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拔節期用複合肥好嗎?

谷衛山


小麥從拔節到抽穗大概需要二十三天左右,從起身拔節開始,小麥植株就逐漸進入生殖階段,植株營養生長和發育孕穗同步並進,所以小麥拔節期的營養狀況也是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若施肥不當,如施肥過遲,植株貪青影響成熟,還易受乾熱風害,影響產量;施肥過量,引起旺長徒長,植株節間伸長,莖稈變細,後期還易倒伏,籽粒秕小,最終影響產量。

所以,從小麥拔節期植株的生育狀況來分析,小麥拔節期用氮磷鉀複合肥比用其它單一元素肥要好,原因是拔節期為小麥植株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發育並進時期,氮素可促進植株莖節生長、葉面積培大,提高光能合成;磷、鉀素增強孕穗分化和發育,促進莖稈健壯抗倒伏。

不過在小麥拔節期施用複合肥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施用時間不宜太晚,越早越好,最好在小麥起身拔節前施用,為植株孕穗發育積累充足營養。

②,施用量要根據底肥、植株的生長狀況來定,播種時磷鉀肥施用足的麥田可酌情少施,植株群集長勢好的麥田可不施或少施,底肥不足的地塊可酌情多施,群體長勢較弱的麥田可酌情多施,局部長勢較弱的地方可偏施。

③,如果返青肥沒有追施化肥,拔節肥可適量加大,儘量在拔節前追施,如果追了返青肥,拔節期可不追肥,避免過度施肥,引起徒長,影響植株發育。

由於小麥拔節前期如果有旺長態勢,多用採取控旺措施,因此小麥拔節肥施用量不宜太大,氮磷鉀複合肥以選用高氮型複合肥為好,每畝10~15千克為宜,過多又會引起旺長,影響孕穗,不抗倒伏,後期貪青,影響產量。



基層農人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回答之前呢,我們先討論另外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追肥?然後在分組討論使用複合肥好還是不好?

如果你年前使用的底肥是足量的,且年後小麥也未表現出明顯的葉片發黃等缺肥症狀、並且生長正常,根本不需要追肥,不需要使用複合肥!

如果真的表現出了缺肥症狀,那麼這一次使用複合肥的目的肯定是追肥。

至於說使用複合肥好還是不好,我建議分為兩種情況來討論:

第一種情況:植株生長不良、葉片整體發黃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可以確定的是這是缺氮肥非常明顯,而且缺口非常大。這個時候需要快速補充,而不是緩慢釋放。

尿素的氮肥補充速度是遠遠高於複合肥的,使用後大概2天時間就可以表現出明顯的改善,小麥葉片快速轉綠,且長勢也明顯增加;而當前農民購買的複合肥多屬於緩釋型的,氮肥釋放速度慢,但是持效期長,如果單使用複合肥,是不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小麥恢復到正常的生長狀態的。

所以,我建議你尿素+複合肥混合使用,具體的使用量可以根據你購買的產品諮詢當地的農資店。

第二種情況:植株生長正常、部分葉片發黃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可以確定的是輕微缺氮,磷鉀肥也缺,但是不需要快速補充。這個時候需要綜合性補充肥料,即氮磷鉀都需要補。

那麼,建議你只用補充複合肥就行了,尿素千萬不要用。可能會造成旺長或者燒根。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農巴士


小麥拔節期指的是在春節氣溫升到10度以上時,小麥基部節間開始伸長,節間露出地面1.5--2.0釐米時稱為拔節。一般指的的在2月底至3月中旬。完全可以使用複合肥來給小麥追施拔節肥的。

小麥拔節期施肥一般也是給小麥最後一次用耬耩施肥料,可以通過給小麥追施返青肥的量或者化肥,以及小麥的長勢情況來合理的選擇拔節肥。

1)小麥返青肥追施的是三元複合肥,並且小麥的長勢比較好,這個時候可以選擇給處於拔節期的小麥追施尿素每畝地20斤左右,也可以選擇不追施,可以等到小麥揚花期以後通過澆水衝施尿素。

