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塹長一智,疫情教會我們什麼。

疫情還在持續,著急上火也幫不上忙,總結下想到的,下次自己明白一點,明白一點是一點吧,看到的朋友也算給你們提個醒。

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相互連接的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而現實中,這三個環節不可能被百分之百地很快切斷,但及早控制傳染源,就是重中之重。不能把小病拖成大病,再來集中一切力量治大病;不能把小事拖成大事,然後集中力量辦大事。那時只怕一切都為時已晚。

一旦傳播過了某個臨界點,集中再多的資源都將不敷使用。

相反,平時麻痺大意,遇難時臨時抱佛腳,慌不擇路,則,再多的人力物力資源都無濟於事,因為健全的運行機制不在,關鍵時刻資源堆積與擠兌必互相磨損和卡殼。

希望這次疫情過後,人們能夠換一種語境來重新思考,拋棄落後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不用簡單的、邊界模糊的標籤,而應該用“專業”和“業餘”,或者“簡單冒進”與“複雜穩健”為標準,讓科學與理性戰勝迷信與愚昧。

數字一算,才知道什麼叫觸目驚心!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遇到問題多拿起筆,拿起計算器來算一算賬。這是理性思維的起點!那些以為只要集中一切力量,就能辦成一切大事的,想一想,湖北之外,全國不到十萬分之一的確診率,社會已經全體總動員,甚至不惜經濟停擺,醫學力量和社會動員力量已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人類最大的敵人,不是別的,是愚蠢。羅素說:“人生下來的時候只是無知,但並不愚蠢,愚蠢是後來的教育造成的。”所以,愚蠢跟文憑、學歷無關,跟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數學思考能力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