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上海,你會選擇哪個城市?

小鐵匠抗戰紀


我在兩個城市都生活多年,結合我個人感受,先分析一下兩個城市差別!

我先分析一下兩個城市的特點:

1. 上海老年化 OR 深圳年輕化

在上海,隨便去一個公園,都是老年人一大群,在唱歌跳舞;而在深圳,公園永遠是小孩的樂園。在深圳,隨便走到哪裡,都是小孩,而上海到處都是老年人。


2. 上海規劃化 OR 深圳開放化

在上海,要規規矩矩的掙錢,不能有任何貓膩,政府查得很緊,城管也執法很勤;而深圳是一個多元化城市,在經濟建設上比較放得開,不管是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所以,深圳的年輕人膽子大,心也肥。


3. 上海企穩化 OR 深圳冒險化

在上海,大部分的年輕人就是想去外企、大企業當高管、當領導,拿高薪,年輕比較追求小資安逸;而深圳的年輕人,比較喜歡創業,冒險,願意分享。所以,上海的員工比較忠誠,深圳的背叛比較多。


4. 上海低調 OR 深圳高調

在上海,大家開的車都是經濟型,很少開豪車,覺得能代步足以;而深圳,到處都是豪車,BBA是標配,處處顯示自己的身價。這個在我上海小區和深圳小區非常明顯。


5. 上海小資化 OR 深圳娛樂化

在上海,晚上9點,很多飯店都關門,夜生活很少,基本上集中在幾個中心,一般道路兩旁晚上十點後就非常安靜了;而在深圳,晚上十點才是夜生活的開始,第二天早上上班,到處都要醉酒的人,甚至一些夜宵餐桌。

總的來說,但上海生活比深圳舒服,適合養老休閒,而深圳適合創業打鬥。上海整體規劃很舒服,深圳由於農民房的問題,一直沒法擺脫髒亂差。具體選擇去哪,主要看自己的生活目標了。


敬請 關注我,從五個方面與您共同分享、相互討論

1. 自我精進 系列視頻和資料

2. 精益創業 系列指導視頻和資料

3. 職業規劃 系列指導視頻和資料

4. 行業動態創業機會分析

5. 正能量價值觀傳播

敬請關注,謝謝。


優秀成長手冊


首先,上海是個大都市。本人以前曾在上海呆過幾年,在我印象裡,上海真的好大。從北面的上海財經大學坐車到南面的上海交大,就要40至50公里,中間可以經過繁榮南京路。當然,你也可以坐地鐵。上海的美食很多,但那份大排,肉炒菜湯麵,炒螺絲,花生肉丁至今還印在我腦海裡。


個個人都說上海人排外,這只是小部份,有時坐公交,地鐵,聽到你們不是講上海話的,有的人似乎在“給你點顏色”看的樣子。但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真正的事實:在我接觸過的上海人裡,他們都很好相處,精明務實但不失熱情,淳樸並且好客,上海人文化程度都較高,知識分子多。喜歡打扮,衣服穿著比較講究,當然,你也可以說愛面子。但你想想,哪裡的人不愛面子?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上海的確很繁榮,外灘對面的高樓可能是一個繁榮的經典。但它的繁榮不單是這裡,其它好多地方都很繁華。很多以省或城市命名的路,兩邊的商鋪甚多。如最有名的南京路,另外還有福州路,四川路,廣東路,淮海路等。但作為大都市的上海,下面的一些縣還有部分農村。


說實話,我不知別人是如何說的,我自己很喜歡這個地方,也喜歡這裡的人。但沒辦法呵,房價那麼高。

當然,我也很喜歡深圳,我在深圳居住了二十多年了,這個地方給我的最大印象是一切都變化得好快。這裡沒有排外和不排外的說法,公交,地鐵,路上,每個人來去匆匆,似乎都很忙,以至忘了要去排外。因為這裡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原來深圳本地的人是很少的。發展速度快,樓房較現代化些,綠化也很好,但因地形關係,主要是東西走向的一長條,周圍是山,當然,深圳灣靠海,所以總體給人的大都市感覺不強。但其海邊風景特好,如大梅沙,大鵬南澳等地,這是上海所沒有的。

總體而言,因為這兩個地方我對它都很有感情,所以也喜歡。


午後海風


我目前定居深圳,當年在紹興生活過一年,上海逛過幾次,沒有深入瞭解。說說我為什麼來深圳吧!

