間差,西線迅猛擊敗法國,在俄國還在緩慢動員期間就要完成對法作戰任務。為此,施裡芬精心進行了兵力分配。其中,西線部隊79個師,東線部隊則僅設 10個師夾雜一些地方部隊。東西線兵力分配比例大致為1:8。西線又分為左右兩翼,右翼部隊為68個師,左翼部隊11個師,比例是1:6,左翼部隊中一部分配在凡爾登中央地段,這裡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僅僅135英里)也是法國對德防禦體系的重心所在。其餘則部署在長達240公里的的法德邊境線上。西線中的右翼,是德國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但

後來,小毛奇改變了兵力分配,他將右翼的兵力大大減少,反而充實左翼,這就違背了施裡芬的右翼加強原則。施裡芬在西線實施的作戰方式是一種類似商場旋轉門的進攻方式。具體作戰時,德軍集結於西線的右翼以凡爾登地區為軸心向西南方向旋轉,取道歐洲的中立國比利時,由比法邊界進入法國,在穿越比利時平原、橫掃法國沿海後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繼而向東,從法軍背後包抄其主力。而西線的左翼的任務,便是誘敵並抵禦法軍主力的攻擊。如果左翼抵擋不住法軍的進攻也無所謂,甚至更好,只要右翼的兵力足夠便能快速包抄法軍後路即使法軍攻入德軍腹地也無濟於事,德軍照樣可以南北兩面夾擊殲滅法軍。但後來小毛奇由於過於謹慎並未完全按照施裡芬原本的兵力部署來做。很多歷史學家把責任歸咎於執行者小毛奇的無能和自作主張,但戰爭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計劃,後人必須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去制定計劃,即使嚴格按照施裡芬計劃來進行作戰也未必會成功。實際上,“施裡芬計劃”是一個純粹的意念中的戰爭,在一開始就已埋下了失敗的種子,因為計劃的成功施行依賴於敵對各方的都要按照其為自己設計的“舞蹈動作”而行動,也就是法國要把其全部力量用以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進攻,德軍還得順利通過比利時領土,俄國還不能提前進攻,一條出錯就可能滿盤皆輸。這還不算英國的海上封鎖以及遠征軍的支援以及後來美國的參戰對德國決定性的打擊。退一萬步來講,即使施裡芬計劃完美實施,法國被快速擊敗,然後德國揮師東進全力對付俄國就能勝利嗎?二戰不也證明了這是於事無補的!

施裡芬計劃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從1905到1914整整10年中,德國在表面上是強盛繁榮,實際上則外強中乾。威廉二世好大喜功,一方面與英國之間進行海軍造艦競賽(最後被證明也只能依賴潛艇戰),另一方面對於戰力也未作合理的分配與動員。所以到1914年開戰時,法國徵集了其全部適齡壯丁的80%,而德國僅僅徵集了50%。法國全部軍事人力僅為德國的60%,法國能動員62個師,而德國也不過87個師。這個責任當然是威廉二世和其政府所應負的,不過小毛奇(甚至施裡芬)也未嘗沒有責任。繼任者小毛奇在這10年內可以說是生活在一種矛盾之中,他明知世界情況正在改變,施裡芬計劃即令在戰略(先西后東)毫無缺點,也不可能完全適應10年後的情況:一戰中塹壕戰的廣泛應用,足以大大滯緩西線德軍的推進速度,步兵與炮火在堅壁清野與機槍面前相當無力,在坦克為代表的機械化部隊推進之前,一戰被證明防守是易於進攻的。


軍界大佬俾斯麥DYS


黑熊精來回答

不可能打的過

所謂的施裡芬計劃制定於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時間很重要),該計劃是為了應對德國兩線作戰時的兵力分配,作戰路線問題。

制定計劃的施裡芬

計劃背景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建立打破了歐洲的舊秩序,它的迅速崛起,引起了歐洲原有列強的恐慌。在德國看來列強的恐慌勢必會引起戰爭,德國參謀部制訂了一份如何應對與歐洲舊有列強的戰爭方案。再加上德國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位於法國與俄國之間,德國一旦開戰勢必是兩線作戰。

