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兵馬是清朝2倍,已經收復南方,還飲馬長江,最終為何失敗?

李冉靜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切背離民心的作為終會以失敗告終。

吳三桂,在歷史上可謂是臭名昭著,對於漢人來說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奸賊,為了自身的利益他背叛民族大義放清軍入關,而後更是在昆明親自殺死南明永曆皇帝,至此明朝徹底覆滅,從那以後吳三桂就被貼上了“大明罪人”的標籤。

對於吳三桂的功過我們暫且不提,就說曾經的吳三桂也算佔據優勢,擁有著清朝兩倍的兵馬,收復了南方並且飲馬長江,可為什麼他最後還是失敗了呢?

想要知曉吳三桂兵敗的原因,首先我們得弄明白當時他是如何造反成功的,吳三桂能夠在前期取得優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是準備充分。1644年,吳三桂投降清朝,引清軍入關,而後在山海關之戰中大敗李自成,被封為平西王;1659年,吳三桂發兵雲南迫使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並在三年後將其殺死,從此以後八旗官兵可謂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任由吳三桂發展,這給予了吳三桂充分的時間為造反準備,他加緊練兵並且在十多年後給清王朝來一個突如其來的迎頭痛擊,以有備之師襲疏忽之敵,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在造反前期勢如破竹,一步步蠶食清朝的江山,最後統一南方的重要原因。
  • 另一方面是清軍腹背受敵。吳三桂造反後不但有著尚可喜和耿精忠這兩個藩王的跟隨,同時還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西北的王輔臣、察哈爾蒙古的貴族、臺灣的地頭蛇鄭氏集團還有一些其他擁護大明王朝的叛軍,這些人要麼對清朝虎視眈眈,要麼直接參與了造反,清朝一瞬間成為眾矢之的,為了顧全大局他們才會暫時對吳三桂聽之任之,讓其幾乎奪得了大半壁江山。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樣的大好局勢下吳三桂是如何敗北的呢?其實,吳三桂的失敗看似可惜實則是必然之事!以下是筆者的個人解讀:

  • 戰略上的失誤。在造反初期,吳三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南方的大部分地區,在地盤上幾乎已經可以和清朝分庭抗衡了,如果當時吳三桂能夠一鼓作氣揮師北上,完全有機會進一步擴大戰果,甚至直接威脅到中央的安全。
  • 但是吳三桂將戰線推到長江邊上的時候,腦海中重現了當年他向多爾袞“借兵”之時所提出的“劃江而治”的方案,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他由此生出了婦人之仁,企圖與清朝平分天下。可他這般做法不但沒有奏效,反而給了清朝喘息的機會,隨後清軍便迅速組織起來防禦,並且一步步地奪回了失地,因為戰略上的失誤,吳三桂錯失進攻的大好機會,這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

  • 稱帝之事操之過急。在幻想著“劃江而治”以後,吳三桂便開始著實做皇帝了,他建立了大周國,並且定都衡陽。按理來說,他在建國後論功行賞,這能夠給予手下切實的利益體驗感,從而鞏固他的統治,但可惜事與願違,此番舉動不但沒有起到積極作用,反而動搖了軍心。因為在起義軍中有不少明朝人是為了響應他“反清復明”的口號而奮起造反的,如今吳三桂不但沒有實現這樣的目標反而自己當上了皇帝享受起來,這不是在戲弄他們嗎?所以吳三桂稱帝后軍心一直不穩,這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 盟友的拖累。吳三桂的軍隊難以團結一致也就算了,就連他的盟友也都是靠不住的牆頭草。這次三藩之亂名義上是他和尚可喜以及耿精忠一起造反的,但實際是從一開始就只有吳三桂一個人在賣力地對抗清朝,剩下兩個人的部隊不但戰鬥力遠遠不如吳三桂軍隊,就連他們能夠提供給吳三桂的支持和幫助也是微乎其微,尤其是耿精忠,他在清軍和臺灣鄭氏集團的兩面夾擊之下直接嚇得投降了,簡直就是“豬隊友”的典範。
  • 除此之外,吳三桂的舊部王輔臣也是將牆頭草的本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會兒幫助吳三桂,一會兒又投靠清朝,根本無法給予吳三桂切實可靠的幫助。在這些見風使舵之人的一手操作之下,吳三桂漸漸陷入了孤軍作戰的困境,這同樣也使得他難以成功。

  • 軍隊實力的差距。軍隊實力上的明顯差距也是吳三桂失敗的必然原因。吳三桂造反之後,軍隊規模一步步壯大,甚至在後來達到了清軍的兩倍,這看起來他佔據了極大的優勢,可實際上恰好相反,吳三桂軍隊和清軍實力上有著質的差別。在戰場上克敵制勝的法寶就是先進的武器,如果說在古代早期這種優勢還不明顯,但到了明清時期就有所不同了,先進的武器甚至能直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 對於吳三桂的部隊來說,他們只能運用冷兵器進行作戰,可是清軍有所不同,他們早已掌握了熱武器的使用,比如火炮,許多年前清朝與明軍作戰之時就領教過了“紅夷大炮”的恐怖威力,就連他們的先祖努爾哈赤都命喪於此,所以在入關以後他們就加緊了對於這類火器的研究和使用,久而久之火器也成了清王朝的殺手鐧。
  • 當清軍喘了一口氣做好防禦的準備時,他們將這些火器亮出來,所造成的殺傷力是難以估量的,不僅如此,這些火器更重要的威懾力,在吳三桂的將士們看來,和這種殺傷力極大的“神器”交戰無疑是在送命,這樣下去就算奪得天下自己也沒命去享受榮華富貴,內心的畏懼使得吳三桂部隊的軍心進一步潰散,所以到了後期他們便節節敗退,慢慢將之前所得地盤都吐了出來。

