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現在還有在購買實體店的書本嗎,買來後是否全部看完,還是放著放著就忘了?

守護慧莉


自從上了大學就沒買過了,學校圖書館書很全的,都是借閱來的。現在大多看電子書,不過我還是覺得紙質書看的舒服



苦旅迷香


我是有買實體書看實體書習慣的,為了保持這個習慣,我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都要去買一次書。然後在下一次買書的時候要把之前的書全部看完。我覺得讀書真的能修身養性,提高自己的素養,增強自己的認知



勤勞的胖子and瘦子


您好,我是剛剛好,很高興能來回答這個問題。您的問題是:“大家現在還有在購買實體店的書本嗎,買來後是否全部看完,還是放著放著就忘了?”。我有這方面的想法可以供您參考。首先我還是會在實體書店買書的,也會在網上看電子書。

為什麼還需要在實體書店買書看呢?有下面兩個原因:

1、讀書的氛圍不一樣,電子書適合利用零散的時間去看去聽,例如上下班路上、做法做家務的時候,因為方便收藏和再次閱讀。但是如果有較長的讀書時間,我還是會選擇讀實體書,因為可以離開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依賴,不會被打擾分心,能夠高效的去閱讀和思考。另外,讀實體書更能融入氛圍,伴隨著書香味和翻書的動作,更有融入書中意境的感覺。

2、讀實體書更方便翻閱自己記過的筆記,我在讀實體書的時候會寫上一些筆記和感悟,每一本書讀完之後,放在書架上,以後再回味會很有美好的回憶。

至於買回來後會不會全部看完,還是放著放著就忘了?這個問題跟每個人的閱讀習慣有關,需要建立有規律的閱讀習慣和自控能力,才會將書本讀完,對於電子書也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不能專心起來讀書,不論是電子書還是實體書,都不會去讀完,甚至拿回來後就放起來了。


剛剛好的零散收入日誌


時代不同,所做選擇也就不同!

還是學生時代,最是喜歡去鎮上的新華書店(唯一),那四個大字足以深入所有人印象中,在那個還沒有網購的時代,那裡是所有人的加油站。而如今,卻是動動手指,坐等送貨上門,發達的電商物流,省了中間環節,一步到位!倒是好久沒去實體書店購書了。兩相比較,各有優劣勢,比如:實體書店的樣式肯定比網絡上的展品要更加具體化和形象化,你可以隨意翻看再做購買決定,而不像網絡書店,只能看到封面,目錄和幾個樣張;新華書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深入到縣一級,有的地區甚至達到鄉鎮級,為讀者購書帶來便利;購買習慣的問題,畢竟網購對中老年人來說,還是比較不切實際的,況且有些早已深入人心,形成固有習慣了。說實話買回來的書,有些就沒看過,相信這也是多數人都有的,買書的速度超過了看書的速度,碰到有些感興趣的當時就買了,買回來了也就放那兒了!都是個人觀點


何處沙鷗


關於這個問題,我平時是買的。
1、實體書買回來有需要的很喜歡的,我會馬上看完並且整理出來。
2、有些書沒時間看會放在書架裡下次看。
3、雖然也會有忘記,但會定期檢查去看。
4、會享受電子書帶來的方便便捷,也會享受看實體書帶來的愉悅體驗。
5、誰不想在冬日的暖陽下,在陽臺看一本自己愛的書。或者在夏日炎炎,在窗下一邊感受涼風習習一邊翻閱自己愛的書。
6、偷偷告訴你,我最愛看《小王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68df223a05147e8bbe7fa61df3c704b\

芒查查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購買書籍的途徑也是很多,不同的因素會導致購買途徑的不同。

舉一個例子:不同年齡段購買書籍的方式也會不同,比如說學生,在書店買書的幾率就回很大,職場人則會大多采用網上購物的方式採購

對於購買的書籍是否看完,這也是根據不同的人的性格還有是否所需從而導致是否看完的主要因素。

以上是我對於您的問題的回答,謝謝


歡小蟻


實體書店和網上都購買,帶孩子逛書店是對孩子情操的陶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21000796a028c01df9\

二輝的生活日記


還在實體店買哦,因為紙質版的閱讀感我更喜歡。買的書基本都看完。個人喜歡藏書[捂臉]


用戶2597948201712


因為暫時沒有固定居所,我幾乎不買實體書。

搬過家的人都知道:書真的太重了😂

目前90%都是看電子書,有自己的房子之後可能會重新購買實體書。



一隻鹿頭orz


沒有買書之前吧總想去買本書看,總是很有信心的一定能夠認真看完,本以為是個王者,結局卻笑了,也就堅持看幾頁,就再也未曾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