德意志第二帝國地圖

因此,施裡芬計劃中東西線戰場的兵力分配,以及作戰路線是整個計劃的重點。

計劃更改內容

制定計劃的施裡芬在一戰爆發前一年就去世了,所以真正執行計劃的是小毛奇。

小毛奇

在初定的施裡芬計劃中,德國先用幾個月時間把法國滅了,再掉過頭來攻打俄國。所以德國的主要兵力是放在西線。在計劃中放75個師280萬兵力在西線,而東線僅僅只有十個師。這樣制定也是有他的道理,俄國的鐵路設施比較落後,動員速度遠遠慢於德國和法國,所以德國參謀部認為,德國應該在俄國還在動員的時候先滅了法國,再去打俄國。

可是這個計劃畢竟是在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制定的,一戰的爆發距離這個時間已經過了整整二十年,俄國的動員機制提升了很多,很有可能在德國還在打法國的時候進攻德國,因此小毛奇把一部份原本放在西線的軍隊放到東線。就連制定計劃的施裡芬也說:

你們要注意增強右翼

有人認為就是因為小毛奇把一部分兵力從西線調走,西線才以失敗告終,我認為並非如此,即使嚴格執行也不可能成功

法國雖然在普法戰爭中敗給了德國,

但是法國的復仇情緒十分高漲,在德法邊境建了要塞,這也是為什麼在施裡芬計劃中,德國選擇繞道比利時的原因。

史裡芬計劃中的西線

其次,打仗不僅僅靠的是部隊作戰能力,糧食等後勤保障也是十分重要。在這方面,德國遠遠不如英法,法國是小農經濟,雖然工業不如德國,但農業水平遠遠超過德國

。英國在海外擁有很多殖民地,所以英國的人力資源遠遠超過德國。

德國也知道這方面的短板,因此在施裡芬計劃中一再強調速攻,可是到了一戰,由於壕溝戰的出現,想要速戰速決是不可能的事。

壕溝戰

所以在實戰過程中,西線就演變成了持久戰,

即使嚴格執行施裡芬計劃也不可能速戰速決,就是因為壕溝戰的出現。再加上東線戰場上的作戰,德國的後勤保障漸漸開始崩潰,到了1918年,百姓和士兵只能靠吃土豆皮度日,而英法較為充分的糧食儲備,最終德國國內爆發了十一月革命,德意志第二帝國被終結,戰爭隨之結束。

十一月革命

所以即使嚴格執行施裡芬計劃,西線人再多也沒有用,時代在變遷,壕溝戰的出現註定了施裡芬計劃的失敗,施裡芬計劃已經被時代所拋棄

除了英法,比利時對德國的抵抗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在施裡芬計劃中,德國計劃用幾天時間繞道比利時進入法國境內。可是比利時利用之前建好的烈日要塞,在列日和德國打了一個多月,德國軍隊傷亡慘重,只好用攻塞巨炮瓦解比利時的放線。

列日要塞

施裡芬計劃過於輕敵,把比利時、法國想的太弱,再加上隨著時代的變遷,施裡芬計劃不再可行,逐漸被時代所淘汰,無論怎麼修改還是嚴格執行都是無濟於事。


黑熊精講歷史


文章開始先說說小編的觀點:“施裡芬計劃”從一開始就毫無勝算。原因很簡單,德國的地理位置意味著只要作戰就必須面對兩線作戰的事實,而且領土所限德國不可能有碾壓歐洲其他國家的實力。

下面分步說明,但先看看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歐洲地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進行的世界級戰爭。一方為同盟國,參與國家為德意志王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參戰國為英國、法國、俄國、意大利和美國。

最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德國喪失全部海外殖民者並且割地賠款,這導致了後來納粹黨的上臺。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解體。保加利亞成為歐洲三流國家。

“施裡芬計劃”是什麼?

