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後,哪家會是旅遊業的新冠軍?

【前言】

2020年的開年,一場疫情打破了所有企業的原定市場計劃。

所謂危機,危中有機。

互聯網企業在這場疫情危機中面臨著怎樣的挑戰?他們採用如何的方式應對?未來的企業走勢和行業走勢如何?

從2月15日起,本專欄將陸續推出一系列文章,列舉分析行業內優秀企業“臨危不懼”“隨機應變”的措施和方法,以供讀者參考。

本文是#互聯網企業應對疫情危機# #肺炎疫情如何影響互聯網# 系列分析之(2)【攜程篇】


一、攜子之手

創立於1999年的攜程旅行網,是中國領先的酒店預訂服務中心,並在2003年12年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9年10月29日,攜程宣佈英文名稱正式更名為“Trip.com Group”。2019年12月18日,攜程在《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排名第89位。

攜程不僅僅通過自身平臺提供酒店、機票、旅遊度假產品等預訂,還直接或間接投資了去哪兒、同程藝龍、途牛、智能火車票、高鐵管家、途家、旅遊百事通、龍騰出行等相關企業,真正實現了

“攜程在手,說走就走”。


新冠疫情之後,哪家會是旅遊業的新冠軍?


2020年伊始,在攜程預訂了機票和酒店的人,突然走不了了。

為了抗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首先需要採取的措施就是物理隔離,並減少或控制人員流動。有關方面開始大力呼籲,停止不必要的旅行,尤其不要前往武漢以及湖北。

攜程已經成立超過20年,曾經完整經歷過SARS病毒、印度洋海嘯、地震洪澇等各種自然災害,對旅遊行業將會受到的業務影響,以及應該採取的應對措施,已經駕輕就熟,立即開啟sos系統,設立重大災害保障金,應對本次疫情。


新冠疫情之後,哪家會是旅遊業的新冠軍?


在面向消費者市場方面,攜程立即啟動預案:

1月21日:攜程兩次推出政策,為涉及武漢地區的機票、酒店、門票實行免費退訂

1月23日:攜程上線“安心取消保障”計劃,至今全球已有超過40萬家酒店加入

1月24日:攜程啟動1億元重大災害保障金

1月26日:攜程升級重大災害保障金至2億

1月27日:攜程響應國家政策,全面下架“機+酒”、跟團遊產品,併為此前已購買的消費者提供退訂保障

1月28日:避免客戶焦急等候攜程宣佈先行墊付春節海外酒店退款

2月02日:延期全球酒店“安心取消”保障至2月底;推出火車票“肺炎疫情自助退改保障”保安心

2月11日:攜程租車推出2000輛“抗疫”公益用車覆蓋全國近百個城市


新冠疫情之後,哪家會是旅遊業的新冠軍?


在面向合作伙伴方面,攜程同樣啟動應對政策:

1月28日:攜程宣佈為供應商承擔:無法減損的機票、酒店、簽證、用車及地接資源,這幾乎涵蓋了供應商的全部成本

1月29日:攜程推出“門店關懷計劃”,為全國近8000家門店免除3個月管理費等,並提供線上課程

2月05日:攜程推出“同袍”計劃,10項政策、10億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100億元小微貸款

2月08日:攜程專車啟動首批“戰疫津貼”,每單為司機補貼5元

2月13日:攜程發佈中小旅遊企業支持計劃,以10條政策扶持全球“玩樂”商家

攜程是業內第一個推出疫情全面保障政策的企業,並且數日內不斷升級,除了聯合全球海內外合作伙伴之外,相關保障金額額度從1億提升至2億。在行業內,保障金額最高,業務量最大,任一業務線都佔據了行業內最大交易額。在這樣大體量的前提下,應該說,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最艱難的,但攜程又是業內最快速度出臺的。


二、與子同袍

千百年來,傳染病一直困擾著人類。

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加速了人口流動,同時也增加了旅遊者與傳染病的接觸機會。

回顧歷史,傳染病對人類文明的重創至今讓人心有餘悸,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橫掃世界,有40%的人發病,全球有2500—5000萬人病死、遠遠多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死人數。暴發於19世紀末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千萬人以上。

國內,1988年上海市爆發甲型肝炎,平均日發病人數超過10000例,共有310746人發病,31人死亡。2003年流行的“SARS”全球共有8437人發病,死亡813人。

每次傳染病的世界大流行不僅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都會對世界的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對旅遊業的影響尤為明顯,“SARS”流行之際,世界旅遊業減少了500萬個就業機會。SARS使我國2003年入境旅遊人數損失約1600萬人次,入境旅遊總收入減少37.5億美元;我國國內旅遊直接損失2.5億人次,總收入減少1104.5億元。並波及進出口貿易、外商來華投資等其他方面,使2003年我國國民經濟沒有實現本應實現的增長。

在疫情期間,實際上旅遊行業處於業務停擺狀態。那麼這個時期,攜程做什麼呢?