  • 不得民心。吳三桂敗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得民心。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吳三桂造反的行為並沒有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反而遭到了強烈的反對,這注定他會失敗。
  • 首先,吳三桂本身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就十分不堪,他是賣國求榮的奸臣,為全天下人所不齒;
  • 其次,吳三桂讓享受和平的黎民百姓又陷入戰亂之苦。吳三桂發起叛亂之時,清朝已經入關三十多年,天下也保持了十餘年難得的太平,此時漢人對於滿族的抵制已經沒有那麼強烈,無論是滿人還是漢人都在努力維護著難得的和平,發展生產繁衍生息,可吳三桂為了一己私慾將無數百姓又帶入戰亂的泥潭當中,這種做法自然會受到他們的強烈抵制;
  • 再者,吳三桂治下的老百姓不但沒有安居樂業,反而越活越辛苦。吳三桂為了拉攏支持者,任人唯親,搞得官場之上烏煙瘴氣,貪汙腐敗演變成為常態;他縱容自己的部下為非作歹,肆意剝削老百姓,搞得民不聊生;不僅如此,吳三桂起兵之後為了補給軍費,更是一路燒殺搶掠,給沿途的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所以在百姓心目中吳三桂的口碑極差,甚至人人得而誅之,為了捍衛自己生存的權力,他們果斷站在吳三桂的對立面,這使得吳三桂的造反行動遭遇巨大的阻力,最終以失敗告終。

綜上所述,吳三桂軍隊的實力本身就難以與清軍抗衡,再加上他的所作所為完全背離了民心,這就註定他難逃失敗的結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個人之力對抗舉世之力,這難道不是以卵擊石嗎?


執筆灬寫史


吳三桂飲馬長江時,他的情況並不樂觀。

首先,他並沒有清朝兩倍兵力,當時康熙平叛的部隊,主要是綠營兵和駐外八旗兵,京城的駐京八旗和關外的留守八旗都沒動。康熙手上還有十萬多精銳。而吳三桂卻是傾巢出動,反倒是他手上沒牌可打了。

其次,除了雲南大本營外,吳三桂只是拿下了貴州、湖南、四川以及廣西和陝、甘的部分地區。江南最重要的財賦重地,即江浙兩省,吳三桂並沒有拿下來。


沒拿下江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吳三桂和清朝並不是“南北朝”,而是“東西朝”。全國最重要的稅收來源和糧食產地都掌握在了清朝手裡,這就註定了吳三桂沒實力跟清朝打長時間的消耗戰。

第三,反清聯軍各自為戰,吳三桂也帶不動那幫烏合之眾。

公元1675年初,反清聯軍聲勢浩大,曾經一度嚇得不少清廷高官有遷都的打算。但是康熙皇帝很敏銳的就發現了聯軍的弱點——反清聯軍沒有統一指揮,大家雖然都反清,但並不聽吳三桂的指揮。

比如說鄭經,吳三桂跟清軍死磕時,曾建議鄭經沿海路北上,偷襲東北或者浙江,讓清軍顧此失彼,不能集中力量對付自己。但是鄭經直接拒絕了。拒絕了之後,鄭經不僅不幫忙,反而幫倒忙,拼命的打福建。

當時福建是誰的地盤?靖南王耿精忠。

鄭經跟耿精忠死磕,最後撈便宜是誰?

還能是誰?清朝嘍。

公元1676年初,康熙抓住耿精忠和鄭經自相殘殺之際,調整部署,調安親王嶽樂、康親王傑書、貝子傅喇塔、浙江總督李之芳四部合力進攻耿精忠。

這個時候,若是鄭經還有一點理智,他就應該援助耿精忠。就算不援助,最起碼也應該停止進攻。畢竟他連耿精忠都打不贏,一個比耿精忠要強幾十倍的清朝,他打的贏?

可是,鄭經偏偏就要打耿精忠,清軍在北面猛攻,他就在東南沿海夾擊,打的耿精忠腹背受敵,最後只得向清軍開城投降。福建這一路反清人馬,就因為這種近乎於二逼的內訌被清軍輕鬆平定了。


除了鄭經之外,三藩之一的尚之信也是個大坑貨。三藩之所以造反,起因就是平南王尚可喜告老還鄉,想把王位傳給尚之信。康熙早想削藩,就藉此機會不予尚可喜傳位,逼迫三藩狗急跳牆。

也就是說,尚之信繼王位的那點破事,就是康熙削藩和三藩之亂的直接導火索。

可是,當吳三桂和耿精忠起兵後,尚之信卻不起兵。不管吳三桂如何催促,他就是藉故不起兵。搞得吳三桂一面要部署兵力對付北面的清軍,一面還要留兵東南,防止廣東的清軍偷襲他。

後來,耿精忠投降前後,尚之信突然響應吳三桂號召,起兵造反。然而,造反之後的尚之信不管吳三桂怎麼催促,他就是故意找藉口不出兵。想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看吳三桂和清朝殺個兩敗俱傷。