“施裡芬計劃”其實就是日後納粹閃電戰的雛形,其核心內容是用炮火掩護步兵衝鋒。日後納粹更改為飛機轟炸後用炮火掩護步兵和坦克的協同作戰。

從戰略上來說,“施裡芬計劃”和日後納粹軍隊攻破馬奇諾防線是一樣的。先侵入比利時,讓德軍直接進入空曠的法國東北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區(這裡更適合於德國機械化部隊發揮作用),在6-8周內攻克巴黎。然後調轉槍頭對俄國實施打擊。

其實“施裡芬計劃”最為核心的關鍵在於速度,能否在俄國軍隊突破德國東部之前使法國屈服或完全攻打下法國。否則德國將陷入兩面作戰的窘境。

“施裡芬計劃”為何會失敗?

首先來說,德國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同時擊敗法國、英國和俄國,單是對付其中一個對手就已經很吃力了。在武器裝備方面,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又將許多資源用以發展海軍,變相造成陸軍能力的進一步減弱。在人員方面,法國動員了全部壯丁的80%,而德國僅動員了50%,直接造成德國軍隊數量不足。在實戰方面,雖然一戰時自動武器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原始的戰壕仍然能有效阻止機械化部隊的進攻。法國在緊急時刻挖的戰壕遲滯了德軍的進攻,挽救了法國。

其次來說,德國突入比利時或荷蘭,就等於給法國和俄國提醒了。聽到德軍入侵比利時的消失,法國會立刻做戰爭準備。而在東線,俄國也會立刻發起攻勢。德軍想立刻攻陷法國就必然抽調東線的兵力。德國原希望奧匈帝國協助防守,但奧匈帝國也有自己的打算,不會傾盡全力協助德國防守東線。

最後來說,即使德國如願攻陷法國巴黎,但試想下德國將面臨如何的困境。法國必定不屈服於征服,戰場將轉移到地下,致使德國深陷泥潭。而俄國在東線步步緊逼,薄弱的兵力將使德國東部淪陷成為只是時間問題。

總結

德國位於歐洲的“十字路口”,這樣的地理位置在和平時期是發展的優勢,而在戰爭時期又成為了劣勢。這不是憑藉某個人有什麼優異的戰略戰術就能解決的問題。


物質文化史


19世紀末期,德國元帥施裡芬在擔任總參謀長期間,曾制定過一套嚴密複雜的作戰計劃,被人們稱為“施裡芬計劃”。施裡芬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要解決德國征服歐洲的未來戰爭中,如何應付同法國和俄國的兩線作戰的問題。

不過,由於施裡芬元帥在1913年去世,這套計劃被繼任者小毛奇進行了一些修改,最終導致了施裡芬計劃失敗,德國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

(施裡芬舊照)

那麼,如果施裡芬計劃不被小毛奇修改,德國能不能贏得一戰的勝利呢?

首先,我們先來明確施裡芬計劃的內容。所謂施裡芬計劃,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進行解讀。

從戰術上來說,施裡芬計劃就是後來威名赫赫的“閃電戰”雛形。施裡芬元帥認為,在戰場中用炮火掩護步兵衝鋒的做法,可以迅速打擊敵人,加快戰爭的進程。

從戰略上來說,施裡芬計劃是將德國的軍隊分為東線和西線兩部。其中西線的敵人主要負責對法作戰,兵力設置大約有80個師。並且這支龐大的隊伍還會被細分為左右兩翼。

左翼部隊有11個師,主要分配在凡爾登中央地段。這裡離巴黎只有135公里,法國的大量精銳國防軍,都會被安排在凡爾登一線。因此左翼部隊的任務,就是要在戰爭開始後誘敵深入,但絕對不能被完全擊潰。

而右翼一共設置了約68個師,是德國的王牌部隊。在戰爭開始後,右翼部隊將會取道歐洲的中立國比利時,並由比法邊界進入法國。在進入法國之後,右翼部隊將會清掃法國沿海,並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最後他們集體向東,從法軍背後進行包抄。

至於東線對俄作戰的部隊,則安排了10個師和一些地方部隊。東線德軍當然不是要侵略俄國,他們只是用少數兵力,配合奧匈帝國的軍隊,一同將俄軍牽制在東普魯士邊境。

(進攻中的德軍)

