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開學後,老師會發口罩嗎?

成長莫煩惱


延期開學了,老師也不會發口罩給學生,學校也不會發口罩給老師!原因如下:

第一,要想開學後發口罩,現在就要開始準備了!可是當下口罩是緊缺物品,一個學校動輒幾千師生,去哪裡搞到這麼多口罩呢?這是不現實的?


第二,買口罩的錢誰出呢?學校出?老師拿?還是家長拿錢由學校統一購買?這是個問題!讓人頭疼!


第三,疫情結束了,學校開學,學生開始正常的學習個生活了!相信那個時候口罩的供應也就正常了!大家都能按需買到口罩,商店,藥店口罩都有貨!

綜上述,開學後,生活迴歸正常,口罩一定能夠正常供應,大家不會再為口罩的問題著急上火了!


肖老師英語課堂


我們學校已經確定了,要發口罩,但可惜的是每人一隻!但學校強調說這些口罩還是想辦法採購的,現在根本沒有資源可以採購到合格的口罩。

那這樣的話,如果3月初開學的話,我們就必須要自己準備口罩了,我現在每天都在本地統一的預約網站上搶,只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投放,很難搶到,每人每3天只能領取一次,每次3只,憑身份證或者醫保卡預約領取。但這樣做真的很麻煩,到藥房去領一次口罩3個,自己還要浪費一個,實際只能得到2個,那一刻就好感嘆:資源寶貴啊!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開學時間如果推遲到3月份,我想那時候的疫情已經是完全扭轉了,口罩的產能會完全激活,另外口罩的整體需求量也會下降,那時候應該很好買了吧!

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自己多想辦法,不能等學校,學校是屬於事業單位,此時此刻不可能去和一線爭口罩資源的,而且也不應該!我們暫時都在家,還是等著春暖花開,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口罩了。


美蛙英語


會發的,我雖然在培訓機構上班,但是目前已經讓我們在準備以下各種物資了,這裡面就包括口罩,口罩就是發給我們員工的。


上面這個表是教育局統一發的,所以我們會發口罩,學校開學後老師肯定會發口罩,不過目前物資還比較緊缺,不知道能不能買的到口罩呢。

我們目前都在積極的購買以上的物資,就是為了開學後的防禦工作,畢竟小孩子抵抗力弱,有時聚眾學習,如果一個孩子被感染,很快其他還是也會被感染。

不過話又說回頭,目前開學時間還沒有定,我想說在疫情沒有控制之前,其實學校估計是不會開學的,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太擔心,現在做好自我保護措施,等到疫情被控制了那一天吧。


喬治麻咪


如果真正開學,肯定是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那麼口罩可能也就不需要了。

從目前的疫情發展情況看,學校在短期內開學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大部分的學校都會延遲開學,在2月底之前應該沒有學校會開學,具體的開學時間還沒有明確的通知,但是3月之後應該是肯定的。


根據今天鍾南山接受採訪時說的,2月中下旬可能會時一個高發期,然後4月之前可能就結束了,按照專家的預測,4月份是一個關鍵的時期,如果更為樂觀的話,可能3月中下旬很多學校就可以開學了。

大家都知道,學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公共場所,裡面也是一群比較特殊的群體,因為每個孩子背後又聯繫著一個甚至是多個家庭,所以說,在沒有確保安全的情況,學校一般是不會貿然開學的,因為出現新的情況,那麼按照接觸的情況看,將會涉及到更大的人群,那麼前期的一些嚴格防控付出可能就付諸東流了。

學校必定會實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才會開學的,而且開學之後應該還會有一些防控和鞏固的過程,口罩我想一般是不需要了,除非有些老師有特殊的情況或者特殊的需要。

在開學之後,根據本次疫情,各個學校還是要加強大家對於病毒防範的教育和學習,防範從娃娃抓起,讓我們既可以很好的避免發生類似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即使發生了也可以平靜的去面對和解決。


萌卉媽


老穆認為,學校正常開學後,學校給老師發口罩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有,可能也是部分學校、部分地區所為。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很簡單道理,我國目前大、中、小、幼、中職(技校)等專任老師約1673.83萬人。