最後,尚之信咋咋呼呼一陣後,居然又投降了清軍。可謂是一槍未放就直接投降了。

很多人都知道,三藩之亂鬧了八年,但很多人不知道,三藩中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其實只鬧了兩年。剩下的六年時間,都是平西王一派跟清朝在單挑。

公元1677年,清軍橫掃東南,猛攻鄭經,收復了漳、泉等四州。鄭經費盡心思攻,以極為不要臉的方式攻佔的地盤,在他手裡還沒有捧熱乎呢,就被清軍又收回去了。

而在驅逐鄭經之前,清軍集中力量,拖住吳三桂,猛轟割據陝甘的王輔臣。當王輔臣被圍平涼城,且吳三桂屢次施援都失敗後,陝甘地區的反清聯軍最後全部被清軍消滅。

截止至1677年初,當時除了吳三桂,全國的反清聯軍基本被消滅。而此時距離三藩之亂爆發才僅過了三年零三個月而已。(三藩之亂爆發於1673年12月)


第四,除了沒有第一時間佔據東南,以及反清聯軍內訌不斷這兩個問題外。吳三桂還有一個更大的致命弱點——他太老了。

公元1677年時,康熙24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而當時的吳三桂66歲,垂垂老矣,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像這種雙方主君年紀不對等的情況下,康熙年紀小,他能拖。可吳三桂卻拖不起,他不知道自己哪天就嚥氣了。

因此在1678年,吳三桂決定稱帝,並利用稱帝維繫人心、鼓勵士氣。

稱帝之後,吳三桂決定反擊。

當年六月,吳三桂親點大將馬寶,令其率五萬大軍南下,攻打衡陽的門戶永興。馬寶率軍兩戰兩勝,大創清軍。擊斃了清軍都統宜里布和護軍統領哈克三,並大敗前鋒統領碩岱、副都統託岱、宜思孝所率的援軍。

清軍受此大敗,被迫退回了廣東。

南線反攻大勝之後,吳三桂又親自部署了對廣東、廣西的大規模進攻。以十萬大軍,突入兩廣,收復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區域,大挫清軍信心。那個驍勇善戰的吳三桂,貌似又回來了。

然而,吳三桂太老了。吳軍的兩次勝利只是他的迴光返照而已。



1678年八月十七日,也就是吳三桂稱帝僅六個月後,他就突患“中風噎嗝”,病死在了前線軍中。

皇帝死了,仗自然是打不了了。

1678年十月,前線的吳軍全部回撤,並派人赴雲南,迎奉年僅15歲的吳世璠繼承皇位。

聽說吳軍迎奉吳世璠繼位,康熙都笑了。吳三桂是員悍將,康熙敬畏他。可吳世璠才是個屁大點的毛孩子。吳軍眾將在這個危機時刻居然立幼主為帝,可謂是混了頭。

1679年,康熙命令駐守在湖北、陝西的清軍大舉進攻。沒過多久,四川、湖南兩省即被清軍收復。而在清軍攻打兩省期間,吳世璠這個大周皇帝毫無作為,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應對。

1680年,吳軍控制的領土除了雲貴外,其餘全部都被清軍所攻佔。

又過了一年半的時間,清軍先克貴州,再克雲南,三藩之亂遂全部平定。

三藩平定的前夕,鄭經病死,而他所盤踞的臺灣島,也在兩年後被平定。至此,南方的反清勢力也被清廷徹底肅清。



總結。

1675年初,吳三桂勢力達到最巔峰。但是即便是勢力最巔峰,他也沒拿下整個江南,與清朝劃江而治。後來到了1676年底,由於兵興三年多,兵力、財力都嚴重不足,且吳三桂在各地的黨羽都離心離德,各有圖謀。因而這一年就變成了三藩之亂的轉折之年。

形勢逆轉之後,吳三桂的情況每況愈下。縱然他在稱帝的那一年兩戰連勝,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那終究是迴光返照,他老邁的身體已經撐不起他的雄圖壯志了。

當他病死後,大周政權大勢已去,三藩之亂被滅,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Mer86


今天,我們不談“先叛明後叛清,反覆無常”的大道理,一起看看當時吳三桂在起事後犯下的錯誤,看看能否吸取些教訓。

軍力強盛的吳三桂

我們先來看一場兩軍精銳的激戰。我們會發現:即使吳三桂年事已高,但清朝開國宿將悉數過世,無人是他對手。

曠世大戰,吳三桂輕鬆取勝。

康熙十五年四月,長沙東側的官山。康熙令安親王嶽樂自江西進攻長沙,試圖發起長嶽決戰。清軍列陣,從城北跌佛寺到城西南,兵分十九路,綿延數十里。吳三桂也調軍來戰,部署列陣,吳三桂親自坐在譙樓上觀戰。雙方戰線長達數十里,“軍容之盛,為近古所未見”。

開戰後,吳三桂以王緒率數千人率先發起進攻。王緒策馬而出,直衝敵陣。清軍見狀,分兵合圍,一時,王緒軍如同被投入大海的石頭,旗幟被淹沒不見,金鼓聲也沉默。正在吳三桂軍驚恐之時,忽聽槍聲連發,如連排鼓聲;白刃排空,如冬日飄雪,喊聲震天,清軍騎兵紛紛落馬,王緒奮勇而前,銳不可當!清軍紛紛讓路,不敢阻擋!