2)小麥返青肥追施尿素,且小麥長勢比較好,拔節肥可以選擇追施三元複合肥每畝地20-30斤,這樣的話就能夠保證小麥後期的生長需要的營養了。小麥在整個生長髮育期不僅需要吸收大量的氮元素,同時也需要吸收磷肥,鉀肥以及其它的中微量元素肥。



3)拔節期小麥長勢不好的地塊可以選擇追施尿素和複合肥摻混在一起的方法。即每畝地25斤左右尿素加20斤三元複合肥比較好一些。

總的來說由於小麥返青肥基本上和拔節肥的追施時間相差不是太遠,所以可以選擇把小麥的返青肥和拔節肥放到一起追施,即把小麥返青肥推遲幾天,拔節肥提前幾天就可以了。


豫東小農


你好,我是農村濤哥,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小麥拔節期用複合肥好嗎?”

小麥要想高產,拔節期追肥至關重要。正常生長的小麥,當春季氣溫上升時,小麥基部節間開始伸長,節間露出地面2cm左右時稱為拔節。拔節期一般在2-3月份,小麥這一時期的需肥量一般很大,科學追施拔節,可以保證小麥生長需要。小麥拔節期不建議使用複合肥,可以撒施尿素,施肥用量可以根據情況而定,因苗制宜,一般每畝用量15~20公斤。

這也是我多年的施肥經驗,我家每年種兩三畝小麥,到拔節期都要撒施尿素,再結合雨水,小麥生長好,產量高。以上是我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農村濤哥vlog


我認為小麥拔節肥施尿素比複合肥划算,因為這個時期主要是為了營養生長,在麥子孕穗期可以追施複合肥,有利於促進生殖器官麥穗生長。但如果你沒有施底肥,不能滿足麥子在整個生育期的需求,也可以追施複合肥的。

小麥拔節肥什麼時候施好呢?

對苗好的早施返青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對於弱苗,要適當重施。主攻普施重施拔節肥,是實現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保障。一般3月上旬畝追施尿素8公斤至10公斤。已追施過返青肥的苗,可推遲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畝追施尿素5公斤至8公斤。在4月底、5月初的小麥孕穗至灌漿期,要開展葉面噴肥,增加pk複合肥。

小麥拔節肥施用原則

一看苗施肥。如果麥苗群體大、個體旺,首先要適當控制其長勢,通過延緩追施氮肥的時期、控水,達到控制旺長 防止倒塌。同時將追肥時間向後推,當麥苗長到倒二葉時,就是小麥穗分化到四分體時進行追肥,恰到好處。過早追肥,後期易產生倒伏和籽粒輕、空殼多的問題,過晚則不利於產量形成。對於晚播瘦弱小麥,多在3月上旬施肥,此時小麥植株主莖第一節間已經定長,第二節間正在起身伸長,手摸主莖基部感覺有節存在,施肥後不會造成莖部節間太長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第二決定追肥數量要統籌考慮土壤肥力和前期底肥施用基礎。為了滿足高產小麥中後期的生長需要,此次追肥只需要補追少量氮肥或根外噴施一些液體肥。關於氮肥用量一般在當地小麥產量水平下,推薦冬小麥生育期總氮肥為13公斤/畝左右,從越冬苗數來看每畝有40萬頭以下的麥田或仍處於單根獨苗的麥田要重施肥,畝追尿素8~10公斤。

第三施肥方法根據天氣和肥料種類而定。天氣晴好,麥田比較乾旱,必須以澆水為主,推後追肥。對墒情好的麥田,畝串入或開溝施入磷鉀複合肥5~7公斤。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田園大鬍子


小麥拔節期可以使用小麥拔節專用肥。 春季施肥,要根據小麥生長情況而定,一般正常的小麥在拔節期追肥。特別是高產田,一定要注意拔節期的追肥,小麥拔節期追肥,是保證小麥多穗、成大穗的必須措施。因為追肥後,小麥就能迅速補充營養,滿足小麥穗形成的要求,減少穗的退化。