1、強化內功

在疫情發生初期,攜程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的做出決策,是與攜程一貫重視用戶服務密不可分。

攜程運營有“六重服務保障體系”,包括重大災害保障基金、應急處理響應機制、多重保險體系、專業保險理賠協助等,幾乎涵蓋了出行全過程的各大核心痛點,甚至包括受傷、暴動、自然災害導致的訂單損失。

而內部協同方面,攜程內部成立了各個應急工作組,從產品、技術、後勤保障、BU間聯動、內部各板塊的信息共享,都建立在有序溝通的前提下,高效,配合默契。這種能力植根於平日裡的工作流程,並在之前應對地震、海嘯等一次次危機中不斷錘鍊提升,當出現重大危機問題時,攜程團隊可以迅速做出決定和行動,第一時間制定出方案,決策流程短,執行效率高。

2、關懷用戶

疫情之下,整個旅遊業都受到影響,攜程也不例外。

時至今日,攜程各個業務線都還在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特別是1月31日WHO宣佈聲明之後,全球多個國家出臺對華限制入境政策,涉及數千架航班的取消,多個海外酒店訂單,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攜程除了積極為客人協調跟進,同時也加大了保障範圍,將全球酒店‘安心取消’保障延期至2月底,從原來的18天,延長至39天。

與“安心取消”保障計劃同時進行的攜程旅行重大災害保障計劃,率先於1月26日宣佈對出行日期在1月27日至2月29日的全球跟團遊、半自助、私家團旅行產品免費取消,這部分訂單的主動退訂工作也已於1月30日完成,接下來消費者將陸續收到全額退款。

此外,隨著各地退訂量的持續增加,攜程旗下攜程、去哪兒、旅遊百事通三品牌旅遊門店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因此,1月29日攜程繼發佈面向遊客和供應商的退改保障計劃和政策後,再度發佈針對各省市約8000家門店的關愛計劃。包括暫免管理費、任務額度延期和推出線上培訓課,三大舉措為門店減輕負擔,保存實力。

攜程“門店關懷計劃”包括暫免疫情期間的管理費3個月,並將門店各自簽訂的任務額度延期3個月,以緩解門店的經營壓力。與此同時,該計劃將面向門店員工推出一批精英課程,包括產品知識、銷售技巧、數據分析、客戶關係管理等,幫助門店練好內功。


新冠疫情之後,哪家會是旅遊業的新冠軍?


3、穩定預期

目前,疫情還在發展,攜程當下的主要任務,還是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盡力降低消費者損失。同時,以各種方式安撫、幫助B端合作伙伴,共渡難關。在這方面,攜程的重點工作集中體現在2月5日推出的“同袍”計劃。

攜程的“同袍”計劃包括減免佣金、減免推廣費、減免系統使用費等10大措施,投入10億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提供100億元額度小微貸款等措施,動用資金規模空前。


三、逆境反彈

攜程CEO孫潔接受採訪時表示,從過去的歷史看未來,攜程充滿信心:

1,對於疫情,國家這次更有經驗,從各個方面採取了及時有效的措施,所以我們有信心,這次疫情是完全能夠控制下來的。

2,攜程也更加有信心,啟動了所有的力量來做用戶保障。從SARS的歷史經驗看,這次疫情過後也會有類似的“報復性增長”。


新冠疫情之後,哪家會是旅遊業的新冠軍?


此時此刻,旅遊行業的更需要的是生存。攜程作為行業龍頭,擁有比SARS時期不可同日而語的抗風險能力。所以,攜程有責任帶頭,幫助行業夥伴一起渡過難關,提升服務,提早佈局,為行業復甦做充足準備。

回顧2003年,當年7月,隨著與非典疫情的抗爭在全球範圍取得勝利,中央及地方層面的支持政策陸續出臺,旅遊業在2003年下半年就迎來了全面復甦。


新冠疫情之後,哪家會是旅遊業的新冠軍?


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在SARS結束之後的第一個月,旅遊行業就迎來了“報復性增長”。到了當年7、8月份,攜程的業務量就大幅反彈,甚至超過了“非典”前的水平。

攜程2003年年度報告顯示,在非典結束後,2003年7月攜程機票訂單成交量即同比增長200%。當年,攜程實現營業收入1.827億元人民幣(約合221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3.5%。此外,得益於營收增長和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攜程在2003年實現淨利潤5380萬元人民幣(約合65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9.1%。

當年12月,攜程就在納斯達克敲響開市鍾。

展望:

攜程是在“非典”時期,以危為機強化內功,危機過後逆境反彈的“典型”。

所以,梁建章表示,和2003年相比,現在服務業佔經濟的比重明顯上升,我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比2003年提升了20多個百分點。而人們對旅遊的需求比這部分佔比還要大得多,十幾年過去了,旅遊增長近十倍。所以,儘管這場疫情影響不容小視,但是一定會迎來難關過後的強勢恢復,我們有這個信心。

新冠疫情之後,哪家會是旅遊業的新冠軍?

全行業的從業者要有一定信心“熬”過去。攜程和合作夥伴一起,期待著疫情褪去,不會太久,春天很快到來。

讀者可以一起猜猜看,哪家企業會是這次新冠疫情之後的“新冠軍”?


作者:張棟偉(市場營銷專家、資深互聯網人士、“酷實習”大學生就業創業平臺創始人)

特別提示:關注本專欄,別錯過行業乾貨!

參考資料:《旅遊與傳染病的關係及防治對策研究》/萬紅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