德軍東西線的兵力分配大約為1:8,這並不是施裡芬看不起俄國。在經過長期周密的分析計算之後,施裡芬認為俄國廣闊的土地、老化的戰爭動員機制和破舊的鐵路網路,都會使得俄國的戰爭反應速度大大降低。最終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俄國至少需要6-8周,才能使所有對德軍隊完成集結。

而在這段期間,西線德軍用炮火掩護步兵推進的“閃電戰術”,是完全能夠拿下法國的。

耗費了十多年的時間,施裡芬計劃一直到1906年才完全成型。不過由於年齡的關係,施裡芬也從總參謀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這份施裡芬計劃,被交到了繼任者小毛奇的手上。

小毛奇是一個聰明人,但性格卻十分懦弱,缺乏魄力。在他看來,施裡芬的計劃是一場豪賭。不過,儘管心中對於施裡芬計劃不相信,小毛奇卻沒有重新制定一份作戰計劃的勇氣。

一戰前夕,小毛奇對施裡芬的計劃進行一些改變。儘管大的框架並沒有變化,但小毛奇卻在東線和西線的左翼,都增派了不少的兵力。而這些兵力,原本是安排在西線右翼的王牌軍隊中。

這樣一改,幾乎是完全破壞了施裡芬經過精密計算之後的作戰策略。這也最終導致德軍在法國陷入苦戰,後來只得以戰敗收場。

那麼,如果小毛奇不對人員比例進行改動,德國又能否攻下法國呢?

(小毛奇舊照)

這個很難說。不過,施裡芬計劃雖然想法不錯,但是也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什麼漏洞呢?

這個漏洞,就是“閃電戰”。實際上施裡芬計劃引以為傲的“閃電戰”戰術,在一戰中並不可行。由於當時坦克才剛剛問世,還並沒有能投入到戰爭中。因此一戰的戰鬥大都以人肉推進為主。為了防禦德軍的衝鋒,英法聯軍在戰場上設置了無數的鐵絲網和塹壕。在沒有坦克的情況下,德軍的推進速度根本快不起來。這也就意味著,德軍在兩個月之內拿下法國的計劃,很可能是一場空談。

除此之外,施裡芬計劃的制定完成時間是在1906年,而一戰的爆發卻是在1914年。以8年前的計劃,來應對時刻變化的各國軍備,這顯然是非常不現實的。

拋開其他不談,哪怕德軍在西線進展順利,已經接近攻陷法國。但俄國早已經從日俄戰爭的療傷狀態裡走了出來,他們的軍隊集結速度,早已今非昔比。那麼德國依然會陷入兩線作戰的泥潭裡。

說到底,由於德國地理位置的原因,他們一旦發動侵略戰爭,肯定會陷入多線作戰。一旦開戰,很難保證勝利。別的不說,二戰的結局,就是最好的證明。

(參考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奧托·馮·施裡芬,1891年起擔任德國陸軍參謀總長,他參加了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戰爭,根據普法戰爭的經驗,鑑於法國想復仇,為了應對將來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從擔任參謀總長開始,他便開始制定未來德國在東西兩線的作戰計劃,1905年最終定型,稱為“施裡芬計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施裡芬已死。

在施裡芬計劃中,沒有規定德軍橫渡英吉利海峽佔領英國的方案。開始的設想是德軍在東線部署九個師的兵力,阻擋俄軍進入東普魯士,在西線部署78個師的主力部隊,穿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低窪地帶,趁法英聯軍沒有做好部署的情況下,迅速突擊,佔領法國北部,截斷英國對法國的援助,然後在四到六個星期內徹底打敗法國,結束西線戰事。接著,把主力部隊東調,對俄國發動全面進攻,在兩到三個月內徹底打敗俄國,結束戰爭,實現德國稱霸歐洲大陸的目標。

一戰爆發後,德軍參謀長小毛奇修改了施裡芬計劃,鑑於俄國軍隊進展比較神速,已經攻進東普魯士,九個師的德軍招架不住,小毛奇急忙從西現調來八個師的兵力支援。這樣,西線德軍的戰鬥力就削弱了。九月,在馬恩河戰役中,英法聯軍與德軍展開激烈廝殺,雙方兵力超過200萬人,經過半個月的戰鬥,德軍放棄了戰略進攻,雙方轉入“塹壕戰”。