1、小麥拔節期施肥時間

小麥拔節期,正常生長的小麥,當春季氣溫上升至10℃以上時,小麥基部節間開始伸長,節間露出地面1.5-2.0cm時稱為拔節。一般在2月底至3月上中旬。孕穗期4月中旬左右。小麥這一時期的需肥量一般佔總需肥量的50%左右。科學追施拔節孕穗肥,可以保證小麥生長需要,形成大穗。開春後氣溫逐步回升,小麥一旦普遍起身,馬上進入拔節孕穗期,正是施用拔節孕穗肥的極好時期。

據研究,每生產100公斤小麥籽粒,約需吸收純氮3.1公斤、五氧化二磷1.1公斤、氧化鉀3.2公斤。越冬前小麥對養分需求不多,越冬後隨著氣溫回升和小麥群體增大,養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直至抽穗、開花時才減緩,從拔節到開花期是小麥吸收養分的高峰期,全生育期55%的氮、80%的磷和90%的鉀都在這一時間段吸收。

2.施用小麥拔節期專用肥

隨著農業的發展,有時候普通肥料已滿足不了作物的營養需求,可以使用小麥拔節期專用複合肥,可以滿足小麥拔節期的營養需求。除了有氮、磷、鉀之外,還有鈣、鎂、鐵、硼、銅、錳、,,鋅、鉬等中微量元素,全水溶,吸收利用率高;營養全面均衡;在返青拔節階段肥施用,可提高小麥分櫱的成穗率,增加收穫穗數。根系發達,毛細根茁壯,抗倒伏。明顯提高小麥幹粒重,增加產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冬子鄉村事兒


冬小麥追肥通常以氮肥為主,追肥時間多在來年春天的返青至拔節期。

小麥返青後,便進入以根、葉、櫱為生長中心的時期,當年冬小麥的產量程度對此時期氮營養供給的反應十分敏感,這也叫氮營養臨界期。此時期若氮營養不足,則會造成苗小,分櫱少,集體不夠,難獲高產。

追肥量和追肥時期應視小麥苗情而定。追施氮肥量通常約佔總施氮量的50―70%。

1,對於肥力較好、長勢正常、集體適中的壯苗麥田,應採取促控聯結,堅持“冬前促、返青控,拔節以後攻穗重”的管理原則,在拔節時期每畝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

2,對於集體超過90萬株的旺苗田,應以控為主,儘量避免大批養分耗費在苗期,造成後期脫肥。可採取深中耕斷根、、化控等辦法,以加速小分櫱死亡,控櫱蹲節,控旺促壯,追肥時期能夠推延到拔節以後,並且以磷、鉀為主,少追施氮肥;

3,對於因底肥不足或播種過晚而導致的越冬集體50萬株以下的弱苗麥田,應以促為主,追肥越早越好,一開春地溫開始回升時,結合澆返青水每畝施碳銨30―50kg或尿素10―15kg,以利於促弱轉壯,增長有效分櫱,壯大根系,增長畝穗數,提高成穗率。

4,對於磷鉀肥基施不足的,也能夠經過追肥彌補,但追施磷鉀肥也是越早越好,儘量提早到返青期,最好選用複合肥。 追肥方法通常結合澆水撒施,如果有條件用施肥耬隔行串施更好,能夠提高肥料利用率。


厚德載物49056


對於複合肥來說,就是這個肥料裡面就直接有2種以上的元素。對於平常我們所用的肥料,一般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含有氮磷鉀元素的化肥。裡面各個元素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在我們當地,有很多種植戶是使用複合化肥的。他們使用複合化肥的流程是,在底肥的時候,會用80到100斤底肥,在中期的時候,需要20到30斤的化肥,在後期需要打殺蟲劑是時候,裡面會參加一些葉面肥,這就是冬小麥從種植到成熟階段期間所需要的化肥。

目前使用複合肥當小麥底肥的種植戶有不少(,大家習慣了這種做法,底肥用一袋80-100斤的複合肥,等到拔節期前後,追施20-30斤左右的尿素,另外在打殺蟲劑殺菌劑時,加入一些葉面肥,這一季的用肥基本就結束了。










農村小魏家


你好,我認為小麥拔節肥施尿素比複合肥划算,因為這個時期主要是為了營養生長,在麥子孕穗期可以追施複合肥,有利於促進生殖器官麥穗生長。但如果你沒有施底肥,不能滿足麥子在整個生育期的需求,也可以追施複合肥的。

小麥拔節肥什麼時候施好呢?