試想一下,倘若每個老師發一個,就是1673.83萬個,如果每個老師按一個月的量發,就是50214.9萬個,約等於5億個。

如果一個N95口罩按5元計算,就是25億元。

即便是發普通的口罩,一個按1毛錢計算,也有5000萬元。

這對於國家財政而言,是個不小的支出,尤其是近段時間,國家經濟還是有不少損失的……



老師不發口罩的話,學生肯定也是不會發的,因為學生人數更多……

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平時積累……

有的學校,已經為提前開學做好了準備工作,讓學生提前準備口罩……


當然,等到疫情結束後,口罩的產能應該可以跟得上,老師和學生也不會擔心口罩的問題!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我個人覺得應該不會了,原因:

1.教育部要讓學生開學,肯定是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才考慮開學。畢竟學生是國家的接班人,是國家的希望,國家的未來是需要他們的,所以絕對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健康。而且現在已經有很多省份又將開學時間推遲到了3月份以後。

2.鍾南山教授說到,抗疫部的轉折點,可能會在2月底到來,我想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病毒在3月份被消除是有可能的,到那時候再開學,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鍾南山院士

3.如果抗疫戰沒有勝利,就開學,會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都知道學生是一個大群體,學生一開學,家長肯定也要行動,這樣流動性也是非常大的,非常不安全,對疫情的控制會增加難度。

所以,我認為當學校開學的時候,肯定抗疫戰已經勝利了,就不需要口罩了。因此,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待春暖花開時,一起去呼吸新鮮空氣,一起歡歌笑語,一起去奔向自己的藍天。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如果採購口罩不困難的話,我想學校會為每個老師配口罩的,而且至少會配備一段時間吧。

原因很簡答:

第一:開學後,老師是最易感染的群體。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老師們每天面對那麼多學生和家長,如果當中有一個漏網之魚,老師一定會最先被感染,做好防護,非常重要。

我們領導已經表態了,學校正積極努力,準備給大家配口罩。

第二:經濟上,學校是可以承擔的。

按一般的口罩,一個20元計算,一個學校100名老師,也不過2000元。

20元的口罩,至少戴一個星期吧,一個星期2000元,一個月也不過14000元,對於一個學校來講,大部分都可以承擔。

真沒錢,其他福利少發點就是了。

當然,學生的口罩就要自己準備了,畢竟學生人數太龐大,學校都承擔,還真承擔不起。

我們學校目前還沒開學,但學校已經通知各位家長給孩子至少準備半個月的口罩了,有備無患。

不過學校也講了,每位老師要做好兩手準備,不要光等著學校配口罩,自己也要準備,如果學校買不來呢?

本人已經買了10個口罩,每個20元,一直放著沒敢用,等著開學用呢,我們學校好多老師也都在到處打聽買口罩。無論如何,小心點沒有錯。

當然,既然敢開學,說明我們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但這個病這麼厲害,作為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還是帶一段口罩為好。

大家的意見呢?