如果德軍嚴格執行施裡芬計劃,在馬恩河戰役中也不可能打敗英法聯軍,理由是:

第一,施裡芬是以1870年的普法戰爭為背景制定作戰計劃的,40年以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法兩國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民眾心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迅速發展的德法兩國缺乏深入研究,作戰計劃一定是唯心主義的。

第二,火炮在攻堅戰陣地戰中的作用大大提高,普法戰爭時,大炮射程7公里,一戰時,大炮射程達20多公里。這樣,大部隊就能在更寬廣的地域作戰,戰場形態也相應發生變化。

第三,重機槍在一戰中的作用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馬克沁重機槍射程2700米,射速每分鐘600發。在戰場上,交戰雙方躲在戰壕裡,重機槍難以發揮威力,任何一方主動進攻,士兵將一片一片的倒在重機槍的打擊之下。整個一戰期間,死於重機槍的官兵佔死亡總數的80%,重機槍的威力也是施裡芬計劃沒有考慮到的。

第四 ,汽車在一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法國政府緊急徵用10萬輛汽車,向凡爾登前線運送法軍和物資,汽車起到了戰略支撐作用。1914年的馬恩河戰役,法國政府徵用了幾千輛汽車,緩解了戰線的壓力,這也是施裡芬計劃沒有考慮到的。

第五,施裡芬計劃大大低估了俄國軍隊的機動性和攻堅力,如果嚴格執行施裡芬計劃,東線九個師的德軍是抵擋不住俄軍進攻的,當60萬人的俄軍直逼柏林時,小毛奇也不得不從馬恩河前線抽調兵力保衛柏林。

第六,德軍統帥部從一開始就低估了英國的態度和作用。一戰爆發時,德軍統帥部幻想英國中立,但沒想到英國陸軍決心之大,反應之快,戰鬥力之強,英法軍密切配合,堅守馬恩河。


谷老師


不可能!即便嚴格按照史蒂芬計劃進行,德國人也不可能打敗英法俄聯軍!

史蒂芬計劃最重要的因素有兩點,首先,第一點向南尋找一個盟友割斷兩線戰場,也就是讓東西兩線的敵人不能匯合!這個條件比較好解決,無論是奧匈帝國還是意大利,都讓德國人的這一套戰略能夠得到實現,但是我們必須要說的就是兩線戰場格局的切割,最終會把自己的命運交付到別人的手上!

簡單來說,無論是奧匈帝國還是意大利,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都坑過德國,德國人心裡也十分明白自己交了這幾個盟友簡直就是胡鬧,但是沒得辦法!德國人必須要這麼做,首先他們的實力,雖然強悍,但不至於說能夠單刷這幾個主要的世界強國!而且三線作戰使得德國人面臨著極大的傭兵壓力,所以對於德國人來說,他必須得想辦法去找一個盟友,解決南線這個可能會出現傭兵壓力的地方!

第二個要點,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實施右勾拳戰略迅速擊倒法國,然後再解決沙皇俄國,按照實際分計劃的設想就是法國!既然國家面積比沙皇俄國要小,但是這個國家人口集中適合突擊作戰,而沙皇俄國這樣的國家,國土面積廣闊不適合突擊作戰,不適合一級中的迅速癱瘓對方,而由於龐大的面積使得他們的動員能力較差,所以先把沙皇俄國給放置在一邊,然後再解決法國,就能夠打一個時間差,避免陷入到法國和沙皇俄國同時大兵壓境這樣一個窘境!

其實就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言,德國人幾乎已經做到這一點!甚至於做的更加完美,怎麼講呢?當時沙皇俄國進攻德國東部,結果卻被德國人打的節節敗退,從這一點上來講,德國人在東線戰場從來都沒有虛過沙皇俄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失敗?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成的也比較好,法國在開戰幾周的時間裡面就迅速投降,使得德國人迅速減緩了期限壓力,但是沒有想到的就是前蘇聯的崛起讓德國人損失了大量的戰鬥力!