1.剛畢業後去紹興呆了一年,當時公司同工不同酬(本地人工資高),而且過年回家難買票,那邊老鄉也很少,在加上飲食不習慣,後來考慮再三來了深圳,因為深圳離家近,而且同學在這邊的也多,再加上深圳幾乎都是外地人,也沒有歧視一說,所以在紹興做了一年後跑深圳來了。

2.來深圳第二個原因是聽了叢飛的故事,瞭解到深圳義工聯,大學時經常參加一些慈善活動,心嚮往之,所以跑到深圳後,第一件事就是加入了南山義工聯,在南山義工聯活動了好幾年,收穫良多。

3.來到深圳後,發現這裡真的是一個適合奮鬥的地方,很多同學同事在工作之餘還幹著兼職,參加培訓班提升自己,所以在深圳有種向上的力量感染著你,你不上進都不好意思。

4.來到深圳之後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自然環境很好,政府效率也不錯,圖書館很多,看書方便,喜歡運動的人也多,獻血氛圍也很好,在深圳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群體,所以很快就融入深圳了。

大家都留言來說說自己的深圳故事吧!


小羅說深圳


您好,我是MR張!上海和深圳我都去過,不過都是旅遊去的,有不少同學和朋友就在兩地工作打拼。

要從經濟上說,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差別不大,都是一線城市,而且都有很大的個人發展空間;畢竟是大都市,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都會比二三四線城市要好的多。不過作為曾經去過的我還是要說說兩個城市的不同點的。


上海,海上明珠,在中國算超超大型城市了,面積大;我第一次去上海坐地鐵,那感覺就如螻蟻,地下人群如蟻群蠕動,第一感覺我以後絕對不會來上海工作。那種快節奏和壓迫感真的受不了(我一直在安徽合肥工作,合肥是二線城市,生活節奏不會太快)。還有就是上海本地人的本土自豪感太強;雖然沒有達到排外的情況,但是能明確的能感受大上海的本地人對外來人看不上眼,對身為上海人感到自豪,讓外來人做生意和生活都或多或少感受到“排外”心裡。


上海未來發展我覺得應該會放緩,不會像十幾年前,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畢竟一個城市發展到一定的級別,增速就會放緩;當增速放緩,外來人口增多,生活成本增加,對於剛出社會的同學來說,無疑是各種壓力。(安徽人大部分都回去上海,江蘇等地外出工作,可能是就近原則。)

深圳,中國改革開放的源頭,當年的小漁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經濟超級強市;我有不少朋友都在深圳工作、創業。在他們的腦中,深圳是一個最具活力的城市,兼容性和吸收型很強,只要你願意融入深圳的發展和生活,那麼就會感覺到隨處是家的感覺。而且深圳的空氣也比較好,雖然房價比較高,但很適宜居住。


深圳雖然是改眾革開放的排頭兵,但是勇於創新的精神一直保留著;活力、創新、奮鬥正讓深圳這座城市閃閃發光,吸引著眾多的小夥伴慕名而來。


上海和深圳你會選擇哪個?

肯定是要分情況的,如果是創業型想法的,我建議去深圳;那裡會讓你快速成長;如果是想在一線城市打拼奮鬥其實上海和深圳都是差不多的,或者就就近原則。北方城市選擇上海或者北京;靠近南方一點選擇深圳和廣州。關鍵還是要看同學你是怎麼想的。


結果至上


正好遇到這個問題,我在上海生活了六年,深圳生活了八年,說一下我的體會,僅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上海優點:

國際化、就業機會多、人均素質、文化水平都很高,基礎設施在中國應該是最完善的城市。

上海缺點:

本地人有些排外、消費高、人太多容易擁擠。

深圳優點:

包容、普通話、深圳藍天白雲適宜居住、就業機會多,深圳人口密度內地第一,但是絲毫沒有北京和上海的擁擠。

深圳缺點

房價高就不說了,一線城市除了廣州,其他三個哪個房價不高,在深圳最怕兩件事,第一就是回南天,被子能夠擰出水來,第二是長時間下大雨,深圳就會內澇,這是深圳人民的痛呀

最後總結

深圳因為包容,所以形成了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科技之都。上海因為大氣,說以成為了高大上的魔都。最後我選擇深圳,因為這裡有我未實現的夢。