對苗好的早施返青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對於弱苗,要適當重施。主攻普施重施拔節肥,是實現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保障。一般3月上旬畝追施尿素8公斤至10公斤。已追施過返青肥的苗,可推遲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畝追施尿素5公斤至8公斤。在4月底、5月初的小麥孕穗至灌漿期,要開展葉面噴肥,增加pk複合肥。

小麥拔節肥施用原則

一看苗施肥。如果麥苗群體大、個體旺,首先要適當控制其長勢,通過延緩追施氮肥的時期、控水,達到控制旺長 防止倒塌。同時將追肥時間向後推,當麥苗長到倒二葉時,就是小麥穗分化到四分體時進行追肥,恰到好處。過早追肥,後期易產生倒伏和籽粒輕、空殼多的問題,過晚則不利於產量形成。對於晚播瘦弱小麥,多在3月上旬施肥,此時小麥植株主莖第一節間已經定長,第二節間正在起身伸長,手摸主莖基部感覺有節存在,施肥後不會造成莖部節間太長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第二決定追肥數量要統籌考慮土壤肥力和前期底肥施用基礎。為了滿足高產小麥中後期的生長需要,此次追肥只需要補追少量氮肥或根外噴施一些液體肥。關於氮肥用量一般在當地小麥產量水平下,推薦冬小麥生育期總氮肥為13公斤/畝左右,從越冬苗數來看每畝有40萬頭以下的麥田或仍處於單根獨苗的麥田要重施肥,畝追尿素8~10公斤。

第三施肥方法根據天氣和肥料種類而定。天氣晴好,麥田比較乾旱,必須以澆水為主,推後追肥。對墒情好的麥田,畝串入或開溝施入磷鉀複合肥5~7公斤。


老楊談葡萄


感謝您的問題

春季小麥拔節期間,該如何管理,適合施什麼肥料?看完漲知識!

做為農村出身的孩子,對小麥的管理還是有一定的常識的。在我們農村,對於小麥冬後的管理,有一套經驗性的理論。通常來說,小麥冬後返青期都要澆返青水施返青肥。但是,由於北方春天氣候反覆無常,倒春寒現象時有發生,返青期水肥管理時間不好把握,水肥太早反倒不利於小麥返青生長。

所以,通常情況下,只有特別乾旱的地塊和麥苗不旺的地塊才會澆返青水施返青肥。對於墒情生長健旺的麥田,返青時水肥過大,可能造成成群體過大、基部節間太長、中部葉片過大、易倒伏等不利因素,影響小麥豐產。所以,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麥田都是在小麥拔節期進行春季第一次水肥管理。拔節期的肥水管理對形成合理的畝穗數和穗粒數意義重大。

小麥拔節期,氣溫回升較快,但又起伏不定,小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並進,水肥需求量大,管理上一定要處理好春發與穩長的關係。

小麥拔節期適合施什麼肥料?首先可以肯定,以速效的化學肥料為主,也可以結合澆水澆灌人糞尿。小麥拔節期需肥量大,尤其對氮肥需求量最高,所以肥料要選擇高氮型;見效快的氮肥能使小麥迅速完成兩極分化,所以要選擇速效氮肥,尤其以硝態氮為好,可以促兩極分化集中明顯,使小麥穗大粒多,搭好豐產架子。而氮磷鉀的平衡,能使植株根多、莖粗、葉茂,所以在施用氮肥基礎上,也要適量追施磷肥和鉀肥。

所以,小麥拔節期施肥

總體原則是,以追施氮肥為主,同時適量補充磷肥和鉀肥,以促穗花平衡發育,培育壯稈大穗。農村過去最常用的是施用“農家肥”,現在農用肥料分類越來越細,對施肥也越來越講究,可以根據各種肥料的說明書選擇施用,也可以到有效的農資處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