史蒂芬計劃可以說在兩次世界大戰裡面都被德國人完美的給演繹了,不要跟我說,結果上面的細微差別效果達到了那就是好的!所以說,史蒂芬計劃並不是一個失敗的計劃,它的戰略性是值得深究的!但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史蒂芬計劃他的成功性來自於他的戰略性,是因為他對於法國和前蘇聯的深切分析,以及對於德國設身處地的著想,所以他能夠稱之為一款故事的戰略計劃,但是它的戰略指深究到軍事這一層而沒有繼續深究!

所謂的軍事是政治的延伸,這句話不是空話,張怡曾經說過上善伐交!打仗就只能夠剩這一場,而如果依靠外交政策結合軍事以輔助就可以無限制地獲得敵人的土地,而且不需要承擔道義上的責任!

現如今美國就是這麼玩兒的,當然德國人也有自己的戰略加,比如說筆試嘛,就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他在德意志帝國的崛起裡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它承擔了這個重要角色所做的任務就是在戰略上面給德國人予以一條優秀的線路!給大家最多印象就是俾斯麥愣頭青政策,也就是他鐵與血癥所在,實際上俾斯麥深刻的明白歐洲真正主導力量是誰英國人!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在歐洲內部都有自己的勢力,所以他可以通過這些事例和盤根錯節的關係調動整個歐洲為他效命!看上去不是主僕關係,但是實際上如果歐洲國家就成了英國人的走狗,英國人讓他咬誰,他就必須得咬誰!

很顯然當時的很多德國人都忽略了英國人的力量,也忽略了資本的力量,更加忽略的是外交政策的力量!

隨著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一句壯志豪言一般的發話叫做德意志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然後所有德國人全發瘋了!可以這麼說,德國的所有戰略計劃裡面,如果說沒有一個字提到英國人,那即便德國人把全世界都給打趴下了,他的這份戰略計劃還是失敗的,為什麼只要英國孤懸於歐亞大陸的海外,只要他能夠獨善其身吶,英國人就可以憑藉自己的資本一次又一次地拉起反法同盟,反德同門,讓你在戰爭裡面徹底喪失掉你能夠翻盤的資本,然後把你的國家削弱到無法對他產生威脅的地步!

史蒂芬計劃它的兩條戰略沒有一條涉及對於英國本土的威脅作戰!這正是他的失敗所在,解決法國人就行了嗎?不是英國人還在那裡看著呢!便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人能夠拿下法國巴黎,那又如何?英國人還是可以想辦法去拉其他國家的軍隊替他作戰,甚至於直接自己出手!

所以說史蒂芬計劃即便能夠嚴格執行,即便能夠走到最後一步,也就是把東縣的沙皇俄國或者前蘇聯給擊敗了,但他還是沒有辦法應對,接下來對於英國或者是美國人的介入!


漩渦鳴人yy


施裡芬計劃是先西后東,拖住俄國,然後利用時間差和空間差去擊敗法國,然後再調兵東進去攻擊俄國,已達到解除被列強四面包圍的戰略地位。計劃需要大量的陸軍兵力投入,而在進行此計劃時兵力對比仍然是1:8,所以除了利用時間差和空間差之外,還需要實施此計劃的領導者有足夠的魄力和對局勢的及時掌控以及判斷,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都要有,咱們再回來說說當時的情況,及時德國的陸軍按照計劃中的來發展,但是以小毛奇的行事風格來說最終結局還是失敗,因為小毛奇行事謹慎,沒有前幾任總參謀長有魄力,所以我認為仍然不會對戰局有多大的改變,如果有也是延長了戰爭結束的時間而已


不撿東西都算丟


德國一戰最大的失敗來自外交。俾斯麥的國策是小德意志帝國,避免在歐洲腹地形成過於龐大的新帝國從而引起歐洲列強的圍攻。而威廉二世登基後,因帝國實力的不斷增強,不滿足於“小帝國”的版圖,處處與英國爭雄。同時,又因其先天生理的殘疾,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處處表現的咄咄逼人。交惡了可能成為戰友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最終,薩拉熱窩一聲槍響,陷入兩線作戰的德意志與奧匈、沙俄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垮臺了。


夏哲修


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