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主題: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作者:歷史學的還不錯——用匠心與讀者對話,用良心與心靈對話;不唯利是圖(不以盈利為目的),不隨波逐流;努力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自媒體。

今年在大年二十九我還在為如何有意義度過這個寒假做著計劃,但是大年三十逐漸就感覺到疫情的形勢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個樣子,果不其然各地陸續進入一級應急相應,自己匆匆從老家趕回,既沒有像往年一樣在老家走親戚,也沒有和朋友聚會。隨後傳來的就是延遲開學的消息,一開始是延遲至2月17日,後來又延遲至3月前不開學。

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剛開始一聽假期延長,自己還是有些小喜悅的,儘管看到國內疫情的發展自己一直心情比較低沉。可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尤其是當得知3月前不再開學時,一絲的高興都沒有了。而且朋友圈中,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家長和部分教師朋友,多少有些為著急。焦慮的情緒隨著假期的延長,不是在逐漸消退,而是在逐漸積聚。

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很多都覺得假期被充值7天以後,又被續費12天,都覺得這個學期的時間就變得很少了,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來給大家算一筆賬,來開看三月開學的時候是不是這個學期就很短了呢?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普及一下中小學生寒暑假的放假潛規則。當然全國各地會略有差異,但是大致是差不多的。寒假放假是向春節看齊,大部分小學大約春節前10-15天左右放假,年後開學則大約是元宵節後開學;暑假則是一般大約在7月中旬。這樣問題就出現了,寒假放假時間看的是陰曆,但是暑假放假看的是陽曆,雖然寒暑假總天數固定,但是一個學年是被寒假分隔開的,而寒假時間往往並不在兩次放暑假的時間的正中間,這就會導致一個學期長,一個學期短。學校和教師安排教學計劃一般是按學期做的。而我們這個一再被壓縮的這個學期,就屬於一個超長的學期,當然那是假設如期開學的情況,很多人會說延遲20天,就變的短了吧。

你有想錯了,就是開學推遲到3月份,這個學期依然不是最短的,筆者統計了一下從2010年至2019年最近九年的寒假後開學時間分別為2019年2月20日、2018年3月5日、2017年2月13日、2016年2月23日、2015年3月9日、2014年2月17日、2013年2月25日、2012年2月7日、2011年2月21日、2010年3月1日(注:開學時間按正月十六計算,若正月十六為週五、週六、週日則順延至下週一,與各地實際開學時間可能會略有出入)。統計我們會發現在這十年的時間裡3月份開學的年份有三年,2015年更是晚到3月9日,相反2月15日前開學的年份則只有兩年,並且還有一次是2月13日。

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隨意各位完全不需要著急,尤其是各位高三和初三的學生家長,不要著急,就算我們3月2日開學,我們也比2018年、2015年的參加高考的學生開學要早,不要在抱怨自己學習時間少了。家長和學校仔細算算更是不必過分焦慮。

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焦慮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是我們的視野變得狹窄,影響我們對事物的正確判斷,預期焦慮,擔心一些我們不能改變的事情,不如平復情緒,活好當下,利用好當下的時間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對於高三的學生(對開學時間最敏感的學生),在上個學期基本已經完成基礎知識的複習,諸如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提煉和掌握,而在家的時間,時間相對更加自由。完全可以利用空中課堂和網絡課程資源,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自己的複習。沒有開學比開學的最大優勢就是自由支配時間更多,更能發水自主性和學習針對性更強。

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同時提醒高三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務必做好個人防護,並且儘量做好自我隔離,比普通人更要避免被感染的可能。要知道,一旦被感染,你開學的時間就無法預計了,這才更大的損失。而對於開學時間,筆者預計(個人推測)湖北以外的省份高三、初三年級非常有可能3月初開學,然後錯峰逐步開學。總體筆者對疫情控制的形式是比較樂觀的。

不要為延遲開學焦慮了,看我給你算筆賬

不要為失去的時間而沮喪,我們要把握好現在的時光,才能迎接美好的未來。這個學期遠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短暫。未來的路也還很長,我們更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前行。

一家之言,對此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2.文中配圖除特殊標註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