蔣昊說經濟


兩個城市我都不熟。上海沒有去過。深圳在2010年大學暑假去過一次,呆的時間不長。本人從事財經工作,分析一下深圳和上海兩個地方未來經濟發展前景。

深圳絕對是改革開放40年來誕生的中國最偉大的城市。40年的時間,有一個深圳河旁的小漁村,發現成為中國一線城市。目前是中國重要的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金融中心。

上海則在改革開放以來相對衰弱的城市。在計劃經濟時代,上海市如最大的工業城市和中國的製造業中心。1978年上海的經濟總量273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今天第一的廣東省那時經濟總量才185億元,只有上海的68%。但到了2017年,廣東GDP達到89879億元,是上海30133億元的3倍。上海由當年的全國第一,下滑到現在全國第11。

2017年,上海GDP還是明顯領先於深圳。後者2017年GDP22438億元,比上海落後約7700億元。但在增速和人均GDP強,深圳已經明顯領先於上海。2017年深圳人均GDP達到18萬元,比上海的12.6萬元領先5.4萬元。並且去年深圳以8.8%的經濟增速,位居一線城市之首,比上海高將近2個百分點。按照這個發展趨勢,上海將不用幾年就會被深圳超越。


企業是市場最重要的主體,企業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成果。

在2017年世界財富500強企業中,有8家上海企業入圍,分別是上汽集團、交通銀行、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中國華信、浦發銀行、中國太平洋保險、綠地集團和中國遠洋海運集團。

深圳方面,有7家企業入圍,分別是華為、正威國際、騰訊、萬科、平安集團、恆大、招商銀行。

從數量上看,上海比深圳領先1家。但深圳市的企業質量比上海更好。深圳市各企業以民營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為主,上海主要是國有企業和金融以及製造業企業為主。從未來發展趨勢看,科技型企業的成長空間比製造業更大。


財經知識局


我選擇深圳!我選擇的與廣大網友選擇的基本上一致,如果網上投票或現在在頭條上看網友評論,及網友的點贊👍,我想多數人選擇深圳!

因為老城市與新城市是有區別的,一,城市太老了,就會形成一定地域文化,這種文化就會與外來文化容易發生碰撞,產生心理隔闔,二是城市規劃上,老城市遺留很多歷史問題和未可預見問題,如城市在100年前來曾考慮到今天那樣,汽車很多,道路狹窄,交通不便,房子密集,現代生活追求環保要綠化要環保等,所以老城市街道顯得小氣且無綠化或綠化少!三,建築物過於古老,缺乏時代感!四,老城市的房子歷史遺留問題太多,拆遷難度大,拆遷之後拓寬街道增加綠化更難!有些老房子坼不掉,影響城市形象,不美觀!,另一個原因上海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483.60萬人,比上年增加25.81萬人;老年人佔戶籍總人口的比重較上年增加1.6個百分點,達到33.2%。這意味著,上海每三個戶籍人口中,就有1個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家想一想全國的比例是17%,上海幾乎是翻倍!這樣幹活的年輕人少,領養老金的多會加重社會負擔!將來找一個修馬桶,通水溝的年輕人都沒有!更別說讓年輕人去創造財富養他們,上海平均壽命82歲,現在60歲以上近500萬,而深圳不同來的是年輕人,回去是老年人(年輕人變老,被老闆炒回去了),年輕人一批又一批下來深圳,一批又一批變老了又離開深圳,除非有本事買到房的留下來!所以深圳經濟有活力,效率極高,年輕人跑得快跑出舉世矚目“深圳速度"!