三桂軍士氣大振,一齊殺出!清軍也奮力反抗。正在此時,吳三桂的侄子吳應正中流矢落馬,清軍趁勢反攻,卻突遇吳三桂放出的大象,紛紛敗退。吳三桂軍回擊,清軍陣勢搖搖欲墜。正此時,天將大雨!吳三桂無奈收兵。

此戰,雙方投入兵力達10萬之多。吳三桂原將軍隊分為前、後兩軍,本意一舉殲滅清軍,可惜,突遇大雨,企圖失敗。

此次大戰,顯示出吳軍精銳戰力之強悍!

僅就軍事而言,在整個“三藩之亂”中,吳三桂軍都擁有戰力上的優勢。在吳三桂病故前,清軍在岳陽、長沙的對決中無可奈何。

吳三桂帳下也不乏名將。尤其是高大節,擅長以少勝多,深知曾以數百人就能大敗清軍大隊。江西戰場,清軍將領甚至被一度高大節極少的兵力嚇得不敢出南昌。

而吳三桂的“盟友”,耿精忠所部的曾養性,甚至王輔臣本人,都是難得的將才。

響應雖多,各懷心思

吳三桂之初,進展十分迅猛,各地紛紛響應,一時聲勢逼人。

可是,放眼看去,這些叛軍都各懷心思。

廣東的尚之信就不說了,整個叛亂過程,幾乎都沒有出兵參戰。


耿精忠、王輔臣,雖有戰力,但一直搖擺不定。形勢稍微不利,就紛紛降清。

真正鐵了心打大清的,只有吳三桂本部和臺灣鄭經。但鄭經在早期積極配合後,得知吳三桂並非真心“輔助明主”,而是自懷稱帝之心後,不但沒有配合,反而進攻耿精忠。(清朝正因得知鄭經攻打耿精忠,才定計招降耿部)。

總的來說,這些響應者雖然以“忠義”為名起事,卻壓根沒有“忠義”的基因。他們大多先叛明,後叛清。如果吳三桂勢頭好,他們自然都會趁勢發展,但如果勢頭不好,他們可就不會血戰到底了。

再說,就吳三桂的黑歷史,他說反清復明,鬼才信!因此,即使是真的心新懷忠義者,也是趁勢而動,根本不會配合吳三桂!

進退兩難,深負眾望

起事之初,吳三桂發展勢頭迅猛,馬寶入湖南,王屏藩入川支援當地叛變。清軍難以抵擋,節節敗退,吳三桂很快就攻克長沙、岳陽,飲馬長江。

清朝開國宿將盡去,已無人是吳三桂對手。

此時,吳三桂陣營的將領們提出了兩種經典的進軍建議:

1、繼續北進攻下荊州,而後再圖北進;

2、順流而下,攻取南京,與耿精忠等部會合,全取江南。

而如前所說,吳三桂不管是本人的軍事才能,還是其部署的戰力,都不弱於清軍。尤其在早期,面對不知兵要的皇家貴胄,不管是選擇哪條進軍路線,他們都完全有機會積極進取,給予大清更大的打擊。

可是,吳三桂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第三條路:大部轉入防禦,僅僅以少量兵力進軍宜昌、吉安等地,試圖打通與王輔臣、耿精忠聯繫;

就這樣,在整個三藩之亂中,吳三桂軍最精華的20萬大軍,長期安於湖南,7萬人在岳陽防禦荊州方向清軍,7萬人在長沙防禦江西方向。


吳三桂最能打的精銳安靜地坐失良機,坐視清軍平定各路“友軍”,陷入孤立!

先聲奪人的輿論戰

師出有名,就是在動手前先打嘴仗。

筒善抵達荊州後,以“給吳三桂的一封信”的形式發起了嘴仗:引咱們入關的時候,你說要另立明朝天子了?天下大定以後,消滅明朝殘餘時,你吳三桂比誰都積極呀!你要真的效忠明朝,你弄死人家永曆幹什麼?你現在跳出來說忠於明朝,當天下人是傻子?

康熙的戰略:重點打擊+政治誘降

扛精畢竟不能當飯吃,罵完後,還得打!


面對危局,康熙並非沒有失誤,但他總體方向是十分清晰的。

叛軍雖多,但多首鼠兩端。康熙沒有逐城逐地的打擊,而是以“以重點打擊造成有利態勢,以政治誘降平定叛亂”的方針推進平叛戰爭。

比如:陝西方向。在各路叛軍中,對清朝威脅最大的,就是陝西方向。除了王輔臣的叛亂,陝西、寧夏,西北各地叛亂者也雲集。甚至後院的察哈爾蒙古部也發生了叛亂。

康熙在平定察哈爾之後,重點放在陝西,而他清醒地意識到,陝西叛軍中,只要平定了王輔臣,其他各部也不攻自滅。而王輔臣雖然善於用兵,但反覆無常,時而要降,時而要反,只要形勢上壓倒,就可以制服!


因此,康熙以平涼為重點,攻平涼時,又以平涼城外的高地為重點。在付出了相當代價強攻下高地後,以紅衣大炮轟炸平涼,本來就鬥志不堅的王輔臣終於在持續的誘降下投降。

西北各地聞風而降!