人生如夢LLH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是否讓師生佩戴口罩上課是建立在延期開學的基礎之上的。為什麼要強調這點呢?因為在目前的形勢下這根本就不該成其為一個問題。我先給大家算這麼一筆賬:目前我國大、中、小、幼、中職(技校)等專任老師的數量大約是1673.83萬人。如果我們給每個老師配發一個,那就得準備1673.83萬個。如果每個老師按一個月的量配發就是5億多。試問我國的口罩生產產能滿足得了如此巨大的需求量嗎?況且現在是什麼時候?是全國人民與疫情戰鬥的關鍵時刻。口罩作為一種緊俏的醫療物資必須優先配發給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學校不應當在這種時候去和一線工作者爭口罩。再則就是爭到了口罩就能解決孩子們上課的問題嗎?試問現在哪個家長敢送孩子出門的?畢竟目前我們還不能說疫情已完全被控制住了。延期開學是國家明確規定的政策,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安全也是支持這一政策的。誰也不會拿自家孩子的身體健康去賭的。可能家長們平時會對孩子們有各種各樣的期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眼下如果要問家長們最重視的是什麼,那麼一定會得到這樣的答案: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安全,第三還是安全,所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延期開學就是為確保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開學必須是建立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基礎上。事實上這是一個比是否讓師生們戴口罩更重要的問題。在學校這種人群密集的場所即使戴著口罩也不見得就安全,所以在疫情被控制住之前我們必須讓孩子待在家裡。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或藥物研製成功並投產,這就意味著我們已有足夠的把握戰勝這種病毒了,然而疫苗的研發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有了疫苗也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高枕無憂,畢竟我們的工作重點還是要立足於防控。有藥治病當然是好事,可我們必須首先立足避免染病,不能一開始就想著反正病了有藥治。如果有朝一日疫苗研製成功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但如果我們要讓孩子們開學不能只寄希望於疫苗,我們還必須切實做好以下工作:通過排查確定學生沒被感染者,學校和家庭認真做好防護工作;學校消毒清潔工作要到位,確保校園內無衛生死角;確保學校附近社區沒疫情感染者,送孩子上下學的家長沒有病毒攜帶者。只有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前提下才可以考慮開學事宜,但這並不是說滿足這些條件就一定可以開學,真正要開學還需要考慮很多問題。

現在我們假設:如果有朝一日疫情得到了控制,學校開始恢復正常教學,那麼還有沒有讓師生們佩戴口罩的必要呢?現在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目前已發現有過了潛伏期依然沒任何症狀表現的隱性感染者。現在我們假設如果我們前期的隔離工作使疫情得到了控制,可萬一有漏網的這種隱性感染者出現在理論上是有可能再次造成病毒的傳染擴散的。儘管這種風險在概率上是極低的,但我們不能用孩子們的生命去賭這個概率。試問誰家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命根子,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事關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未來,如果真有閃失可是我們誰都輸不起的。然而我們又不可能因為存在這種風險就一直不開學。所以即使是在開學復課之後相關的排查工作還是會繼續的。在這種情況下讓師生們戴著口罩上課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一種保護措施,然而與此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老師的教學和孩子們的學習其實是一個交流互動的過程,如果大家都戴著口罩又怎麼打破隔閡呢?所以這其實是相當不利於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的。況且我們也沒辦法讓師生們全天候佩戴口罩。我們不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師生們在食堂吃飯時總不能戴口罩吧?還有住校生在睡覺時會戴口罩嗎?

在家裡因為避免了與外界的接觸,所以幾乎不存在感染病毒的概率。其實大家在家是完全可以不戴口罩的,然而在學校這種人群密集的地方不戴口罩還是風險比較大的,可師生們又的確不可能全天候佩戴口罩,甚至可能還會有一些調皮的孩子故意去摘掉同學的口罩,這些情況都是完全可能發生的不是嗎?當然這裡我們需要注意一點: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設定了一個基本前提就是在疫情得到控制後。事實上在疫情得到控制後我們對口罩的需求已不像現在這樣是一種絕對必需。如果這時讓師生們佩戴口罩更多是為預防可能出現的隱性感染者這種潛在風險,是為了給孩子們再加一道保險,所以這時是不是還需要全天候佩戴可能需要視到時的具體情況而定。可能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初期階段各學校還必須繼續進行一定的防控工作。戴口罩當然是對師生們的一種保護措施,可正如上文所說的也存在諸多問題,況且即使戴著口罩也不能保證師生們絕對百分百安全。要確保師生們的安全需要注意兩點:首先開學必須建立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基礎上,如果我們不能保證師生們的安全就應當繼續延期;其次即使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學校已開學的情況下仍必須一絲不苟地展開防控工作。