二,兩個城市市政建設差不多,如果說中國城市建設質量和水平,應該是香港,深圳,上海是第一個檔次的!香港深圳上海這3個城市在中國來講我覺得`顯得高貴一些北京廣州應低一個檔次!(見圖表一這是上海社會科學院與深圳城市發展研究院聯合評定的),但是我本人側重城市綠化,與摩天高樓數量,深圳摩天高樓數量多於上海,綠化率高於上海,且深圳的摩天高樓被綠化間隔開來,疏密有度,如圖二!深圳與上海相比地鐵里程上海佔優勢,但是地鐵里程是可以改變的!深圳2022年地鐵通車裡程為560公里比現在286公里翻一倍,但深圳面積不到上海1/3,這樣在深圳坐地鐵會比上海便捷!而上海的綠化想超深圳是跟難做到的,上海很多舊房拆遷換新房都難!怎麼可能給拆遷下來摘綠化和拓寬街道?上海目前的優勢是教育和醫療,但是高等教育中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性大學(非上海政府及本地人所有),其教育資源是全國人民共周享受的,又不是深圳人不能讀僅上海人讀!關於醫療,全世界的醫學成果都不分國度共同分享,人人都說北上廣醫療水平很高,但是普通的疾病一搬五六線城市的醫院都能治好!難治的病如癌症,尿毒症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目前世界上沒有辦法治好未必北上廣醫院能醫好?我老家六線城市醫院醫不好的病人,重病人轉到北京上海廣州大醫院去治療,病人最後還不是個個駕鶴西去?所以說醫療水平高都是自欺欺人!教育水平那也是騙人的!

三,我感覺到深圳的綠化環境讓賞心悅目!如圖中我家小孩在深圳圖片(最多隻能上傳9張)‘

四,深圳擁有962個綠化公園,號稱’千園之城”,被國家評定為"森林城"“公園之城",2000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暑另與世界公園協會評為"國際花園🌸式城市",是中國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城市(聯合國環境規劃暑每年在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只選一個,1999年第一屆加拿大的多倫多獲得,第二屆2000年深圳獲得),深圳擁有126公里長的海岸線,大部分海邊自然景觀優美,海水清澈見底,蔚藍的大海,一年360天大多數天數一片晴空,藍天白雲!連續二十多年在國家氣象局公佈中國10佳空氣質量最優的城市!空氣能見度畗,低頭深圳綠,抬頭深圳藍!











獅山先生


當然是有迪士尼的上海啦

東方明珠--豫園--城隍廟--陸家嘴--正大廣場--南京東路步行街--外灘

東方明珠門票飛豬上買143 豫園和城隍廟逛逛就可以走了,人特別多,小吃不是很多,不想排隊,建議晚上去。可以看看夜景,不建議白天去。然後就是逛逛街,晚上去外灘,到中山東一路去鹿晗合影郵筒GET一波同款。

上海迪士尼樂園

這個一句兩句就說不清了,總之就是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去玩

魯迅紀念館--甜愛路--多倫名人街--1933老場坊--田子坊

他們離的很近,可以一下子逛完,1933老場坊,這是小時代和跑男的拍攝地,非常適合拍照的地方。

七寶老街:特別喜歡的一個地方。很多美食,去了不會後悔。上海好玩的地方也真的是很多很多,如果有時間的話 可以好好逛逛。


鄭州自駕遊俱樂部


兩個都是最近十幾年來發展最快的城市,都是以年輕人為主,都是國家一線城市,都各自走著有特色的發展道路。

在我眼裡的這兩個城市有著不同的特性,上海發展較早,在中國近代的發展進程中,如果那個地方發展的比較繁華,或者說商業娛樂休閒發展的比較好,有錢的人比較多,都會稱這個地方為“小上海”,包括很多電影電視都有描繪《上海灘》的繁榮,這就非常明顯的感受到上海存在的獨特魅力,當然,如今的上海市要打造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上海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被稱為“魔都”。也匯聚了一大批中國富商在此定居,以及跨國企業在此設立分部。

但深圳的發展完全是依賴於改革開放的這四十多年,是自國家確定為特區以來取得的成就,從一個真正的小漁村發展起來的現代城市,深圳依託以科研技術,依賴於高新技術,互聯網的發展,也以緊靠香港成為連接香港的紐帶,成為了與香港各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在金融,外貿進出口,科技研發上,逐步開發建立自貿區。

當然,習慣於一個城市的人會偏向於這個城市的好,城市發展的速度,但是從客觀來看,這兩個城市都適合於年輕人奮鬥創造財富的地方,都存在著巨大的財富,但同樣也面對著巨大的壓力,高額的房價都是不可避免的,以及高的消費水平,但是從目前的薪資統計來看,兩個城市的薪資都接近月薪1W,所以至於你選那個城市關鍵還是看自己的偏向發展,人生規劃。

至少我更看重深圳的科研未來,所以,生活在深圳挺好的。


有品有書


理想狀態是財務自由,戶口在上海,生活在深圳。

現實狀態是債務自由,戶口在青海,生活在深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