又比如:對耿精忠。耿精忠的戰鬥力十分強悍。部將曾養性攻克溫州後,在浙江發展迅速。清軍選擇了仙霞嶺為突破口,不去攻耿部精銳,而是直接撲向其福建老巢。

耿精忠雖然在浙江勢頭很猛,但在福建日子卻很慘,不但要扛大清的反撲,還要對付翻臉的鄭經。壓力山大,扛不住了,也投降了。

於是,在浙江形勢尚可的曾養性等也紛紛不戰而降!

持續的政治誘降,使叛軍常大規模投降。

在這些戰爭中,叛軍以萬為單位,紛紛投降。清軍迅速掃除了吳三桂的兩翼,扭轉了局勢!

時來天地皆同力,徹底平叛

在消滅其他反叛勢力後,大清已經在戰略上形成了對吳三桂部的包圍。

可是,由於吳三桂部戰力強大,大清要想徹底擊敗吳三桂,還十分困難。

不過,大清的運氣不錯。他們心想事成,自己搞不死的對手,就被老天搞死了。

首先是在江西讓大清頭疼不已的高大節,恥於與溜鬚拍馬上位的同僚共事,掛了。


然後是吳三桂老大爺,在過了幾天皇帝癮之後,也掛了!

吳三桂死後,吳軍人心惶惶,士氣受挫。儘管公推的首輔吳國貴此時提出“北向以爭天下”,但已是痴人說夢,為時已晚了。

需要一提的是:即便大清最後以四十萬之眾攻雲南,卻好費時日,啃得十分吃力,可見,吳三桂本部軍力之強悍!

吳三桂本人確實是當時的虎將,但他絕非帝王之才!在早期形勢大好時,明知大清無人是他對手,卻依然止步不前,坐失良機!

吳三桂的盟友也都是一時良將,但卻都是戰意不強,形勢好時就踴躍響應,形勢差時,就紛紛掉頭投降。

吳三桂手下也有諸多人才。吳國貴的謀略、高大節的勇略、王屏藩的政略,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才。可是,吳三桂卻以其各侄子為主將(雖然其侄子中也不錯的),不能因才而用!

而康熙,在此次平叛戰爭中顯示出了雄主之才。他針對敵軍人馬眾多卻一盤散沙,軍力強悍卻人心不一的特點,果斷採取重點打擊+政治誘降的策略,不斷分化、瓦解對手,最終孤立、擊敗了吳三桂!



正是在這次險象環生的經歷,使清朝肅清了不穩定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開啟了一段夕陽一般的輝煌。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當時滿清承平已久,兵員戰鬥力下降極為嚴重,以至於吳三桂起兵三萬之人竟在短短時間就席捲十省之地,並大肆招兵買馬,很快就將兵員擴充過了十萬(這十萬人很多都是南明的遺老遺少加入),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吳三桂起兵之時軍隊是滿清的兩倍。



但是即便吳三桂擁有如此之多的兵力,個人認為他要戰勝滿清依舊很困難。

第一點,吳三桂所佔之地乃是雲貴一帶,人煙稀少,產糧薄弱,而滿清所佔之地皆是人口密集富庶無比的地方,相比之下,滿清有非常大的優勢。這是人口和糧食的優勢。

第二點,三藩以及南方各個割據勢力之間勾心鬥角,沒法合力進攻滿清不說,還相互拖後腿,比如耿精忠在叛清之後,一面跟滿清打仗,一面還要跟鄭經在福建搶地盤,最後兩面夾擊扛不住就投降了。



第三點,根源上的東西,其實三藩是志不在天下的三藩,就連最具有戰略目光的吳三桂也是一直只要跟清王朝劃江而治,並沒有想著東進沿河阻斷漕運,不然滿清北地絕對會出現缺糧的狀況。


也真是清王朝看清了吳三桂的種種弱點,所以即便是在吳三桂聲勢最浩大的時候也沒同意劃江而治。


生活小點點


吳三桂犯了戰略性的錯誤:他飲馬長江,本當痛飲黃龍,直搗京師,但他可能是年老一心想在雲南裂土為王,將藩地傳及子孫。他的謀士劉玄初在重要時候寫了封信,勸其渡江北上,他卻無動於衷,逗留觀望,企圖與清廷分長江而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個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時機。

若吳三桂直取荊州襄陽,然後順江而下阻斷漕運,抄略江南財賦重地,他還有些勝算,但他卻沒有這麼做。

歷史沒有也許,他錯過了就是註定失敗,這是時代的選擇。


笑談古今趣史


公元1639年,27歲的吳三桂終於坐上了總兵的位置。

那時候的明朝財政崩潰,根本無力供養國家龐大的軍隊。

於是各將軍都會從軍中選出身高力大、有武藝的軍士進行重點培養,給他們吃得好,住得好,以及優厚的待遇,這就是明朝著名的“家丁制”。

(吳三桂著明將軍服劇照)

而那些沒有被選上的士兵,只能吃最下等的飯菜,在戰場上也是屬於炮灰的級別。

每當打仗的時候,“家丁”基本上都是在適當的時候,作為精兵投入戰場,來影響勝負的天平。

吳三桂將家丁分為二十隊,把每一隊的隊長名字刻上一塊木條,藏在靴子裡。

緊要關頭,他都會從靴子裡抽出木條,念出上面的名字,然後帶領著這些家丁在戰場上玩命廝殺,那些被唸到名字的家丁,也只能怨自已命差,不過,這也顯得公平。

皇太極在世的時候,也算是一代梟雄,他清醒地知道,只要吳三桂投降,那遼東將洞開大門,有利清政權問鼎天下。

於是他便對左右說道,“吾家若得此人,何憂天下?”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

吳三桂所率領的十數軍萬隊變成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對於到底是降滿清還是降大順,他是左右為難。