人的意識往往是有惰性的。在當前與疫情戰鬥的關鍵時刻全國人民的神經都是高度緊繃的,然而疫情過去之後就難免會有人產生鬆懈。然而防控疫情當真只是我們眼下的任務嗎?事實上我們應該建立一套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機制。如果我們要確保師生們的安全和正常的教學秩序,那麼即使在疫情得到控制後的一段時期內學校可能仍需要對所有角落進行徹底的消殺工作,可能還需要每天給孩子們量體溫並將每個班的健康情況統計彙總。這樣的排查工作可能還要持續一個月或兩三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我所謂的持久戰準備既包括心理準備,也包括物質上的準備:即使在疫情得到控制後相關的防控排查工作仍必須一絲不苟地進行,絕不能因為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就流於形式主義。因為即使我們前期的防控工作再成功,也沒任何人敢百分百保證絕對不存在漏網之魚,萬一哪天那些無症狀的隱性感染者暴露出來可就不是小事。當然對這種風險也不宜過分誇大:在我們已基本戰勝疫情的大前提之下即使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有相關的特效治療方案、特效藥以及疫苗,那麼這些隱性感染者所能造成的只會是小範圍的傳播,應該說控制起來比我們現在要容易得多,不過這絕不是掉以輕心的藉口。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的必需品。

準備一些口罩,作為應急之需,這是學校應該考慮到的事情。

很多學校會為老師準備口罩,一般不多,有的學校一位老師就發一個。現在口罩緊缺,很難買到,況且,也需要相當的一筆費用,很不容易的,學校也是有難處的。所以,口罩的準備,還是要靠老師自己。

至於學生的口罩,要靠家長提供,因為需求量太大,學校根本無法解決。學校可能做到的就是給極個別沒口罩的學生提供臨時應急的幫助。

現在,全國生產口罩的廠家正在加緊生產,根據防控形勢,學校的開學時間至少要去到三月初,到那時候,口罩供應的緊張局面應該緩和了許多,不過,也不能過於樂觀,掉以輕心,“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要想辦法做好儲備,現在各市都有網上預約購買口罩的平臺,網絡上例如京東網等也有秒拍的活動,雖然比較難,但多做嘗試,也許有意外收穫。

學校開學應該是疫情得到控制以後,但為了安全起見,開始一段時間內,口罩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口罩問題是一個很重要而緊迫的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協調幫助,提供一些解決的辦法。


泥巴驛站


“疫情”過後,一旦開學,至於教師所用的口罩,其實,無論學校發不發,我估計在一定時間內,上面還是會要求學生戴吧。

唉,這個該死的“新冠肺炎病毒”!真的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麻煩事!

麻煩之一:

待到開學之時,雖然疫情肯定已有很大的控制,但是,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敢對它疏忽大意。只要還不能百分百確定它已徹底被消滅,人們臉上的口罩就不敢隨意掀掉。

如比一來,老師和學生上課、交流時,又怎能突破隔亥?

麻煩之二:

如果師生非得戴口罩不可,又如何保證得了師生一直不掀掉口罩?

學生起床時,必須漱口;學生課間想喝口水;開餐時間,學生要吃飯;學生睡覺時戴著口罩呼吸不順睡不安;甚至還難免有些淘氣的“熊孩子”故意扯掉同學的口罩……又如何是好?

麻煩三:

該死又狡猾的病毒,看不見又摸不著,還可恥得見縫就鑽。就算老師和學生全天24小時不吃不喝也力保面上口罩,是不是就百分百安全了呢?

這點真的很難說!

戴了口罩,也不一定安全;不戴口罩,又肯定不安全!

麻煩四:

師生為了不受疫情傷害,多花費點金錢買口罩,也就忍了,認了。但關鍵是:師生去哪買?並確保有質有量又及時?

全國近2千萬教師,近3億在校學生,如果每人每週一個口罩,這個需求,社會真能滿足?何況每人每週一個口罩,根本不管用呢?

如果學校統一購買,也許師生尚可專心教學。但事實上,極少學校有這個能力。

如果學校無法統一購買,那麼,師生必須親自為買口罩日日匆忙。如此一來,師生好不容易冒險在校,卻又無心教學,又為那般?

若戴個口罩都這麼難,難免有人挺而走險!

總之,一個句話:

戴,還是不戴口罩,都是難!

因此,“三味”建議:

最好還是等到不需要戴口罩時,再開學,簡單,又安全!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