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马列主义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

我的马列主义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

这个问题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和活动是很重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赋予法国大革命所宣布的人类博爱的观念以阶级为基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恩格斯把以下两者作了对比:一方面是目前正由最激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各地实现的各国之间的博爱;另一方面是旧的本能的民族利已主义和虚伪的、自私自利的自由贸易的世界主义。由于每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都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敌人和共同的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种共同的利益不仅在于为捍卫当前的阶级利益而进行超过国界的合作,而且在于带来一个伟大的社会革命。这个革命将支配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世界市场和现代的生产力,并且使它们接受最先进的人民的共同管理。

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参加共产主义同盟的时候,把“人人皆兄弟”这个口号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们在说明共产党人的特征时,首先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他们同时承认:“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马克思还强调指出,国际工人党在为建立波兰国家而奋斗中是绝对不存在任何矛盾的。马克思还致力于爱尔兰的独立,认为它是对英国革命的一种促进。

如果说,第一国际设立目的,是要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的话,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并没有把这样一个组织看作是对于国际主义是始终不可缺少的东西。恩格斯在1885年写道:第一国际已经成为国际运动的“一种桎梏”,因为这时候的运动“单靠那种认识到阶级地位的共同性为基础的团结感,就足以……建立……并使它保持团结”。恩格斯的这种期望是过于乐观了,即使第二国际的建立也没有解决问题,该国际在1914年战争爆发时出现的民族主义高潮中破产了。

列宁从1914年起就号召国际主义者要“变当前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他还主张在沙皇俄国(以及其他地方)被压迫的民族实行民族自决,认为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想实行经济上的分裂,或者想实现建立小国的理想,相反,是因为我们是想建立大国,想使各民族接近乃至融合,但是这要在真正民主和真正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实现”。列宁无论在战争期间还是战后,都不断地强调:“已经把资本主义国家、先进国家的革命无产者,同那些没有或者几乎没有无产阶级的国家的革命群众,同东方各殖民地国家的被压迫群众联合起来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宁还坚持认为:“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第一,要求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服从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第二,要求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有能力有决心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人曾指望1917年十月革命将成为国际社会主义的先驱。可是苏联的孤立状况导致在斯大林时期以民族利已主义的因素代替了列宁时期的国际主义的许多内容。这种现象,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的孤立状态已经结束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消失。然而,苏联政府在1956年10月30日发表的一个声明中,承认发生了“忽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的平等权利原则的粗暴行为和错误”。从那时候起,在实行互助(这对于古巴、越南和安哥拉这样的国家特别重要)和试图弥合“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同时,却出现了民族主义复活和某些国家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极端的场合下导致了战争和在“为反对反革命提供国际援助”的口实下所进行的武装干涉)。这些发展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最严重的挑战,因为他们在传统上认为“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这些发展还促使共产党之间形成紧张的关系。有些共产党还像30年代那样认为“对苏联的态度是国际主义的试金石”,而像意大利共产党(PCI)那样的欧洲共产主义政党则公开地对苏联进行批评,并宣布“一种不需要跟任何人发生特殊的或享有特权的联系的……新的国际主义”。

我的马列主义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


我的马列主义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


我的马列主义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


我的马列主义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


我的马列主义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