(聽聞京師被陷,來一段秀)

投降哪一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計較其中的利益大小。

很顯然,滿清政權比李自成所率領的“農民起義”的前景更要宏大。

李自成的軍師牛金星、宋獻策,落魄秀才,也就一二管家賬房之才,如何能給李自民建立起一套相關的國家制度來。

唯一的李巖書生,有一定的大局觀念,卻被李自成所忌。

所以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42天里根本無力建立起一套制度,表現出來還是一群山寨貨色的樣。

李自成攻入北京前,本來以為北京皇城金碧輝煌,到處都是金銀財寶,哪想到崇禎就是因為沒有錢才丟掉的江山。

這麼一失望之下,大將劉宗敏就不幹了,他拉來了崇禎的國丈周奎,一頓大板下去之後,頓時就拿到七十萬兩的真金白銀。

(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

誰說明朝沒有錢,這些錢早就進入了豪門權貴之家。

諷刺的是,當時崇禎對國丈千求萬求,希望他能借支一點錢出來共度難關,周奎卻是打死都不出一毛錢。

並且還有一個宗室,一聽到皇帝借錢,立即把前幾任皇帝賞賜的東西拿到大街上大甩賣,搞得崇禎丟了大臉面,借錢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倒好,一下子全部便宜了劉宗敏,劉宗敏這一下去就收不住手了,這就是著名的“追髒助餉”事件了。甚至他在京家人也被波及。

吳三桂一看這幫山寨強人這麼幹,哪像個朝庭的樣子,他便以“劉宗敏”強搶他的愛妾為由,下定決心引清兵入關。這也是著名的“借虜平冠”的說法。


(引清兵入關)

在歷史上,唐肅宗曾經向回紇借兵,收復長安城。

其實這個說法在當時是很有市場的,“借虜平寇”也讓南明政權把吳三桂看成了當世英豪。

其實他還是在走一走、看一看,在平衡其中的利益,如果清朝不給力,坐不穩京師,那為他以後迴歸明朝埋下伏筆。

政客,又是政客,陳圓圓也為他背了幾百年的黑鍋。

所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對於政客來說,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1661年,吳三桂在雲南邊陲用馬鞭勒死了南明的最後一位帝王——永曆帝朱由榔。

結果,這個投名狀並不讓康熙帝感到滿意,相反地讓他充滿了戒心,對故主尚如此兇狠,怎麼可能對新主忠誠?


(康熙早有心思削藩)

對於吳三桂來說,以前在遼東抗清的時候,朝庭85%的財政向遼東傾斜,這讓吳祖兩家吃得盆滿缽滿,現在卻被打發到了雲南、貴州這些尚未開化之地。

前後的這麼大的落差,再加上君臣相疑,原本親密的關係也急轉直下。

康熙十二(1673)年,吳三桂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則希冀朝廷慰留他。

對於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康熙皇帝非常清楚。

他認為,吳三桂和朝廷對立已久,“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

於是力排眾議,毅然決定允其撤藩,還派專使至滇,雷厲風行地進行撤藩事宜。

十一月,吳三桂他自封“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反清復明”為口號,號召天下英雄一起起來反清。


(吳三桂劇照)

這一個口號可謂是完全正確,但是吳三桂的身上有太多的汙點,第一是他引清兵入關,使神州陸沉。

第二是他親自勒死了永曆帝。

兩個汙點讓太多人存疑,但這些不要緊,他對外宣傳,引清兵入關一是為了“借虜平寇”,二是因為陳圓圓的緣故。

起兵之初,吳軍乘銳連下貴州全省、湖南的衡州。

福建、廣東、四川、廣西、陝西、河北等地也先後紛紛響應。一時之間,形勢大好。

1678年,吳三桂疾病,時日無多,他自已便在今天的湖南衡陽稱了帝,一時讓天下人看清了他醜陋的野心。


(吳三桂稱帝)

古人打仗,或者做事,都是講究名正言順的,就算到了現在,這種辦事方法,仍大行其道,其中是有很大的道理的。

吳三桂在政權前路不明的情況下,沒有任何準備、任何基礎倉促稱帝,根本難於聚集天下各路英雄和大賢的認同心態。

這種政治上犯下的大錯誤,引發出來的大危局,根本不是一兩場戰鬥的僥倖勝利,所能彌補得來了。

個人認為,吳三桂的老病、稱帝就是他敗亡的直接原因。

如果他年紀還輕,肯定也不會那麼匆忙稱帝,如此下來,或許尚能有為。


(降叛反覆皆為一已之私)

吳三桂,難為英雄稱號,他其實就是一個政客,在各個局面之下,無一不考慮自已的利益得失,處處給自己留下後路。

這種沒有胸懷天下的格局的人,想要爭奪天下,實在太難!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我是貓叔,很榮幸為您作答。

先說說所提問題,吳三桂的兵馬究竟有沒有清朝的2倍,這個值得商榷,事實上,說他收復了整個南方,也是有些誇張的。但是,要說吳三桂實力雄厚,還是沒毛病的。那麼,一個久經戰陣,實現經驗豐富的老將,怎麼會最終失敗了呢?這個,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解讀。



