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還有人認為“天圓地方”?

望氣看世界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人在認識宇宙的過程中主要方法和現代科學的實證實驗方法完全不同。陰陽學說,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是我國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了它的正確性。中國自古有“天圓地方”說,“天圓地方”是陰陽學說的一種體現。

雖然”天圓地方“最早是古人提出來的,但古人也有很多考究認識我們生存的地方是圓的,只是和當時的政治環境認知相距甚遠,因而不受到重視。今天的科學家們也考證出中國人其實很早就知道自己腳下的大地是個球體,因為中國古代的天文觀察和研究一直領先世界前列,中國的古曆法也相當悠久精確。有史學家查證明朝早期的地圖就以球體繪製的概念。

但到現在為什麼還有人在說”天圓地方“呢?

我個人認為其實就是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認知出現的偏差,導致了這一說法流傳之久。

古人研究事物發展的規律是通過各種事物內在細微的變化演進出來的一種智慧,很多用現在的科技也不好解釋。比如這一學說的的源頭---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博大精深,內又包含很多微觀能量的變化規律,比如每當天地間能量發生變化時,就會逐漸表現在人們可以看到的相對宏觀的世界,這是老祖宗智慧的時空觀念 。

正是這種測量天地間能量變化和時間的關係,讓古人意識到萬事萬物都是從無到有,而且和天地間的能量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就是“天人合一”。

古人講“天圓”,就是用來描述時間的特點。同時古人講方位時,用“四面八方”來描述,也叫“地方”。所以天圓地方”就是講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講宇宙的真實面目!而不是我們宏觀的認識。這在中國的很多古籍裡面也得到了體現說明,比如早在《易經》中就有類似的觀念,《坤》有直、方、正之說,可見這裡方指一種品質,一種平坦,正直的品質。天圓地方並不是形狀,在《黃帝內經》中也有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

古人把這種”天圓地方“的陰陽智慧用在了很多方面,比如日月星辰的運行變化,大地四周的海水湧動等。“天圓地方”也被陰陽風水學運應到很多方面,比如錢幣的造型,住宅的選址與朝向,四合院的設計等等。


吾愛分享資源


天圓地方的說法是我國古代陰陽學說的一種體現,是先人對宇宙認識的思維方式。至於現在人為何還有這種認知,只能證明我們對先人智慧的尊敬。古人認為凡是一切圓形的物體都屬於動態的,就像天空中的太陽,月亮,星星,雲層。而方形的屬於靜態,就像大地靜靜的躺著一樣。同時現在的我們也慢慢認可先人的智慧,古人所謂的天圓地方只是一種學說,就像我們人一樣,頭是圓的,腳是方的。


海桅


還有人認為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是猴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