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綠皮書的故事

《綠皮書》是以黑人鋼琴音樂博士唐謝利的傳奇故事為原型改編而成的電影,在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這樣輝煌的戰績,很多人說真是少見,而為什麼能獲得這樣多的榮譽,一些人把它歸功於美國的種族歧視話題的長久不衰,《綠皮書》真的是在講種族主義嗎?


電影:綠皮書的故事


在探討這個故事之前,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一下這部影片的導演:彼得·法雷裡,這位美國著名的低俗喜劇專家,一直以來都非常擅長和樂於拍攝喜劇題材電影。其中很多國內觀眾熟悉的《阿呆與阿瓜》、《我為瑪麗狂》、《一個頭兩個大》等電影都是出自他手。從這位導演以往的作品來看,他很難入得了奧斯卡評委們的法眼,但普通觀眾從他的電影中獲得的不僅僅是歡笑,還有人類最寶貴的真、善、美。從這個角度來看,彼得·法雷裡是一位非常主流的電影導演。

電影:綠皮書的故事


2019年對於彼得·法雷裡來說,應該是不一樣的一年。電影對於他來說已經成為了一個手藝,這位63歲的老手藝人,在常年累月的練習和總結中,早已把人物的那點悲歡離合的細微感情,拿捏的分毫不差,輕而易舉就能悄悄把觀眾帶入他所營造的世界。這,也許就是中國人常說的“爐火純青”吧!?

不論原型唐謝利的黑人身份還是他的同性戀傾向,影片並沒有在這兩個在外人可以大書特書的噱頭上下功夫,而更多的是通過這些特殊的設定,展現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是如何從陌生走向熟悉,從對抗走向包容。整部影片,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震撼的特效,只有分毫不差的細膩表演與直戳心窩的柔軟和堅強。

電影:綠皮書的故事


《綠皮書》,一部黑人旅行指南綠皮書的簡稱,用簡稱做電影名別有深意。在這段未知的旅行中,雙男主互換式的情感如同一把鋸子,鋸開了過去的世界。就像一顆倒掉的大樹,冰冷的外殼裡總有讓人驚喜的形狀和感動。兩個男人的友誼,從此因為共同的經歷和記憶堅不可摧,所謂的種族隔離,在瞭解和懂得面前一文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