第一,吳三桂只能算是一個戰術高手,不是戰略高手,缺乏基本的戰略眼光

吳三桂的個人能力也是可圈可點的,當年在遼東也有所建樹,這個不能否認。但是能打仗不見得就能奪取天下,要不然歷史上亂世之時,那麼多的猛將都能坐天下了。



吳三桂最大的戰略失誤就是試圖劃江而治,這很明顯是異想天開,也是小富即安的心思在作怪。其實,戰爭初期,吳三桂的勢頭還是很猛的,待到飲馬長江,他突然停止了大型軍事行動,夢想著與清朝南北對立。這就給了康熙喘氣的機會,清軍開始積聚力量,開始反擊。如果吳三桂能夠一口氣直搗北京,勝負還真的不好說。



第二,吳三桂圍剿南明政權和其他反清勢力,失去了漢人的好感和支持

我不噴清朝,客觀的說,吳三桂舉兵反清的時候,清朝的統治根基並不牢固,各地反清勢力林立,而且民心也未穩定。如果吳三桂能夠利用這些勢力,肯定可以爭取不少民意支持。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你一個賣國求榮的人,人們早就給你釘上了標籤,即使舉起反清大旗,也很難籠絡人心。事實證明,跟著吳三桂造反的那些勢力,也確實不成氣候。

第三,遭遇豬隊友,各股勢力同床異夢

眾所周知,吳三桂這場反清並不是孤軍奮戰,而是三藩之亂。除了三藩之外,還有盤踞臺灣的鄭氏家族勢力。



假如這幾股勢力能夠擰成一股繩,可以統一指揮,康熙還真的不好應對。事實情況卻很糟糕,鄭經不是率水軍直搗天津,而是選擇在沿海撈便宜,這就動了耿精忠的奶酪,二者掐了起來,這種豬隊友不被康熙各個擊破才怪。

除此之外,尚可喜首鼠兩端,唯恐自己的實力遭到損失,對吳三桂陽奉陰違,把吳三桂推到前面頂雷,這種團隊,依然是難成大事。



閻王爺不給面子,非把吳三桂帶走

面對幾個隊友的坑害,吳三桂的形勢越來越差,加上身體每況愈下,再不稱帝,恐怕就沒了機會。



匆忙之間,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僅僅五個月後,他就一命嗚呼,這麼一來,剩下的小怪無論是威望還是能力都下降不少,自然就好收拾多了。更加要命的是,他一稱帝,讓更多的漢人看清了他的面目,人心狀況更加惡劣。

好了,才疏學淺,可能觀點幼稚,還請方家多多指教。


貓叔說歷史


答案其實比較出人意料,吳三桂的最終失敗,其實有些原因是失敗在他的歲數上——吳三桂的歲數已經太大了,在題目中說的兵力是清朝兩倍、已經收復南方都屬於事實情況,但是吳三桂年事已高,身體不適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我們翻開歷史書就會很輕易地發現吳三桂起兵的時候是1673年 這一年為什麼吳三桂要以高齡之身起兵造反呢?其實是因為康熙皇帝削藩之意已經越發穩健了,吳三桂很清楚如果讓康熙皇帝削成功了三藩,那麼失去了權柄的他們將會變成皇帝隨意拿捏的沒有了牙齒的老虎玩物,就不再是那種威猛的可以吃人的老虎了。

雖然後世許多人都稱讚康熙皇帝雄才偉略,但是說實話,在削藩這件事,康熙皇帝畢竟還很年輕,操之過急已經不足以形容整個削藩過程了,簡直要說一句——康熙皇帝明明白白的是把這些藩王往造反一條路上逼著。

實際上,在康熙皇帝最終下定注意進行削藩之前,吳三桂是真的沒有反心和反意,如果他存有半分反心和反意,當年也不至於非要千里迢迢的幹掉永曆帝。一句話,吳三桂不趁著自己身子骨還英朗且大清內部混亂至極的時候造反,而選擇在1673年,大清統治越發穩固之時造反,完完全全就是因為吳三桂是大清帝國的忠臣——他就是傳說中的鐵桿漢奸。


他的造反從一開始就完全是被逼出來的造反,這種造反完全靠著一股求生欲,所以我們就可以發現短短三年時間,吳三桂和其他倆藩王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短時間就拿下了大半個南方,且總兵力居然遠遠超過大清,可是自打1673開始造反,到1676三藩之亂中的其他倆藩王一聽說大清皇帝可以赦免他倆,於是這倆藩王就不跟他吳三桂鬧騰了,開始偃旗息鼓了,之前的一派氣吞萬里如虎的氣象也就沒了,真的是那種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在吳三桂這倆親密戰友相繼在1676投降大清之後,吳三桂在南方的統治其實已經開始出現比較多的問題了,同時吳三桂的兵力也逐漸不佔優勢,逐漸進入與清政府對峙的階段,但吳三桂到底是老牌軍官出身,這種情況下依舊將清政府打到重傷。

不過值得提一句的是,吳三桂一旦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他所有的優勢也都不再是優勢了,畢竟“以一隅敵全國”,這讓吳三桂所部開始逐步喪失優勢,但由於吳三桂的威望,這支部隊依舊可以維持住對清朝軍隊的優勢,直到1678年,也就是耿精忠尚可喜二人投降清朝的第二年,吳三桂因為年紀大了,得了中風的常見老年病,這對於需要指揮軍隊的吳三桂是極為致命的。


