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怎樣活得好、活得久才是最終目標

腫瘤治療不能以消滅腫瘤為唯一目標,如果一個治療方案能讓患者多存活數月,使腫瘤縮小若干個百分點,但卻以損害患者生活質量為代價,則這種治療實際上並無多大意義。因此,傳統的致力於將所有腫瘤消滅根治的治療觀點已不適用。

而現代的治瘤理念是,通過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從根本上抵抗腫瘤細胞,以達到延長生命時間,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活得好”是基礎,只有生存質量高,延長壽命才更有價值。

癌症患者怎樣活得好、活得久才是最終目標

​那麼,除了及時診斷和規範治療,腫瘤患者還應注意什麼呢?

1. 腫瘤治療不要相信偏方或“大師”

癌症患者怎樣活得好、活得久才是最終目標

​“偏方治大病”對腫瘤患者來說都是吹牛皮。不問科學,一廂情願地想根治,依賴一些所謂的“神奇療法”,追捧偏方、“大師”等偏門左道,非但不能徹底治癒腫瘤,反倒因為放棄了現代醫學治療方案,胡亂吃藥或拒絕吃藥,病情惡化,甚至過早離開人世。

這種現象在腫瘤患者中十分常見。需要提及的是,還有帶有現代色彩的迷信和披著洋外衣的騙術也不少,需要警惕。

癌症患者怎樣活得好、活得久才是最終目標

​2. 腫瘤防控靠醫生、更要靠自己

科學飲食、合理營養、積極運動、良好睡眠和減少精神壓力等,顯然都要靠自己去落實。

治療腫瘤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合理用藥,定期檢查,長期堅持。腫瘤疾病因存在多病症共存的現象,處置原發病及其治療不良反應時需要醫療干預,但是,不好好治療(吃藥不遵醫囑),甚至胡亂治療(偏方大師)的患者都大有人在。

癌症患者怎樣活得好、活得久才是最終目標

​醫生可以提供標準化的、符合相關指南或共識的治療方案,如果患者不配合,將於事無補。

其實癌患者能夠活得好,活得長也並不是不現實,下面這二抗癌勵志故事便是很好的證明:

1)4年患3種癌症,她不想認命   

葉女士,年齡:72歲,患癌史:13年   勵志語:3種癌症又怎麼樣?不要被它嚇倒了! 如果3種癌症在4年時間裡先後光顧,有幾個人能扛得住?68歲的葉女士扛住了。

癌症患者怎樣活得好、活得久才是最終目標

​肺癌晚期、宮頸癌晚期、骨癌晚期,2005年到2009年,四年間她查出了三種癌症,次次都是; 晚期;。在第一次得知患癌後,她反而輕鬆起來。第二次得知患癌時,雖然也被嚇了一大跳,但她很快就挺了過來,照常上街、參加社區的活動。第三次患癌,她也曾想過輕生,但她不想認命。

沒啥子不得了,癌症還不就是種病,有病就治,好好配合醫生,自己要堅強,不要被嚇倒了!每次治療,葉燕一個人來一個人走,一點不像個病人,只要看到有癌友心情低落,她就忍不住上前鼓勵。

癌症患者怎樣活得好、活得久才是最終目標

2)患癌30年 他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王先生,年齡:59歲,患癌史:30年。勵志語:別人都能扛得過,我為什麼不行? 王榮原是重慶紡織廠的機械修理工。30年前,他因左大腿疼痛住院,被醫生診斷為骨癌,必須截肢以防擴散。診斷結論出來的那一刻,當時不到30歲的他淚如泉湧。由於是骨癌晚期,截肢後,醫生給出的生存時間為2~3個月。

妻子的腹中當時正孕育著他的親骨肉,生還是不生?在岳父母的堅持下,孩子生下來了。想到才出生的兒子,王榮對自己說:別人都能扛得過,我為什麼不行?一定要活下去。此後,王先生積極配合治療。他咬牙忍住疼痛,大口吃著家裡送來的雞湯。奇蹟發生了; 他活過了半年,而且傷口和體質恢復得很好。王先生笑著說:我要看著兒子長大。

癌症患者怎樣活得好、活得久才是最終目標

​出院後的王先生漸漸從陰影中走了出來,他參加了沙坪壩區的冬泳隊,2007年,用7個小時從北碚區順嘉陵江遊至沙坪壩區石門大橋,全程40多公里; 同年,參加解放碑世貿大廈攀樓比賽,上下56層樓只花35分06秒;現在,王榮在眾多癌友中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正如他常常說的一句話:癌症是可以戰勝的。

由些看癌症患者活得好,活得長產不難,所癌友們要相信自己一定行,加油!你也一定會與這些抗癌明星一樣。其實癌症也並不是很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