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我們在家如何有效學習?

用戶7984276687123


任何的學習都需要一個空間去學習,當前在家學習要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空間問題,孩子要學習,父母要做家務,要活動,那麼空間的相互影響就在所難免了。

因此,需要一個空間提供給孩子去學習,有條件的家庭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一個孩子單獨學習的空間,但是如果沒有條件的,怎麼辦,那就需要規定一個學習的空間。


小會計知識點


1/7 分步閱讀

【少帶幾本書】

有些同學喜歡把所有的書都帶回家,結果是一本都沒怎麼看就又帶回學校。書不要帶多,兩到三本自己薄弱的科目就可以了。

2/7

【不要起太早】

在家學不下的同學一般都自控力不強,很難堅持,如果像學校裡起來早就容易產生放棄心理,每天七點到八點之間起就可以了。

3/7

【選擇環境】

在學習的干擾因素降到最低的時候學習會更加專注,而且,在學習一段時間後要”換環境“,長時間處於同樣的環境中人會疲倦。你可以從一股環境換到另一個,也可以改變自己書桌的放置樣子。

4/7

【把時間分段】

根據自己平常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來選擇,中間空出休息時間,活動眼睛。

5/7

【運動一下】

在學習了幾個時間段後站起來,出門走走,拉伸一下,或者伸幾個懶腰,活動活動脖子等。

6/7

【複習一下】

從上個過程再次進入學習時,把之前看的書在瀏覽一遍,看過的知識應該很容易就過一遍。這是為了增強記憶。

7/7

【中午休息】

中午要休息一下,為剩下的學習打好基礎,在下午四五點時,很容易犯困,知識可以出門玩一下,或者看看電視,做自己喜歡的事,晚上再接著學習。



志願垃圾分類


一直想讓設計的東西在圖紙階段就有真實的材質展現,以前忙忙碌碌的只在3D中簡單渲染一下過過癮,這回不忙了,靜下心來好好學學VRAY。有了目標,每天還很充實的,定時作息,一天很快就過去了。二十多天,小有收穫。下面是剛作完的練習圖。



偶然284171281


首先每天要保證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製作一張計劃表時間表,每天大致按照學校的時間來安排,課前充分準備,課後及時複習和完成相關作業,遇到問題及時查閱資料,或者詢問老師和同學,每個週末預留出預習新單元和複習已學單元的時間,勞逸結合。


莎莉園


這個問題針對中學生,我談點粗淺的看法:

對非畢業班的高(初)中同學來說,好好利用當下的時間,對自己會有驚喜。

1.可提升自己對時間的把控能力。大把的時間,我們如何才能利用好,定好計劃,做好安排。既有彈性,也需專注。這種時間的把控能力的提高會有利於自我提升。

2.可增強自學能力。人能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而較強的自學能力其價值是無限的。因此以提升自己原來薄弱學科的水平為材料,演練提升自己的獨立學習、思考能力,這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3.補齊短板,拓展興趣,正當其時。學校上課,我們多數同學是被動跟隨,而現在正好是我自己把控,因此可集中火力猛攻短板。遇有困難時,恰好可利用網絡向老師請教,與同學探討,收穫知識與友誼,發展興趣與特長。

4.要能做好上面事,靜下心來,靜心凝神,轉危為機,讓自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既讓身心得到調養,也讓知識、能為得以提升,遇見一個更好的你。[加油]

5.這段時間,若你與父母家人又恰好都在家,時常與父母交流勾通,既長知識傳情感,又增理解提情商,增進親情。[比心]

祝你健康平安、快樂成長!



林茂心湉


1.如果是學生,可以按照老師的安排,或者自己安排一個學習進度。做個詳細的各科學習時間安排。

2.如果是成年人,無法自律,建議可以考慮參加線上活動,通過他律來督促自己。

以上前提條件是讓自己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


王笑笑1210


如果是孩子,需要家長輔助孩子來做好學習計劃,並且培養學習環境和氛圍,做好監督和榜樣,所謂的榜樣就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如果孩子都已學會,不需要家長的輔導,那麼孩子在學習的同時,家長也需要在同樣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或看書,千萬不要擺弄手機等等做做學習以外的事兒。

如果是大人學習,同樣需要做好學習計劃來約束自己,自制力要強,給自己定一些目標,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看書,要做好筆記,有助於牢記和消化。


聞字縱橫


學習方式很多。可以買書,在家裡看書,做筆記。可以通過直播或者微信群,在線學習。現在自媒體很發達,抖音,今日頭條等等都可以。


李景娜律師


要看你家孩子處於什麼學習階段,疫情期間培養孩子自學習慣,家長起到督促作用。小學低年級孩子剛剛入學培養好的學習非常重要,家長多安排時間陪伴孩子學習,平時家長比較忙現在閒下來了多多陪陪孩子,趁這個機會培養親情教育,孩子更需要陪伴,更需要愛。按照各科老師的要求配合老師完成學習任務。


鹿邑鄉村教師


結合自身的習慣,這一次難得會有這麼多的時間,而且沒有外界的干擾,放空心思,規劃好時間,這樣的話在家才不會感覺無聊。好的方法需要自己琢磨,畢竟需要以人為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