果不其然,中風後的吳三桂越發對軍隊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和掌握,就在1678當年,已經時年六十七歲的吳三桂,在軍隊最需要他的時候一命嗚呼,吳三桂的死亡直接讓吳軍最後的士氣崩潰,清軍取得絕對性優勢——吳軍眾心瓦解,不堪一擊。

吳三桂死後兩年,清軍高歌猛進,吳軍節節敗退,短時間內就讓清軍反推到了省城昆明,三藩之亂正式在那一年結束,那是1680年。

我們縱觀三藩之亂,活像一場鬧劇,吳三桂名義上似乎確實兵力充沛且擁有大半個南方,可實際上一旦和自己一樣本就無心造反的幫手們迅速投敵,自己的歲數又太大了,可以接替自己軍隊權威的良好的繼承人又缺乏,不走向失敗怎麼可能呢?


夏目歷史君


這個問題提問的時候就有問題的。

首先清軍入關的時候已經有了12萬兵力,並且都還是精銳的女真鐵騎。而當時吳三桂的兵力在山海關就只有8萬左右。再到吳三桂投降清軍,和清軍統一中原地區時,此時的兵力更是達到了20多萬。清軍滅掉李自成的大順和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後士兵數量和士兵戰鬥力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到了60多萬,到了康熙繼位初期又裁員了三分之一,就是40多萬。而當時封王的時候,吳三桂在雲南的兵力只有32200左右,還有尚可喜只有不過一萬左右,還有耿精忠也不過9000左右,所以何來的兩倍呢。

到三藩叛亂時期,三王的兵力最高峰的時候也才70多萬,當時清政府主力部隊就有45萬左右,還加上北方的邊防部隊,和地方部隊,至少也得有個70多萬吧。


三潘之所以失敗,其責任不能全部怪吳三桂,吳三桂乃是明末名將,在三藩之亂的時候,吳三桂年事已高,身體不適,已不能統領部隊。叛亂初期時,吳三桂軍隊連連得利,然而不幸的是耿精忠、尚之信相繼投降於清政府,這對吳三桂的反叛集團來說可是致命的打擊,此後,吳三桂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不久後吳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萬大軍南下,攻擊兵家必爭之地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一戰擊斃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奪據清軍河外營地。

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不久後吳三桂病死,形勢瞬間變得對吳軍不利,吳軍眾心瓦解,隨後康熙主力部隊便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至此三藩之亂結束。如果吳三桂精神抗壓能力再強一點壽命可以再長點,興許能與清政府隔江而治,稱霸南方。


教育興國


吳三桂造反,起於康熙裁撤“三藩”。當年滿清入關得天下,有四個大漢奸立下大功,孔有德、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清廷待之不可謂不厚,皆封王,令吳三桂駐防雲南,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駐防福建,尚可喜駐防廣東。孔有德在與南明李定國作戰失敗自殺,就將其女孔四貞許配給孫延齡駐守廣西。



因康熙日感“三藩”勢大威脅,於是下令遷往山海關外,“三藩”遂反,一時間三藩舊部、南明殘餘勢力群起呼應,一直攻到湖南,佔據半壁江山。那麼為何短短几年時間失敗了呢?有說實力不濟,有說缺錢少糧。這有些說不通,以“三藩”合四起之力,不可謂不強,要不然不能那麼快打到長江邊上,至於錢糧,所佔之地雖不及江南富庶,但如湖南江西,也是魚米之地,不會養不起叛軍。



三藩敗亡,必另有其因:

*吳三桂起兵打的旗號是“興明討虜”,誰都知道滿清是他放進關的,連南明最後一位永曆帝,都是被他從緬甸抓回來,親手絞殺的。此事天下皆知,說這話誰信?做著“虜”封的官,再去討“虜”,殺了南明皇帝,又要興明。從道義和氣勢上先輸了三分。



*康熙執政時,百姓尚得果腹。比起明末時饑荒遍地,朝不保夕的境況已是好的多。且康熙年治理還算清明,未施暴政,推行漢制,民心漸行歸化,吳三桂這等朝三暮四的逆賊,自然得不到發自內心的支持。其痛恨漢奸之心,尤勝於外虜。



*“三藩”內部各勢力本就各懷鬼胎,不是鐵打一塊。如廣東尚家,老子尚可喜是清廷這邊的,兒子尚之信是吳三桂這邊的。福建耿精忠,作亂時被臺灣鄭經圖謀地盤,首尾難顧。西北王輔臣,原為吳三桂舊部,打了敗仗就歸順了清廷。這些山頭被康熙逐一分化瓦解,等到吳三桂一死,更是如鳥獸散。



*作為各朝代統治中心,多於中原一帶,而清朝糧餉稅捐主要來源還在手裡,根本未動,還足以支撐戰爭。吳三桂集團打到湖南已是強弩之勢,已經是進攻乏力,後勁不足,從戰局能看出,1673年攻取湖南後, 即不再向北發展。隨著清廷的分化策略,吳集團步步瓦解到1681年徹底被撲滅。

綜上原因,三藩勢力初期雖然勢大,但有著先天的缺陷,在清廷正確應對下,最終落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