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只要外賣員還在跑,南京就不會停下來。


與病毒賽跑,今天,南京外賣員“小張哥”和我們說說疫情之下的南京故事。


疫情之下,那些曾被生活苦苦相逼的普通人,紛紛化身“平民英雄”。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我來自甘肅,這是我在南京的第10個年頭,剛剛吃完長壽麵,我34歲了,80後中的“大器晚成”。


我17歲出來打工,從深圳、佛山輾轉來到南京,平時得空就會翻豆瓣、買買書,偶爾還會寫寫小詩,我同事經常挖苦我是“文人張”,我姓張,“張開懷抱”的“張”。


去年,我在南京買了一套58㎡的小房子,也結婚了(因為疫情原因還沒領證),現在我不再孤軍奮戰,我的心和我的身體不再流浪;這座城市不僅有我的腳步,也有了我出的一份力。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外賣員,一個遭白眼最多的職業,不為人理解,很多時候也被人看不起。放下面子掙錢,是我每天出門前對自己反覆說的話。我們不是沒脾氣,只是為了錢,選擇不出大氣。


我幹外賣員的原因簡單,工資高,但其實也是賣苦力賣下來的,可以理解為性價比不高。


為了趕時間,有碰擦也是常有的。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我每天飛馳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送餐,大家都知道,南京城市更新速度很快,到處都是工地,我以前根本不戴口罩,如果有灰塵過來,我就用手擋著,我的同事和我一樣,沒一個戴口罩的。


其實這是不好的習慣,哪怕疫情結束之後,我也會主動戴上口罩了。


有時候為了搶時間,也會超車反道,這也是非常不好的習慣。有時候,我已經騎開一大截,還能聽到後面的人,用南京話說我。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想到了你們曾經推送過一篇文章,叫——有些城市罵人半天,不帶一個髒字,南京恰恰相反。


來,現在我也學會了幾句南京話,要不要PK一下?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是所有老百姓的心聲。我大概有3年春節沒回甘肅了,有點想家。但離開了,又會想南京。


本來過年準備回去的,但考慮到去年買了房,手裡沒錢,心裡慌,還是做了艱難的決定。


人生艱難,感染了病毒未必死,不去掙錢卻不能活。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印象中,除夕前一兩天,大概是1月23號前後,街上戴口罩的人變多了,但也有很多沒戴的。


那個時候,我們已經通知要戴口罩了,但還有幾個同事口罩掛耳朵上,然後抽菸,見到領導來的時候,就迅速把口罩戴上。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感覺是一天一個情況,一天比一天更重視。


過了有一兩天,領導要求每個人回站點的時候必須要用消毒液洗手,每個人也領了消毒液回家。講真,那時候,大家對新冠肺炎究竟怎麼回事也不清楚。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最開始幾天,大家經常在群裡彙總小區疫情。哪個小區有了,都要通知到每一個人。怕了又怕。然後也相互傳播,接到那幾個小區的單子千萬不要去。


後來莫名其妙的,也不知道誰整理的那張表格,就傳開了。


疫情爆發以後,再也沒有看到一個刁難的客戶,每個人都客客氣氣,還有很多的感動。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一些小區很嚴格,已經不讓人進去了,哪怕是老小區,我們也被通知儘量不上樓。當時,我們買不到口罩了,媳婦每天都在到處給我搜羅。


有一次,訂單內容是配送口罩和消毒液,下樓拿東西的顧客,直接塞了一包口罩給我,然後頭也不回地就跑了,我攥著那包口罩,眼淚在眼眶打轉。


這就是普通南京人的真實一面,他們或許不善於表達,但是他們做的事情,卻讓彼此溫暖。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印象中,接到一個單子,好像是一個女生給她獨居的奶奶點了一份餐,備註上寫的奶奶腿不好,一定要親手送餐。因為她自己剛從武漢回來,必須在家14天。


本來我們已經被通知“0接觸送餐”,但還是為這個女生破例了。


當我把餐送上去敲門的時候,老奶奶很熱情還喊我喝水,那一刻心裡挺溫暖的。但是當我下樓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沒戴手套按了電梯……當時emmmmm,天旋地轉。


真是自己嚇得魂飛了,趕緊把那一隻手指頭“獨立”出來,不敢和其它手指頭有一星半點的接觸,趕緊回站裡洗了大概10分鐘,才繼續送下一單。


這時候打開手機,發現收到了一筆小費,那一瞬間,心裡的溫度都沸騰了。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這一份尊重。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哪有銅牆鐵壁的人吶,不過是一群顫抖著賺錢的草根嘛,現在我每天送餐的時候都會戴兩層口罩,裡面一層是公司發的,外面一層是自己配的。


每天回家也會用消毒液擦外套和鞋子哦,為了自己的安全,也為了別人的安全。


現在南京很公開透明,告訴大家確診病例涉及的小區,我幾乎每天都會經過那一個,開始的時候會慌,後面慢慢就釋然了。等太陽昇起,又是明媚的一天。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最近飯館很多沒開業,批准開業的也都不準堂食,我們訂單的內容有許多都是日用品、米油或者是蔬菜水果。


從某種角度上,我多跑一單,就減少一個家庭感染的可能。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和病毒搶時間,只要我們送得夠快,病毒也會懼怕我們。


我們不是警察,不是護士醫生,不是一線的戰士,不是離開了我們不行,更沒人說偉大,但我們卻是除了醫生之外最危險的職業。


平均下來,我每天大約要跑200公里,充電寶要帶三個,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也很值得。


前兩天刷到這條信息,2月11日,武漢一名外賣小哥幫忙送一名胃疼患者去社區醫院,隨後該患者被確診新冠肺炎,其家屬發佈尋人消息欲將這一情況告訴外賣小哥,並道歉稱“對不起,害了你”。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我的這個同行,鞋底都破了,還在幫人。他只是所有外賣員中的一個縮影,大家都不容易,真心的。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不要再做蒙面大俠了。


我想好好看一看南京,我想擼烤串,想喝餛飩,想吃鴨血粉絲。在南京待的這些年,我的口味也完全被“帶偏”了。


以前每次去店裡接單,和老闆店員之間,都是一種很親切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瞭解對方的日常狀態。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現在,我和他們完全沒有任何接觸,外賣都實行安心卡,商家後廚製作、前臺服務、打包裝餐非常嚴格,都是佩戴著口罩工作,每天記錄每個店員的體溫,記錄在安心卡上,都是責任到人的。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在疫情之前,我常思考,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這島不但生長在房間,還在內心、在腦袋裡;在疫情之後,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島,每個人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南京下雪了,今天大家早點睡,我在考慮明天要不要這樣送餐,會不會很酷?


南京80後外賣員:每天狂奔200公里,和病毒搶時間


疫情之下,多一些理解,生命不分貴賤。


有的人在一線救死扶傷,有的人足不出戶刷著朋友圈,也有的人,用生命在逆行。他們依然想用辛勤為自己掙得尊嚴,這也是一種體面。 


一起為南京這個普通外賣員“小張哥”點個“在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